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56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学年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学年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共42 分。

1.波义耳在《怀疑的化学家》一书中说:

“在火的单独作用下,玻璃容器的水银会丧失其原有的银色,变成一种红色物体;而无须使用任何附加试剂,用这种红色物体也可以得到汞”。

该过程可表示为"2Hg+O2

2Hg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该反应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波义耳所描述的上述变化是一个可逆的化学反应

C.水银温度计如果破损,可将硫粉洒在散落的水银上防止污染

D.制备Hg单质可以采用热分解法使其氧化物在高温下分解制得

2.能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是

A.水力发电B.电瓶车开动C.手机充电D.风力发电

3.下列物质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A.浓硫酸B.酸雨C.氯化铵D.硫酸氢钠

4.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的是

A.锌粒和稀硫酸反应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Na+、Al3+、SO42-、Cl-

B.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

Na+、Mg2+、NO3-、SO42-

C、水电离出的c(H+)=10-10mol/L的溶液中:

Na+、K+、Cl-、HCO3-

D.含大量Fe3+的溶液中:

Na+、Mg2+、SO42-、SCN-

6.某同学设计入下图所示原电池(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桥中的K+移向AgNO3溶液B.负极反应为:

Ag-e-=Ag+

C.在外电路中,电子由银电极流向铜电极D.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7.下列装置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①可用于中和热的测定

B.图②可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C.图③可用于探究铁作负极的原电池原理

D.图④可用于验证酸性:

H2SO4>H2CO3>HClO

8.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C(石墨,s)=C( 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己知2H2(g)+O2(g)=H2O(g)△H=-483.6k/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C.已知2C(s)+202(g)=2CO2(g)△H 12C(s)+O2(g)=2CO(g)△H2则△H1>△H2

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 

(1) △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9.某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lmolCO2和3molH2,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 △H<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

B.再加入一定量CO2,则n(CH3OH)/n(C02)减小

C.温度升高,反应的平衡常数K增大

D,当CO2 和H2转化率相等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10.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

 Fe2+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

 Ni2++2e-=Ni

B.电解后,Cu和Pt沉降在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只有Fe2+和Zn2+

D.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11.25℃时,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Na2CO3溶液用水稀释后,pH 变大,Kw不变

B.向有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许水,c(Ag+)和Ksp(AgCl)都不变

C.pH= 4.75浓度均为0.1mol/L的CH3COOH、CH3COONa 的混合溶液中:

c(CH3COO-)+c(OH-)

D.分别用pH=2和pH=3的CH3COOH溶液中和等物质的最的NaOH,消耗CH3CO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a和Vb,则10Va=Vb

12.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正丁烷(C4H10)催化脱氢制1-丁烯(C4H8)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4H10(g)=C4H8(g)+ H2(g) △H,如图是该反应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0.1B,△H>O

C.500C时,压强xMPa比0.1MPa条件下的平衡常数大

D.一定温度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C4H10的浓度越高,平衡转化率越大

13.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用0.100mol/L的NaOH 溶液分别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100mol/L的盐酸和CH3COOH 溶液。

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滴定HCl溶液的曲线

B.A点溶液中:

c(CH3COO-)+c(OH-)+c(H+)=0.1mol/L

C.在相同温度下,A、B、C 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C

D.D点溶液中:

2c(Na+)=3c(Cl-)

l4.A由Al2O3、Fe2O3、Al、Cu中的某几种粉木混合而成,设计成份分析实验方案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当m1>m2时,固体中一定存在A1元素

B.生成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Cu+2Fe3+=Cu2++2Fe2+

C.当m2-m3=2.96g,Fe3O4的质量至少为2.32g

D.溶液a中一定存任c(Na+)>c(A102-)>c(OH-)>c(H+)

三、(本大题为必答题,包含4个小题,共38分)

l5.(6分)某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

①取水样1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mL的KI溶液(足量),发生的反应为:

Cl2+2KI=2KCl+I2,滴入指示剂2~3滴。

②取一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后,马上注入0.01mol/L溶液,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

I2+2Na2S2O3=2NaI+2Na2S4O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

(2)步骤②应使用______式滴定管。

(3)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4)用0.1032mol/L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是___(填标号)。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

B.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了

D.滴定时将标准液溅出锥形瓶外

16.(8分)关于“电解氯化铜溶液时的pH变化”问题,化学界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是:

“理论派”认为电解氧化铜溶液后溶液的pH升高。

观点二是:

“实验派”经过反复、多次、精确的实验测定,证明电解氧化铜溶液时pH变化如右图曲线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前氯化铜溶液的pH处在A点位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2)“理论派”"所持观点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派”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4) 若“实验派”的观点

17.(10分) 按要求回答问题。

(1)羰基硫的水解反应和氢解反应是两种常用的脱硫方法:

水解反应:

 COS(g)+ H2O(g)

H2S(g)+CO2(g)△H=-34kJ/mol

氢解反应:

COS(g)+H2(g)

H2S(g)+CO(g)△H=+7kJ/mol

己知:

 2H2(g)+O2(B)=2H2O(g)△H=-484 kJ/mol

写出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2)碳酸H2CO3,K1=4.3×10-7,K2=5.6×10-11;草酸H2C2O4,K1=5.9×10-2,K2=6.4×10-5;0.1mol/LNa2CO3溶液的pH_____0.1mol/LNa2C2O4溶液的pH。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若将等分浓度的草酸溶液和碳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_。

(选填编号)

A.c(H+)>c(HC2O4-)> (HCO3-)>c (CO32-)

B.c(HCO3-)>c(HC2O4-)>c(C2O42-)>c(CO32-)

C.c(H+)>c(HC2O4-)>c(C2O42-)>c(CO32-)

D.c(H2CO3) >c(HCO3-)>c(HC2O4-)>c(CO32-)

(3)已知:

①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Ksp(CaF2)=1.5×10-10;②25℃时2.0×10-3mol/L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长变化),得到c(HF)、c(F-) 与溶液p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25℃时,HF 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_______。

②4.0×10-3 mol/LHF 溶液与4.0×10-4mol/L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pH为4.0 (忽略调节混合液体积的变化),通过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

____________。

18.(14分) 亚硝酸氯(ClNO)可由NO与Cl2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为:

2NO(g)+Cl2(g)

2ClNO(g)。

(1)在一定温度下,该反应于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继续通入Cl2,逆反应速率____(填增大、减少、不变)。

(2)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NO的结构为:

 N≡O;亚硝酸氯的结构为Cl-N=O)

化学键

N≡O

Cl-Cl

Cl-N

N=O

键能(kJ/mol)

630

243

a

607

2NO(g)+Cl2(g)

2ClNO(g) △H=-111kJ/mol 则a=______。

(3) 在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g)和1mol Cl2(g),在不同温度下测得c(ClNO)与时间的关系如图A:

①该反应的T1______T2 (填“ >” <”或“=” )。

②反应开始到10min 时NO 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mol/(L.min)。

③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一定比例充入NO(g)和Cl2(g),平衡时ClNO 的体积分数随n(NO)/n(Cl2)的变化图象如图B,则A、B、C 三状态中,NO 的转化率最大的是_____点,当n(NO)/n(Cl2)=1.5 时,达到平衡状态ClNO 的体积分数可能是D、E、F 三点中的____点。

三、(本大题为选做题,请在下列两个考试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作答,请先把要选择答题的模块涂黑,20分)

选作

(一)【物质结构与性质部分】

19.

(1)以下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3分)

A.能层序数越大,s电子云的半径越大

B.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肯定相同

C.电子的运动与行星相似,围绕原子核在固定的轨道上高速旋转

D.能量低的电子只能在s轨道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总是在f轨道上运动

(2) 下面是一些原子的2p能级和3d 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____(填标号,3分)

A.

B.

C.

D.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3分)

A.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

B.σ键和π键都只能存在于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