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湾模板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8214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0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橡树湾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橡树湾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橡树湾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橡树湾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橡树湾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橡树湾模板施工方案.docx

《橡树湾模板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橡树湾模板施工方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橡树湾模板施工方案.docx

橡树湾模板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华润·橡树湾一期Ⅱ标段招标文件及补充说明文件

1.22008年7月签署的华润·橡树湾一期Ⅱ标段建筑安装工程建设合同。

1.3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于2008年7月完成的设计号为2007-069

(1)的施工图纸。

1.4主要规程、规范

类别

名称

编号

国家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行业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

JGJ74-200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企业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ZJQ00-SG-002-2003

1.5其他

(1)建设部“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十项新技术的通知”。

(2)企业ISO9001-2000质量体系管理文件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3)公司《施工技术手册》

2.工程结构概况

华润·橡树湾一期工程地位于成都市郫县红光镇西区大道北侧(原红光镇合兴村二、三村及犀浦村一社),Ⅱ标段施工范围包括4#楼、5#楼、6#楼及相连的地下室车库。

4#、5#、6#楼为地下一层,地上六层,建筑总高度为25.00M。

结构形式:

4#、5#、6#楼为采用全现浇钢筋砼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柱下或墙下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

主楼外地下室采用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柱下独立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

总建筑面积33134M2,其中地上22976M2,地下10158M2.

结构主要构件尺寸如下:

结构层高(m)

4#、5#、6#楼标准层层高3m,地下室层高3.9m;

楼板厚度(mm)

100、180

墙体厚度(mm)

200、250、300

柱截面尺寸(mm)

600×600、650×850、400×400、850×1000、1000×1000、300×500、500×500、500×550、400×800、400×850、450×400等

梁截面尺寸(mm)

(主楼)200×400、200×550、250×550、200×500、200×450、200×700、200×600、200×750、(地下室)300×600、200×450、250×500、300×700、400×700、400×850、200×500、250×750、600×900、800×1400、600×1500、850×1500、600×700、450×950、600×1200、600×950等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学习技术规范、标准、工艺规程,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建筑和结构及土建与设备安装专业图纸之间的尺寸是否一致。

3.1.2进行技术交底。

3.1.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加强班组的技术素质。

3.2材料选择

序号

部位

模板选型及配置说明

1

垫层原槽浇灌,局部采用100×50木枋,采用短钢筋制作支撑。

基础模板型式采用砖砌胎模;。

有防水要求的挡土墙在基础施工时,水平施工逢以下墙体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模板,背楞为100×50木枋,Φ48×3.5钢管支撑,作吊模处理。

2

方柱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模板,背楞为100×50木枋,Φ48×3.5钢管围檩@300~500加固及支撑,高强对拉螺栓拉结加固。

3

剪力墙

剪力墙模板采用18mm木胶合板模板拼装,背楞采用100×50木枋,Φ48×3.5钢管支撑,对拉螺栓拉结加固,

4

楼梯模板

休息平台处及踏步段采用18mm木胶合板模板,背楞为100×50木枋;Φ48×3.5钢管支撑。

5

梁板

采用18mm木胶合板模板,木楞为100×50木枋,Φ48×3.5钢管满堂架螺旋顶撑系统支撑。

梁截面高度≥650时,梁侧面采用强对拉螺栓拉结加固,并在两侧加设Φ48×3.5钢管斜撑

6

其他细部模板

具体做法见方案详图

3.2主要材料需用计划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木枋

50×100×4000mm

m3

450

按进度分批进场

2

红砖

53×115×240mm

200000

3

钢管

φ48×3.5

T

650

按进度分批进场

4

扣件

十字

80000

5

对接

7000

6

旋转

10000

7

模板

1830×915×18mm

12000

8

普通高强对拉螺栓

10000

9

螺旋顶撑

4000

10

止水对拉螺栓

8000

11

普通钢丝网

m2

3000

3.4主要机械需用计划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数量

单机功率

1

木工圆盘锯

MJ106

2台

5.5KW

2

木工压刨机

MB106

2台

3KW

3

电焊机

BX1-330

3台

21KW

4

电渣压力焊机

BX600

2台

46KW

5

对焊机

UN100

1台

100KVA

3.5劳动力需用计划

序号

施工阶段

木工

架子工

焊工

钢筋工

杂工

合计

1

基础施工

50

8

5

80

40

183

2

地下室施工

160

20

25

140

40

385

3

主楼施工

120

30

20

120

20

310

备注:

将根据施工情况适当增减.

4.主要施工方法

4.1施工流程

4.1.1竖向结构模板安装流程图

测量定位放线

绑扎竖向钢筋

安装竖向模板

安装支撑体系

穿插安装对拉螺杆

校正模板垂直度并复核模板标高

检查验收

进入下道工序

4.1.2梁板结构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安装楼板模板

复核模板技术参数

进入下道工序

检查验收模板质量

测量定位放线

搭设满堂支模架

绑扎梁钢筋

安装梁底模和其中一侧模板

安装梁另一侧模板

 

4.2统一要求

4.2.1模板的配置

本工程所使用的木胶合板模板现场加工及组拼。

由于本工程工期比较紧,业主对工程的质量要求高,因此本工程周转材料拟采用的配置原则为:

地下车库配置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水平和竖向结构模板及周转架料各一套,六区、七区模板及周转架料分别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周转,4#、5#、6#楼配置1层的竖向结构模板和2层的水平结构模板和周转架料、其他不足的从地下车库中周转,因此,在施工安排上就要抢先将地下车库施工完毕,快速冲出+0.00米。

4.2.2模板组拼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标准层)进行组拼,并进行编号,非标准层模板采用同部位的标准层模板,不足之处适当加以补充;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拼装要求详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两块模板之间拼缝

≤1

2

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

≤1

3

模板平整度

≤2

4

模板平面尺寸偏差

±3

4.3模板定位

4.3.1中心线和位置线的放线

当底板或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进行轴线投测。

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

根据轴线位置弹出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三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4.3.2标高测量

当墙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以后,开始引测楼层500mm标高控制线,并根据该500mm线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墙上。

4.3.3找平工作

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

可用在浇注砼前在墙体钢筋上焊接短钢筋间距1.5m以确定砼的浇注高度,在砼初凝时将砼刮平。

4.3.4设置模板定位基准

墙体模板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钢筋焊成定位梯子支撑筋,焊在墙体两根竖筋上,起到支撑作用,间距1200mm;

柱模板,在基础和柱模上口用钢筋焊成井字形套箍撑位模板并固定竖向钢筋。

4.3.5模板的支设

模板支设前用空压机将楼面清理干净。

不得有积水、杂物,并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剔除,用水冲净。

所有内侧模板必须刷脱模剂

4.4基础底板模板

4.4.1条基、独立基础、筏板基础模板

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浇筑砼垫层,在砼垫层上弹出基础中线及边线,后采用Mu10页岩实心砖和M7.5水泥砂浆砌240或370砖胎模,砖胎模尺寸应适量大于基础尺寸,保证基础砖胎模抹灰及防水施工完成后基础尺寸能满足设计要求。

4.4.2基础与剪力墙处水平施工缝模板

位于该施工缝以下的剪力墙同基础底板同时施工。

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养护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剪力墙内侧壁的木胶合板模板及其支撑体系。

将施工缝面层的混凝土凿毛,清除模板内的杂物。

此部位采用Φ16对拉杆,中间加焊60×60×3的止水钢板,对拉螺杆采用如下形式(见下图)。

 

4.5地下室挡土墙竖向后浇带模板

4.6电梯井模板

4.7柱模板

4.7.1墙柱模板

本工程墙柱的形式有YDZ、YAZ、YJZ。

墙柱与该部位剪力墙同时施工,墙柱模板均使用18mm木胶合板模板,模板支撑体系的布置与同部位的剪力墙模板支撑体系相同。

4.7.2独立KZ模板

本工程4#、5#、6#楼和地下车库属于框架结构,独立框架柱截面尺寸主要有300×300、400×300、400×400、400×500、400×850、400×1100(900)、500×300、500×500、500×600、550×550、600×300、600×600、650×650、700×700、800×300、1000×850、1000×1000。

框架柱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模板,背楞为100×50木枋,Φ48×3.5钢管围檩@300~500加固及支撑;

(1)柱截面边长小于700mm大于400mm时,在该边中心位置设置高强对拉螺栓拉结加固(见下图)。

(2)柱截面长边尺寸≥700mm时,在该边距边缘a/4(a为长边边长)处设置高强对拉螺栓拉结加固(见下图)。

4.8梁、板模板

4.8.1模板及支撑体系的选择及设计

(1)模板采用18厚木胶合板,采用梁侧模包底模,楼板模压梁侧模法施工。

(2)板底模下设50mm×100mm木枋作为次龙骨,其中心间距为300mm,主龙骨为Φ48×3.5钢管。

(3)梁侧模采用18厚木胶合板,水平龙骨采用50mmX100mm木方,间距为300mm;竖向钢管做背楞,间距为750mm。

当梁高>650mm时,梁中央设拉杆一道,拉杆间距为900mm。

拉杆外加塑料套管,可以使拉杆拆卸后周转使用。

梁侧向加斜撑,以确保梁模稳定,间距为900mm。

 

(4)梁底模下加设螺旋顶撑杆。

撑杆为Φ48*3.5mm钢管上加可调节丝头组成,间距900。

(5)楼板支撑体系采用Φ48×3.5钢管满堂架支撑系统。

100mm≤板厚≤150mm时,钢管立杆间距1200mm×1200mm,步距1800mm。

 

4.8.2施工流程

 

1)柱模拆除后,在柱的主筋上弹出主梁标高,在柱顶端面上弹出主梁的中心线、轴线和位置线。

2)搭设梁底和板底钢管脚手架。

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立杆,上好连接横杆,再安第二排立杆,二者之间用横杆连接好,依次逐排安装。

按设计标高调整梁底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要拉线找直,梁底板起拱,注意起拱应在支模开始时进行,而后将侧模和底模连成整体。

在预留起拱量时,要迭加上地基下沉、支撑间隙闭合等因素,使梁在拆模后起拱量符合规范要求。

3)梁区中现浇楼板的起拱,除按设计要求起拱外,还应将整块楼板的支模高度上提5mm,确保混凝土浇筑后楼板厚度和挠度满足规范要求。

4)梁底支撑间距应能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

5)在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模板吸水后膨胀的影响,其下料尺寸一般应略微缩短些,使混凝土浇筑后不致嵌入混凝土内。

6)要注意梁模与柱模的接口处理、主梁楼板与次梁模板的接口处理,以及梁模板与楼板模板接口处的处理,谨防在这些部位发生漏浆或构件尺寸偏差等现象。

7)用钢管连接并夹紧梁侧模板,位置及间距同前面所述要求。

安装水平向钢管背楞之后安装拉杆(模板为竖拼时的做法)。

8)按楼板尺寸,铺设楼板模板,从一侧开始铺设多层板,尽可能选用整张的,并且是经包边角处理的多层板,余下尺寸再需裁切,以利于多次周转使用。

9)楼板模板的接缝处理:

模板与模板接缝处,一是要保证两块模板的高度差不能太大。

二是要保证接缝的严密,也就是保证砼不漏浆。

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须在接缝处模板下垫木方,通过木方校正两块模板的高差,并在接缝处形成构造密封,可有效防止漏浆。

楼板模板的接缝处理见下图。

 

4.8.3支撑体系图示

4.8.3.1梁板支撑体系

 

4.8.3.2梁支撑图

(1)当650≤梁高<1000mm时,设M12对拉螺杆一道。

拉杆间距为900mm,距梁底3/5梁高处设置。

当梁高≥1000时,设M12对拉螺杆二道。

拉杆间距为900mm,沿梁高等间距布置。

拉杆外加塑料套管,可以使拉杆拆卸后周转使用。

(2)当梁高≥800时,梁侧向加斜撑,以确保梁模稳定,间距为900mm。

4.8.3.3顶板模板阴角

顶板模板阴角处用方木顶撑,并用钢管架和钩头螺栓紧固在混凝土墙上,四周用海绵条粘结严密,保证阴角成型后不漏浆。

4.9楼梯模板

4.9.1楼梯模板施工前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支设平台模板,再支设楼梯底模板,然后支设楼梯侧板,底模板超出侧模2-3cm。

先在侧板内侧弹出楼梯底板厚度线和侧板位置线,侧模、踢步模板和踏步模板按图加工成型,现场组装。

4.9.2为确保踏步线条尺寸的准确,踏步板的高度必须与楼梯踏步的高度一致,放样时,须预留出装修面层的厚度。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加U型托斜撑,中间设横向拉杆一道。

 

5模板工程的冬期施工

本工程从主体结构施工至封顶要进入一个冬季,故主楼部分楼层需在冬期施工。

模板工程在冬期施工期间需注意以下问题:

(1)模板在支设前必须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刷涂脱模剂,不得粘有杂物或冰雪,然后采取塑料布等覆盖措施以便提高模板所处的环境温度。

(2)顶板拆模按气温和混凝土的实际强度来确定,按规范要求拆模。

墻体模板和保温层必须待混凝土强度大于临界强度,且混凝土的温度降至5℃时才能拆除;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需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6模板的拆除

6.1模板拆除原则

(1)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方可拆模。

(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要求。

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承重性模板,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相关规范要求,方可拆除。

(3)模板拆除,遵循先安后拆、后安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4)拆除后的模板及其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指定地点堆放。

(5)拆除后的模板材料,应及时清除面板砼残留物,涂刷隔离剂。

(6)拆除后的模板及支承材料应按照一定顺序堆放,尽量保证上下对称使用。

(7)严格按规范规定的要求拆模,严禁为抢工期、节约材料而提前拆模。

(8)模板拆除后,对于结构的棱角部位,要及时进行保护,以防止损伤。

6.2墙模板拆除

(1)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外墙后内墙,先拆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模板后角模。

(2)拆墙模板时,首先拆下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

不得在墙上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墙体,尤其拆门窗阴阳角模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

(3)阴角模拆除:

角模的两面都是混凝土墙面,吸附力较大,加之施工中模板封闭不严,或者角模位移,被混凝土握裹,因此拆除可能有时遇到困难。

需先将模板外表的混凝土剔除,然后用小锤敲高出部分的角模,进行脱模。

角模拆除后,凸出部分的混凝土应及时剔凿,凹进部位或掉角处应用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及时修补。

(4)门窗洞口模板在墙体模板拆除结束后拆除,先松动四周固定件,再将各面模板轻轻振出拆除,严禁直接用撬棍从混凝土与模板接缝位置撬动洞口模板,以防止拆除时洞口的阳角被损坏,跨度大于1m的洞口拆模后要加设临时支撑。

6.3楼板模板拆除

(1)楼板模板拆除时,先调节顶部支撑头,使其向下移动,达到模板与楼板分离的要求,保留养护支撑及其上的养护木方或养护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满堂脚手架上。

拆除板模板时要保留板的养护支撑。

(2)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时,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

支模前刷脱模剂。

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以保证使用质量。

(3)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隔离剂,防止粘结灰浆。

7质量标准及技术控制措施

7.1进场模板的质量标准

本工程模板全部采用木胶合板模板,进场模板质量标准如下:

(1)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

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

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

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

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

(2)规格尺寸标准检查

厚度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处,长短边分别测3点、1点,共取8点计算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

长、宽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

对角线差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

翘曲度检测方法:

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7.2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要求

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相关规范要求。

7.2.1一般规定

(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3)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7.2.2模板安装

7.2.2.1主控项目

(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7.2.2.2一般项目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3)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查数量:

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

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下表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面。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0

注:

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检查数量:

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移

柱、墙、梁

5

尺量

2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3

截面模内尺寸

基础

±10

尺量

柱、墙、梁

+4,-5

4

层高垂直度

层高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拉线、尺量

层高大于5m

8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6

表面平整度

5

靠尺、塞尺

7

阴阳角

方正

2

方尺、塞尺

垂直

2

线尺

8

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

2

拉线、尺量

9

预埋管、螺栓

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

螺栓外露长度

+10,-0

10

预留孔洞

中心线位移

+10

拉线、尺量

尺寸

+10,-0

11

门窗洞口

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

宽、高

±5

对角线

6

12

插筋

中心线位移

5

尺量

外露长度

+10,-0

7.2.3模板拆除

7.2.3.1主控项目

(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规定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执行。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7.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