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生活中的刻板印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81735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生活中的刻板印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谈谈生活中的刻板印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谈谈生活中的刻板印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谈谈生活中的刻板印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谈谈生活中的刻板印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谈生活中的刻板印象.docx

《谈谈生活中的刻板印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生活中的刻板印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谈谈生活中的刻板印象.docx

谈谈生活中的刻板印象

谈谈生活中的刻板印象

谈谈生活中的刻板印象

中文摘要

刻板印象是对于某些个人或群体的属性的一套信念。

这些属性可能是正面的,可能是负面的。

如若处理不当,滥用我们的“刻板印象”,那么就免不了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为消除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我们可以从提供正确的观念、塑造有利的环境、丰富反刻板印象的信息和个人努力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

刻板现象、事例、对策

 

第一章引言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会遇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

诚心诚意与人交往,却被人当成了区别对待的对象;有时自己与人交往时,也免不了将以往经验往别人身上套,结果却误解了对方,使其遭受伤害和委屈。

这种种现象,不仅不利于良好的交际氛围的形成,而且还会破坏已有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这些难堪和尴尬局面的形成,除了因不了解交际对象的背景而选择的交往方式不当外,受“刻板印象”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道德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

跨文化交际中,情况更为复杂。

人民面临的是来自不同的地域和国家、拥有与本民族文化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如若处理不当,滥用我们的“刻板印象”,那么就免不了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结果损失的将绝不仅仅是个人的面子问题,务必引起高度的重视。

第二章刻板印象概述

第一节定义及意义

刻板印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所瞩目的研究焦点之一,也是社会认知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这一术语是1992年Lipmann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的,它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可以定义为“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认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1)刻板印象通常以非常明显的自然特征区别不同的群体,如性别、种族等,把一系列特征归为某一群体的个体所有,并且某一群体的每一个群体都具有该群体所具有的全部特征;

(2)刻板印象是社会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即一种固定的印象。

刻板印象这个概念在社会心理学中是用来表示社会认知偏向性和凝固性的。

因此,刻板现象一旦形成就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很难随现实条件的转变而发生改变,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考虑到刻板印象的影响。

例如,市场调查公司在招聘入户调查的访员时,一般都应该选择女性,而不应该选择男性,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女性一般来说比较善良,较少攻击性。

力量也比较单薄,因而入户访问对主人的威胁较小;而男性,尤其是身强力壮的男性如果要求登门访问,则很容易被拒绝,因为他们更容易使人联想到一系列与暴力、攻击相关的事物,使人们增强防卫心理。

尤为重要的是,刻板印象往往与偏见联系在一起。

刻板印象是有偏见的态度中的认知成分,通过对个体产生作用,使他或她对群体的偏见合理化。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刻板印象一般说来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个体,因而“以偏概全”的错误总是在所难免。

第二节不同的分类

依据认知内容和对象的不同,刻板印象可以分为性别刻板印象、种族刻板印象、外表刻板印象、性刻板印象、喜好刻板印象、政治刻板印象、年龄刻板印象等。

下文会一一举例。

例如,性别刻板印象,顾名思义,就是以性别特征为主要内容的刻板印象:

具体而言,人们普遍认为男性是有抱负的、有独立精神的、富有竞争性的,女性是依赖性强的、温柔的、软弱的。

勇敢、坚定、临危不惧会被人认为是具有真正的男子汉性格;温柔、贤惠、善良被认为是具有女人味。

2002年5月穆青等人为了解新时期首都青少年女性的性别意识状况而在北京做的一次调查表明,女性被调查者在设想男性时,她们认为最不重要的是心灵手巧天真纯洁、美丽优雅和温柔顺从几项,全部属于非常典型的对女性性格、品质和能力的刻板印象。

反观女性,她们认为对自己而言最可忽视的品格则是抱负宏大、兴趣广泛和有竞争力,则基本上都是传统归属于男性的、成就本位的人格特征。

魏国英、陈雪飞(2005)进行分析发现,青少年对男性和女性的性格评价与期望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他们会较多的将善良、勤快等特征划归给女性,而将坚强,又能力等特征划归给男性。

而从认知心理学或者社会认知的角度看,刻板印象是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的记忆表征。

根据记忆提取中意识参与与否的不同,刻板印象可以是外显表露出来的,也可以说相对内隐的。

所谓内隐刻板印象是相对明显意识参与的外显刻板印象而言的。

依据Greenwald和Banaji(1995)的经典定义,内隐刻板印象是指一种将个体自动进行社会群体划分的内隐记忆痕迹,这种内隐记忆痕迹自动存在于大脑记忆中,不能被内省到。

而当前的研究者普遍认为,不管是外显的刻板印象,还是内隐的刻板印象,二者都是刻板印象任职加工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生活中的刻板印象

第一节从电影当中就能找到很多刻板印象的例子

在很多中国人的印象当中,美国人的生活富裕、精彩,由此而产生一种对其生活的羡慕,认为那里是人间天堂,满地黄金,很多人趋之若鹜,鸡婆脑袋也要去外国留学,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刻板印象。

此外在影视传播中对中国人起到很大影响还有韩国、日本,我们在生活当中也最常看他们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

在得到乐趣的同时,更多的是受到他们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想成一种对他们的固定化印象。

韩国人都是俊男美女,生活有趣,感情丰富,日本人刚硬、干脆、有侵略性,这都是刻板印象的形成。

刻板印象的形成会影响到各国人们的人际交往,甚至国家间的理解和交流。

同时,外国人也对中国人有着一种印象,他们对于中国人的认知更加单一,来源也少,比如在美国人的理解中,中国人是呆板不知变通,身材瘦小但却个个都是功夫大师。

大部分从电影当中形成的印象都很片面,很狭窄,我们在对别国幸福美好的印象形成的同时就有着各种拼命努力出国生活的形象,大部分的中国学者,研究生要经过六年中学和四年本科的英语教育,十年的寒窗苦读,体验GRE,TOEFL的摧残,踏着同胞们在英语考场上的尸体,才能够幸运地拿到funding,获得坐在美国大学的某个教室里与来自英语世界的人们对话的资格。

而这种对话,往往是以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无语”与“失语”为前奏的。

那纸终生期盼的录取书里,除了金钱与梦想的诱惑,还有一张无形的,不平等的文化契约。

第二节分类来看,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事例

性别刻板印象:

“女生玩洋娃娃、男生玩机器人”或是“男主外,女主内”即是一种性别刻板印象。

这种印象常常造成在工作上对于性别的歧视,例如男护士或是女司机。

地区或种族刻板印象:

例如“日本人都爱吃生鱼片”、“所有四川人都爱吃辣”或是“住在布鲁克林区的人都是穷人”即为地区刻板印象。

外表刻板印象:

例如漫画中的人物造型,常有以尖嘴猴腮的有钱人为坏人的形象。

“体态肥胖的人都贪吃,体形消瘦的人是有疾病”。

也是,并不是所以的肥胖都是因为贪吃造成,而体形消瘦更不全都代表是有疾病。

性倾向刻板印象:

例如“同性恋的人容易得艾滋病”即是一种性倾向刻板印象。

这种印象往往造成大众对同性恋者的歧视。

喜好刻板印象:

例如“喜好看动画的人就是宅男或腐女”。

政治刻板印象:

把政党、报纸或人物简单分为泛蓝、泛绿(中华民国)或是民主派、建制派(香港等)。

年龄刻板印象:

把年纪较大的少女等同于强气的少女,一同称为御姐。

第三节在日常生活中

当我们看到长得魁梧、纹身、戴黑色太阳眼镜、脸孔吓人而且穿着黑西装的壮汉,很可能会将他误认为黑社会人物;如某电影中,男主角是汉奸,则判定该电影为“歌颂汉奸”的影片,也不明白女主角干的是爱国行为否;七十年代的电影中,当一个留着长发,蓄着胡子,戴着眼镜的人物一出现,你就会感觉到这不是一个好人,肯定是一个坏蛋;平常生活中,当一个仪表堂堂、潇洒的人盗窃和杀人时,你会感到吃惊,或一个你认为十分老实的人突然干了坏事,进了班房,你往往难以接受这一现实;经常买水果的朋友,也许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他们爱买黄皮桔子而不乐意买青皮桔子,尽管这两种桔子一样甜,一样好吃。

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青的桔子是未成熟的和酸的。

第四章如何对待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有双面性,它积极的一面表现为:

在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帮助人们获取信息,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填补社会人主者需要的信息,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

但是更多的是它消极的一面:

在被给与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会使人在认知别人时忽视个体差异,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阻碍人与人之间正常交流。

第一节提供正确的观念

在学校教育中,要发挥教师的作用,向学生提供正确的观念。

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特别是在教学课堂上,不能歧视女生,认为男生的数学就是比女生好。

这样会使她们的数学兴趣降低,不利于女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其次,社会要提供正确的智力观念。

要强调智力是可塑的,而不是天生的,强调后天的努力和动机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从而消除刻板印象对个体所造成的威胁。

第二节塑造有利的环境

在社会中倡导男女平等的环境,树立积极健康和谐的社会风气,塑造自由平等向上的文化环境,这有利于消除或减弱刻板印象的威胁。

古德,安鲁生和哈德认为减弱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可以采取性别和种族差异的方法。

杨益的研究也提到,个体长期处在反刻板印象信息的环境中,可以降低刻板印象的自动激活。

正如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威胁,当他们长期处在认为自己“宝刀未老,老当益壮”的群体环境中时,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就会更少地受到“老态龙钟”、“西山西薄”等刻板印象的影响。

第三节丰富反刻板印象的信息

通过提供更多的反刻板印象的实例和榜样,可以减少刻板印象的影响。

李爱梅等人认为丰富求职者的信息是消除或减弱应聘面试中的外表刻板印象的方法之一。

因为这样可以收集到更多、更丰富的求职者材料,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也为企业招聘优质人才提供了参考,同时对求职者也更加公平。

第四节个人努力

在个体方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来消弱刻板印象的影响:

首先,进行正确的归因。

当个体面对困难时,应尽量将其进行外归因,如任务难度、环境影响,而不是内归因,如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和人格上。

其次,要进行自我肯定性训练。

马腾斯等人研究发现女生进行自我肯定训练可以提高女生在数学任务中的表现。

吴镝等人也发现自我肯定能消除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

也就是说相信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可以减少焦虑,改变对失败的态度,从而减少这种影响。

最后要加强群体间的互动交流。

佩提格雷和确普研究发现群体间的互动能促进积极态度的产生。

多和群体外的成员进行沟通,有利于增强对外群体的了解,从而减少对外群体的偏见,产生认同转换,最终达到减弱之前的所属群体的威胁效应。

形成刻板印象与概念和认知的形成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如何避免一些影响的形成,避免刻板印象的出现,就要本着一种客观的态度,有自己的判断理解,对于好与不好的东西进行区分。

扩大知识面,了解更多的文化,才能在这个多元化,复杂文化的世界中更好地保持自己的正确与客观。

从横向角度,刻板印象是一个社会和历史的范畴,针对不同社会历史背景的本土化的刻板印象研究将有利于解释社会现象,探讨文化差异。

目前的刻板印象研究主要集中于种族、性别、年龄等问题,对社会中特殊群体的研究将扩展刻板印象研究的内涵。

同时刻板印象的研究思路还可以扩展到其他能够影响行为的信念的研究中。

从纵向角度,研究刻板印象各种效应的神经机制有助于了解刻板印象的本质,而影响因素,尤其是个体的稳定倾向,以及刻板印象内在作用机制和控制手段的研究仍有待深入,这将有助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对刻板印象进行持久而有效的控制。

刻板印象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未来的研究将继续从刻板印象的存在性,影响因素,控制行为和神经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以期一方面将刻板印象的成果应用于解释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对其形成的机制等进行理论的探索。

 

参考文献

[1]ShellyE.Taylor,LetitiaAnnePeplau,DavidO.Sears.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2]王沛.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论[J].心理科学.1999,22(4):

342-345

[3]Banaji.M.R,Greenwald.A.G.Implicitsocialcognition:

attitudes,self-esteem,andstereotypes[J].PsychologicalReview,1995,

(1).

[4]马锦华.性别刻板印象与性别教育[J].教育评论,2000(6).

[5]徐大真.性别刻板印象之性别效应研究[J].心理科学,2003(4).

[6]穆青,当今女大学生的性别压力与性别理想[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

(2).

[7]魏国英,陈雪飞.家庭文化对青少年性别刻板印象形成的影响[J].妇女研究论丛,2005

(1).

[8]李林仙.关于性别脚色刻板观念的一些研究[J].心理学动态,1995(4).

[9]连淑芳.内隐社会认知:

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M].博士学位论文.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03.

[10]LarryA.SamovarRichardE.PorterEdwinR.McDaniel.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PekingUniversityPress,2012.11.

[11]杨益,地域刻板印象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1

(2):

256.

[12]李爱梅,李连雨.招聘面试中的内隐相貌刻板印象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4):

970-973

[13]Martens,A,Johns,M,Greenberg,J,&Schimel.Combatingstereotypethreat:

Theeffectofself-affirmationonwomen'sintellectualperformance.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2006,42:

236-243.

[14]吴镝,郭成,冉红琼.自我肯定对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1):

156-159.

[15]Pettigrew,T.E,&Tropp,L.R.Ameta-analytictestofintergroupcontacttheor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07,90:

751-7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