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70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教案.docx

《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教案.docx

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教案

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

教案

 

第一课我是国家小公民

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

公民、国籍、未成年的概念及意义,理解《未成年保护法》等法律对未成年的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争做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小公民,遵守法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提高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法律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难点: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教学过程:

(一)我也是名小公民

1、公民概念

2、《宪法》规定公民的权利义务

(二)我的国籍是中国

1、国籍的含义

2、法律对国籍的规定

(三)我是未成年

1、未成年的定义

2、《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教学反思:

1、让学生对《宪法》有一个基本了解,知道公民的具体含义。

2、知道国籍的定义,了解中国国籍及其作为中国公民应该享受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

3、懂得未成年的年龄界限,知道未成年具有的权利,初步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2课公民权利与自由

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

我国公民的政治、人身、经济。

社会、文化等权利;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如公民言论自由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

教学重难点:

1、《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权利。

2、学生接触宪法知识不多,且有些权利概念不理解。

教学过程:

一、认识公民的权利

1、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广泛权利。

2、公民的政治、人身、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3、《宪法》中人权的概念。

4、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5、拥有权利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权利,在行驶权利的时候,不能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及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二、宪法保障我权利

1、《宪法》规定公民的各种自由和权利。

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

2、《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有休息的权利,有受教育,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研究的权利

3、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不能滥用权利。

教学反思:

1、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但是要注意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不能滥用权利。

2、初步认识公民的言论权、出版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

 

第3课公民义务与责任

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

维护公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和共同意愿;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这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公民有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难点: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

2、任何公民不能牺牲国家利益来换取个人好处,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未成年人作为国家小公民,也可能成为纳税人。

教学过程: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省、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宪法》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3、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宪法规定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

二、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1、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毛泽东。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任何公民不能牺牲国家利益来换取个人好处,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三、依法纳税是义务

1、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2、税收就是国家对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未成年人作为国家小公民,也可能成为纳税人。

教学反思:

1、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维护国家主权不被侵犯,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维护国家政权的统一。

2、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宪法规定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

任何公民都不能牺牲国家利益来换取个人好处,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未成年人作为国家的小公民,也有可能成为纳税人。

 

第4课父母抚养是义务

教学目的:

父母作为监护人,要承担很多职责;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虐待行为的,法律可剥夺其监护资格;父母有管教子女的权利。

教学重难点:

1、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2、虐待是家庭中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违反监护责任的恶劣表现。

教学过程:

一、父母离婚义务在

1、《婚姻法》规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父母作为监护人,要承担很多职责。

二、打骂虐待不合法

1、虐待是家庭中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违反监护责任的恶劣表现。

2、虐待主要表现为各种对身体和精神的折磨,并且是一贯性的行为。

3、父母有管教子女的权利。

教学反思:

1、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离婚后责任仍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系,不因为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学生要深刻认识,父母有管教子女的权利门虐待是家庭中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违反监护责任的恶劣表现。

 

第5课我在家中有权利

教学目的:

1、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格权利,是指一个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

2、未成年人享有的财产权。

3、父母应当允许孩子对涉及、影响到其自身的事物发表意见,尊重孩子的参与权。

教学重难点:

1、未成年人要知道自己享有的隐私权和财产权,并且受法律保护。

2、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和财产权。

教学过程:

一、我也享有隐私权

1、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格权利,是指一个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

2、父母或老师以对子女或学生负有教育责任为名,偷看未成年认得日记或信件等事件的发生都是不懂得尊重未成年认得隐私权。

二、财产权利受保护。

1、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未成年人也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获得财产。

2、属于未成年人独立拥有的财产主要有:

压岁钱、生日礼物等,继承的所有财产,稿费、表演费等收入,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打工所得的收入等。

三、参与权利受保护

1、参与权的含义。

2、同学们有权对家庭事务发表意见,尤其是家庭中影响我们生活的事项。

3、父母应当允许孩子发表意见,尊重孩子的参与权。

教学反思:

1、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懂得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偷看未成年人的日记、信件等现象都属于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违法行为,必须予以制止。

2、未成年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获得财产,同学们在行驶财产权时应该主动与父母商量,征求父母的意见。

3、家长应该尊重未成年人的参与权,同学们有权利对家庭事务发表意见。

 

第6课学校保护助成长

教学目的:

1、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每个公民都应当平等享有。

残疾人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关心和帮助,在对待残疾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上,学校应该一视同仁。

2、老师不得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变相体罚学生。

教学重难点:

1、在对待残疾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上,学校应该一视同仁,不应有先后、多寡、厚薄之分。

2、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保护,教师不得变相体罚学生。

教学过程:

一、平等入学不歧视

1、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每个公民都应当平等享有。

2、《未成年保护法》也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规定了对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保护。

3、在对待残疾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上,学校应该一视同仁。

4、同学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尽力帮助残疾人。

二、人格尊严受保护

1、人格尊严的含义及内容。

2、任何人都有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权利,也有义务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3、老师不能体罚学生,体罚学生造成伤害要负法律责任。

教学反思:

1、每个公民都应当平等享有受教育权。

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尽力帮助残疾人。

2、未成年人也有人格尊严,并且受法律保护。

任何人都有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权利,也有义务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3、老师不能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体罚学生严重上海了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体罚学生造成伤害要负法律责任。

 

第7课遵守交规保安全

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

1、交通规则是人身安全的保障,不仅开车,骑自行车的人要遵守,行人也要遵守。

2、骑自行车上路也要遵守法律。

教学重难点:

1、不仅仅是开车、骑自行车要遵守交通规则,行人也要遵守。

2、知道交通信号灯的指示信号。

3、骑自行车需要遵守的交通规则。

教学过程:

一、横过马路要注意

1、交通规则是人身安全的保障,也是维护公共交通秩序的需要不仅开车,骑自行车的人要遵守,行人也要遵守。

2、同学们过马路时,没要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指示通行。

3、讲解交通信号灯的指示信号。

二、骑车上路守交规

1、让学生了解到骑自行车也要遵守交通规则。

2、认真学习有关自行车的规定,还要掌握骑自行车的基本常识。

3、骑自行车的基本常识的介绍。

教学反思:

1、让学生明白交通规则是人身安全的保障,也是维护公共交通秩序的需要不仅开车,骑自行车的人要遵守,行人也要遵守。

2、自行车给人们的交通带来了便利,当我们骑自行车时,应该严格遵守汽车规范,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8课上网安全不能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我们在利用网络增长知识的同时,也要增强安全意识。

要有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做法来利用网络。

教学重难点:

1、让同学们意识到,要增强安全意识。

2、要有节制的上网,不要沉溺于网络中的虚拟世界。

教学过程:

一、个人信息不泄露

1、网络是我们学习交流的工具,我们在利用它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的同时,也要增强安全知识,不要给坏人可乘之机。

2、不要随便的向网友透漏个人信息。

3、个人信息的主要内容。

二、虚拟世界不沉迷

1、沉迷网络会消磨人得意志,还有可能滋生不良行为,甚至会引发犯罪。

2、建议每天上网时间不要超过两小时,上网时,要有良好的心态、正确的做法。

3、要利用网络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有节制的上网,不要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

三、社会网吧不进入

1、法律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2、让学生了解各部门联合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3、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基本内容。

教学反思:

1、网络是我们学习交流的工具,我们在利用它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的同时,也要增强安全知识,不要给坏人可乘之机。

要随便的向网友透漏个人信息。

2、要利用网络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有节制的上网,不要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

 

第9课灾害面前不慌乱

教学目的:

让同学们知道地震来临时的保护及逃跑措施。

了解用火的安全知识,发现火情时的急救措施。

了解溺水的原因及急救措施。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记住地震、火灾、溺水时的急救措施。

2、要注意防火、防溺水。

教学过程:

一、地震来临不能慌

1、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同学们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

2、如果已经脱险,不要回室内,以防余震。

3、遇到地震时的自救措施。

二、防火安全要牢记

1、提醒同学们不要玩火,小火苗容易引发大火灾。

2、了解用火的安全措施。

3、让学生知道出现火情时的急救措施。

三、谨防溺水保安全

1、出现溺水的一半原因。

2、有人溺水时的急救措施。

3、遇到洪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教学反思:

1、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出现地震、火灾、溺水时的急救措施。

2、了解用火的安全知识及其急救措施。

第10课不良行为早预防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懂得,小偷小摸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