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3798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自然环境特征对城市、人口和交通设施分布的影响。

2.在能源开发过程应如何保护环境。

2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

维吾尔族姑娘穿着民族服饰的图片

请大家辨认一下,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

这个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

学生齐答: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讲授新课

一、高山、荒漠与绿洲 

承转讲述:

新疆地处祖国的西部边陲,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

(一)自然环境特征 

展示:

中国政区图

链接:

地形与城市分布示意图 

活动问题:

1.描述新疆在中国的位置特点,找出与新疆相邻的国家有哪几个。

学生读图回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从东北向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八个国家相邻,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2.找出横亘于新疆北部、中部和南部的三列山脉,说出它们的走向。

新疆北部有西北──东南向的阿尔泰山,新疆唯一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发源于此。

中部有东西向的天山。

南部为包括多条山脉组成的东西向山脉昆仑山。

3.找出新疆的两大盆地及其分界山地。

天山把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两大部分,南为塔里木盆地,面积53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内陆盆地。

盆地中有面积达32.4万平方千米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新疆北部为准噶尔盆地,盆地中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我国第二大沙漠。

学生学画示意图。

4.将上述山地和盆地在图8-41中画出(用铅笔)。

学生读图画图,教师巡回指导画图方法。

(学法指导)

教师总结:

新疆的地形特点可以用“三山夹两盆”来概括。

(二)独特的环境特征 

新疆两大盆地内都有面积广大的沙漠,新疆之所以沙漠广布,与新疆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

活动:

请大家在中国政区图上量算新疆南部距印度洋、新疆东部距太平洋的直线距离。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比例尺公式。

讲述: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新疆距海洋遥远,加之重重山岭阻挡和高原的屏障作用,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新疆内陆,导致新疆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其突出特征是冬冷夏热,日照长,温差大,降水少,蒸发强。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50mm以下。

学生量算,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

计算结果:

新疆东距太平洋达2500千米,南距印度洋1600千米,距海洋遥远。

(三)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

呈现:

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图 

提问:

请大家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

学生读图回答。

归纳讲述:

由于新疆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据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测定,亚洲大陆的“心脏”──地理中心位于新疆乌鲁木齐郊区的乌鲁木齐县永丰乡包家槽子村),距海洋遥远,导致干旱少雨,因此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冰川融水。

在冰雪、冰川融水的滋润下,在盆地的边缘山麓地带出现了许多绿洲,新疆的人口、城市等也就集中分布于这些绿洲地区,冰川冰雪融水还孕育了一些内流河。

在这些河流沿岸也分布有城市、人口等。

交通运输是加强人类活动联系的主要方式,方便了人民生活,因此交通设施的分布与人口、城市密不可分,多沿盆地边缘分布,将人口、城市和经济活动集中的绿洲联系起来,既靠近水源,也带动了城市和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民生活,但是新疆各绿洲之间相距遥远,这势必导致新疆的物流、人流不畅,信息通达度较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极大地影响、制约着新疆的经济发展。

面对这种境况,应从实际出发,加大新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扩大新疆的对外交流,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讲述承转: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新疆由于特殊的环境特征,生态环境很脆弱,是我国荒漠化较严重地区。

请大家读图8-42回答:

荒漠化最容易在哪些区域发生?

人们在这些地区生产和生活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简单地讲,荒漠化是指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在干旱和半干旱环境下,造成的以上一些地区的土地逐渐退化,直至变成荒漠的过程。

着名的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就是因为土地的不断荒漠化而在版图上消失的。

在新疆,绿洲是人口、城市的集中分布区。

而绿洲的外围是茫茫沙漠,如果出现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破坏植被,以及过度抽取地下水和不合理的灌溉等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就很容易导致脆弱的绿洲边缘的土地荒漠化。

为了不让楼兰古城的悲剧重演,我们应从生产和生活的多方面着手,如培养优良畜种,合理放牧、轮牧,采用先进灌溉方式和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等来阻止大地的荒漠化。

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新疆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独特环境特征,重点了解了新疆以干旱为主的气候特点和与之相适应的荒漠为主的自然景观,这说明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同时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环境特征也会影响到人类的活动,干旱的自然环境导致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绿洲和内流河沿岸;

同时人类的某些行为也会破坏生态,导致环境恶化。

人类与环境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第2课时

播放视频:

新疆的农业 

在新疆干旱缺水的条件下,农业有什么特色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本节第二部分,新疆的农业及能源开发。

讲授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新疆干旱缺水,年平均降水仅120~150mm,个别地区甚至不足50mm,这就意味着靠天然降水根本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因此,新疆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有高山冰雪融水滋润的绿洲,发展了特色鲜明的灌溉农业。

请大家阅读第89页课文及图8-45、8-46、88页分析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新疆的特色农产品有哪些?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坎儿井”是一项什么工程?

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3.在新疆及中国西北内陆的其他省区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人口与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你认为应怎样合理开发水资源?

学生读书、分析、讨论,回答。

新疆的特色农产品主要有棉花、甜菜、多种水果。

稳定的灌溉水源得益于新疆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播放:

坎儿井示意图的动画 

坎儿井中的水来自山麓地下水富集地带。

在山麓地带,由于有高山冰雪融水的下渗,形成地下水富集地带,睿智的新疆人民从山麓开始,顺着倾斜的地势先开凿竖井,然后利用竖井不断疏通开凿了地下暗渠,将汩汩清泉引向盆地的边缘,维持着绿洲的生存。

由于水渠在地表以下,因此有效避免了因气候干旱而引起的大量蒸发,充分而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水资源,使新疆人民得以在这广袤的沙漠边缘繁衍生息。

观看、聆听、思考、发问。

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绿洲农业产品图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色彩也特鲜艳,这是因为新疆夏季热量充足,由于空气中云量少,降水少,白天光照强烈,利于瓜果着色,同时白天光合作用强,可以生成大量糖分。

而夜晚降温很快,气温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弱,也减少了对白天生成糖分的消耗,因此,由于昼夜温差大,新疆的瓜果特别甜。

同理,由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稀少而且有比较稳定的灌溉水源,新疆成为我国重要的长绒棉产区。

但是目前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都因为缺水而陷入了生存和发展的困境。

面对现实,我们应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入手,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缓解人水矛盾。

1.提高现有水资源利用率。

如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

喷灌、滴灌等发展节水型农业。

2.减少水污染以及污水的治理再利用。

3.节约每一滴水。

如日常生活中洗衣水可冲座便器,洗拖布;

淘米水可以浇花等等。

聆听、感悟。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加快西部大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发挥新疆地区的优势,发展具有竞争实力的特色农业呢?

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 

新疆油气资源分布图 

新疆的经济优势除发展特色农业以外,更主要是发挥能源优势。

新疆为什么成为中国重要的油气工业基地?

答:

新疆的两大盆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潜力巨大。

预测储量占全国1/3以上,仅塔里木盆地中的天然气就占全国陆地下天然气的22%。

有克拉玛依、轮台、库车等大型油气田。

因此,新疆成为中国的重要油气工业基地,成为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

西气东输图 

1.找出西气东输的起点和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2.西气东输工程跨越了哪几个大的地形区和哪几条大河?

3.西气东输的实施,将为东、西部地区带来什么好处?

4.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中如何体现经济效益的基本准则呢?

学生读图、分析、讨论作答。

1.西气东输工程西起塔里木天然气田轮南,途经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9个省市,目的地是长江三角洲。

2.西气东输工程自西向东跨越了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几个大的地形区及黄河、淮河、长江、京杭大运河等水系。

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使我国中西部的能源、原材料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当地相关行业,如建筑、钢铁等工业的发展,为当地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大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缩小了东西部的经济差距。

同时,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缓解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从塔里木盆地到上海的天然气价格比进口天然气要便宜,这也降低了东部地区的生产成本;

天然气是洁净能源,改善了东部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状况。

4.西气东输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因此在工程实施之初就建立了“健康、安全、环保的管理体系”。

在设计和施工上处处强调对环保的要求。

如严格规定28米宽的施工区域,对管道埋入地下的回填土要求必须是草类能够生长,为保护罗布泊地区80多只野骆驼,专门追加了近1.5亿元投资,增加管线长度15千米等等。

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相信这样的工程必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新疆的特色农业,了解了西气东输的线路所经地区,西气东输工程实施的重大意义。

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阵地,一定会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而不断发展,新疆的明天会更美好,西部的未来会更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