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三项技能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资料复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01981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三项技能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资料复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急救三项技能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资料复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急救三项技能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资料复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急救三项技能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资料复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急救三项技能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资料复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救三项技能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资料复件.docx

《急救三项技能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资料复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三项技能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资料复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急救三项技能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资料复件.docx

急救三项技能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资料复件

1: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

(一)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二)判断意识:

拍双肩、呼唤患者,确认意识丧失。

(三)启动BLS,请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四)摆放体位:

患者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患者跪地,双膝与肩同宽。

(五)开放气道:

观察口腔有无异物,压额抬颏。

(六)人工呼吸:

用视、听、感觉判断患者有无呼吸5~10秒;如无呼吸,立即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通气二次,并可看到胸部起伏。

(七)建立人工循环:

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5~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双手叠加,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

2.以髋关节为支点,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冲击式按压,松开时手掌不能离开按压位置;

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4.按压频率100次/分;

5.按压深度4~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按压与松开时间基本相等。

(八)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

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

2。

(九)首轮做5个30:

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迅速开启除颤仪,调试除颤仪至监护位置,安放除颤电极板显示“室颤”,进行电除颤。

(十)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将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胶,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十一)确定除颤电极板安放位置正确,右电极板置于右锁骨下方、胸骨外缘处;左侧电极板置于左侧第

肋间腋中线处,并观察心电波型,确定仍为室颤心律。

(十二)选择非同步,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双相波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200J。

若操作者对除颤仪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200J。

(十三)按压除颤器充电按钮,除颤器充电完毕。

(十四)除颤电极板紧贴胸壁,适当加以压力,确定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十五)除颤仪显示可以除颤信号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手控电极板上的两个放电按钮进行电击。

(十六)放电结束,继续观察监护仪5-10秒,移开电极板,关机。

(十七)擦干胸壁皮肤,继续按压、人工呼吸2分钟后复检,“呼吸、脉搏出现,心肺复苏成功”(假设情况)。

附件2: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一)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原则

急救员正面走向伤者,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做任何动作,初步判断伤情,简要说明急救目的;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颈椎损伤;用“五形拳”的方法徒手固定后再用颈托固定;统一协调,整体搬运,在移动过程中保持脊柱维持成一条直线。

(二)“五形拳”徒手固定操作规范

1.头锁:

伤者仰卧位,术者双膝跪在伤者头顶位置,并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固定自己双手手肘(放在大腿上或地上),双掌放在伤者头两侧,拇指轻按额,食指和中指固定其面颊,无名指及小指放在耳下,不可盖住耳朵。

助手食指指在胸骨正中,以便术者调整颈部位置。

2.胸背锁:

术者位于伤者身体一侧,一手肘部及前臂放在伤者胸骨之上,拇指及食指分别固定于面颊上,另一手臂放在背部脊柱上,手指锁紧枕骨上,双手调整好位置后同时用力。

手掌不可遮盖伤者口鼻。

3.胸锁:

伤者仰卧位,术者跪于伤者头肩位置,一手肘及前臂紧贴伤者胸骨之上,手掌固定伤者面颊。

另一手肘稳定后,手掌固定伤者前额。

不可遮盖伤者口鼻。

4.双肩锁(斜方肌挤压法):

伤者仰卧位,术者位于伤者头顶部,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固定双手肘(放在大腿或地上)。

双手在伤者颈部两侧,拇指和四指分开伸展至斜方肌,掌心向上,手指指向脚部,锁紧斜方肌,双手前臂紧贴伤者头部使其固定。

5.头肩锁(改良斜方肌挤压法):

伤者仰卧位,术者双膝跪于伤者头顶部,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稳定自己双手手肘(放在大腿或地上),一手如斜方肌挤压法般锁紧其斜方肌,另一手则像头锁般固定伤者头部,手掌及前臂须用力将头部固定。

(三)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1.初步判断伤情,固定伤者头颈部;

2.在放置颈托前测量伤者颈部长度,用拇指与食指分开成直角,四指并拢,拇指于下颌正中,食指置下颌下缘,测量下颌角至斜方肌前缘的距离;

3.调整颈托,塑型;

4.放置颈托时先放置颈后,再放置颈前,保证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紧度适中;

5.颈托固定后,进一步检查判断伤情:

检查伤者头面部、耳、鼻、气管是否居中,胸部有无压痛,腹部、会阴部、骨盆挤压分离试验,四肢、脊柱、背部有无损伤。

6.搬运

(1)移动伤者:

急救员动作统一协调,搬动必须平稳,防止头颈部转动和脊柱弯曲。

(2)固定伤者:

伤者躯体和四肢固定在长脊板上,按从头到脚顺序固定,头部固定器固定头部,胸部固定带交叉固定,髋部、膝部固定带横行固定,踝关节固定带绕过足底“8”字形固定。

(3)急救员平稳抬起伤者,足侧的助手先行,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伤者头颈部情况。

 

附件3:

成人气管插管(经口)操作流程

(一)摆放体位:

病人取仰卧位,清除松动牙齿及义齿,清除口腔异物或分泌物,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充分后仰,以便口、咽、喉呈一条直线(颈椎伤患者除外)。

(二)面罩加压给氧:

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2~3分钟(交予助手操作),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保证气管插管时体内具有一定氧含量。

(三)准备导管:

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距离导管开口处1cm)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四)准备喉镜:

选择合适型号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五)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六)暴露声门:

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口唇及上下齿,左手紧握喉镜柄,将喉镜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后居中,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缓慢地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第一解剖标志)、咽和会厌(第二解剖标志),行至会厌和舌根之间,左手上提,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注意:

1、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2、不要把牙齿作为支点而挑起会厌。

(七)插入气管导管:

操作者用右手将气管导管沿着喉镜气管槽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位置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3-5cm,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通常在21~23cm。

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

操作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八)确认导管位置:

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接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双肺,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九)固定导管:

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和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附件4: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内容

操作要求

标准分

扣分

实得分

 

 

 

1.准备

戴手套

0.5

2.评估环境

观察周围环境,确定安全

0.5

3.判断意识

拍患者双肩

1

分别对双耳呼叫,呼叫声响亮有效

1

4.启动BLS

准备除颤监护仪、简易呼吸器和面罩

0.5

5.摆放体位

医生与患者体位正确

0.5

6.开放气道

观察口腔有无异物

1

压额抬颏方法正确

1

7.人工呼吸

判断自主呼吸动作规范

1

判断时间5~10秒钟

1

首次通气有效

0.5

有效人工呼吸

(仅绿灯亮为有效,每次0.25分)

第一周期

0.5

第二周期

0.5

第三周期

0.5

第四周期

0.5

第五周期

0.5

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

1

8.胸外心脏按压

检查颈动脉搏动方法正确

1

判断时间5~10秒钟

1

扣手,两肘关节伸直

1

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

1

有效按压

(仅绿灯亮为有效,每次0.3分)

第一周期

9

第二周期

9

第三周期

9

第四周期

9

第五周期

9

观察患者面色

1

9.复检

判断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

1

判断呼吸是否恢复

1

判断时间5~10秒钟

1

10.从拍患者双肩开始至最后二次人工呼吸结束的时间要求

150~160秒5分;161~165秒4分;

166~170秒3分;超过170秒不得分;

少于150秒,则每5秒钟扣1分,135秒以下不得分。

5

 

1.准备除颤

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1分),安放除颤电极板,报告心律情况“室颤,须紧急电除颤”(1分);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打开导电胶盖,在电极板上涂以适量导电胶混匀(1分)。

3

2.安放电极板

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左、右电极板各1分)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不得歪斜(左、右电极板各0.5分)。

3

3.选择能量

除颤能量选择正确。

1

4.充电

充电(1分),请“旁人离开”(1分)。

2

5.电极板紧贴皮肤

电极板压力适当(左、右电极板各1分),观察心电示波(1分)。

3

6.与患者保持安全距离

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1.5分),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1.5分)。

3

7.放电

除颤仪充电并显示可以除颤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

2

8.从擦干患者胸部皮肤开始至除颤放电完毕的时间要求

不超过20秒钟(21~25秒扣2分,26~30秒扣4分,31~35秒扣6分,>35秒0分)。

10

9.除颤结束要求

除颤结束,移开电极板,关机(1分);清洁患者胸壁皮肤(1分);报告“继续心肺复苏2分钟后复检,心跳、呼吸恢复,心肺复苏成功”(1分);清洁除颤电极板,正确归位电极板。

3

合计

100

附件5: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评分标准(伤员仰卧位)

项目

操作要求

标准分

扣分

实得分

戴手套,观察周围环境安全后正面走向伤者,表明身份

2

初步判断伤情(意识、截瘫)

2

告知伤者不能随意活动

1

 

 

急救员按分工准备物品及脊柱板,做好操作准备

1

调整颈部位置

急救员位置正确

1

术者使用头锁手形正确

3

术者体姿正确,手指不遮盖双耳

2

助手食指置伤者胸骨正中指引,术者调整颈部位置

2

助手使用胸锁正确,术者检查颈部

3

助手安置颈托

测量颈部长度手形正确

3

调整颈托

3

颈托使用方法正确,安置得当

3

助手检查判断伤情

检查顺序和方法正确

3

助手做胸锁操作

使用胸锁手形正确

3

急救员体姿正确

2

不得遮盖口、鼻

3

术者做改良斜方肌挤压法(头肩锁)操作

使用改良斜方肌挤压法(头肩锁)手形正确

3

急救员体姿正确

2

手掌、前臂固定头部

3

整体侧翻伤员

术者指挥,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者轴位翻动于侧卧位

3

动作协调、平稳

3

助手检查伤员脊柱及背部情况

3

平移伤员于脊柱板

将脊柱板安置于伤员背部适当的位置

2

术者指挥,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者轴位翻动于仰卧位

3

助手用胸锁手法固定头颈,手法正确

3

术者用斜方肌挤压法(双肩锁)固定头颈,手法正确

3

术者指挥,助手双手交叉,将伤员用双前臂推至脊柱板适当位置

3

急救员体姿正确

2

急救员动作正确,协调、平稳

3

固定伤员

助手使用胸锁手法正确

3

术者安置头部固定器

3

按头部、胸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顺序规范固定

5

固定带松紧度适当

2

搬运伤者

术者指挥,急救员平稳抬起伤者,足先行

2

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头颈部情况

2

整体质量

选手操作手法规范,口令简洁,动作交替流畅

5

在6分钟内完成(计时从宣布开始至并抬起伤者,每超过30秒扣1分)

5

合计

100

 

附件6:

成人气管插管(经口)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操作要求

标准分

扣分

实得分

准备

术者戴手套(1分)。

病人体位摆放得当,抬颏推额,气道开放满意(2分);体位保持好、无回位(2分);清除义齿、口腔异物或分泌物(2分)。

7

面罩加压给氧:

面罩位置恰当(1分),通气时无漏气(1分),气量适中500-700ml(2分),频率12-18次/分(2分)

6

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1分),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5分),正确置入导丝(1分),气管导管塑型满意(1分),充分润滑气管导管(1分);喉镜型号选择得当(1分),检查喉镜灯光良好(1分),关闭灯光备用(1分);准备牙垫(1分);准备胶布(1分);挂听诊器(1分);相关物品放置有序(2分)。

15

准备时间不超过2分钟(超过扣20分)。

 

正确使用喉镜(5分),没有撬动门齿的声音(5分),镜片深置入度适中,声门暴露充分(5分)。

15

气管导管进入深度21-23cm(10分)。

10

气管导管准确进入气管(20分);误入食道(扣20分)。

20

充气气囊内固定压力适中(2分)。

2

接简易呼吸器人工通气(2分),听诊双肺确认导管位置正确(2分),正确放置牙垫(固定翼不可压迫口唇)并撤出喉镜(2分);轻柔复位头颅无摔响(2分);正确固定导管(胶布长短合适、粘贴牢靠、不可粘住嘴唇)(2分)。

10

插管时间:

从开始插管(打开喉镜)至插管完毕、开始第一次有效气囊通气全操作过程不超过30秒(15分)。

15

奖励分:

插管时间<15秒(奖3分);15~20秒(奖2分)。

惩罚分:

插管后套囊未充气就进行通气(扣10分),未听诊确认插管成功即放置牙垫、退出喉镜(扣10分),未发现套囊漏气的导管用于插管(扣10分),重复操作动作(扣10分);

合计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