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历年经典真题及解析part1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65430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历年经典真题及解析part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历年经典真题及解析part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历年经典真题及解析part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历年经典真题及解析part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历年经典真题及解析part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历年经典真题及解析part11.docx

《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历年经典真题及解析part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历年经典真题及解析part1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历年经典真题及解析part11.docx

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历年经典真题及解析part11

第1题

单选题

识别风险就是确定风险的来源、确定风险产生的条件和描述风险特征等方面工作的总称。

()是指造成损失的直接或外在的原因,是损失的媒介物。

A.风险事件

B.风险事故

C.风险因素

D.风险危害

【解析】正确答案:

B。

-----事件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ìjiàn,意思是比较重大、对一定的人群会产生一定影响的事情。

可以指好事,也可以指坏事。

----事故(Accident),一般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风险事故是酿成事故和损失的直接原因和条件。

---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原因和条件。

构成风险因素的条件越多,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损失就会越严重。

---风险危害是风险发生后对项目造成的不利影响。

第2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信息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信息化的主体是程序员、工程师、项目经理、质量管控人员

B.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C.信息化的手段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

D.信息化的目标是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达到现代化水平

【解析】正确答案:

A。

该题考察信息化基础知识,出自《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二版)》第一章信息化知识1.1.3信息化,全书第8页。

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启示我们:

信息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它的时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的一切领域;它的手段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它的途径是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它的目标是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第3题

单选题

根据《软件文档管理指南GB/T16680-1996》,记录开发过程每个阶段的进度和进度变更的文档属于()。

A.开发文档

B.产品文档

C.管理文档

D.质量文档

【解析】正确答案:

C。

软件文档归入如下三种类别:

(1)开发文档:

描述开发过程本身。

开发文档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包括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测试、保证软件质量的一类文档,开发文档也包括软件的详细技术描述(程序逻辑、程序间相互关系、数据格式和存储等)。

基本的开发文档有:

a)可行性研究和项目任务书

b)需求规格说明

c)功能规格说明

d)设计规格说明包括程序和数据规格说明

e)开发计划

f)软件集成和测试计划

g)质量保证计划标准进度

h)安全和测试信息

(2)产品文档:

描述开发过程的产物。

产品文档规定关于软件产品的使用、维护、增强转换和传输的信息。

基本的产品文档包括:

a)培训手册

b)参考手册和用户指南

c)软件支持手册

d)产品手册和信息广告

(3)管理文档:

记录项目管理的信息。

这种文档从管理的角度规定涉及软件生存的信息。

这种文档建立在项目管理信息的基础上诸如:

a)开发过程的每个阶段的进度和进度变更的记录

b)软件变更情况的记录

c)相对于开发的判定记录

d)职责定义

根据题目意思,应选择选项C。

第4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资源平衡的描述中,()是正确的。

A.资源平衡通常用于已经利用关键链法分析的过度模型之中

B.进行资源平衡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关键路线

C.使用按资源分配倒排法不一定能制定出最优项目进度表

D.资源平衡的结果通常是使项目的预计持续时间比项目初步进度表短

【解析】正确答案:

C。

资源平衡是一种进度网络分析技术,用于已经利用关键路线法分析过的进度模型之中。

资源平衡这种均匀使作资源的办法可能会改变原来的关键路线。

资源平衡的结果通常是使项目的预计持续时间比项目初步进度表长。

将资源从非关键活动重新分配到关键活动的做法,是使项目自始至终尽可能接近原来为其设定的整体持续时间而经常采用的方式。

某些项目可能拥有数量有限但关键的项目资源,遇到时这种情况,资源可以从项目的结束日期开始反向安排,这种做法做按资源分配倒排进度法,但不一定能制定出最优项目进度表。

第5题

单选题

配置项的状态可分为草稿、()、修改三种,下图体现了配置项的状态变化。

A.发布

B.正式

C.基线

D.基准

【解析】正确答案:

B。

本题考察配置项的状态,出自《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二版)》第十五章信息(文档)和配置管理15.2.1配置管理的概念,全书第494页。

配置项的状态可分为草稿、正式、修改三种。

配置项刚建立时,其状态为“草稿”。

配置通过评审后,其状态为“正式”。

此后若更改配置项,则其状态变为“修改”。

当配置项修改完毕并重新通过评审时,其状态又变为“正式”。

第6题

单选题

在信息系统工程总体规划过程中,软件架构包括多种形式。

在()中,数据和数据处理放在服务器端,而应用处理和表现层放在客户端。

A.文件服务器架构

B.客户/服务器两层架构

C.客户/服务器N层架构

D.基于Web的架构

【解析】正确答案:

B。

软件架构是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并由构成系统的元素的描述及元素的相互作用、元素集成的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约束组成。

软件架构不仅确定了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拓扑结构,还显示了系统需求和构成系统的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提供了一些设计决策的基本原则。

客户/服务器架构模式是将应用一分为二。

服务器负责数据管理,客户机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

客户/服务器N层结构(n-tiers结构,多层试运行架构)是相对于两层结构而言的。

传统的C/S计算多是基于两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所有的形式逻辑和业务逻辑均驻留在Client端,而Server则成为数据库服务器,负责各种数据的处理和维护。

因此Server变得很“瘦”,被称为“瘦服务器(ThinServer)”。

与之相反,这种模式需要在客户端运行庞大的应用程序,这就是所谓的“胖客户机(FatClient)”。

客户/服务器N层架构(n-tiers结构,多层式运行架构)的四层是指PresentationTier(表示层就是直接呈现在用户面前的界面)、WebServerTier(Web服务器层)、ApplicationServerTier(应用服务器层)和DataTier(数据层)。

早期的网络系统设计常常采用三层结构。

最常见的结构就是表示(Presentation)层、领域(domain)层以及基础架构(infrastructure)层。

N层结构的提出是为了适应当前B/S模式开发WebApplication的需要而提出的。

传统的Brown模型是指:

表示层(Presentation),控制/中介层(Controller/Mediator),领域层(Domain),数据映射层(DataMapping)和数据源层(DataSource)。

它其实就是在三层架构中增加了两个中间层。

控制/中介层为表示层和领域层之间,数据映射层位于领域层和基础架构层之间。

基于Web的架构实际就是B/S架构,以浏览器为客户端与Web服务器交换,Web服务器再与数据库服务器交互的架构模式架构。

所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是数据和数据处理放在服务器端,而应用处理和表现层放在客户端。

第7题

单选题

某机房部署了多级UPS和线路稳压器,这是处于机房供电的()需要。

A.分开供电稳压供电

B.稳压供电和电源保护

C.紧急供电和稳压供电

D.不间断供电和安全供电

【解析】正确答案:

C。

根据对机房安全保护的不同要求,机房供、配电分为如下几种。

分开供电:

机房供电系统应将计算机系统供电与其它供电分开,并配备应急照明装置。

紧急供电:

配置制抗电压不足的基本设备、改进设备或更强设备,如基本UPS、改进的UPS、多级UPS和应急电源等。

稳压供电:

采用线路稳压器,防止电压波动对计算机系统的影响。

电源保护:

设置电源保护装置,如金属氧化物可变电阻、二极管、电压调整变压器和浪涌滤波器等。

不间断供电:

采用不间断供电电源,防止电压波动、电器干扰和断电等计算机系统的不良影响。

某机房部署了多级UPS和线路稳压器,这是由于机房供电的紧急供电和稳压供电需要。

第8题

单选题

在物联网的架构中,3G、4G属于()技术。

A.网络层

B.感知层

C.物理层

D.应用层

【解析】正确答案:

A。

本题考查的是物联网架构基础知识。

出自《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2版)》第3章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全书第164页。

物联网架构可分为三层:

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构成,包括温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红外线、GPS等感知终端。

感知层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

网络层由各种网络,包括互联网、广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是整个物联网的中枢,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第9题

单选题

在没有现成的WBS模板情况下,为准备WBS,项目经理首先应该()。

A.确定每个项目阶段的估计成本和时间

B.确定主要的项目可交付成果

C.确定每个项目阶段的组成部分

D.确定要完成的关键工作

【解析】正确答案:

B。

在进行项目工作分解的时候,一般遵从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识别和确认项目的阶段和主要可交付物。

(2)分解并确认每一组成部分是否分解得足够详细。

一般来讲至少分解到可以合理的对其进行成本和历时的估算为止。

(3)确认项目主要交付成果的组成要素。

交付成果的组成要素应当用有形的、可检验的结果来描述,以便据此进行绩效评估。

(4)核实分解的正确性。

第10题

单选题

()不是常用的缩短项目工期的方法。

A.使用高素质的资源或经验更丰富的人员

B.改进方法和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

C.采用资源平滑技术,使项目资源需求不超过预定的资源限制

D.采用快速跟进技术,将顺序进行的活动改为部分并行

【解析】正确答案:

C。

参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二版P320控制进度

通常可用以下一些方法缩短活动的工期:

(1)赶工,投入更多的资源或增加工作时间,以缩短关键活动的工期:

(2)快速跟进,并行施工,以缩短关键路径的长度:

(3)使用高素质的资源或经验更丰富的人员:

(4)减小活动范围或降低活动要求:

(5)改进方法或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

(6)加强质量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减少返工,从而缩短工期。

第11题

单选题

风险预测从两个方面来评估风险,即()和风险发生可能带来的后果。

A.风险原因分析

B.风险发生的时间

C.风险应对措施

D.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解析】正确答案:

D。

这里的风险预测可以理解为风险分析,参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2版)》第558页,实施定性风险分析是评估并综合分析风险概率和影响。

所以本题选D。

第12题

单选题

进行项目估算时,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等因素,决定采用何种估算方法。

()方法的准确性会受到所采用估算模型的成熟度和基础数据可靠性的影响。

A.专家判断

B.类比估算

C.参数估算

D.自下而上估算

【解析】正确答案:

C。

参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2版)》第334页,参数估算的准确性取决于参数模型的成熟度和基础数据的可靠性。

第13题

单选题

根据《软件工程—产品质量》(GB/T16260.1-2006)定义的质量模型,不属于功能性的质量特性是()。

A.适应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