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艳课题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865112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艳课题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曾艳课题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曾艳课题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曾艳课题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曾艳课题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曾艳课题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x

《曾艳课题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艳课题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曾艳课题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x

一、开题活动简况:

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

2016年6月5日

开题地点:

光山县罗陈乡完全小学德育办公室

主持人:

曾艳

评议专家:

李学逊(中心校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

范宝龙(中心校副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

陈金秀(中心小学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

余自霞(中小学高级教师)

参与人员:

王晶晶、梁书霞、廖启勇、郑勇、刘兴斌、杨坤、王泽意

二、开题报告要点:

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以内,(可加页)。

一、课题来源、背景分析及研究意义

本课题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坚持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提出来的。

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因为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各学科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如果不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学校的德育教育就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德育教育的效益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善于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既是学科教学的必要,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根本要求。

将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体现了时代要求。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学科的特点,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锤炼意志和品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品德。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研究的理论意义:

以德育人,这是构建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学校德育体系的根本立足点。

以德治校,要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地位,将德育落实到学校各科教学中。

尔巴特曾经说过:

“道德普遍地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德育工

作是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

务。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德育教育也正在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加强对

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

德育教育又是一个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性较强的学科,几乎涉及到所有学科的内容,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

因为渗透德育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研究的实践价值: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正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和认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长期以来教育评价方面的偏颇,学校和教师屈从于升学压力,教师在观念方面和理论与实践、评价等方面都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中的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没有得到真正具体的落实,所以有必要深入的探索更好的方法,让德育真正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

本课题进行实践和探索的宗旨,在以新课程改革和德育教育的发展趋势为动力,以古今中外的德育教育思想和理论研究成果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实施途径,将德育教育有机地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教学中,并配合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融合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以及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从而形成浓厚的德育教育环境与氛围,使德育的价值在教学改革中起到核心作用。

二、课题界定及理论支撑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本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是学科、德育和德育渗透,因此,首先我们对这三个概念给予界定。

1.什么是学科

由商务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学科的解释有三层含义。

一是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如自然学科中的物理学、化学。

二是学校教学的科目。

如语文、数学。

三是军事训练或体育训练中的各种知识性的科目。

显然第二种解释适用于我们的研究,我们所指的学科就是学校教学中的所有科目。

2.什么是德育

《中小学德育规程》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

德育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涵义。

它的内容是由一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一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服务。

我们之所以总称之为“德育”,原因有四:

①与智育、体育、美育配套;

②与《小学德育纲要》中使用的概念相一致,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

它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

③能够包容各学科不同提法并为各学科所接受;

④避免学校教育成人化。

至于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对德育范畴的不同提法,反映的是本学科的侧重点,与“德育”概念并不相悖。

3.什么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我们认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在课堂教学和课内外教学实践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

具体地讲,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科教学自身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主要立足于平日的课堂教学和课内外教学实践,采用适当的策略与方法,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达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我们通过分析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历史和现状,用发展的眼光和新课程的理念,深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使德育回归到应有的核心和统摄地位。

(二)理论支撑、

我国《中小学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

“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意见》中明确指出:

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在《意见》中还指出:

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学科要根据各自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

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也要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团结协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要结合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发展需求,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理想与创业精神教育。

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都要充分体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特点。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出相关学科有机渗透德育内容的指导意见。

200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纲要》中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功能的转变。

即: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即从单纯的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两办颁发的《纲要》和《意见》,为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我们必须思考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德育,因此说当前开展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确立的课程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为德育目标。

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与《德育大纲》中提出的德育目标是一致的。

三、课题研究目标、内容与创新构想:

1、研究的目标

通过对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的研究,积极探索德育渗透之道,从而达到以下目标:

①循序渐进,形成学科德育渗透序列,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德育序列。

②理论研究,寻找德育与育人的切合点,探究其重要性、必然性、可行性。

③切实研究各学科德育渗透的方法与形式,真正使德育落到实处。

④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为培育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研究的内容:

1开展德育理论创新研究,探究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2研究各学科德育因素并形成序列。

3研究学科之间的德育渗透的新途径与新方法,以符合现代教育。

④摸索、实验与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的教育法。

3、课题的创新构想: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互动式教学在德育渗透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发展,让德育教学更贴近生活与实践,回归教育本质。

同时为缓解升学压力和德育工作的矛盾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总体思路

结合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理论和现状,以发展和创新的意识,立足解决新课程理念下改革与传统的认知冲突,努力寻找传统学科教学与德育教学的最佳切入点,通过理论更新,教材研究、课堂教学、开展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方法,特别是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德育渗透,实现教学相长,努力实现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过程设计

1.设计申报、开题论证阶段(2016年6月—2016年8月)

组建课题组,设计、拟定课题实施方案,有关文献及调查研究,完成开题论证。

2.实施研究第一阶段(2016.8—2016.12)

(1)对本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与实践培训,明确分工,一起学习讨论开题报告。

(2)进一步做好调查研究,完成调查研究报告;

(3)实施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方法研究,邀请专家进行过程指导,联合学校有关处室,就如何实现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展学科与德育渗透的课例评比活动。

(4)抓好课题过程管理,适时召开中期推动会、阶段成果展示会,引领、推动课题研究。

(5)撰写中期研究报告,反思、调整方案。

3.实施研究第二阶段(2017.1——2017.4)

(1)根据中期研究报告形成的反思和调整方案,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实践检查研究成果的有效性。

(2)进一步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题中,发挥其能动作用。

(3)总结,编撰校本德育教材。

4.结题阶段(2017.5——2017.6)

整理收集相关论文、案例、音像资料等,整理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展示课题成果。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资料检索、网络搜索进行本课题支持性论证研究

2、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调查师生在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认知冲突,分析其成因及对策,

3、互动研究法:

以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互动为研究主体,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专家的指导下,分析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断完善教与学的行为。

4、个案研究法:

以典型的课题研究模式为依托,以创新的理念,探索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不同学科案例的收集、展示、分析、研究和概括,验证课题研究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