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规范第1部分导则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1477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规范第1部分导则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规范第1部分导则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规范第1部分导则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规范第1部分导则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规范第1部分导则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规范第1部分导则资料.docx

《1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规范第1部分导则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规范第1部分导则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规范第1部分导则资料.docx

1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规范第1部分导则资料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718.1-2014

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规范

第1部分导则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

OpenFloating-roofTanksAgainstLightning

PartoneGuidelines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防雷接地技术要求2

6高中频雷电流分路技术要求2

7智能型中低频雷电流分流技术要求2

8跨接接地技术要求2

9一、二次密封技术要求3

9.1密封结构.3

9.2浮顶限位要求.4

10油罐仪器仪表防雷要求4

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

12电视监视系统4

13防雷检测要求4

14安全运行要求5

.言

、八

本标准的编制依据是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Q/SY1718.1-2014《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规范》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

导则:

——第2部分:

高中频雷电流高中频分路器。

本部分为Q/SY1718.1-2014的第1部分。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中国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大连设计分公司、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娄仁杰、吴秀敏、陈思学、戴丽平、李斌、于海波、王笑静、吴戈、邓小飞、王冲、张巍、张风忠、杨静峰、刘月光、赵纯禹、史一君、曾志军。

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规范第1部分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外浮顶油罐防雷基本要求、防雷接地技术要求、高中频雷电流分路技术要求、中低频雷电流分流技术要求、跨接接地技术要求、二次密封技术要求、油罐仪器仪表防雷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视监视系统、防雷检测技术要求、安全运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的外浮顶油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802-2006通用软质聚醚型聚氨酯泡沫塑料

GB15599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50737石油储备库设计规范

HG/T2809浮顶油罐软密封装置橡胶密封带

APIRP545地上易燃液体储罐的雷电防护推荐作法(RecommendedPracticeforLightningProtectionofAbovegroundStorageTanksforFlammableorCombustibleLiquids)

APIRP2003防止静电、闪电和杂散电流引燃的措施(ProtectionAgainstIgnitionsArisingoutofStatic,Lightning,andStrayCurrents)

NFPA780雷电保护系统的安装标准(StandardfortheInstallationofLightningProtection

System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雷电流lightningcurrent

流经雷击点的电流

3.2

雷击点pointofstrike

雷电击中大地或高耸物体的点。

3.3

高中频雷电流分路器highandmediumfrequencylightningcurrentsplitter

用来把外浮顶油罐浮盘上的高、中频雷电流从浮盘引至接地装置。

3.4

智能型中低频雷电流分流器intelligentmediumandlowfrequencylightningcurrent

splitter

用来把外浮顶油罐浮盘上的中低频雷电流从浮盘引至接地装置并实时采集雷电流数据。

3.5

外浮顶油罐openfloating-rooftank

Q/SY1718.1-2014

钢制外浮顶油品储罐。

4基本要求

外浮顶油罐防雷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及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相关技术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5防雷接地技术要求

防雷接地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a)外浮顶油罐接地点沿罐壁周长的间距不得大于30m,罐体周边的接地点分布应均匀,其接地点

不应少于两处;接地体距罐壁的距离应大于3m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Q;外浮顶油罐与

罐区接地装置连接的接地线,应采用热镀锌扁钢时,规格应不小于4mn¥40m(参见GB15599、

GB50737)。

b)引下线在距离地面0.3m至1.0m之间装设断接卡,断接卡用2个M12不锈钢螺栓加防松垫片连接,接触电阻值不得大于0.03Q。

断接卡与引下线应裸露在储罐基础外侧(参见GB15599、GB50737)。

6高中频雷电流分路技术要求

高中频雷电流分路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a)外浮顶油罐二次密封上部应安装高中频雷电流分路器(参见NFPA780、APIRP545)。

b)沿浮顶圆周以不超过3m间隔设置1个分路器,分路器与罐壁的接触点距二次密封胶板的上沿不得小于51mm(参见APIRP2003)。

c)电气连接性包括以下内容:

1)分路器与浮盘间的接触电阻小于等于0.03Q;

2)分路器与罐壁间存有积油、防静电涂层、锈蚀,其厚度小于等于2mm寸,雷电流能够击穿介质层,并不发生旁路跳火现象。

d)分路器要考虑其结构形式、材质、张力、倾斜角、磨损度、最大通流量、打火电流、接触面积、电气连接性等技术参数。

e)高中频雷电流分路器应由具备国家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后方可使用。

7智能型中低频雷电流分流技术要求

智能型中低频雷电流分流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a)外浮顶油罐的浮顶泡沫堰板处与罐壁间每隔30m应安装一个有效可靠的智能型雷电分流及监控

器,其分流线截面积不小于50mm(参见NFPA780、APIRP545)。

b)分流线最大通流量应为100kA。

c)分流线与泡沫堰板结的连接应采用2个M12不锈钢螺栓加防松垫片连接,接触面涂有导电膏。

d)分流及监控器与罐壁间的接触电阻不应大于0.03Q。

e)中低频雷电流分流与监控器应由具备国家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后方可使用。

8跨接接地技术要求

跨接接地包括以下内容:

a)外浮顶油罐转动扶梯与罐体及浮顶各两处应做电气连接,连接的方式为在梯子两个滚轮附近各

与浮盘间连接两条连线,连线的长度要适合梯子移动过程不出现断裂;梯子上部两个轴连接处

各进行跨接连接。

连接导线应采用横截面不小于50mrh扁平镀锡软铜复绞线或绝缘阻燃护套软

铜复绞线,连接点用铜接线端子及2个M12不锈钢螺栓加防松垫片连接。

外浮顶油罐转动扶梯

导轮宜加装铜质材料保护圈(参见GB50737)。

b)外浮顶油罐不应装设避雷针,应对浮顶与罐体用2根导线做电气连接。

浮顶与罐体连接导线应

2

采用横截面不小于50mm扁平镀锡软铜复绞线或绝缘阻燃护套软铜复绞线,连接点用铜接线端子及2个M12不锈钢螺栓加防松垫片连接(参见GB15599、GB50737)。

c)外浮顶油罐应利用浮顶排水管线对罐体与浮顶做电气连接,每条排水管线的跨接导线应采用1根横截面不小于50mrn镀锡软铜复绞线。

d)外浮顶油罐一次机械密封内的钢滑板等金属构件应作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线应采用截面积

不小于10mm的软铜电缆线进行连接,沿圆周导线的间距不宜大于3m

e)外浮顶油罐二次密封挡板、挡雨板应采用截面为6m帚10mm的铜芯软绞线与顶板连接。

f)外浮顶油罐的浮顶自动通气阀、强制呼吸阀、量油孔应与浮顶做电气连接。

g)外浮顶油罐的上部量油孔应与罐体做电气连接。

9一、二次密封技术要求

9.1密封结构

密圭寸结构包括以下技术要求:

a)外浮顶油罐应设置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

在雷雨多发区域,一次密封宜采用软密封(参见GB

50737)。

b)油罐罐壁与浮顶之间的环形密封间距宜按表1的规定选取。

表1环形密封间距

储罐公称容量v(m)

环形密封间距(mr)

50000wV<100000

200〜250

100000wV<150000

250〜300

c)在浮顶外边缘板与罐壁之间的环形密封间距偏差为土100mm的条件下,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的

密封件应保持与罐壁良好接触。

d)应尽可能减小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之间的油气空间。

二次密封空腔宜安装在线式可燃气体检测仪。

e)一次密封的橡胶包带、橡胶充液管应符合HG/T2809要求,除具有良好的耐油性能外,还应满足强度、耐老化、防静电等要求。

f)一次密封带、二次密封刮板表面电阻值不得大于3X108q。

苯类、硫化氢含量高的轻质油储罐

的橡胶包带宜选用氟橡胶包带。

g)一次密封的软泡沫塑料应符合GB/T10802-2006要求,应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老化性能。

h)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所用紧固件、二次密封的压条等材料应为不锈钢。

i)一次密封的橡胶包带和二次密封的油气隔膜接头的物理性能、耐油性能以及机械性能等应不低

于对橡胶包带和油气隔膜的性能要求。

j)二次密封的支撑板应采用不锈钢,橡胶刮板宜采用L型结构,以保证刮板与罐壁之间形成良好

的面接触;当采用其他结构时,密封油气空间不应存在金属凸出物。

k)二次密封的橡胶刮板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候性和耐油性。

l)一次密封应采用浸液安装的方式。

m)一次弹性泡沫密封安装后,下部突出应规则,无扭曲现象,上部应平整。

Q/SY1718.1-2014

9.2浮顶限位要求

浮顶限位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a)油罐浮顶限位除设置两根量油导向管外,在浮顶下方,还应设置限位器,浮顶限位器沿径向伸出浮顶外边缘板的长度应满足密封间隙允许偏差的要求,并对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提供极限位置保护,其安装位置应避开其他部件。

b)罐内附件的设置造成浮顶漂移(旋转或平移)时,附件应尽可能对称布置,使产生漂移的外力相互抵消或尽可能减小。

10油罐仪器仪表防雷要求

与罐体相接的电气、仪表配线应采用金属管屏蔽保护。

配线金属管上下两端与罐壁应做电气连接。

在相应的被保护设备处,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浪涌保护器。

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具备以下条件:

a)外浮顶油罐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具体执行相应规范。

b)油罐上的光纤型感温探测器应设置在油罐罐浮顶二次密封圈处。

当采用光纤光栅型感温探测器

时,光栅探测器的间距不应大于3m。

c)油罐的光纤感温探测器应根据消防灭火系统的要求进行报警分区。

每台油罐至少应设置1个报

警分区。

12电视监视系统

电视监视系统应具备以下条件:

a)罐区应设置电视监视系统,对油罐浮顶等重点防火部位的安全情况进行监视。

摄像机应设置在罐区外围较高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处,实现对罐区的远距离全景监视;当有条件时,宜能够监视到处于最高罐位一半位置的浮顶。

b)室外安装的摄像机应置于接闪有效保护范围之内;摄像机的视频线、信号线宜采用光缆传输,

电源应采用UPS供电,各类电缆两端应加装浪涌保护器;摄像机应有良好的接地,接至接地网。

c)电视监视系统宜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当火灾报警系统报警时,自动联动相关的摄像机转

向火灾报警区域,以便确认火情。

13防雷检测要求

防雷检测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a)雷雨季节,每月检测每座油罐二次密封内、外部可燃气体的浓度。

容积大于等于10万油罐检测点不少于8个(周向均布),小于io万m油罐检测点不少于4个(周向均布)。

对可燃气体检测浓度超过25%LEL(爆炸下限)的储罐应及时查找原因,具备条件的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不能立即整改的,应在雷雨天重点加强消防监护。

b)在每年的雷雨季节前,组织专业人员对外浮顶油罐的等电位和接地系统进行检测。

检测不合格

点,必要时挖开地面抽查地下隐蔽部分锈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c)雷雨季节应每周检查检测二次密封上部的分路器与罐壁的压接情况,确保分路器与罐壁接触良

好。

当罐壁积油厚度大于2mmB寸,应及时进行处理。

d)二次密封空腔可燃气体检测应采用本安型可燃气体检测仪。

14安全运行要求

雷雨天原则上避免进油和出油作业。

若生产工艺要求不能中断操作,应降低流速并加强监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