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9654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语文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B.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C.英雄事往人何在?

寂寞台空草自生。

D.江山信美因人胜,萸菊逢辰满意开。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俄罗斯文学巨匠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堪称俄国知识分子的卓异代表。

,,。

,,,他的怜悯心和同情心是超乎寻常的。

别尔嘉耶夫在另外一本书里说,这些知识分子所体现的俄罗斯灵魂,“永远为人民和整个世界的苦难而忧伤,这是一种难以遏制的痛苦”。

①他对痛苦有极特殊的感受力

②俄国知识分子所特有的罪孽和忏悔意识在他那里达到了顶峰

③托尔斯泰一生都被自己的特权地位所折磨

④陀思妥耶夫斯基则被苦难和对受苦人的怜悯折磨得精神失常

⑤他想放弃自己的一切做个庄稼汉

⑥因而苦难和同情成为他的作品的基本主题

A.③①②④⑥⑤B.③⑤②④⑥①C.④⑥①③⑤②D.④⑤②③⑥①

5.下列诗句,与右图漫画内容和意境最相符的一项是()(3分)

A.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B.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C.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载松直到今。

D.一间茅屋负青山,老松半间我半间。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

因言曰:

“臣居匈奴中,闻乌孙王号昆莫,昆莫之父,匈奴西边小国也。

匈奴攻杀其父,而昆莫生,弃于野。

乌衔肉飞其上,狼往乳之。

单于怪以为神,而收长之。

及壮,使将兵,数有功,单于复以其父之民予昆莫,令长守于西域。

昆莫收养其民,攻旁小邑,控弦数万,习攻战。

单于死,昆莫乃率其众远徙,中立,不肯朝会匈奴。

匈奴遣奇兵击,不胜,以为神而远之,因羁属之,不大攻。

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故浑邪地空无人。

蛮夷俗贪汉财物,今诚以此时而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

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

”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使,使遗之他旁国。

骞既至乌孙,乌孙王昆莫见汉使如单于礼,骞大惭。

知蛮夷贪,乃斥曰:

“天子致赐,王不拜则还赐。

”昆莫起拜赐,其他如故。

骞谕使指曰:

“乌孙能东居浑邪地,则汉遣翁主为昆莫夫人。

”乌孙国分,王老,而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矣,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胡,不欲移徙,王不能专制。

骞不得其要领。

昆莫有十余子,其中子曰大禄,强,善将众,将众别居万余骑。

大禄兄为太子,太子有子曰岑娶,而太子蚤死。

临死谓其父昆莫曰:

“必以岑娶为太子,无令他人代之。

”昆莫哀而许之,卒以岑娶为太子。

大禄怒其不得代太子也,乃收其诸昆弟,将其众畔。

谋攻岑娶及昆莫。

昆莫老,常恐大禄杀岑娶,予岑娶万余骑别居,而昆莫有万余骑自备,国众分为三,而其大总取羁属昆莫,昆莫亦以此不敢专约

于骞。

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田及诸旁国。

乌孙发导译送骞还,骞与乌孙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

(选自《史记·

大宛列传》,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乌衔肉飞其上,狼往乳之乳:

喂奶

B.今诚以此时而厚币赂乌孙赂:

赠送

C.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赍:

携带

D.素服属匈奴日久矣素:

白色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单于”:

匈奴部落联盟的首领,他首次统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庞大强盛的匈奴帝国,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军事家。

B.“蛮夷”:

《礼记·

王制》说“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后来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

C.“持节”:

节,旄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

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

D.“翁主”:

汉朝诸侯王嫁女,均亲自主婚,因此诸侯王的女儿称为“翁主”或“王主”,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

(4分)

(2)大禄怒其不得代太子也,乃收其诸昆弟,将其众畔。

9.根据文本,简要概括张骞为了和乌孙国结约采取的措施。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2题。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10.“人家尽枕河”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有何效果?

(3分)

11.概括诗中姑苏的特点。

12.这首诗写离别十分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老当益壮,?

(王勃《滕王阁序》)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李密《陈情表》)

(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4)仰观宇宙之大,,(王羲之《兰亭集序》)

(5)?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

(6)若夫乘天地之正,,(庄子《逍遥游》)

(7)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诗经·

小雅》)

(8)见贤思齐焉,。

(《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带轮子的书房

高玉宝

①已经想不起来是怎样的春季,树木照例要返青、抽芽。

春风中的味道奇特,火车从远处开过来,缓慢而坚定。

那是一个小站,远离村镇,像一个图钉按在四面荒野的地上。

土黄色的站舍,小候车室门前有两棵高大的雪松,上面栖着斑鸠和麻雀。

它们已经习惯了火车呼啸而过的声音,人迹罕至的小站成为鸟类的庇所。

小站的夜晚非常漫长,野兔在雪地里留下足迹,野狗其后,某种不为人所知的野物亦然。

它们的世界惊心动魄,神秘而冰凉。

穿过铁路,对面是一段不算短的土丘,丘上独零零地长着几棵刺槐和板栗。

春天来了,槐花开过,雪花一样的花瓣引来一些野蜂,当然,也许板栗树米粒状的花蕊对蜜蜂也有着诱惑。

沙土地的土丘上春风浩荡,我仰躺在树下,阳光从树枝上漏下来,有时会有一只鹰在高远的天上

盘旋。

②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一天,我决定要“搞”些书来读。

于是去往五里外的镇子里,中学旁边有家小书店,店主是个女人,据说曾经上过高中。

她长得清瘦,头发很长,说不上好看,也说不上不好看。

总之,是个女人。

她一边做着裁缝,一边卖书。

书架后面是她的厨房,有天中午,我看到她在书架后面炒菜,终于明白崭新的书本怎么会散发出一股香油的味道。

记得,她的门上刷着蓝漆,门分两扇,上面镶了玻璃,玻璃后面拉了门帘。

我推门进去,她总是低着头在缝纫机上做活。

她抬起头来,冲我笑笑,并不理我,手下的活也并不停。

我从书架上自己找书,坐在她对面,在“嘀嘀嘀哒哒”的机器声中翻看她刚进的新书。

那时我舍得花钱买书,书也读得太快,并不清楚自己是否读得懂。

后来,渐渐明白,得到一本好书,是一段不小的机缘。

例如《德语课》是非常偶然的机会买到的,现在,我仍然会时不时的翻看。

作者对命运的解读,对时代的记录,对战争的反思,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的,是海底的冰山,让人着迷。

③刚从学校分配到小站时,我们还是三班半轮休,大概十天左右可以休一次班。

小站一天停靠一次小慢车,将城市与乡村连在一起。

有时休班我会坐上小慢车去往城里,目的是买书,中午会和同学坐在一起喝点啤酒,聊点别的什么,聊天内容与读书写作没有半点关系。

火车就要进站时,我背着书包跑进火车站,有时也错过时间,只好在同学那里住下……当年就是这个样子。

④除了上班,多数时间是躺在床上看书,几乎什么书都看,书就堆在与同事共用的桌子上,后来买的书越来越多,我从养路工区要了一个破木箱,用报纸将里面糊起来,用来装书。

那是我最初的书箱,后来搬了几次家,书箱不知去向,书却留了下来,炒菜遗留下来的香油味道已经不在,二十多年留存下来的是时间的味道,已经无法描述。

⑤这个小站后来撤消了,那两棵雪松还在,它们坚守在那里,见证了时间。

我被分配到大站去,一段时间——具体说来有六年的时间,每天清晨,我背着包出门,包里装着当天的饭食,还会有一本书,一个半小时的通勤时间,我大概可以读六十几页书,这是我每天重要的读书时间,我曾在文章《奔跑的阅读》里写道:

火车是一个容易诞生陌生感的地方,读书使这种陌生感急剧增大,同车人的面孔神秘而遥远……那段时间,我将自己定义为“旅行者”。

⑥如今,在火车上,会途经那座废弃的小站,透过车窗,我曾工作过十年的小站显得既虚幻又真实。

后来,我将这段经历写进了我的小说。

我感谢那些年的经历,这些年来,我经历了蒸汽机时代、内燃机时代、电力机车时代和动车高铁时代。

我工作短短的二十几年,身边的事物发生了巨变,我由乡村走进城市,我的书长着圆圆的轮子,它们不离不弃地跟着我,一次一次又安静地躺在书房里,字句安稳,酝酿深邃——蓄意被我“发现”另一层的内涵。

随便翻开一本,在扉页上,肯定有我当年写下的题记:

某年某月购于某处……有的字迹已经模糊,有的,仿佛就在昨日。

(有删改)

14.第①段对小站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5.第⑥段中说“我感谢那些年的经历”,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写了哪些具体的经历。

(6分)

16.简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作者对命运的解读,对时代的记录,对战争的反思,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的,是海底的冰山,让人着迷。

(2分)

(2)透过车窗,我曾工作过十年的小站显得既虚幻又真实。

17.结合全文内容,探究题目“带轮子的书房”的意蕴。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真水无香

朱良志

①乾隆年间的一个冬天,“西泠八家”之一的蒋仁与友人在西湖边的燕天堂相聚,他们吟诗,饮酒,不知不觉喝到了黄昏。

走出庭院,当时正是一场快雪之后,雪后初霁,一抹夕阳余晖照着白色的世界,显得格外澄明通透。

蒋仁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伴着酒意,裹着雪情,援石奏刀,刻下一枚印章:

“真水无香”。

②西湖在中国艺术家的心目中,可以说是绚烂绮丽的代名词,那是一个香世界:

十里荷花,香气氤氲,荡着小舟穿行其中,沐浴着一片香雾,就连小船也染上荷花香气。

月光下的西湖弄影,更令人难忘,一叶小舟,泛泛中流,手弄澄明,目对岸上迷离的景色,耳听丝竹之声,月影天光与游船灯火相融合,如同进入一片香梦中。

③然而此时蒋仁和朋友们所见的西湖,则是另外一个世界。

雪覆盖了一切,荷花淡淡的湖面不知踪迹何处,周围的绿树丛林也顿改颜色,没有了姹紫嫣红,没有了繁弦急管,没有了湖光潋滟,没有了山岚轻起,一切都在空茫中。

④在蒋仁乃至中国很多艺术家看来,在两个不同的西湖中,绚烂的西湖其实是虚幻的,只是一种表面的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