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原理归纳(高2017级文科用)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2759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原理归纳(高2017级文科用)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哲学原理归纳(高2017级文科用)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哲学原理归纳(高2017级文科用)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哲学原理归纳(高2017级文科用)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哲学原理归纳(高2017级文科用)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哲学原理归纳(高2017级文科用)文档格式.doc

《哲学原理归纳(高2017级文科用)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原理归纳(高2017级文科用)文档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哲学原理归纳(高2017级文科用)文档格式.doc

内容有二:

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为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①是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②是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三)

6、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1)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2)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3)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⑴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⑵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⑶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性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

哲学原理及方法论(复习必背)

第二、三、四单元: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个部分。

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组成部分。

哲理的应用模式:

先表述哲理(原理即世界观,这要求我们+方法论。

)再具体说明题目材料中哪些内容体现这观点。

材料体现有几个哲理,答案就要分几点组织。

辩证唯物主义

第一部分:

辩证唯物论

原理名称

原理内容(世界观)

方法论

应用

唯物论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

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

服从自然。

一般用于如何处理人与

自然关系,上帝、鬼神、观念等。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注:

本条原理包括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两条哲理,一般分开用)

⑴物质决定意识(重点)

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应用】这是常用的哲理,一定要记熟

①一般来说,材料中出现“…事

实,…现象\现状,…情况\状况,…

国情,形势等词语”是关于物质具

体形态的描述;

②判断“物质决定意识”常用词句:

因时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

当地(当时);

根据…情况;

在…

形势下;

符合…实际;

在…现状上;

各地各部门;

适时等;

③可先找“名词性词语(状况,事

实)”,接着找“意识”,材料中

如有以下词语是反映意识的:

想、理论、主义、观点、观念,计

划、方案、方针政策、路线,措施,

科技文化,道德,精神,法律相关

的词语。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重点)

分二哲理: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即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即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①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促错阻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当材料中有涉及“人们有能力认识…事物或认识了…事物的本质规律;

制定了…方案、计划;

获得了认识上的什么理论与发展”时使用。

3.规律具客观性和普遍性

规律具客观性和普

遍性。

规律是客观的,

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它既不能被创

造,也不能被消灭。

要求我们必须

遵循规律,按客

观规律办事。

在题目材料中特别强调遵循规律才能取得成功,违背规律则受到了惩罚时,方可使用,否则只使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观点。

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重点掌握】

①尊重客观规律离不

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

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

础。

这要求我们既

要尊重客观规

律,按规律办

事;

又要充分发

挥主观能动性,

把尊重客观规

律和发挥主观

能动性有机地

结合起来

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

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

主义错误;

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

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应用】运用此原理分析我们认识、改选世界所取得的成就,重在怎样才能取得成功

5、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6、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附: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⑴是什么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⑵为什么

①哲学依据: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②重要意义: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⑴怎么样

①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

②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二部分:

认识论(涉及实践、认识、真理等概念)

认识论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

践决定认识)

用时一般分为4点组织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先要能在材料中找到相关性的动词,如:

深入(实际),走访,座谈,

2.在材料中找内容:

①在实际中得到了什么认识---来源;

②认识进一步提高---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认识结果得到证实“对与错”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这认识应用到实际中--目的和归宿

2、真理观

①真理是客观的,

②真理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③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①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错误。

③在实践中坚持、检验和发展真理。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要求我们要与时俱

进,开拓创新,在实

践中认识和发展真

理,在实践中检验和

发展真理。

①说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的新认识,新探索,人类在认识和研究自然和社会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发展。

②材料中一个认识在原有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内容不断丰富完善。

第三部分:

唯物的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联系、发展;

一个实质与核心是矛盾。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由矛盾决定,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

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一)联系观(总特征之一)

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要从固有事物联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臆造性;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⑴先看材料中是否有两个以上事物(不同的主体)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要素:

⑵再找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一般有关连词连接。

如…有利于…;

影响;

事关…;

…结合:

相协调、相促进……等;

个别材料内容可能没有明显的关连词,这要从其意思上把握。

3、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要求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