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8章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8860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8章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8章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8章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8章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8章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8章Word文档格式.doc

《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8章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8章Word文档格式.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8章Word文档格式.doc

  那么,市场的均衡状态是不是帕雷托最优?

帕雷托最优能否通过市场竞争来达到?

利用埃奇沃思箱图(Edgeworth-box)可帮助我们进行分析。

  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只有两个消费者A和B,他们可以选择两种供给总量既定的产品X和Y。

这就可以根据他们的偏好给出两族无异曲线线图。

如图8.1.1所示:

图8.1.1帕雷托最优选择

消费者A以右下角Oa为原点,消费者B以左上角OB为原点。

图中横轴长度代表了全部的X,纵轴的长度代表了全部的Y,图中的任一点就代表了A和B分别在两个坐标系中消费的X和Y的量,两者之间的和正好是全部的X和Y的量。

应用第二章中所学的知识,IA1,IA2,IA3…是代表消费者A不同效用水平的无异曲线族,离OA点越远,效用越高;

把图旋转180度,IB1,IB2,IB3…是代表消费者B不同效用水平的无异曲线族,离OB点越远,效用越高。

如果在起始时,A和B对X和Y的拥有由W点来代表,W点正好是IA2和IB2的交点。

在W点,A和B是否都得到最大的满足了呢?

他们之间能不能发生交换使得他们各自的利益都得到改善呢?

答案是肯定的。

只要消费者A用手中的Y去交换消费者B手中的X,若沿着IB2线交换,A的效用不断提高,而B的效用保持不变;

若沿着IA2线交换,B的效用不断提高,而A的效用保持不变;

若沿着图中V的方向交换,A和B的效用都在提高。

这过程被称作是帕雷托优化过程。

但到了M点或N点,两者的无异曲线相切时,若再要进行交换,都会损害其中一人的利益。

我们说这点为帕雷托最优。

每一个消费者的无异曲线有无数条,也就有一系列的切点,一系列的无数帕雷托最优点,把它平滑的联结起来,得到了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叫"

契约线"

这是帕雷托最优点的轨迹。

在"

上,A和B的无异曲线相切,他们消费X和Y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这过程说明在达到"

以前,他们之间的交换是有效的,是帕雷托优化过程。

  完全的市场机制能使市场达到均衡,而达到的均衡是帕雷托最优。

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作为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帕雷托最优为衡量经济运行的效率提供了一个标准。

如果一种资源的配置还没有达到帕雷托最优,那就存在着某种方法来改进资源的配置,至少可使其中一些人的境遇变得更好,而又没有损害其他人的利益。

经济学家们通常所讲到资源配制的效率,一般就是以帕雷托最优来衡量的。

  但要达到帕雷托最优,要有一系列的假设前提条件,这些条件可以归结成三条:

 

(1)假如有足够的市场;

(2)假如所有的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按竞争的规则办事;

(3)假如存在均衡的状态。

  而当实际情况不附合这三条假设条件时,市场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效率就降低,出现市场失灵。

  实际情况是一旦离开了理论的探讨,走进现实的经济生活中 ,这三个假设 前提条件至少有一条不能成立,市场失灵也就有了必然。

市场失灵表现为机制的故障,主要有:

市场竞争不完全;

市场供求非均衡;

市场信息不对称。

二 市场竞争不完全 

  市场的完全竞争要求市场参与者都必须按竞争的规则行事,价格由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所决定。

参与者都遵循最优化的行为,在预算的约束下,消费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消费者不一定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

人们必须时时小心的对自己的行为加以限制,加以规范。

人们也越来越多的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追求各自的效用最大化,其结果不仅不能导致理想的最优状态,而只能是导致混乱。

因此,消费者能有一个满意的结果就不错了,不一定是最优。

即使消费者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但作出的决策并不能保证每次都是正确地体现了效用最大化的目标。

人们常常在许多事情上犯错误,将一个心理健全的成年人意志都当作理性的,不会犯错误的,那是不切实际的。

  生产者也不一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的。

近来有许多经济学家研究发现,有很多生产经营者并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尤其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企业规模的扩大,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具有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的经营者们就往往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希望有一个所有者满意的利润就行了,而是在追求销售量最大化,追求市场份额最大化。

市场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优胜劣汰。

劣者在竞争的过程中被淘汰,优者在竞争的过程中不断的壮大,这就有了集中的趋势。

这竞争导致的集中趋势也就破坏了竞争。

对于有明显规模经济的行业,更容易走向自然的垄断。

在市场上,单个参与者所掌握的资源比起可获资源的总量只是极小的一部分,那么,他们一般就无法去任意操纵价格,而只能随行就市,按竞争规则行事没有什么损失。

但一旦他占有的资源占据重要的份额,有了一定程度的垄断,垄断者就能影响价格,并从中得到好处。

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就破坏了按竞争规则办事的假定。

不同市场结构的竞争分析,说明了市场竞争的不完全。

三 市场供求非均衡  

  帕雷托最优是假定存在市场的均衡,市场均衡的主要含义是市场上的供求相等。

在市场上,经济行为者都会接受一种价格信号,并且假定他们都会在那个价格上与他们想要进行交易的对象展开交易活动。

在均衡的价格体系下,需求量与供给量在交易中是相等的。

这里强调的是,参与该交易的个人都被假定为是接受给定的价格,然后,相应地按照这给定的价格来决定自己关于购买与销售量的选择。

但实际上并没有人来掌管价格决策。

供求双方是根据价格信号来作出数量决策,而给予市场的数量信号确并没有利用。

这样对市场上表现出来需求量与供给量来说,交易不可能使它们正好就相等。

交易执行的是自愿原则,即没有一个行为者会在市场上被强迫去从事自己非自愿的交易,这是非常自然的,并且在大多数的市场上得到实际地印证。

只有在一些劳动力市场会有一些例外,因劳动力市场上受更为复杂的契约合同的制约。

那么交易双方的交易额是由需求量和供给量中少的一方决定的。

可表达为:

  d*=S*≤min(d,s)(8.1.1)

8.1.1式中d*和s*分别表示交易量,dhs分别表示由价格决定的需求量与供给量,8.1.1式被称作为短边原则。

供求之间是按照短线原则来配置资源的。

在供给约束的场合,作为需求方面临着供给的有限,从而不得不为获得供给而投入更多的力量;

在需求约束的场合,作为供给方面临着市场的有限,从而不得不为实现自己的销售而投入更多的力量。

从全社会来说,就是对资源的超正常使用。

对资源的超正常使用是资源配置不当的一种表现形式。

  市场供求的非均衡还表现为供给和需求对价格时间响应的不对称。

价格变动与需求变动之间几乎不存在时滞,市场价格一有变动,需求的数量也就立即作出相应的理性的变动,形成新的有效的需求。

但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就不一样了,价格变动时,有效的供给不能同步发生变动。

如价格上升,有增大供给的愿望,但不一定有立即增大供给的能力,要等待产品的一个生产周期,供给的能力才能成为现实,形成有效的供给;

若价格下降,会有立即减少供给的愿望,但若产品是不易保存的产品,那也只得忍痛以低价出售原来在较高价格下才愿意出售的全部产品。

这种供求对价格变动的时间响应不对称,会引起市场价格和成交量的波动,破坏了市场的稳定均衡。

  农产品市场上就常出现产量与价格波动的现象。

如某城市的西瓜的供求情况如图8.1.2(a)所示,假定原西瓜市场上供求是均衡的,均衡价格为Pe,均衡的产量为Qe。

后因营养科学广为人们接受,人们对西瓜的偏好改变,对西瓜的需求曲线由D移到D'

而西瓜的供给一时难于增加,因此,西瓜的当年价格就由Pe上升P1。

瓜农对价格P1作出理性的反应,西瓜的供给量应当是Q2,但有效的供给量要到下一年才发生。

但到了下一年西瓜上市时,才发现供过于求。

西瓜很难长期储存,为了及时卖掉,不得不将价格降到P2,并以价格P2作出再下一年的有效供给量Q3。

但到了第三年,又求大于供,价格上升到P3,并据此作出第四年的有效供给量Q4。

……。

如此周而复始地变动,交易点沿着F、G、H、I、J、K、L、M……的路线变动,逐步的向E'

靠拢。

价格和产量变动的幅度越来越小,理论上可收敛在E'

点,终将达到市场的均衡状态。

但实际上还会有新的波动因素,很难达到市场的均衡点。

(b)

图8.1.2市场的蛛网模型

西瓜的供求曲线也可能如图8.1.2(b)所示,发生类似的需求变动时,交易点E沿着F、G、H……的路线,逐步的向外扩散,这时价格和产量的变动幅度越来越大,永远也到不了均衡点,达不到均衡的状态,这是一个发散的过程。

  当然也有可能西瓜的供求曲线正好如图8.1.2(c)所示的情况,交易点沿着E、F、G、H、E的路线周而复始的变动。

价格和产量是以相等的幅度持续地的变动。

也是永远也达不到均衡的状态。

  供给和需求对价格信号时间响应的不对称,会引起价格和产量的振荡,这称为珠网模型。

由此可以看到,市场上供给和需求量正好相等的情况是偶然的,供给和需求量不相等才是经常的,一般的情况。

从蛛网模型中也可以看到,如果对商品的价格能有一个很好的预期,可以减少价格和产量的振荡,较好地达到市场的均衡。

要作出很好的预期,要有足够的信息,足够的信息要有充分的信息市场,可惜信息市场也存在很大的缺陷。

四 市场信息不对称 

  完全竞争市场的模型是假定了个人对市场是有完全的了解。

他们知道各种可供选择的消费和生产机会,知道市场上各种商品以及它们的价格。

消费者知道商品的特性和特点,以及自己对各种商品组合的偏好,从而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生产者知道各种可供选择的生产技术,知道生产要素的生产能力,知道所用要素的价格和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格,从而作出优化的选择。

但在现实上是不可能的。

消费者无法知道他想知道的一切,生产者也不可能作出最有利的选择。

生产者要挑选有能力的劳动者,凭面试不能完全探明一个劳动者的能力,文凭可以作为一个依据,但文凭作为判据并不总是对的,文凭提供的信息也并不完全。

信息总是不完全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所作的选择就不一定最优。

  

  信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作出判断,谁的信息掌握得齐全,掌握得的准确,谁在经济活动中就能赢得胜利,就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谁的信息掌握得不够,不准确,谁在经济活动中就要失败,就要破产。

有了信息也可│使市场更好地走向均衡。

信息是有价值的,可以当作一种商品,人们会愿意够买它。

帕雷托最优的第一个假设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市场,尽管这“足够”没有明确的准则,但可以有一个一般原则,这“足够”是要求:

当一个经济行为者关心和另外至少一个经济行为者可相互作用的某物,那么此物就必须有一个市场。

在这个意义上信息必须有一个市场,否则,市场就不“足够”。

  但信息作为一种商品,形成一个市场,它的市场和一般的商品市场就不一样了。

在商品市场上,当你要够买一件衣服,你可以仔细地看,仔细地挑,还可以穿一穿试试。

甚至可以穿回家,让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