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0977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下册)

单元教学内容

《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语文园地二》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本组的导语提醒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顺着这个情感发展主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中,教材在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杆、绣、赤”等31个生字。

会写“翠、衬、衫”等4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5.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2.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安排

第五课翠鸟……………………………………………2课时

第六课燕子专列………………………………………2课时

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2课时

第八课路旁的橡树……………………………………1课时

语文园地二……………………………………4课时

第二单元检测…………………………………2课时

共计13课时

5翠鸟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

朗读观察交流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与学生一起通过网络或其它途径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

《翠鸟》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等词语,

教学难点

1.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方法

朗读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修订栏

预习

1.预习课文,朗读生字词

2.搜集翠鸟多媒体资料

导入

从“鸟”入手,引入新课

1.生活中,你常见和了解哪些鸟?

它们有什么特点?

2.师:

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总是唱着动听的歌。

在鸟的大家族中,有一种鸟,叫“翠鸟”(板书“翠鸟”,引导学生注意“翠”的写法。

教学

过程

一、认识翠鸟:

播放多媒体课件:

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你一定会爱上翠鸟的。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朗读的情况:

翠鸟鲜艳腹部赤褐色衬衫

灵活疾飞等待小泡锐利

饲养逮住希望

2.指导学生正确朗读下列字音:

“腹”读fù,不读fǔ。

“疾”读jí,不读jī。

“逮”读dǎi,不读děi。

3.指名个别学生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根据学生程度再指导)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读后自己先说出课文内容意思对即可三年级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尚不成熟,不能要求过高。

2.学习第一段,认识翠鸟外形:

朗读课文,找出下列主要句子:

一双小爪子——红色。

头上的羽毛——橄榄色、翠绿色花纹。

背上的羽毛——浅绿色。

腹部的羽毛——赤褐色。

四、课堂互动:

学生读课文老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读正确。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翠鸟的外形下节课我们还将进一步了解它的其它特点。

板书设计

翠鸟

一双小爪子——红色。

头上的羽毛——橄榄色、翠绿色花纹。

背上的羽毛——浅绿色。

腹部的羽毛——赤褐色

作业布置

书写生字词语

教学

后记

 

第二课时

课题

《翠鸟》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外形特点及活动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自然段。

2.感受翠鸟的美;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本着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动作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直观教学法、以读代讲法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修订栏

预习

熟读课文

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翠鸟。

(板书课题)

2.提问:

第1自然段讲了翠鸟外形几方面特点?

指名学生回答。

回答:

讲了翠鸟外形三方面特点

(1)颜色非常鲜艳

(2)体态小巧玲珑

(3)眼睛灵活、嘴巴尖长

教学

过程

 

一、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翠鸟的活动特点)

2.细读,理解翠鸟动作的特点,划出有关语句及表示动

作的词。

A、鸣声清脆;

B、飞的速度极快,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翠鸟的速度之快。

C、机灵,反应特别迅速,“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作者在描写翠鸟机灵、敏捷的动作特点时,是把它和小鱼做了一番对比的。

3.出示课后两组句子,让学生比较哪个写得好,好在哪儿?

4.讨论:

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

(1)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

(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

(2)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

(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

(3)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

(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4)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

(与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

总结:

翠鸟捉鱼的本领是由它的外形决定的,并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5.训练朗读

二、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这段讲了几层意思?

这段讲了两层意思。

先讲了“我们”的想法:

想捉一只翠鸟。

再讲听了老渔翁的话,知道翠鸟住在陡峭的石壁上,打消了“我们”想捉翠鸟的想法。

3.默读第5自然段。

思考:

“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希望多停一会儿,是为了多看几眼。

“远远地看着”,是因为知道翠鸟机警,怕惊走它。

这里反映了“我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4.通读全文,进一步体会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三、学习写法

1.作者是怎样观察、介绍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的。

(1)读一读有“鲜艳”一词的句子,再查字典讲讲“鲜艳”的意思。

(这是理解词语的第一种方法:

“读一读,查一查”。

鲜艳:

鲜,有光彩的;艳,色彩鲜明。

鲜艳:

鲜明而美丽的意思。

(2)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的?

先总说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再分说从上到下就头部、背部、腹部分别具体介绍羽毛如何鲜艳。

(3)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鲜艳”一词的意思。

(这是理解词语的另一种方法:

“联一联,想一想”。

画出描述翠鸟身上羽毛颜色的几个句子,把这几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翠鸟羽毛的颜色给你什么感觉?

(翠鸟羽毛的颜色又鲜亮又美丽。

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鲜艳”。

(4)找出描述翠鸟羽毛的颜色时,课文用的几个比喻。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课文介绍翠鸟羽毛颜色时,用“头巾”、“头巾上的花纹”、“外衣”、“衬衫”来打比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作者采用了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结合本课作者抓住了翠鸟外形方面和活动方面的特点。

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给我们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及翠鸟捕鱼时的动作灵敏,使我们产生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从而教育我们要保护鸟类并和鸟类和谐相处。

板书

设计

爪子:

红色

外形羽毛:

鲜艳

眼睛:

透亮灵活

翠鸟嘴:

又尖又长(喜爱)

等鱼:

一动不动注视

动作

捉鱼:

蹬射叼贴飞

作业

布置

1.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书写本课生字词。

2.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鸟,写出它的外形及特点。

题目:

我最喜欢的一种鸟

教学

后记

 

6燕子专列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和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朗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

《燕子专列》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帮助问题学生读课文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瑞士的资料和有关燕子春来秋去的资料。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修订栏

预习

学生查字典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导入

播放小燕子歌曲,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小燕子画面,老师问,同学们喜欢小燕子吗?

大家回答:

喜欢。

老师接着问,那如果有一批燕子受伤了我们该怎么办?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燕子专列》,看看课文中发生了怎样一件事?

教学

过程

一、展示瑞士资料:

瑞士:

面积4.13万平方公里。

是位于欧州中部的内陆国家,东邻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南面与意大利为邻,西面与法国接壤,北部与德国交界。

全国地势高峻,分为西北部的汝拉山、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和中部瑞士高原三个自然地形区,平均海拔约1350米。

主要河流有莱茵河、罗讷河。

湖泊众多,有1484个,最大的日内瓦湖(莱芒湖)面积约581平方公里。

地属北温带,受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交替影响,气候变化较大。

本节课中所讲的是燕子飞回途中天气聚变,燕子受到寒流的冲击。

一、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

1.指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殊”不要读成chū;“骤”不要读成zòu;“濒”不要读成pín。

3.理解词语:

几乎:

差一点

惊动:

侵扰,震动(可放在文中理解)

终于:

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努力之后出现的情况(可联系课文理解)

立即:

立刻,马上

设计说明:

尊重孩子已有的知识水平,自主识字,积累方法,提供给学生自主思考合作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在识字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扫清了障碍。

三、再读课文,思考讨论: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有一批燕子在瑞士遭到风雪袭击,受到人们保护的事。

(学生先自由讨论老师点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归纳。

四、师生互动:

1.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

2.教师指导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3.齐读课文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生字词语,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课文。

板书

设计

6、燕子专列

救助?

人——————燕子

作业

布置

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

后记

 

第二课时

课题

《燕子专列》

教学目标

1.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2.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3.创设情境,组织和引导学生不断深入领会和掌握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

教学难点

初步领会描写恶劣气候、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搜集资料,对瑞士和燕子有所了解。

2.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修订栏

预习

熟悉课文内容

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个特殊的专列——燕子专列,这趟专列中乘载着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2.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如果让你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你会加上什么词呢?

人→燕子(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保护、帮助、喜欢、爱、救助”等词。

教学

过程

一、学生自学。

1.师导语:

人们是怎样救助燕子的?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用横线划出来。

课件出示:

人们是怎样救助燕子的?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用横线划出来,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学课文。

二、反馈交流。

(一)课文第二自然段:

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1.这是一个怎样的决定?

说说为什么。

课件出示:

这是一个___________的决定!

2.让我们一起对瑞士政府说:

“你们能做出这样的决定,真是了不起!

过渡:

了不起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二)课文第三自然段:

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

1.呼吁是什么意思?

2.如果你是电视台记者、广播员会怎样呼吁?

3.瑞士居民们听到这个消息了吗?

课件出示: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1.自己读读这句话,谈谈你的体会。

(预设:

居民们焦急的心情,善良热情,不畏严寒、不辞辛苦拯救燕子的博大爱心。

纷纷:

你仿佛看见谁走出了家门?

四处寻找:

他们会去哪儿寻找?

容易吗?

引读:

听到消息后,一个政府官员,放下手里的工作,……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双手拄着拐杖,……

一位妇女,拖着病体,……

那么多不同职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都纷纷……

师小结过渡:

在冰天雪地里,人们年龄不同,身份不同,但是却做着同样的事情,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们这样不顾个人安危而去寻找冻僵的燕子?

(爱心)

2.谁能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你读懂了居民们那发自内心的对燕子的关爱、同情?

(指导朗读:

强调动词,强调语速应急促)

3.“严寒”是怎样的寒?

谁能找出文中的句子体会?

师过渡:

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到一位名叫贝蒂的小姑娘的身上,她跟随爸爸妈妈一天就救护了十几只冻僵的燕子,虽然小脸冻得通红,小手冻得僵硬,但她却一点也不在乎。

(相机引导学生观看课件插图)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小贝蒂不在乎什么?

(饥饿、寒冷、疲劳)

2.小贝蒂在乎的又是什么?

小贝蒂是怎么在乎这些小生命的,看看她的动作,看看她的神情,想想她会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

3.小贝蒂虔诚地跪在雪地上,双手捧着这个小生命,哈着气,脸上那么专注,我们感受到了她是多么珍爱这个小生命啊!

小贝蒂不在乎自己,却在乎燕子的寒冷、饥饿、疲劳,这是一份献给小燕子的多么大的爱心,让我们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4.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爱啊!

你们看,贝蒂,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在一天的时间里,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在严寒中,在满天飞舞的大雪中,贝蒂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得走多远啊!

得受多少冻啊!

瞧瞧,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孩子们,看到这一切,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贝蒂说,来,拿起笔,写下来!

5.指导说话。

师小结:

是啊,对燕子的在乎,这种在乎,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啊!

同学们,爱是人类最神奇的语言,她可以沟通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在人和动物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

让我们读一读课文最后的一段。

三、创设情境,拓展延伸。

1.小燕子在温暖舒适的车厢里叽叽喳喳。

我们知道这车厢里有成千上万只燕子,这么多的燕子呀,每一只身上,都记载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只小燕子都被人类温暖的双手抚摸过,爱抚过,是吗?

此时此刻它们叽叽喳喳的,要诉说,要致谢,你想,它们会说些什么呀?

如果你们就是这一群幸福的小燕子中的一只,你会说什么?

2.师总结:

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政府对这些小燕子的在乎,才唤起了全国人民的爱心,这列独特的燕子专列,如果叫你给它命个名的话,你觉得还可以给他起个什么名字?

3.其实呀,像这样的故事我们中国也有,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真实的故事。

师放录像:

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有一个好主意,我想我们是不是给这列燕子专列美化一下,在车厢上写上几句耐人寻味的话,然后激励,提醒所有的人要做些什么?

4.(课件出示燕子专列)我们还把专列美化了一下,你们想象一下,这列带着人类友情,又被同学们精心美化过了的专列,在大地上行驶的时候,会牵动多少人的目光,震撼多少人的心灵啊!

同学们,让我们用激情的朗读为这列载满燕子的专列送行吧!

5.引读课文首尾段落。

小结

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人们关爱、保护燕子的感人故事,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爱心。

板书

设计

6、燕子专列

救助?

人——————燕子

政府准备专列呼吁

居民四处寻找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

后记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郁、澈”等9个宇,学会“林、郁”等13个字。

正确读写“山谷、森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乱砍伐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生适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1.小黑板(字词)。

2.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盖房、造犁、一栋栋、黎明、喘气儿、裸露、湛蓝”等词语。

2.培养学生通过查字典选择词义和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通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学会13个字,

教学难点

过查字典和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交流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修订栏

预习

预习课文内容

导入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

2.播放录像“美丽的小村庄”。

3.引导学生谈感受。

4.师小结导入: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的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多美的小村庄呀!

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教学

过程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出示生词,开火车赛读、正音。

注意:

清澈、湛蓝、造犁、一栋栋、裸露等读音。

4.师:

你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

怎么理解的?

(交流)

5.出示要求书写的字:

⑴口头组词。

⑵边读边记住字形。

⑶书写几个生字:

重点指导“黎”的写法:

上扁下长,上部右边不能多写一撇,下部不是“水”。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懂每个自然段。

指名逐段朗读,并说说读后收获。

2.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师:

谁能把同学们说的内容串起来,说说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口述,师小结。

四、质疑

齐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常识性的问题师生当堂解决,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梳理归纳。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小村庄的人们利用手中的斧头乱砍乱伐,结果为自己家园创造的一切被洪水无情地夺走了的故事

板书

设计

随意砍树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什么都没有了

不断砍树

作业

布置

1.抄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收集有关人们破坏环境的图片、资料。

教学

后记

 

第二课时

课题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

在读中品词析句,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朗读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修订栏

预习

朗读课文

导入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

山谷中,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的图片.(课件一)

你觉得这个小村庄及周围的环境怎么样?

用一些词语来形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

过程

二、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文中是怎样描述这个小村庄的?

引出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画出并体会优美的词语:

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2.读出小村庄的美丽.(花样读)

过渡:

是呀!

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那里绿树成荫,树木成林。

绿茵茵的草坪上雪白的羊群撒欢地玩耍、嬉戏;牧羊人吹着笛子,悠扬的乐曲声在碧蓝的空中回荡。

不远处有所小学校,从校园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大人们都在辛勤地建造着自己的家园。

整个山村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和勃勃的生机。

可是最后却消失了,什么都没有了……引出第五自然段:

(二)齐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二:

一片荒芜的场景)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这个小村庄到底是被什么毁灭的?

三、品词析句体悟变化

过渡:

小村庄实在是太美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却在一场大雨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4自然段,边读边划,看哪些句子写出了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谁来汇报?

重点理解:

1.课件出示: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①同学们都来读读这句话。

②(谁家谁家拎起)变颜色,点击: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同学们,这里的谁家是指的哪一家?

“拎起”还能换个什么词呢?

从这几个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