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tu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6410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tu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tu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tu答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tu答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tu答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tu答案详解.docx

《初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tu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tu答案详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tu答案详解.docx

初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tu答案详解

重庆市荣昌区荣隆镇初级中学【精品】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世界人口的增长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

分析下表,关于X国和Y国的正确说法是

A.X国可能在北美B.Y国可能在欧洲西部

C.X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Y国D.Y国人口分布稀疏

2.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绝大部分都位于南半球中纬度近海地带

D.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口比较稀疏

3.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大的地方,人口自然增长率就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地区,必定人口总量也大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必然导致人口逐渐减少

D.人口密度的大小反映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疏密程度

4.下列地区人口比较稠密的是()

A.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B.干旱的沙漠地区

C.中纬度近海平原地区D.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5.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稀疏地区的是()

①西伯利亚

②我国东南部沿海

③加拿大

④阿拉伯半岛

⑤西欧

⑥亚马孙平原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⑥D.③④⑤⑥

6.人口增长过快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①森林减少,草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②劳动力短缺

③粮食及生活用品的生产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④国防兵源不足

⑤交通、住房等方面的改善困难较大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①②④D.②③④

7.“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这首《龙的传人》的歌词中描述的人种主要分布在()

A.亚洲西部B.亚洲东部

C.欧洲西部D.非洲中部和南部

8.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

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非洲

9.下列关于人种、语言与宗教的搭配中,正确的是(  )。

A.西亚——白色人种——佛教B.巴西——黄色人种——西班牙语

C.美国——白色人种——基督教D.日本——黄色人种——汉语

10.下列关于人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肤色是划分人种的重要标志

B.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C.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主要人种是混血人种

D.白种人的肤色较浅,鼻梁高、嘴唇薄、体毛多

11.下列居民属于白色人种的是(  )

A.北美因纽特人B.非洲肯尼亚人C.美洲印第安人D.西亚阿拉伯人

12.下列关于人种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信奉伊斯兰教的都是阿拉伯人

B.信奉基督教的都是白色人种

C.西亚地区的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

D.东南亚地区居民通用的语言是汉语

13.西亚和北非地区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A.英语

B.阿拉伯语

C.西班牙语D.法语

14.春节期间,小明一家人去欧洲旅游,他看到当地有很多人都戴着“十字架”,经常去教堂,他们信仰的宗教是(  )

A.印度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

15.关于图中,画斜线部分的正确说法是(  )。

①主要为白色人种 ②主要为黄色人种 ③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④居民大多信仰基督教 ⑤居民主要讲阿拉伯语 ⑥居民主要讲英语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③⑤

16.有关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是聚落

B.造成聚落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人口的多少

C.一般来说,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

D.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17.下列四幅图片所示地区,最适合形成聚落的是(  )

A.

B.

C.

D.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8.该民居是哪个城市民居建筑的代表?

(  )

A.北京B.南京C.上海D.天津

19.对于此类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做法是(  )。

A.任其自然发展B.应该大力保护

C.拆除后建设现代化的高楼D.全部拆除再照原样重建

20.关于聚落的发展变化,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B.保护好有价值的建筑群和遗址

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D.遗址没有实用价值,应拆旧盖新

二、解答题

2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部分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________(高、中、低)纬度

(2)图中人口稀少地区分别是:

⑤未开发的________地区,⑥非常干旱的________地区,⑦地势高峻的________地区,⑧终年寒冷的________地区。

(3)由此看出,影响人口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

C.社会条件D.历史条件

(4)由图推测,人口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_洲,人口最少的是________洲(南极洲除外)。

 

(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

22.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属________洲,主要为________人种,信仰________教。

(2)B地属________人种,通用的语言是________语,A、B两地是人口________(稠密、稀疏)区。

(3)C地主要是________人种。

(4)D、E两地主要是________人种,大多信仰________教,说________(语言)。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表格数据可知,x国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十分高,应该是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发展国家,y国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很低,且出现了负增长,说明该国是在欧洲西部,x国的自然增长率远远大于y国,y国的人口分布稠密,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人口的有关知识.

2.D

【分析】

根据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

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有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有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稀疏,故A错误;

亚马孙平原属于原始的热带雨林,属于人口稀疏区,故B错误;

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故C错误;

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口比较稀疏,反之则人口比较稠密,故D正确。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世界的人口分布,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3.D

【解析】

【详解】

人口密度大的地方,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一定大(例如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地区,人口总量也不一定大(例如拉丁美洲);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人口必然增加;人口分布的疏密状况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4.C

【分析】

根据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

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

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中低纬度的临海平原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

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干旱的沙漠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稀疏。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牢记即可。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

气候寒冷的极地地区、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和气候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亚马孙平原由于气候过于湿热而人口稀疏,结合题意,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6.B

【分析】

【详解】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人口增长过慢会产生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社会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森林减少,草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粮食及生活用品的生产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交通、住房等方面的改善困难较大,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等,故本题选B。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龙的传人》的歌曲中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描述的人种是黄种人,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黄种人的主要分布地区,所以B正确。

【点睛】

该题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

8.D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们根据肤色,体毛,头发等体征可以将人种划分为三类。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大洋洲、北美洲、南亚、南美洲东南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南北美洲北部,印第安人和主要居住在北冰洋沿岸的原著居民因纽特人也是黄种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故本题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三大人种的分布。

9.C

【解析】

【详解】

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其中西亚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巴西通用葡萄牙语,日本使用日语,所以A、B、D三项错误;美国为移民国家,主要为白色人种,信仰基督教,故本题选C。

10.C

【解析】

【详解】

人种是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世界上的居民可划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

皮肤呈黄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黑而直,脸型宽平,鼻梁中等高度,身材中等,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皮肤呈白色和浅棕色,眼色和发色都较浅,头发呈波浪状,鼻梁细高,嘴唇较薄,体毛较多,身材较高大,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和大洋洲。

黑色人种:

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型扁平,嘴唇较厚,下巴较低,体毛很少,四肢较长,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故答案选C。

11.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世界上主要有三类人种,一是黄种人,二是白色人种,三是黑色人种,题目中的四种人中,北美的因纽特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非洲的肯尼亚人是黑人种,西亚的阿拉伯人是白色人种,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世界人种的有关知识.

12.C

【详解】

关于世界居民信仰宗教的叙述,信奉伊斯兰教的大多数是阿拉伯人,但不是全部;信仰基督教的也有黄种人和黑种人;中东地区的居民主要是白种人;东南亚地区居民语言复杂,只有华人较多的国家会使用汉语,故选C。

13.B

【解析】

根据世界语言的分布,英语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及非洲的一些国家。

故根据题意选B。

14.D

【分析】

根据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教徒胸前戴着十字架;教堂和十字架都是基督教的标志。

故选A。

【点睛】

考查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15.D

【解析】

【详解】

图中可知,该地区主要是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的居民一般穿白袍裹白沙,主要是白色人种,该地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当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使用语言是英语,故D符合题意。

16.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乡村:

范围大、密度小;建筑物高度低;道路窄、少;植被是农田、果园;自然景观改变小;城市:

范围小,密度大;建筑物高度高;道路宽、多;植被是草坪、道旁树;自然景观改变大;故答案选D。

17.D

【详解】

聚落往往是形成于自然条件优越的平原地区、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地区,相反,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难以形成聚落,以上四个地区中,长江中下游平原最适合形成聚落,故选D。

18.A

19.B

【解析】

18.从图中看出,该民居是北京四合院.四合院的特点是以院落(或天井)为核心,依外实内虚的原则和中轴对称格局规整地布置各种用房,是中国汉族传统民居的优秀代表,故A符合题意。

19.该建筑是四合院,是北京的城市建筑代表,对于像北京四合院这样具有特色文化的建筑,应该大力保护,故B符合题意。

20.D

【详解】

关于聚落的发展变化,要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也要保护好有价值的建筑和遗址,要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遗址有实用价值,应该保护,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聚落的有关知识.

21.北;中;亚马孙热带雨林;撒哈拉沙漠;青藏高原;北极;A;亚;大洋;中国。

【分析】

根据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

四大人口稠密地带: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四大人口稀疏地带:

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

(1)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2)图中人口稀少地区分别是:

⑤未开发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⑥非常干旱的撒哈拉沙漠地区,⑦地势高峻的青藏高原地区,⑧终年寒冷的北极地区。

(3)人口稠密区都是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开发历史比较悠久、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而气候过于湿热或干旱、寒冷以及地势高峻等环境恶劣的地方不适合人类居住.由此可见影响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

(4)由图分析可知,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人口最少的是大洋洲(南极洲除外)。

 

(5)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13.7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点睛】

此题考查的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

22.欧;白色;基督;黄色;汉;稠密;黑色;白色;伊斯兰;阿拉伯语。

【分析】

根据世界主要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三大宗教;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

(1)A地属于欧洲,主要为白色人种,信仰基督教。

(2)B地位于亚洲东部,属黄色人种,通用的语言是汉语,A、B两地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是人口稠密区。

(3)C地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是黑色人种。

(4)D、E位于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两地主要是白色人种,大多信仰伊斯兰教,说阿拉伯语。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