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框架施工工艺标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5379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5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框架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混凝土框架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混凝土框架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混凝土框架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混凝土框架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框架施工工艺标准.docx

《混凝土框架施工工艺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框架施工工艺标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框架施工工艺标准.docx

混凝土框架施工工艺标准

QB

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企业标准

 

Q/AEPC-TGCC054-2003

 

混凝土框架浇注施工工艺标准

 

2003-12-01发布2004-01-01实施

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工程管理部发布

目次

前言

为了满足建筑施工质量验收新版规范的要求,同时规范企业自身的施工行为,健全公司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特编制本工艺标准。

本标准对混凝土框架浇注的施工工艺要求进行了规定。

本标准由公司工程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吉林

本标准审核人:

陈尚文

本标准批准人:

李传玉

 

混凝土框架浇注施工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单机容量为50~600MW火力发电厂、热电厂或垃圾电厂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框架浇注工程和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框架浇注工程。

其它工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施工工艺标准引用下列标准和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J257-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3.符号和术语

3.1建筑工程buildingengineering

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建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

3.2建筑工程质量qualityofbuildingengineering

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极其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

3.3验收acceptance

建筑工程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验。

3.4主控项目dominantitem

建筑工程中的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3.5一般项目generalitem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3.6现浇结构cast-in-situconcretestructure

系现浇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在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3.7框架结构framestructure

由梁和柱以刚接或铰接相连接而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

3.8普通钢筋ordinarysteelbar

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各种非预应力钢筋总称。

4.施工准备

4.1人员准备:

人力资源配备

职务或工种

人数

职务或工种

人数

混凝土工

25~40

焊工

10

钢筋工

20~35

木工

40~60

瓦工

10~15

架子工

20~50

操作工

10

普工

30~60

电工

8

测量员

3~6

电工、焊工、操作工、架子工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

所有施工人员要经过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2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出台,施工图纸三级会审基本完(专业会审、系统会审、综合会审)。

施工网络计划(P3计划)编制出台。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等按相关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对产品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4.3材料准备:

原材料(钢筋、水泥、黄砂、石子)按要求到位,且有出厂证明书和复试报告,并要求标识清楚。

周转性材料(钢模板、扣件、脚手架、木跳板等)准备齐全,且按照施工布置要求的位置堆放整齐。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对重要工程混凝土使用的砂,应采用化学法和砂浆长度法进行集料的碱活性检验。

对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4.4主要机具:

机械、工器具配备一览表

名称

数量

名称

数量

混凝土搅拌机

2~3台

平刨机

2台

手推车

20辆

圆盘锯

2~3台

振动棒

40个

移动式配电盘

2~4台

经纬仪

1台

平板振动机

2台

钢筋切断机

4台

水准仪

2台

钢筋弯曲机

2台

钢卷尺50m

2~4把

钢筋冷挤压机

4台

电焊机

4台

直螺纹镦粗

4台

钢筋调直机

2台

压刨机

1台

混凝土输送车

2~4辆

建筑塔吊

2台

钢筋碰焊机

2台

混凝土泵车

2辆

测量全站仪

1台

电渣压力焊机

4台

灯塔

4~6座

4.5作业条件

施工用水、用电和施工排水按照临建设计图布置完毕,并保持排水畅通。

上道工序零米以下结构和回填土施工完毕。

零米以下结构经质量监督检查,回填土经验收确认合格。

5.施工工艺

5.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图

 

 

5.2施工工艺

5.2.1混凝土框架浇注施工工艺总要求

消除配合比掌握不准、模板漏浆、混凝土振捣不实、表面不平整、麻面、掉皮、起砂以及埋件不平等缺陷,杜绝出现露筋、蜂窝、夹渣、疏松、裂缝及缺棱掉角等现象。

做到混凝土框架浇注内实外光、棱角分明、表面无污染,可以直接进行砌筑或装修工程作业。

5.2.2混凝土框架浇注测量放线施工工艺要求

混凝土框架结构轴线测设采用平行线投点法。

观测步骤如下:

根据柱中心控制点A、B测设AB的平行线A´B´,其间距为2~3m(参见图6-1)。

A´、B´制作临时控制点,用混凝土固定。

将经纬仪安置在B´点,照准A´。

此时由一人在柱上持木尺,并将木尺横放,纵转望远镜仰视木尺,使十字丝正好对准2m或3m,那么尺的零点即为柱子中心点。

烟囱上部结构轴线分别从四个方向向上正、倒镜测设。

每次放线结束时,务必检查与上次放线结果的偏差,当投点高度在5m及5m以下时偏差量控制在±3mm,5m以上时偏差量控制在±5mm。

柱列端部柱子的上部结构放线,其方法是将仪器置于柱中心线端点上,照准柱子下端的中线点,仰视向上投点(参见图6-2)。

若经纬仪与柱子之间距离过短,仰角大不便投点时,可将中线端点A用正倒镜延长至A´,然后置仪器于A´向上投点。

根据施工场地临近的高程点按闭合水准路线引测高程。

上部结构施工的高程测量,根据柱子下面已有的标高点用检定过的钢卷尺沿柱身垂直向上引测,高程计算要考虑钢卷尺的温度及尺长改正,标高测量容许误差为±5mm。

上部结构的基准点高程测量,采用两台水准仪分别照准垂直悬挂钢卷尺的上下两端,同时读数,基准点高程计算要考虑钢卷尺的温度及尺长改正。

5.2.3混凝土框架浇注脚手架搭设施工工艺要求

混凝土框架结构,要求场地地基经处理后达到规定强度方能开始搭设脚手架。

为了在脚手架开始搭设前使回填土达到足够的强度,对脚手架搭设区域及其附近区域先平整,再用WH-70型打夯机进行夯实,然后铺设100mm厚的碎石垫层并夯实,最后铺上道木。

采用落地式脚手架,沿梁的两侧、柱的四侧搭设双排脚手架。

混凝土框架结构脚手架搭设的立杆间距通过计算得出,一般大横杆间距为1.2米,步距为1.2米。

底层框架内外立杆底部应设置扫地杆,扫地杆离地为300mm。

脚手架搭设范围内排水应畅通,不得有积水。

脚手管统一采用Ф48*3.5mm的无缝钢管。

外侧脚手架每隔5~7根立杆必须加设剪刀撑或支杆,支杆、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不得大于60º,也不得小于45º。

脚手架的两端部、转角处,应沿全高设置斜腹杆或支杆、剪刀撑。

立杆搭设时应长短管交错使用,脚手架左右相邻立杆的接头应相互错开,并要在不同的框架框格内,相邻两根立杆接头不能在同一步架上出现,杆与杆的连接扣件要2只以上。

脚手架直角相交时,可采用组架方法,也可用直角撑将横杆节点相互搭接,都需加一小横杆。

在混凝土框架结构外侧用安全密网围护,拐角立杆脚手管应放在安全密网内侧,其他脚手管应放在安全密网外侧,在每层施工平台处,安全密网防护架外侧水平方向设置木制挡脚板,挡脚板高180mm,挡脚板应刷黑黄相间的油漆,挡脚板安装应水平,接头处无缝隙。

脚手管用红白油漆相间涂刷,每500mm一道。

在施工各层框架时,在楼层框架外侧搭设1.5米宽的人行通道,满铺竹笆,竹笆上面设防滑条,防滑条间距离300mm,防滑条厚度30~50mm,侧面用1米高的竹笆围护,通道栏杆高度1.2米,栏杆设置双层,间距为600mm。

在混凝土框架结构端头搭设“之”字型跑道,跑道单方向宽度为1.5米,跑道上应满铺跳板并设置180mm高挡脚板,跑道外侧用安全密目网封闭。

5.2.4混凝土框架浇注模板工程施工工艺要求

采用以建筑用δ=18mm厚的多层板模板作为混凝土的成型模具。

模板在组合前精确设计、制作。

柱角及梁底为直角时在施工现场组合时加弧形木线条,确保混凝土柱、梁棱角顺直、清晰。

钢筋绑扎前有工作面的模板拼缝、凹陷部分、钉眼部分采用透明腻子批刮塞堵,钢筋绑扎后不易操作的模板拼缝采用双面胶密封条塞堵,确保模板不漏浆,保证混凝土的成型工艺质量。

建筑多层板在模板组合场提前加工成型,现场组装。

木模板吊装就位,使用钢管作为内外钢楞和支撑。

在木摸安装中,应用九十度角尺、水平尺、线锤等工具控制模板的垂直度和阴阳角。

模板施工严格按翻样图纸在模板加工场进行制作成型,现场拼装、就位和架设支撑,模板安装就位后,由技术员、施工员按平整度及端面尺寸、标高、垂直度进行复核验收,浇注混凝土时派专人检查模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支模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确保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

框架柱、纵梁阳角部位采用木线条,有填充墙的梁柱不用木线条。

柱包箍采用Ф48×3.5mm的无缝钢管,确保成型混凝土的工艺质量。

为保证梁侧模的刚度和稳定性,对于高度大于700m的梁在梁的中部对称加设斜撑,间距按750mm设置,局部采用φ20PVC套管夹对拉螺栓加固。

对于跨度大于4m的梁,支撑按梁跨度3‰起拱。

木模配后钉50×100mm方木@300的板肋,钉板肋所用钉子的钉帽应与模板面齐平,且钉子位置应横平竖直,间距均匀一致。

最后将木模编号标于模板上,用车辆将模板运至建筑塔吊起吊范围内,由建筑塔吊将其吊运至施工现场。

柱子四边侧模都采用纵向模板,柱箍间距为400mm。

柱的每块拼板宽度都不得小于500mm。

竖向模板安装的底面应平整坚实,并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按施工设计要求预埋支承锚固件,表面要处理的工程严禁在模板上涂刷废机油。

检查合格的模板,应按照安装程序进行堆放,模板与垫木均应上下对齐,底层模板应垫离地面不小于100mm。

预埋件必须安装牢固,位置正确,模板拼缝要严密。

对进场的模板进行检查,翘曲、变形过大的不得使用。

配好的木模其尺寸必须精确,误差±0.5mm;木模接缝处需刨光,保证接缝严密,误差±0.2mm;木模背楞使用50×100mm的方料,方料需先进行平刨,再进行压刨,厚度同钢管直径48mm。

确保模板几何尺寸,所有方木的木材应严格挑选,压光制成统一尺寸后使用,方木满足承重结构方木材质标准中Ⅱ级等级要求。

断面尺寸较大的柱子。

其柱子的对拉螺杆的长方向选用3根ф12的对拉螺杆,双螺帽,间距为450×500mm,短方向选用1根ф12的对拉螺杆,双螺帽,间距为450mm,外面包裹φ20PVC管,采用¢48×3.5mm钢管做支撑。

对于2m以上高的梁需加ф16的对拉螺杆,双螺帽,间距为600mm×600mm,内楞间距为300mm,外楞间距为600mm,对于2m以下高的梁对拉螺丝采用ф12,间距为600mm×600mm,内楞间距为300mm,外楞间距为600mm。

柱模板安装图如下:

5.2.5混凝土框架浇注钢筋工程施工工艺要求

对于所领用的钢筋,在加工场应核对其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挂牌标识,作好防护,以防污泥污染钢筋。

钢筋表面应洁净,不得有裂缝、结疤和折叠。

油污、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弯曲的钢筋用调直机调直后方能使用,钢筋中若有劈裂、严重变形应切除,严禁使用弯曲过大的钢筋和严重腐蚀的钢筋。

钢筋配料应按钢筋翻样单和施工图纸将同规格钢筋分别统计,按不同规格进行长短搭配。

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浪费,节约材料。

钢筋断料应保证钢筋端头平齐。

钢筋如遇洞口断开或绕开。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若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合格后方使用。

钢筋加工:

根据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翻样,经技术负责人对钢筋翻样料单审核后,方可进行加工制作。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施工规范的要求;钢筋的弯钩应按施工图纸中的规定执行,同时也应满足有关标准与抗震设计要求。

钢筋连接:

钢筋连接主要有绑扎、焊接以及机械连接。

钢筋绑扎时要保证搭接长度,焊接主要是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

对于梁钢筋,直径≥20钢筋,配料制作时均采用闪光对焊连接,对于多跨连续梁的现场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或套筒挤压以及电渣压力焊方式连接,直径<20钢筋采用搭接方式;对于柱钢筋,直径≥20钢筋的现场连接主要采用电渣压力焊或冷挤压和墩粗直螺纹连接方法连接,直径<20的柱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方式。

钢筋闪光对焊焊接的人员应经考试,持有合格的特殊工种操作证。

焊接设备应经检验合格并挂牌标识。

钢筋闪光对焊Φ22以下采用预热闪光焊工艺,Φ22以上采用闪光-预热-闪光工艺焊接。

一级钢筋(φ)采用E43型焊条,二级钢筋(Φ)采用E50型焊条。

直螺纹连接或套筒挤压前应进行钢筋端头处理,对原材料端头有变形、弯曲的应切除或调直。

清除端头200mm范围内的铁锈、污泥等。

切除端头带字部分。

采用挤压时应在钢筋上用石笔画出挤压线和检查线,钢筋安装前先在地面挤压一半,另一半就位后再进行挤压连接。

压痕道数、深度、挤后套筒的垂直度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钢筋弯制全部采用机械操作,严格按图纸控制弯曲角度和确保弯曲点不出现裂纹,保证弯曲质量。

钢筋制作全部在钢筋场的钢筋棚内完成,用车辆将半成品运至建筑塔吊起吊范围内,由建筑塔吊将其吊运至每个框架基础附近,以备安装。

钢筋就位前都要核对钢筋型号、形状、数量,有无错配、漏配。

钢筋间距、长度必须准确。

框架内主筋接头相互错开,且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接头不宜大于50%,受压区不则不受限制。

梁、柱箍筋的加密长度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顺序,一般为先柱后梁,与木工搭架支模相配合。

对于高度≥700的梁,模板应留出一侧不封,待钢筋绑扎好后再封。

柱筋首先凿除基础面或施工缝部位的浮渣,冲洗干净,再弹墙板边线,对被冲斜或间距不匀的钢筋进行校正。

对于梁采用先主梁后次梁的绑扎顺序。

对于梁和柱子抗震箍筋绑扎,应按图纸设计的要求或规范要求加密,先铺好梁底筋,然后套柱子加密箍,再铺梁面筋,套梁箍筋,最后按间距绑扎,柱内加密箍也必须按图纸要求绑扎。

对于主次梁交叉点绑扎,主次梁处骨架若超出板厚,为确保梁面保护层满足设计要求,与常规施工不同,次梁面筋应从主梁面筋下穿过(事先应征得设计院同意)或对梁箍筋高度作适当变化,以确保该处钢筋不露筋。

钢筋绑扎时应保证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垫块用水泥砂浆制作,垫块中埋设22#扎丝以利垫块固定。

1)电渣压力焊施工工艺:

现场使用MH-36电渣压力焊机,焊接设备包括:

焊接电源、焊接机头、控制箱、焊接填装盒等。

焊剂盒由两半圆形铁皮组成,内径为80-100mm,与所焊钢筋的直径相适应。

焊剂采用431型。

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的工艺过程包括:

引弧、电弧、电渣和顶压过程。

引弧过程采用直接引弧法,是在通电后迅速将上钢筋提起,使两端头之间的距离为2-4mm引弧,这种过程很短。

当钢筋端头夹杂不导电物质或端头过于平滑造成引弧困难时,可以多次把上钢筋移下与下钢筋短接后在提起,达到引弧目的。

靠电弧的高温作用,将钢筋端头的凸出部分不断烧化;同时将接口周围的焊剂充分熔化,形成一定深度的渣池,渣池形成一定深度后,将上钢筋缓缓插入渣池中,此时电弧熄灭,进入电渣过程。

由于电流直接通过渣池,产生大量的电阻热,是渣池温度升到近2000。

C,将钢筋端头迅速而均匀地熔化。

其中,上钢筋端头熔化量比下钢筋大一倍。

经熔化后的上钢筋端面呈微凸形,并在钢筋的端面上形成一个液态向固态转化的过渡薄层。

在停止供电的瞬间,对钢筋施加挤压力,把焊口部分熔化的金属、熔渣及氧化物等杂质全部挤出结合面。

由于挤压时焊口处于熔融状态,所需的挤压力很小,对各种规格的钢筋仅为0.2-0.3KN。

电渣压力焊的焊接参数主要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时间等。

焊接电流宜按钢筋端头面积取0.8-0.9A/mm2。

电渣压力焊过程中,焊接电压是变化的。

当引弧后,进入电弧稳定燃烧过程中,电压为40-45V。

当钢筋与焊剂熔化,进入电渣过程中,电压为22-27V。

如电压过高,易再度产生电弧现象;过低,则易产生夹渣缺陷。

电渣压力焊注意事项:

当焊接完成后,先拆机头,待焊接接头保温一段时间后在拆焊剂盒。

特别是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可避免发生冷碎现象。

如因引弧不顺利或网络电压偏低,总的焊接时间必须相应延长;延长的时间只能加在电弧过程之中。

在钢筋电渣压力焊的焊接过程中,如发现轴线偏移、接头弯折、结合不良、烧伤、夹渣等焊接缺陷,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焊接场地作好防风、防雨措施,以免接头区骤冷却,发生脆裂。

当气温较低时,接头处用麻袋等保温材料覆盖。

钢筋(主筋、箍筋、柱插筋)弯制全部采用机械操作,严格按图纸控制弯曲角度和确保弯曲点不出现裂纹,保证弯曲质量。

钢筋焊接质量检验:

按照《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执行。

包括取样数量、验收批及力学试验种类(闪光对焊做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等。

外观质量检查:

闪光对焊接头不得有横向裂纹、烧伤,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度,接头两端钢筋轴线偏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电渣压力焊接头敲去渣壳后四周焊包应均匀,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

2)钢筋直螺纹连接的工艺

为确保钢筋螺丝丝头加工质量,从事加工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人员相对固定;钢筋丝头的加工均在钢筋场加工完成,钢筋镦粗机、套丝机设置防雨雪设施;连接用套筒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书方可使用。

钢筋下料:

下料时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挠曲(端面偏角≤40),端部不直应调直后下料;

钢筋端头镦粗:

镦粗前镦粗机应先退回零位,再把钢筋从前端插入、顶紧,开始给油泵上压,镦粗头的基圆直径d1应大于丝头螺纹外径,长度L0应大于1/2套筒长度,过渡段坡度应≤1:

3;镦粗头不得有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表面裂纹;不合格的镦粗头应切去后重新镦粗,不得对镦粗头进行二次镦粗,油泵控制压力及各规格镦粗基圆尺寸、钢筋镦粗缩短尺寸见下表:

钢筋规格

φ20

φ22

φ25

φ28

φ32

φ40

镦粗压力Mpa

17-19

21-23

22-24

24-26

29-31

28-30

镦粗基圆直径(mm)

23.5~24.5

24.5~25.5

28.5~29.5

31.5~32.5

35.5~36.5

44.5~45.5

镦粗缩短尺寸(mm)

12±3

15±3

15±3

15±3

15±3

18±3

镦粗长度(mm)

20-23

22-25

25-28

28-31

32-35

40-43

表中镦粗压力及镦粗缩短尺寸为参考值,每批钢筋进场加前做镦粗试验,并以镦粗量合格来确定镦粗压力及缩短尺寸的最终值。

钢筋套丝:

钢筋套丝在钢筋套丝机上进行,标准型丝头及加长型丝头的螺纹加工长度参照下表执行:

钢筋规格

φ20

φ22

φ25

φ28

φ32

φ40

标准型丝头

20

22

25

28

32

40

加长型丝头

49

53

61

67

75

93

加工钢筋丝头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当气温低于0℃时应在采取防冻措施的防护棚内进行,不得在不加润滑液的情况下套丝;钢筋丝头的螺纹应与连接套筒的螺纹相匹配,公差带应符合要求;套丝结束后用塑料薄膜包裹或套上塑料软管保护丝头。

钢筋连接:

钢筋连接前检查钢筋规格是否和连接套筒一致,检查螺纹丝扣是否完好无损、清洁,如发现杂物或锈蚀要用钢丝刷清理干净;正反丝扣型接头连接时把装好连接套筒的一端钢筋拧到被连接钢筋上,然后立即用扳手拧紧套筒,使两根钢筋对顶紧,使套筒两端外露丝扣不超过1个完整扣,连接完成后随即画上标记,以便质检人员抽检,并做好抽检记录;接头完成后,质检人员分批检验,要求接头两端外露纹长度相等,且不超过一个完整丝扣,(加长型丝头不限)。

3)套筒冷挤压施工工艺

准备工作:

钢筋端头的锈、泥砂、油污等杂物清理干净;钢筋与套筒进行试套,如钢筋有马蹄、弯折或纵肋尺寸过大者,应预先矫正或用砂轮打磨;对不同直径钢筋的套筒不得串用;钢筋端部应划出定位标记与检查标记,定位标记与钢筋端头的距离为钢套筒长度的一半,检查标记与定位标记的距离一般为20mm;检查挤压设备情况,并进行试压,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

挤压作业:

钢筋挤压连接宜先在地面上挤压一端套向,在施工作业区插入待接钢筋后再挤压另端套筒;压接钳就位时,应对正钢套筒压痕位置的标记,并应与钢筋轴线保持垂直;压接钳施压顺序由钢套筒中部顺次向端部进行,每次施压时主要控制压痕空度。

工艺参数:

在选择合适材质和规格的钢套筒以及压接设备、压模后,接头性能主要取决于挤压变形量这一关键的工艺参数,挤压变形量包括压痕最小直径和压痕总宽度。

连接钢筋规格

钢套筒型号

压模型号

压痕最小直径允许范围(mm)

压痕最小总宽度(mm)

φ40~φ40

G40

M40

60~63

≥80

φ32~φ32

G32

M32

48~51

≥60

φ28~φ28

G28

M28

41~44

≥55

φ25~φ25

G25

M25

37~39

≥50

φ22~φ22

G22

M22

32~34

≥45

φ20~φ20

G20

M20

29~31

≥45

压痕总宽度为接头一侧每一道压痕底部平直部分宽度之和,该宽度应在上表规定的范围内。

小于这一宽度,接头的性能达不到要求;大于这一宽度,钢套筒的长度要增加,压痕总宽度由厂家提供技术资料确定。

在现场挤压过程中,主要对压痕最小直径控制,压痕最小直径大于上表范围,即变形太小,会使钢套筒与钢筋横肋咬合小,抱紧不够,接头受拉时,钢筋从钢套筒中滑出或接头强度达不到要求;小于这一范围,钢套筒发生了过大的塑性变形,在压痕处就有可能引起破裂或由于硬化而变脆,也有可能由于压痕处套筒太薄,拉伸时可能在此压痕处被拉断,还会加重设备的超负荷。

当钢筋横肋或钢套筒壁厚为负偏差时,压痕最小直径应取此范围的较小值;反之取较大值。

压痕最小直径一般通过挤压机上的压力表读数来间接控制,由于钢套筒的材质不同,造成其硬度、韧性等不同,因此会造成挤压至所要求的压痕最小直径时所需要的压力也不同。

挤压时压力表读数一般为60~70MPa,冷挤压前应对钢套筒进行试压,以确定挤压到标准所要的压痕直径时所需的压力值。

5.2.6混凝土框架浇注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要求

混凝土框架结构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最好从搅拌站接泵管至混凝土浇筑面。

未具备混凝土直接从搅拌站泵送到浇筑面条件的施工现场,可采用搅拌车将混凝土运输到浇筑点,就近停靠混凝土泵车、接泵管至浇筑点。

同时启动备用搅拌站和备用泵,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冷缝。

如遇到夏季高温,泵管需绑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