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经济学(全套课件641P).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81432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PPT 页数:641 大小:12.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环境经济学(全套课件641P).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1页
资源环境经济学(全套课件641P).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1页
资源环境经济学(全套课件641P).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1页
资源环境经济学(全套课件641P).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1页
资源环境经济学(全套课件641P).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源环境经济学(全套课件641P).ppt

《资源环境经济学(全套课件641P).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环境经济学(全套课件641P).ppt(6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源环境经济学(全套课件641P).ppt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目的,1、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2、能运用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案例分析。

3、能结合中国的实际对资源与环境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并提出正确的解决设想和建议。

4、树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主要参考书,1曲福田.资源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沈满洪.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3鲁传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马中.环境与资源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钟水映.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007.科学出版社6王克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上海财大出版社20077王军.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3,第一章绪论,学习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应掌握资源、环境的概念和分类,理解资源、环境与生态的关系,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特点,了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目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了解资源与环境经济思想发展的脉络国内外研究进展。

4,第一节资源与环境的概念,

(一)资源的概念、属性和特点1资源的概念“资源”一词,我国辞海的解释是“资财之源,般指天然的财源”。

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既包括一切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物,也包括人类劳动产生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资料性商品以及消费性商品;还包括无形的资财。

5,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即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并可以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认为: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第一节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我们采用狭义的资源概念,即: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以产生社会效用的、稀缺的、各种自然环境要素和自然物品的总称。

6,2资源的属性首先,资源具有社会效用性。

开发利用资源的根本原因是给社会带来效用,提高人类的生存能力和福利水平。

其次,资源具有稀缺性。

从绝对意义讲,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总是供应不足而稀缺的。

从相对意义讲,自然资源的总供给尚能满足需求,但因空间分布不均衡而造成局部的稀缺。

7,3资源的特点

(1)组成的复杂性。

(2)功能的多样性。

(4)内涵的发展性。

(3)开发利用的效益性。

8,

(二)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1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具有社会有效性和相对稀缺性的自然物质或自然环境的总称。

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与欲望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的自然物品。

2自然资源的特点

(1)稀缺性。

(2)区域性。

(3)联系性。

9,(三)自然资源的分类1、按存在形态

(1)土地资源:

(2)气候资源:

(3)水资源:

(4)矿产资源:

(5)生物资源:

(6)环境资源:

自然物质与能量形成的资源功能的环境综合要素。

如名山大川,区域景观等。

10,11,12,2.按资源可更新的特征

(1)非再生资源(耗竭性资源)主要是矿产性资源。

又包括可循环的如金属类和非金属类如石油天然气和煤。

(2)可再生资源(非耗竭性资源)又包括可循环流动的恒量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又包括不超过储量临界的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鱼类、微生物以及土壤肥力。

13,3.按资源归属方式

(1)专有资源(私有、共有、国有资源)即具有明确的所有者可调节控制的资源。

如农民的土地、国有个矿山、森林、领海和自然保护区等。

(2)共享资源(公共性资源)无明确产权公众共享的资源如公海、空气、国内的江何湖泊等。

14,4按照是否可移动可以把资源分为二大类。

包括:

原位性资源和开采性资源。

5根据自然资源的再生性质可以分为二大类。

(1)耗竭性资源耗竭性资源是指在任何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范围内,资源质量保持不变,资源蕴藏量不再增加的资源。

对于耗竭性资源来讲,开采过程就是资源耗竭的过程。

耗竭性资源按其能否重复使用,又分为可回收的耗竭性资源不可回收的耗竭性资源。

15,

(2)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不断增加流量的自然资源,例如太阳能、大气、水体、植物、动物、土壤等。

可更新商品性资源可更新商品性资源是指财产权可以确定,能够被私人所有和享用,并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可更新资源。

可更新共有资源可更新共有资源是指不为任何特定的个人所拥有,但是却能为任何人所享用的可更新资源。

16,第一,消费不可分性或无竞争性。

第二,消费无排它性。

B.可更新共有资源,A.可更新商品性资源,C.耗竭性资源,D.原位性资源E.开采性资源,课堂提问:

判断下列资源的特点:

C1共享性资源C2专有性资源,B、C1,17,土地资源,淡水资源,判断下列资源的类型,并分析其归属性和可更新性,18,黄铜矿,矿产资源,19,潮汐发电,20,风力发电,21,矿产资源,22,名山大川,区域景观,23,森林资源,农业资源,24,自然旅游资源,25,海洋资源,26,人文旅游资源,27,二、环境

(一)环境的概念环境在辞海中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在生物学中,环境是指某一种特定生物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28,在环境科学中,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主体的全部空间以及其中一切可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人工改造过的自然要素的总称,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质环境、地貌环境、生物环境等。

在经济学中,环境是指能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的资本,是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并列的四大资本之一。

在哲学中,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29,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所研究的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经济活动赖以生存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的由天然的及其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要素构成的整体。

按照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规定: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30,判断下列景物是资源还是环境?

31,32,

(二)环境的分类按照环境主体来分,一种是以人类作为主体,其他的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被视为环境要素,另一种是以生命体作为环境主体,不把人以外的生物看作环境要素。

空间环境按照环境的哲学功能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类按照环境的范围大小,城市环境生活区环境区域环境。

33,三、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学家A.G.Tansley于1935年提出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和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个基本组成成分构成的,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的综合体。

34,

(二)生态系统的特点1空间结构性。

2时间性。

3开放性。

4可调控性。

35,(三)生态系统的分类按照生态系统的环境性质和形态可分为:

水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按照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以分为:

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和半自然生态系统。

36,四、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37,

(二)三者的联系三者统一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的深化和不同层次的需求。

三者通过人类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与治理统一在生态经济系统中。

38,自然环境,开发与利用,39,第二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与环境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效益和运行机理。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就是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资源与环境经济基本问题,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中运用资源与环境经济政策和手段,通过优化经济发展模式,有效配置自然资源与环境,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且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科学。

40,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属性1边缘性2经济学性质3应用性,41,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在经济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主要揭示的技术层面的稀缺性、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的资源与环境配置问题,所以是跨越阶级属性的经济学。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也充分应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

42,按照研究范围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划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向生产要素分支产生的资源经济学和向自然科学分支延伸的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后综合形成的。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必然是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应用经济学。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既研究个量又研究总量。

43,

(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44,四、本教材的知识体系与教学要求,45,第二章资源与环境经济系统第三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问题第四章自然资源的价值与估价第五章环境效益与损害的评价第六章资源产权交易与生态补偿第七章资源与环境的时空配置第八章资源与环境经济政策第九章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第十章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十一章可持续性消费第十二章循环经济,二、研究内容,46,第四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二、均衡分析方法,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方法,四、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五、数理模型分析方法,六、制度分析方法,47,第五节资源环境经济学发展趋势,一、环境与经济关系废弃物是物质形态的转移也是资源;100的回收利用是不可能的;技术替代或技术进步可以减缓资源耗竭。

二、环境价值评估及其作用开采型资源;舒适型资源的有限性;真实性;不确定性;不可逆性。

资源环境的选择价值;存在价值;利用价值。

48,第五节资源与环境经济思想演化与研究进展,资源与环境经济思想的演变按照发展脉络可以大致分为5个阶段:

早期、古典、新古典(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资源观)、现代(包括新制度经济学的资源环境经济思想)和当代。

一、资源与环境经济思想演化,

(一)早期的资源经济思想萌芽,罗马帝国和中世纪时期滥用资源现象开始出现。

49,1617世纪中期的重商主义时期,早期重商主义只有商业才是生产,鼓励贸易顺差和人口最大化增长;晚期重商主义认为:

应重视商贸和新版图的开发,以土地和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商品看起来好像永无枯竭。

代表人物托马斯曼(ThomasMun,15711641)18世纪的法国出现了重农主义,他们认为:

只有农业劳动才能创造剩余产品,土地和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

代表人物是魁奈(FrancoisQuesnay,16941774)。

50,

(二)古典时期的资源经济思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WilliamPetty,16231687),在其税赋论(1662)中提出著名的论断:

“土地为财富之母,劳动为财富之父”。

奠定的劳动价值论基础。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在国富论(1776)认为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在商品市场价格中可以得到反映,提出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并从自由市场的稀缺层面研究了经济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5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提出了报酬递减规律只适用于农产品和鱼类供应,不适用于储存有限的矿物产品,而耗竭性资源的相对稀缺却仍然能通过较高的市场价格得到反映。

技术与资源稀缺间可以进行一定的替代,技术是解决人与环境冲突的重要手段。

英国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尔萨斯(ThomasRobertMalthus,17661834)是绝对稀缺论的代表人物。

提出构成对经济增长约束的原因是人口和劳动力而非环境质量下降。

被称为“低水平均衡人口陷阱”,简称人口陷阱论。

52,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穆勒(JohnStuartMill,18061873)提出了静态经济论与自然和谐论思想。

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人口和财富均应保持在一个静止稳定的水平,而且要远离自然资源的极限水平,并第一次提出了环境质量与环境问题。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WilliamStanleyJevon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