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886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7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下面的答案栏中。

1.太原市自2016年11月1日零时起,将汽车用油全部更换为”国V标准”车用燃料,进而改善太原市空气质量。

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NOB.SO2C.CO2D.粉尘

【答案】C

【解析】A、NO造成光化学烟雾,故错误;B、SO2造成酸雨,故错误;C、CO2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会引起污染,故错误;D、粉尘引起雾霾,故错误。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青铜B.不锈钢C.硬铝D.黄金

【答案】D

3.陶瓷和水泥是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们的主要成分都含有的元素是

A.氮B.硅C.硫D.氯

【答案】B

【解析】陶瓷、玻璃和水泥是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属于硅酸盐,含有硅元素,故选项B正确。

4.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烧杯B.容量瓶C.漏斗D.玻璃棒

【答案】C

【解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因此不需要的仪器是漏斗,故选项C正确。

5.在厨房做饭,不慎将少量自来水洒在天然气火焰上,火焰立即呈黄色,该现象说明自来水中一定含有

A.钾元素B.钡元素C.铜元素D.钠元素

【答案】D

【解析】钠元素的焰色反应显黄色,火焰立即呈黄色,说明自来水中含有钠元素,故选项D正确。

6.下列物质分别在氯气中燃烧,能产生白烟现象的是

A.NaB.H2C.FeD.Cu

【答案】A

7.新制氯水中不含有的粒子是

A.Cl2B.H+C.Cl-D.H2

【答案】D

【解析】氯水中存在三分子四离子,即Cl2、H2O、HClO、H+、Cl-、ClO-、OH-,故选项D正确。

8.储存浓硫酸时,所用罐体的金属材料主要是

A.镁B.银C.铁D.钠

【答案】C

【解析】铁和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常用铁罐贮存浓硫酸,故选项C正确。

9.游泳池中的水经常需要消毒。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游泳池消毒的是

A.漂白粉B.漂白液C.臭氧D.SO2

【答案】D

【解析】用于游泳池消毒的物质一般具有强氧化性,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具有氧化性,能杀菌消毒,能用于游泳池消毒,故说法正确;B、漂白液有效成分是NaClO,具有氧化性,能杀菌消毒,能用于游泳池消毒,故说法正确;C、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用于游泳池杀菌消毒,故说法正确;D、SO2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于游泳池杀菌消毒,故说法错误。

10.金属钠应保存在

A.煤油中B.水中C.棕色瓶中D.四氯化碳中

【答案】A

11.下列有关物质的俗称,正确的是

A.Fe2O3——铁红B.SiO2——玛瑙C.Na2Si03水玻璃D.NaHCO3——苏打

【答案】A

【解析】A、氧化铁俗称铁红,故正确;B、玛瑙的成分是SiO2,但不是俗称,故错误;C、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故错误;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苏打是碳酸钠,故错误。

12.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Cu2+、SO42-、Cl-B.Na+、H+、Cl-、CO32-

C.H+、Ba2+、Cl-、NO3-D.K+、Fe2+、OH-、NO3-

【答案】C

【解析】A、Cu2+显蓝色,不符合题意,故错误;B、H+和CO32-不能够大量共存,生成CO2或HCO3-,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C、能够大量共存,符合题意,故正确;D、Fe2+和OH-不能大量共存,生成Fe(OH)2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限制条件下的离子共存,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一、注意溶液的颜色,审清出溶液有无颜色,Cu2+蓝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MnO4-紫红色;二、注意特殊情况,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和还原性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三、注意反应,发生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不能大量共存,思路简单,但还需要学生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3.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反应时,生成物随着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是

A.N2和O2B.Na和O2C.S和O2D.Al和O2

【答案】B

【解析】A、N2和O2在放电作用下只生成NO,故错误;B、常温下,Na和氧气生成氧化钠,在加热或点燃下生成过氧化钠,故正确;C、无论氧气过量与否,都生成SO2,故错误;D、生成氧化铝,故错误。

14.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实验装置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

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处验满

C.试管口的棉花可防止氨气与空气形成对流,利于收集氨气

D.实验结束后将蘸有稀硫酸的棉花放在导管口吸收剩余氨气

【答案】B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铁与稀硫酸反应:

2Fe+6H+=2Fe3++3H2↑

B.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Al2O3+6H+=2Al3++3H2O

C.氢氧化铝与稀硝酸反应OH-+H+=H2O

D.铜与稀硝酸反应:

Cu+2H++2NO3-=Cu2++2NO↑+H2O

【答案】B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判断,这类题目从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电荷是否守恒、原子是否守恒、量、拆写是否正确等角度进行分析,这部分题型应在熟练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基础上,还是相对较简单的。

16.以下有关钠的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

B.Na2CO3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为NaHCO3

C.NaOH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D.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开始时无现象,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

【答案】A

【解析】A、Na2O和水反应只生成NaOH,因此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故正确;B、NaHCO3不稳定,又重新生成Na2CO3,故错误;C、NaOH是碱,盛放碱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故错误;D、加入稀盐酸,发生NaHCO3+HCl=NaCl+CO2↑+H2O,立即产生CO2,故错误。

1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2gH2中的原子数目为NA

B.64gSO2中的原子数目为3NA

C.1mol/LNaOH溶液中的Na+的数目为NA

D.常温常下,11.2LCl2中的分子数目为0.5NA

【答案】B

【解析】A、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2/2mol=2mol,故错误;B、含有原子物质的量为64×(1+2)/64mol=3mol,故正确;C、应用c=n/V,计算物质的量,但题目中没有溶液的体积,因此无法计算物质的量,故错误;D、常温常压不是标准状况,不能直接运用22.4L·mol-1,故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是高考的热点,涉及物质结构、水解、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学键等知识,需要的知识量大,需要认真分析。

特别气体体积计算或运用时,条件是否是标准状况,本题难度一般。

1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物质

除杂试剂

A

Cl2(HCl)

NaOH溶液

B

Fe2O3(Al2O3)

NaOH溶液

C

Na2CO3溶液(NaCl)

AgNO3溶液

D

Na2SO4溶液(Na2CO3)

稀盐酸

A.AB.BC.CD.D

【答案】B

【点睛】本题涉及物质的除杂,除杂过程中,熟练运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不能引入新杂质方面进行分析,此题难度适中。

19.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不符合下图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铜片中加入过量浓硝酸B.向一定量AlCl3溶液通入过量NH3

C.向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D.向一定量MgCl2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

【答案】C

【点睛】本题虽然考查图像,但还是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进行考查,学生应注意氢氧化铝溶于强碱,不溶于弱碱,Na2CO3和盐酸反应的实质,CO2和碱的反应,以及有关“量”的反应,认真分析,这样就可以迎刃而解。

20.将5gAl、Al2O3、Al(OH)3的混合物与200g4.9%的稀硫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

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最终得到固体的质量是

A.11.4gB.14.8gC.205gD.无法计算

【答案】A

【解析】发生2Al+3H2SO4=Al2(SO4)3+3H2↑,Al2O3+3H2SO4=Al2(SO4)3+3H2O、2Al(OH)3+3H2SO4=Al2(SO4)3+6H2O,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是硫酸铝,根据硫元素守恒,因此硫酸铝的质量为200×4.9%×342/(98×3)g=11.4g。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计算,化学计算中首先弄清楚反应过程,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一般化学计算采取特殊方法,如元素守恒、极端假设、得失电子数目守恒等,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需要平时多加练习。

二、必做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21.现代生活中,人们使用各种含硅元素的物质美化自己的生活。

(1)现代化的生活小仅中安装有太阳能路灯,其中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成分是_____。

(2)人们常常选用雕花玻璃装饰房间。

在玻璃上雕花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家庭装饰的石材表面常涂有一层硅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可以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以保护石材,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许多人喜欢佩戴玉石饰品。

玉石的主要成分基本都属于硅酸盐,列入和田玉(Ca2Mg5H2Si8O24)可表示为复杂氧化物形式2CaO·5MgO·8SiO2·H2O,则南阳玉(CaAl2Si2O8)表示为复杂氧化物形式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Si

(2).4HF+SiO2=SiF4↑+2H2O(3).SiO32-+CO2+H2O=CO32-+H2SiO3↓(4).CaO·Al2O3·2SiO2

22.物质的类别和其中所含核心元素的化合价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

请根据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是_______,将Na2S203填入上图中。

(2)检验Y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Y易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用NaOH溶液处理含Y的废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W的浓溶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W的稀溶液与铜不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

对比这两个事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答案】

(1).H2S

(2).Na2S2O3应标在Z的下方(3).品红溶液(4).酸雨(5).SO2+2OH-=SO32-+H2O(6).Cu+2H2SO4(浓)CuSO4+SO2↑+2H2O(7).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活动性没有氢强;物质的浓度不同,性质不同。

23.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下图装行研究Na2O2与干燥CO2是否发生反应。

(部分夹持仪器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药品X是_____,盛装X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将E中集满气体后,欲检验该气体.应先关闭A中的活塞,将E中导管移出水面,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

(5)你认为以上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石灰石

(2).圆底烧瓶(3).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4).2Na2O2+2CO2=2Na2CO3+O2(5).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