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8449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docx

《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docx

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19年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19年4月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国家政策大力扶持,行业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在适龄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自动化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我国产业结构面临转型调整压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智能装备产业作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规划、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基石产业,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国务院《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至2020年我国将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元,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使产业生产效率、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因此未来5年将是我国自动化制造业实现突破的关键窗口期,行业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2、自主品牌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推进关键零部件国产化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面临着核心技术储备不足,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水平低的严峻形势,国产自动化单元产品和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成本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2015年6月工信部公布了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共涉及77家企业的94个项目,其中包括20项基础研究项目和74项产业项目,重点支持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智能柔性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高精度减速装备等项目的研发建设。

2018年年度报告25/194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是一家长期专注于智能制造装备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与服务的创新型技术企业,公司产品和服务涉及消费电子、汽车(新能源汽车)、半导体、锂电池、医疗器械及光伏等业务领域。

公司秉承“依道而行、利他为先、自强不息、厚积薄发”的经营理念,贯彻“做专、做精、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以“竭诚服务客户,打造百年赛腾”为奋斗目标。

公司一直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经营理念,抓住中国智能制造装备高速发展的良好机遇,积极拓展产品线及应用领域,提升企业在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的技术实力,进一步拓宽产品种类及应用领域,大力拓展非消费电子行业的应用技术、客户及销售渠道,进一步使中国智能制造装备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在未来发展中将持续聚焦工业4.0并发挥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优势,紧跟着国内外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发展潮流,保持现有智能检测技术和智能组装技术的领先及市场份额,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锂电池、半导体、医疗器械及光伏等应用领域,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不断提升技术团队、完善管理体系和综合服务能力,力争成为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企业。

三、公司经营计划

1、产品技术开发计划

智能制造装备的技术水平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司未来发展计划的重中之重。

公司的发展战略是以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贯彻产业链条的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齐头并进的发展策略。

其中,产业链条的横向发展是指以消费电子行业智能制造装备为基础,向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锂电池、半导体、医疗器械及光伏等应用领域智能制造装备横向拓展;纵向发展是指由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向下游的智能终端产品行业拓展。

通过研发中心的建设,公司将着力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

(1)进一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开发出一系列核心技术,依靠这些核心技术制造出的产品,大大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客户高度认可,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

(2)重点实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锂电池、半导体、医疗器械及光伏产品制造等领域智能装备产品的研发突破,以扩大公司产品的应用规模,实现多元化发展。

(3)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司消费电子行业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力争达到或突破国际先进水平。

(4)提高研究设施及装备水平,硬件上达到国内同类研发中心一流水平。

2、产能扩充计划

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前景较为光明。

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发展迅速,客户订单量逐年攀升,原有的产能规模已经难以适应公司的发展节奏。

为进一步提高承接订单能力并分散经营风险,未来一段时间公司将着力推进募投项目建设以实现产能扩充。

预计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的生产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产能紧张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3、人才培养和人员扩充计划

根据公司“以客户满意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和发展要求,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研发团队建设

公司计划扩大技术团队的规模,持续更新、完善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建设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才梯队。

具体措施包括:

(1)加强对现有员工的持续教育和培训,尤其是基层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2)引进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锂电池、半导体、医疗器械、光伏等智能制造装备应用领域的专业设计、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建设跨行业、多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适合公司发展的高水平人才团队。

(3)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公司根据相关政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积极推出了员工股权激励计划,以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遇吸引并留住人才。

4、市场拓展计划

为应对日渐激烈的行业竞争并分散经营风险,未来公司将大力推进以多元化经营为核心的市场拓展计划。

计划的核心即在继续深耕消费电子产品制造行业的同时,全面拓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锂电池、半导体、医疗器械、光伏等行业智能制造装备应用市场。

(1)深耕消费电子产品制造行业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与多家全球知名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生产的智能制造装备产品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口碑。

未来公司将继续保持在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为客户提供及时、高效的优质服务。

(2)拓展其他智能制造装备应用领域

为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并分散经营风险,公司将大力拓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锂电池、半导体、医疗器械、光伏等行业市场。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国也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相当可观的关键工艺智能制造装备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领域的业务拓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突破。

5、内部管理提升计划

公司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司管理结构,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实现决策科学化、运行规范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风险。

公司将进一步推进扁平化的组织管理模式,精简管理层次,实现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的效率,实现管理指令的有效执行。

公司将根据发展需要合理设置和整合业务部门与控股子公司的股权架构,建立适合于公司发展的管理架构,使管理有序、高效、精干;进一步完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和统一工作流程和员工的行为,优化公司内部组织构架和人员配置,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氛围,提高公司组织效率和全员整体素质,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切实完善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等重点环节的管理制度,同时强化内控机制的贯彻实施,确保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

6、企业文化建设计划

企业要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形成自身特有的企业文化,以此增强组织内部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强调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进步。

为此,公司将在未来的几年内本着“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科学高效运营,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合作多赢,有利于企业与员工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等目标,通过制度建设、形象设计、企业文化硬件建设、企业文化软件配套等措施逐步形成更具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7、筹资规划

公司将根据业务发展及优化资本结构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组合,取得满足公司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方面,公司将以规范的运作、科学的管理、持续的增长、丰厚的回报给投资者以信心,保持公司在资本市场持续融资的功能;另一方面,公司将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利用银行贷款、公司债券等债权融资方式进行融资,以保持公司合理的资本结构。

8、收购兼并及对外扩张计划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实力的增强,公司将按照总体规划和业务发展战略,本着对股东有利、对公司发展有利的基本原则,在发现合适的目标时,适时、稳妥地通过收购兼并实现对外扩张计划。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客户所处行业较为单一的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制造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目前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组装和测试,因此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集中于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业。

尽管公司已有计划地逐步开拓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医疗器械制造等行业的自动化设备市场,但新行业客户的培育仍需要时间,新行业拓展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公司面临客户所处行业较为单一的风险。

如果因消费者偏好转变、行业供需格局变化等不可预测原因导致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业的产品销售规模和销售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则公司的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将可能出现下降。

2、人力成本上升以及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未来公司员工平均工资可能会逐步提高,公司人力成本将相应上升。

如果人均产出不能相应增长,则人力成本的上升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同时,公司生产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为机械零部件、电气元器件等。

报告期内,机械零部件、电气元器件等原材料价格存在波动,未来主要原材料价格若出现短期内大幅上涨,也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3、汇率变动的风险

公司境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较高,境外销售主要采用美元结算,若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发生较大波动,则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如果人民币出现短期内大幅升值,公司产品出口以及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4、新行业市场开拓的风险

依托在消费电子自动化设备行业的先发优势及多年积累的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及技术服务经验,公司将向汽车(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及锂电池等业务领域拓展,以提高销售规模并分散经营风险。

为应对上述领域国内外众多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公司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以迅速扩大新行业市场的市场占有率。

若公司的新行业拓展策略、营销服务等不能很好的适应并引导客户需求,公司将面临新行业市场开拓风险。

5、公司规模扩张带来的整合管理风险

为发挥资产及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公司竞争力,公司与新收购资产的相关业务需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

公司在并购企业经营管理、组织设置、团队磨合、内部控制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