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施工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587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施工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钢结构施工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钢结构施工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钢结构施工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钢结构施工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结构施工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钢结构施工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施工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结构施工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钢结构施工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目录

1、编制说明

2、工程概况

3、施工准备计划

4、施工总体部署

5、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6、钢屋安装工艺

7、钢结构质量保证措施

 

1、编制依据

本工程施工专项方案编制依据如下:

(1)工程施工图纸;

(2)施工现场地勘报告;

(3)国家有关建筑工程法规、规范与文件;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5)本公司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技术标准》及拥有的技术力量;

2、本工程钢结构施工专项方案遵守的有关规范、标准: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1;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7—2002;

(3)《钢结构工程施工及规范》GB50205—2001;

(4)《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91;

(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545—89;

(6)《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

(7)《低合金钢焊条》GB5118—85;

(8)《碳钢焊条》GB5117—85;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

(1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

3、施工准备计划

3.1施工技术准备:

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审阅图纸,做好图纸设计交底和技术交底的准备工作,备齐工程所需的资料和标准图集,编制施工图预算和分部工程材料计划以及劳动力需求计划和工机具的需要情况。

向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把工程的设计内容、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要求等,详尽的向施工人员讲解清楚,落实施工计划,制定技术责任制的必要措施。

做好现场定位桩的测设工作,完成工程的定位放线工作等。

3.2物资的准备:

根据施工预算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的安排,组织货源,确定加工、供应地点和供应方式,签订物资供货合同。

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和合同,拟定运输计划和运输方案。

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组织物资按计划时间进场,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和保管。

3.3劳动力等组织准备: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领导的项目经理部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确定劳动组织的领导机构名额和人选,坚持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相结合的原则,把有施工经验、有创业创新精神、工作效率高的人选入领导机构。

(2)建立精干的施工队伍,要认真考虑专业工种的合理配合,技工和普工的比例要满足合理的劳动组织要求,按组织施工方式的要求确定建立混合施工队组或专业施工队组及其数量。

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同时要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

(3)在钢结构工程施工前,应对各工序的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并对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预防发生安全和质量事故。

为了加快施工准备工作的进度,必须加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密切配合,建立健全施工准备工作的责任制度和检查制度,使施工准备工作由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和分期分批地进行。

(4)对钢结构工程所使用的机械和检测设备的性能进行检验,保证施工过程中各种设备的工作状态良好,使用功能齐全。

4、施工总体布署

为了合理地安排,组织好施工,根据本工程自身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本工程流水法施工。

4.1任务安排:

钢结构部分由专业施工钢结构的安装施工队伍施工。

4.2施工布署:

本工程施工包括施工准备及钢结构施工两个阶段。

4.2.1施工准备阶段:

包括施工现场准备、技术准备、材料准备、劳动力和工机具准备,均在工程开工之前完成。

4.2.2钢结构施工阶段:

包括钢结构加工制作、运输、吊装、安装、校正、涂刷油漆、安装彩钢板等,均组织好流水施工。

4.3施工顺序和进度计划:

本工程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安排施工。

4.3.1本工程施工顺序如下:

钢结构部分:

材料检验—材料矫直—放样—号料—切割—加工(矫正、成型、制孔)--对接(焊接)--检验—校正—组装—焊接—校正—划线—制孔—除锈—试装—装配—质量检验--涂层—单片现场组装--屋架组拼—屋架安装—连接与固定—校正—补漆—中间验收

5、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5.1钢结构加工制作:

5.1.1材料检验: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需用的钢材,必须由供应部门提供合格证明及有关技术文件。

钢结构所用钢材的质量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的规定。

并按照有关的实验操作规程进行试验,提出准确可靠的数据,确保工程质量。

配件、连接材料(焊条、焊丝和焊剂,高强度螺栓、普通螺栓及铆钉等)和涂料均应具有质量合格证,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技术标准的规定。

5.1.2材料矫正:

钢结构制作工艺中矫正是关键的工序,是确保钢结构制作质量重要环节。

对于各种型材,如变形超标,下料前应以矫正。

制作钢结构的钢材矫正应用平板机、型钢矫直机矫正和人工矫正,矫正后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大于0.5mm。

人工矫正钢板时,应根据变形情况,确定锤击顺序。

5.1.3放样:

5.1.3.1放样前应该核对施工图、熟悉工艺标准、掌握各部件的精确尺寸严格控制尺寸精度;

5.1.3.2度量工具必须经法定计量单位校验;

5.1.3.3放样应以施工图的实际尺寸1:

1的大样放出有关的节点,连接尺寸,作为控制号料、弯制、剪切、铣刨、钻孔和组装等的依据。

5.1.3.4放样样板制作:

样板采用厚度0.3mm的薄铁皮制作,应考虑切割、焊接、铣、刨及火煨等加工余量。

样板上应标记切线、孔径、上下、左右、反正的工作线和加工符号(如弯曲、铲、刨等),注明规格、数量及编号,标记应细小清晰。

5.1.3.5放样应在放样平台上进行,平台必须平整稳固。

放样平台严禁受外力冲击,以免影响平台的水平度。

放样时首先应在平台上弹出垂直交叉基线和中心线,依次放出构件各节点的实样。

5.1.4号料:

号料前应详细熟悉样板上的符号和号料的数量。

板材号料应号出基准检查线;号孔应号规孔线。

号料后应在零件上注明零件的编号、数量、加工方法等,并应根据零件不同的材料统一采用不同颜色标注。

号料应依据施工工艺要求预留切割和边缘加工的余量,以及焊接收缩余量。

5.1.5切割:

本工程钢板切割均采用气割的方法。

气割后的钢板和型钢的气割面的平面度和割纹深度以及局部缺口深度都必须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规定。

5.1.6加工:

为了消除切割后钢材硬化或产生淬硬层,以保证构件连接接触严密、平整和其焊接坡口的加工质量。

所以需要对切割后钢材的边缘进行加工,以确保加工的精度。

边缘加工的宽度、长度、边直线度、相邻两边夹角、加工面垂直度以及加工面表面粗糙度都必须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规定。

5.1.7制孔:

采用钻孔的方法

钻孔是在钻床上进行。

为了确保指控的质量应预先在零件上冲成或钻成小孔,待结构装配时,将孔扩钻至设计孔径,确保孔壁不受损伤达到孔壁光滑。

为了确保群控制作的质量,应预先制成钻模,严格控制孔群的位置,制孔时将钻模覆在零件上钻孔。

所有制孔的质量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规定。

5.1.8焊接:

5.1.8.1严禁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受潮结块的焊剂。

焊丝、焊钉使用前应清除油污、铁锈。

5.1.8.2焊接钢梁采用门式自动埋弧焊进行焊接;柱梁连接板加肋板采用手工焊接。

使用门式自动焊应满足以下两点:

(1)焊接后边缘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等必须清除干净,以减少产生焊接气孔等缺陷的因素。

(2)引弧板应与母材材质相同,焊接坡口形式相同,长度应符合标准的规定;使用手工电弧应满足以下规定:

使用状态良好、功能齐全的电焊机,选用的焊条需用烘干箱进行烘干。

5.1.8.3焊接H型钢的结构件时,当翼缘板和腹板要拼接时,按长度方向拼接。

腹板拼接的拼接缝拼成“T”字形;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缝的间距应大于200mm,拼接焊接应在H型钢组装前进行。

5.1.8.4需要弯曲的槽钢和钢管用滚板机滚制,滚制的槽钢和钢管弧度应符合图纸要求,如果弧度有偏差,应进行矫正。

5.1.9组装:

5.1.9.1钢结构组装前,应按施工图、施工方案及其下料单,清点和检查加工件的材质、规格、数量和加工质量,并将组件连接接触部位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等清除干净。

5.1.9.2组装平台及拼装模具应经测平,组装平台平面高低差不应超过4mm,并加以固定.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的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以保证构件组装的精度。

5.1.9.3组装时应进行零件组装的调整定位,以防止过大的外力强行组对,避免构件内产生附加应力、产生疲劳或裂纹等缺陷。

5.1.9.4组装时应防止焊接变形。

为了保证焊接结构的质量,防止焊接产生应力、变形和裂纹等缺陷,所以本工程在组装焊接时,选择对称法的施焊顺序,焊缝布置的位置采用两边对称,尽量减少焊缝和不等规格或异种钢材相焊;采用较大的夹具将焊件固定以增加罕见的刚度;采取反变形的措施,即在焊前进行组装,先将焊件向与焊接后产生变形相反的方向进行人为的适量变形,以达到焊后抵消变形的目地。

5.1.10矫正:

组合H型钢因焊接产生的变形,本工程采用机械和高温加热矫正调直,进行热矫正时,加热温度不应超过9000C,加热矫正后应自然冷却,在矫正过程中,不得损坏钢材材料组织。

5.1.11除锈、施涂

5.1.11.1本工程采用机械抛丸除锈。

除锈采用专用除锈设备,进行抛射除锈可以提高钢材的疲劳强度和抗腐能力。

对钢材表面硬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漆膜的附和不需增加外加的涂层厚度。

除锈使用的磨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施工环境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

经除锈后的钢材表面,用毛刷等工具清扫干净,才能进行下道工序,除锈合格后的钢材表面,如在涂底漆前已返锈,需重新除锈。

5.1.11.2施涂:

本工程施涂的方法采用喷涂法。

喷涂顺序为:

先上后下、先难后易、先左后右、先内后外,以保持涂层厚度均匀一致,不漏涂。

钢材除锈经检查合格后,在表面涂完第一道底漆,一般在除锈完成后,存放在厂房内,可在24小时内涂完底漆。

存放在厂房外,则应在当班漆完底漆。

油漆应按设计要求配套使用,第一遍底漆干燥后,再进行中间漆和面漆的涂刷,保证涂层厚变达到设计要求。

油漆在涂刷过程中应均匀,不流坠。

(1)施工准备

①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用油漆。

②准备除锈机械,涂刷工具。

③涂装前钢结构、构件已检查验收,并符合设计要求。

④防腐涂装作业在现场进行,现场应具有防火和通风措施,可防止发生火灾和人员中毒事故。

(2)工艺流程

基面清理→涂装

(3)涂装施工

①基面清理:

a.钢结构工程在涂装前先检查钢结构制作,安装是否验收合格.刷前将需涂装部位的铁锈、焊缝药皮、焊接飞溅物、油污、尘土等杂物清理干净。

b.为保证涂装质量,采用自动喷砂除锈机进行喷砂除锈。

该除锈方法是利用压缩空气的压力,连续不断地用石英砂冲击钢构件的表面,把钢材表面的铁锈、油污等杂物清理干净,露出金属钢材本色的一种除锈方法。

这种方法效率高,除锈彻底,比较先进的除锈工艺。

涂装:

a.调合油漆,控制油漆的粘度、稠度、稀度、兑制时充分的搅拌,使油漆色泽、粘度均匀一致。

b.刷第一层油漆时涂刷方向应该一致,接搓整齐。

c.待第一遍干燥后,再刷第二遍,第二遍涂刷方向与第一遍涂刷方向垂直,这样会使漆膜厚度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