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认识整时人教课标.docx
《181 认识整时人教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1 认识整时人教课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1认识整时人教课标
1.8.1认识整时-人教课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2.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页练习十六的第1、2、3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钟面、小钟面、钟面头饰。
教学设计
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
瞧,他来了!
(课件演示,教师描述:
天亮了,太阳公公早早就起来了……)
2.这就是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新朋友──嘟嘟。
3.嘟嘟的床头放着什么呀(课件展示闹钟)?
4.今天我们和嘟嘟一起认识钟表(教师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
认识钟面
1.做钟面。
a.(课件中闹钟放大,展示出钟面)多漂亮的钟面呀!
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
b.请参照屏幕上钟面的样子,四人一组,分组做一个钟面。
比一比,哪一组做得最好看。
谁愿意帮老师做一个?
(让一组同学上讲台制作)
c.(教师出示大钟面)谁来说一说钟面上有些什么?
◆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还有12个数,我们来数一数。
◆数字的旁边还有什么?
再来数一数有多少格?
(课件中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分别闪动。
)
2.说钟面。
a.四人一组,拿着你们做好的小闹钟,互相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b.(教师小结)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它们组成了一个漂亮的钟面。
c.哪一组同学认为你们做的钟面最漂亮?
举起你们的钟面给老师欣赏一下。
认识整时
1.认识。
a.嘟嘟的小闹钟响了很长时间了,你能说说现在是几时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长长的分针指着几?
◆短短的时针指着几?
◆教师小结:
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7就7时(学生跟着说,教师在黑板上贴7时的钟面)
b.7时了,嘟嘟还在睡懒觉,再睡下去,他会迟到的!
快告诉他现在几时了。
c.(课件演示嘟嘟起床上学,上课迟到,学校教学楼上大钟是8时。
)
唉!
嘟嘟迟到了,他是什么时候到学校的?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d.(课件演示嘟嘟迟到,老师皱眉)嘟嘟因为睡懒觉迟到了,老师批评了他。
我们可不能学习嘟嘟,我们要做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2.巩固。
a.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老师要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10时、6时、2时。
)
b.教师拨钟,学生说几时(5时、12时)。
c.教师说几时,学生拨钟(1时、11时)。
d.学生说几时,学生拨钟。
e.四人一组,说几时,拨钟。
3.总结。
a.认识了这么多时间,你能说说怎样认识整时吗?
b.教师小结:
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4.认识电子钟
a.嘟嘟现在改掉了不遵守时间的坏习惯,我们再去嘟嘟家看看,好吗?
b.(课件演示早晨,嘟嘟的房间)看,桌子上放着什么?
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
c.电子钟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在黑板上贴7:
00)
d.小结:
小圆点后面是两个零,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e.嘟嘟去哪儿了?
(课件演示嘟嘟背着书包上学去)嘟嘟确实改正了缺点,我们也要向他学习,做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练习
1.练习一:
找朋友。
a.嘟嘟想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游乐场玩,大家快去瞧瞧吧!
(课件演示嘟嘟来到游乐场)
b.我们在游乐场的大草坪上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教师发钟面头饰,课件演示嘟嘟带着1时的头饰。
)
c.头饰上时间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可千万不要找错呀。
(教师带学生唱“找朋友”)
d.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握手做个好朋友吧。
e.问:
“1:
00”,你的好朋友呢?
f.同学们真聪明,去海洋馆看表演吧。
(课件演示海狮顶球)
2.练习二:
老爷爷出难题。
a.这儿是游乐场的聪明屋,也有精彩的表演,可是老爷爷不让嘟嘟进去,他给嘟嘟出了道难题。
b.(课件演示:
过一小时是几时)请大家举起小手,用手势告诉老师。
3.老爷爷让我们进去看表演了。
(课件演示动物表演:
小狗做算术)
总结
1.互相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我们今天认识了钟面,知道了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开放题
1.(教师出示缺少时针的钟面,分针指向6)这是几时?
少了根针,你能看出是几时吗?
2.(教师在1和2间贴上时针)现在是几时?
我们下节课再来和嘟嘟一起认识它。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是“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要求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和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钟面、直观认识整时,初步体验时间的含义。
在教学设计时我把教学内容分成认识钟面与认识整时两大部分。
一、课的结构与教学流程。
二、设计思路。
“认识整时”一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抓住他们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是设计教学的前提。
因此,我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采用情境教学法,用统一的一个动画形象和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将教学的几个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故事情境中学习。
另外,在设计时,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课件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
早晨起床、睡懒觉、上学迟到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新知。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设计中,我注重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自己去探究。
如:
让学生动手做钟面,学生制作的过程中自觉地去观察和比较,对钟面有了了解。
我还注重提供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
如:
合作制作钟面、互相说整时等环节的设计。
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我转变了我的角色,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各部分的设计说明。
导入部分:
抓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天亮了,太阳公公早早就起来了……”看动画,听故事,创设情境。
2.“小猪嘟嘟还在睡觉,他的桌上放着什么……”引出闹钟。
3.“我们一起来看看嘟嘟的小闹钟”出示钟面。
新授一: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通过合作制作钟面,说钟面两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解决第一个知识点。
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不同,为使学生的理解更加全面和丰富,数学教学要增进师生或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了解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
通过合作制作钟面、说钟面活动,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暴露自己的想法。
借此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同时,学生通过外部的表述与交流也必然会促进主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反省。
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协作,能够帮助学生对不同观念作出比较,对正确观念的认识会更深刻,对错误观念的纠正会更彻底。
因为合作为学生所提供的范围是多方面的,而且这些范例来自学生自身,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去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观念与做法了。
新授二:
故事继续发展,学习逐渐深入,让学生投入到情境中去,在兴趣的激发下,在情境中观察、思考、口说、眼看、脑想。
1.“……嘟嘟的闹钟响了很久,我们看看是几时了?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所创设的故事情境中引出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
2.“长长的分针指向几?
短短的时针指向几?
”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讨论。
3.“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共同小结,知识点以儿歌形式出现,易记易懂。
4.“告诉嘟嘟都几时了,他要迟到了”(课件动画演示起床、上学、8时进入校园、迟到、老师批评)“他到校都几时啦?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经验”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同时,正是通过“经验”,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活动的过程。
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过程,课件中所出现的一些生活情境,学生是有经验的。
这对他们了解时间观念、更好的认识整时有很大帮助。
8时的认识及时巩固了新知。
5.通过教师拨钟,学生说几时;教师说几时,学生拨钟;学生说,学生拨钟几个环节巩固新知。
6.“去看看嘟嘟今天迟到了吗?
”在情境中学习电子钟。
练习部分:
“找朋友”“老爷爷出难题”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知识。
专家评析
整个这节课的教学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童话故事情境中学得饶有兴趣,学得积极主动。
1.学生在完整的故事情境中学习。
本节课教师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活动氛围。
很好地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课的一开始就一下子抓住了学生,采用童话故事的情节,以小猪嘟嘟一天的生活为主线,采用情境教学将做钟面、说钟面、学整时、说整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数学活动情境。
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经验”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同时,正是通过“经验”,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活动的过程。
时间和刻度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而这节课在情境中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的各个环节都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有早晨睡懒觉7时起床而迟到,8时到校,老师批评等等。
这些环节的设计达到了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将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的经验进行类比、分析、归纳,加以总结,从而逐渐建立起较为规范化、系统化的数学知识。
3.设计环节,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以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即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因此数学学习也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起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都是已知的知识,但对学生来说仍是未知的,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从实践和交流讨论中获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
这节课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教师努力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同时,学生通过合作促进主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反省。
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协作,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各种观念的优越性与不足,帮助学生对不同观念作出比较。
在教学中的制作钟面、课后的游戏练习等都是教师有意设计的合作学习的环节。
执 教:
安徽省芜湖市绿影小学 朱莉莉
指导教师:
安徽省芜湖市绿影小学 樊利群
评 析:
安徽省芜湖市绿影小学 樊利群
认识图形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体会面与体的联系与区别。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协作精神。
4.渗透“事物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与体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与学具
1.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模型各一个,展开的长方体、圆柱体各一套。
2.多媒体软件、实物投影仪等。
3.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立体图形。
2.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
a. 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
你是怎么做的?
b. 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
小组讨论:
体与面的区别。
2.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
(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 多层练习、巩固提高
1.想象印证
电脑演示:
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
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
(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
3.小组学习、引导探索
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
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分类:
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他们的特点,为他们分一分小组吗?
(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
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5.发明设计
(1)请小小设计师们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组合,设计出一幅美丽的作品(电脑演示:
情景激发)。
(2)评选比赛(四人小组互评,选出小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游戏
摸奖大赛。
五、全课总结
一、情境引入
师:
同学们,你们想听阿凡提的故事吗?
让电脑老师来给我们讲一讲阿凡提的故事!
(播放)……最后,阿凡提和巴依老爷签了这一份契约:
“将自己的院子的60米,以10元钱卖给巴依老爷。
明日就将院子的60米交给巴依老爷,永不反悔。
特此证明。
”第二天,阿凡提接过巴依老爷的10元钱,哈哈大笑,巴依老爷这才大呼上了这契约的当。
但他只能白白付出这10元钱了。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份契约有什么问题吗?
生:
我觉得问题出在60米上,因为60米只是表示长度。
生:
60米表示线段的长度,巴依老爷只得到一条线段那么细的一块地,就等于没有得到。
师:
是呀,那么你知道这份契约到底该怎么改才是正确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
二、感知面积
师:
拿出课本,摸一摸它的边,有什么感觉?
生:
感觉是一条线。
师:
如果想量出边的长度,可以用什么工具?
生:
尺子
师: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
生: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师:
再仔细观察,课本的封面与桌面哪个大?
生:
桌面大
师:
再摸一下,和摸课本的边的感觉一样吗?
生:
不一样,封面和桌面摸起来感觉平平的。
师:
如果要知道面的大小,能用尺子去量吗?
生:
不能。
尺子量的是长度,不是面的大小
师:
说得对。
我们给物体表面的大小一个新的名称,叫作“面积”。
师:
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有面积吗?
生:
(略)
师:
大家一起来看这些平面图形(长方形,圆,正方形,三角形),谁能比较一下,谁最大?
生:
长方形最大
师:
你是怎样比的?
生:
把圆放在长方形里面,还没放满。
师:
那么,正方形和三角形呢?
生:
三角形可以放在圆里
生:
正方形可以放在三角形里
师:
说得真好。
现在谁能说说,哪个平面图形最大,哪个最小?
生:
长方形最大,正方形最小。
师:
平面图形也有大小。
我们把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作面积。
现在谁能概括一下什么叫面积?
生:
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三、引导探索面积单位
师:
请同学们拿出信封中的图形1和图形2,比比哪个大?
说说怎么比?
生:
图形2大。
我是把图形1和图形2叠起来,图形2还有多出来的部分。
师:
确实是个好办法。
那么你还能想办法比一下图形2和图形3,谁大?
(说明:
图形2和图形3重叠后,都有一部分多出来,只用重叠法无法比较)
生:
老师,我先把它们叠起来,再把图形2多出来的剪下来,剪下来的部分再和图形3多出来的比(学生边剪边说)
师:
大家看明白了吗?
你真会动脑筋!
师:
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
我发现他们的边有长短,用尺子量一下它们的长和宽也可以比。
生:
还可以算一算。
师:
同学们的办法都很好。
但如果要比较两张桌面,你还能用剪的方法吗?
生:
不能。
师:
为什么不能?
生:
如果剪桌子,桌子就坏了。
我们要保护桌子。
师:
你真有爱心!
是呀,我们不能用剪刀去剪桌子,要保护他们,他们是工人叔叔辛苦生产出来的。
师:
老师给你两张铅画纸,你想到了什么?
生:
可以在铅画纸画出桌子的大小。
生:
做一个桌子的模型。
师:
但是,如果只有这么小的铅画纸呢?
生:
可以一个个摆过去。
师:
怎么摆?
请同学们在这两个图形上(长方形和正方形)摆一摆小方块(教师统一发给小方块),看看分别要摆几个?
生:
一个(长方形)要摆8个小方块,另一个(正方形)要摆9个小方块。
师:
从中你知道了哪个比较大?
为什么?
生:
正方形大,因为它摆了9个,比8个多。
师:
请同学们再来摆一下你刚才找出来的图形1,用你信封中的小方块摆一摆,有几个方块那么大?
生:
有4个小方块那么大。
生:
不对,应该是9个。
师:
你们两个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吗?
生:
是的。
生:
没错。
师:
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生:
因为小方块的大小不一样。
生:
小方块小了,所以摆的个数就多了。
师:
观察得真仔细。
如果这个方块再做得小一些去摆,结果会怎么样?
生:
需要的小方块会更多。
师:
做得再小一些,再小一些,还可以再小一些……
生:
老师,这样方块的大小就定不好了
师:
是呀,那该怎么办呢?
生:
我们可以先预定好有多大。
师:
“预定”这个词用得真好!
小方块需要有统一的大小才能进行比较,而且这大小不是我们统一就行了,国际上都要统一。
我们就把确定下来的统一的大小,叫做“面积单位。
”
四、学习常用的面积单位
师: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1平方厘米,它是指边长1厘米大的正方形的大小。
请同学们先在铅画纸上(说明:
教师课前发下,上面已画好所需要的图形)找一找1平方厘米,剪下来,贴到黑板上来。
生动手操作。
师: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大小是1平方厘米?
生:
开关的按钮
生:
信封上写邮编的格子
生:
指甲
生:
……
师:
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
现在我们来估计一下图形1有几平方厘米?
生:
(略)
师:
到底对不对?
让我们来测一下。
学生小组合作摆一摆,并汇报。
(教师发给学生装有很多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的信封)
生:
一共有16平方厘米。
师:
大家再用这些小方块来测测课桌的面积,你有什么想法?
生:
小方块太小了,很麻烦
生:
把小方块做得大一些就好了
师:
那么,我们就需要再大一点的面积,是吗?
你觉得再大一点的面积单位会是哪个?
生:
平方分米
师:
你能从平方厘米中得到一点启示,说说什么样的叫做1平方分米吗?
生:
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的大小是1平方分米
生:
10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拼起来就是1平方分米。
师:
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
不同意
师:
说说你的理由
(生用纸片比划)
师:
这个同学说得真有道理,相信刚才说错的那位同学也能及时改正错误。
师:
请同学们再从铅画纸中找到1平方分米,剪下来,比比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谁大?
生:
1平方分米大。
师:
想象一下,现在我们的头脑中又多了一个方块。
找找生活中有哪些1平方分米?
生:
(略)
师:
现在我们再用1平方分米来测测桌面,小组合作,哪组最先测出来?
生:
24平方分米。
师:
猜一下,下一个要学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生:
1平方米
师:
什么是1平方米?
从铅画纸中找出1平方米来……
生:
老师,找不出来了
师:
为什么?
生:
你发给我们的纸太小了
师:
那要多大呢?
生:
边长要1米长。
师:
原来是这样。
老师这儿有1平方米,请看!
(缓慢展开)你想到了有这么大吗?
生:
我没想到1平方米有这么大呀!
师:
是呀,1平方米确实挺大的。
谁想到上面来站一站,感觉一下到底1平方米有多大?
(生上台)
师:
现在你感觉如何?
生:
我感觉很舒服,像在白地毯上(师生大笑)
(另一生上台)
师:
你感觉怎么样?
生:
我觉得很空
师:
也就是还可以站一些同学?
生:
是呀
师:
你估计一下最多可以站几个同学?
生:
6个
师:
好,我们就来试一下!
(6个学生上台)
生:
还是很空
师:
你觉得还可以再多几个?
生:
再上3个(3个学生上台)
师:
现在还可站吗?
生:
我觉得再站3个也没问题
师:
谁愿意来?
(3个学生上台)
师:
现在还可以站吗?
生:
差不多了
师:
同学们,你觉得1平方米怎么样?
生:
很大
师:
想想1平方米可以测哪些东西呢?
生:
(略)
师:
现在我们再回到一开始大家看到的契约,现在你能估计一下问题出在哪儿?
生:
我觉得问题就是出在60米上
师:
怎么讲?
生:
60米是指长度,而巴依老爷是想得到一块地,应该写地的面积
师:
那么,你们觉得正确的应该怎么改?
生:
改成60平方米?
师:
这样改和刚才的60米有什么不同?
生:
60米只有一条边,60平方米才是整块地
生:
60米是线段的长度,60平方米是面积的大小
师: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巴依老爷是想从阿凡提手中廉价买这块地,但阿凡提抓住他不懂数学的缺点,机智的保护了自己的院子,还使他白白地丢了10元钱,真了不起!
相信同学们也能像阿凡提这么聪明!
师:
通过这个故事,你学到了什么?
你有哪些疑惑吗?
我们一起来共同解决!
生:
(略)
师:
你想想还有其他的面积单位吗/
生:
平方毫米,平方千米……
五、应用巩固
1、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笔记本的大小是24______,黑板大小是4______,讲台桌面是50______,篮球场是420______。
2、按要求测出长方形5(信封中)的面积:
首先判断用哪个面积来测?
再动手测一测。
师:
有没有用的小方块比其他同学少的?
说说你是怎样测的?
生:
长边放5个,宽边再放2个(演示)
师:
为什么这样也可以知道是15平方厘米?
生:
因为长边放5个,就相当于每排放5个;宽边放3个,就相当于有3排。
5×3=15个。
师:
好办法!
有没有更少的呢?
生:
只要一个
师:
只要一个?
怎么放?
生:
一个放好后,翻过去再放……数数一共放了几次
师:
这个办法更妙了!
还有更少的吗?
生:
这样不是一个也不要了吗?
师:
是呀,你能不能不用小方块,也能知道它的面积?
生:
可以,用尺子量
师:
怎么量呢?
生:
先量出长,再量出宽,然后再……
师:
这位同学想到用量的办法来算面积,很聪明!
这就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知识
教学目标
(一)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初步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
(二)学习用数学语言表达“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和谁同样多”。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物体的多少。
难点:
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
课前准备
(一)教具:
小花、树叶、小兔、萝卜、小鸡、小鸭、苹果、桃子图片。
田字格小黑板,绒板。
(二)学具:
每人准备圆片、方块、三角形各10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习新课
1.初步建立“同样多”的概念。
(1)出示绒板图。
(事先将小花和树叶混放在绒板上)
师问:
谁能告诉大家,是花多,还是树叶多?
师说:
要想知道花多,还是树叶多,我们先进行分类,把它们排列整齐,再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老师把花和树叶排列成两排)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
老师带领学生说:
一朵花对一片树叶,一朵花对一片树叶……(老师边说边连线)
师说:
每朵花都对上一片树叶,每片树叶都对上一朵花。
没有多余的花,也没有多余的树叶。
说明花和树叶怎么样?
(同样多)
学生练说:
花和树叶同样多。
树叶和花同样多。
(2)出示萝卜和小兔图:
老师先摆出4个萝卜,再摆出4只兔子。
师问:
①这幅图表示什么?
②谁能告诉大家,萝卜多,还是兔子多?
师说:
要想知道萝卜多,还是兔子多,我们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老师带领学生边说边画线:
一个萝卜对一只兔子,一个萝卜对一只兔子……正好,都对上了。
没有多余的萝卜,也没有多余的兔子。
我们就说萝卜和兔子同样多。
指名学生练习说:
萝卜和兔子同样多。
兔子和萝卜同样多。
(3)摆一摆:
①左边摆3个圆片,右边摆方块,方块要和圆片同样多。
想想应该摆几个方块。
②上排摆5个圆片,下排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