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时作业11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海水资源的利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18170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时作业11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海水资源的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时作业11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海水资源的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时作业11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海水资源的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时作业11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海水资源的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时作业11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海水资源的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时作业11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海水资源的利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时作业11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海水资源的利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时作业11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海水资源的利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时作业11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海水资源的利Word文件下载.docx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

ClO->

I2>

SO

B.漂白粉溶液可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C.向氯水中加入亚硫酸钠溶液,氯水褪色

D.次氯酸钠可以与亚硫酸钠共存

碘化钾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了碘单质,其实质是次氯酸根离子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而碘单质又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所以氧化性:

SO,A、B正确,D不正确。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的

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D.③⑤

氯气与氢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在光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爆炸,①错,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含量少,实验中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②错,排除A、B项;

HCl气体与AgNO3溶液可产生沉淀,④错;

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除去的是HCl气体,而不是Cl2,⑤错,排除D项。

4.

如图所示,在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

当打开B阀后,C处干燥的红布条逐渐褪色。

则D瓶中盛放的溶液不可能是(  )

A.浓硫酸B.NaOH溶液

C.饱和Na2SO3溶液D.饱和氯化钠溶液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装置的特点及起漂白作用的是HClO或潮湿的Cl2。

首先根据打开B阀后,C处干燥的红布条逐渐褪色,说明A处通入的Cl2为潮湿的,在关闭B阀时潮湿的Cl2通过了D瓶,看不到C处干燥的红布条有明显变化,说明D瓶吸收了Cl2或吸收了Cl2中的水蒸气。

5.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各项中指定数目一定为NA的是(  )

A.含2molHCl的浓盐酸与43.5gMnO2反应:

被氧化的HCl分子数

B.11.2LCl2与足量钠反应:

转移的电子数

C.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生成13.44L(标准状况)Cl2转移的电子数

D.1molCl2与足量NaOH反应:

氧化剂的分子数

在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若有2molHCl参加反应,则有1mol被氧化,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逐渐减小,反应停止,所以实际上被氧化的HCl分子数小于NA,A错;

未指明标准状况,B错;

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转移电子数为5,则13.44L(标准状况)Cl2为0.6mol,转移电子数为NA,C正确;

氧化剂分子数应为0.5NA,D错。

6.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H+、NH、SO、Br-可以大量共存

B.该溶液中,Ag+、K+、NO、CH3CHO可以大量共存

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2O

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

1023个

NaClO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含有的ClO-为弱酸根阴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与H+和Br-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

该溶液中的Cl-与Ag+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ClO-具有强氧化性,氧化CH3CHO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

溶液为碱性,滴入少量硫酸亚铁时,亚铁离子被ClO-氧化,但离子方程式中不能写H+而应写水,生成Fe(OH)3,C项错误;

向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时发生反应ClO-+Cl-+H+===Cl2↑+H2O,产生1molCl2转移1mol电子,约为6.02×

1023个,D项正确。

7.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图中:

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被全部消耗

B.Ⅱ图中:

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C.Ⅲ图中:

生成蓝色的烟

D.Ⅳ图中:

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

A项,只有浓盐酸才可与MnO2反应,因此稀盐酸不会因MnO2过量而完全消耗;

B项中Cl2与CH4发生了取代反应;

C项,生成了CuCl2,是棕黄色的烟。

8.某同学向一支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一种物质只加一次):

a.KI溶液;

b.淀粉溶液;

c.NaOH溶液;

d.稀硫酸;

e.氯水。

发现溶液颜色按如下顺序变化:

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⑤蓝色,对此过程进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a→e→b→c→d

B.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I2+6NaOH===5NaI+NaIO3+3H2O

C.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

D.④→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

①无色→②棕黄色说明有碘生成,②棕黄色→③蓝色说明是淀粉遇碘溶液显色,③蓝色→④无色说明碘被消耗,④无色→⑤蓝色说明又生成了碘,此时发生的是NaI和NaIO3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碘的反应。

9.从淡化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试剂可用Na2SO3饱和溶液

B.步骤Ⅲ的离子反应式为2Br-+Cl2===2Cl-+Br2

C.工业上每获得1molBr2,需要消耗Cl244.8L

D.步骤Ⅳ包含萃取、分液和蒸馏

Na2SO3+Br2+H2O===Na2SO4+2HBr,A项正确;

步骤Ⅲ利用氯的非金属性比溴强,可以利用置换反应制取Br2,B项正确;

反应Ⅰ和反应Ⅲ均使用到Cl2,故制取1molBr2消耗2molCl2,如果是标准状况下,氯气为44.8L,C项错误;

先萃取出Br2,然后分液,再用蒸馏方法分离萃取剂和溴,D项正确。

10.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氯水 ④氯气的四氯化碳溶液

⑤盐酸 ⑥盐酸与少量漂白粉的混合溶液

A.①②③B.①②③⑥

C.③⑥D.③④⑥

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要求该物质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酸性要看是否有较多的H+,漂白性要看是否产生了漂白性物质。

①和②中只有Cl2分子,④中Cl2分子与CCl4溶剂之间不反应,不能产生H+和HClO,故①②④不符合题意。

⑤中HCl只有酸性无漂白性,故只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中Cl2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⑥中发生反应Ca(ClO)2+2HCl===CaCl2+2HClO,且漂白粉少量,盐酸过量,即有较多H+,即③和⑥符合题意。

11.已知电离平衡常数:

H2CO3>

HClO>

HCO,氧化性:

Cl2>

Br2>

Fe3+>

I2。

下列有关离子反应或离子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使pH试纸显深红色的溶液中:

Fe3+、Cl-、Ba2+、Br-能大量共存

B.向溴水中加入适量氯化亚铁溶液能使溴水变成无色

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ClO-+CO2+H2O===2HClO+CO

D.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Cl2===2Fe3++2Cl-

能使pH试纸显深红色的溶液为强酸性溶液,Fe3+、Cl-、Ba2+、Br-能大量共存,A项正确;

根据氧化性:

Fe3+,溴水中加入适量FeCl2溶液,得到FeCl3和FeBr3的混合溶液,溶液显黄色,B项错误;

根据酸性:

HCO,ClO-与CO2、H2O反应不能生成CO,C项错误;

I2,可知还原性:

I->

Fe2+,FeI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I-先被氧化,离子反应为2I-+Cl2===2Cl-+I2,D项错误。

A

二、非选择题

12.某同学对Cl2与KI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

反应装置如下:

通入氯气一段时间,KI溶液变为黄色。

继续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后,溶液黄色褪去,变为无色。

继续通入氯气,最后溶液变为浅黄绿色。

(1)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KI溶液变为黄色说明氯气具有________性,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I2+I-I,I2、I在水中均呈黄色。

为确定黄色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操作

实验现象

a

取2~3mL黄色溶液,加入足量CCl4,振荡静置

CCl4层呈紫红色,水层显浅黄色

b

取2~3mL饱和碘水,加入足量CCl4,振荡静置

CCl4层呈紫红色,水层近无色。

①实验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a,水层中含有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a中水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入氯气,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是因为氯气将I2氧化。

已知1molCl2可氧化0.2molI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请预测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持续通入氯气,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

(6)溶液最终变为浅黄绿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通入氯气2I-+Cl2===I2+2Cl-溶液变成黄色碘水,然后氯气氧化I2,最后变为黄绿色氯水;

(3)I2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易溶于水,而I属于离子易溶于水,由两实验对比可知a溶液中一定存在I;

(4)Cl2与I2之比为5∶1,所以I的化合价升高5,生成IO,书写过程为I2+5Cl2―→2IO+10Cl-,用“H+”配平电荷I2+5Cl2―→2IO+10Cl-+12H+,补水配氢I2+5Cl2+6H2O===2IO+10Cl-+12H+。

(1)Cl2+2NaOH===NaCl+NaClO+H2O

(2)氧化 2I-+Cl2===I2+2Cl-

(3)①对比实验,证明实验a中水层显浅黄色是因为存在I2+I-I平衡,不是单一的I2浓度降低所导致的(合理即可)

②I2、I-、I、Cl-、K+(可不写H2O、H+、OH-)

③由于萃取使水溶液中I2浓度降低,同时I2+I-I逆向移动,I也降低,导致水溶液颜色变浅

(4)I2+5Cl2+6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