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培训讲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13322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23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施工培训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桥梁施工培训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桥梁施工培训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桥梁施工培训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桥梁施工培训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施工培训讲义.docx

《桥梁施工培训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施工培训讲义.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施工培训讲义.docx

桥梁施工培训讲义

 

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桥梁工程

桥梁技能培训讲义

安质环保部

2010年10月

 

挖孔桩施工作业技能培训讲义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桥梁工程挖孔桩基础施工。

2.作业准备

2.1场地平整,做好现场排水,并做到水通、电通、道路通。

2.2按照设计施工图,调查了解施工现场地上、地下的障碍物。

对地下电缆、地下管道、电力线路及既有道路进行迁改、移除或保护措施。

2.3熟悉桩基础工程设计图纸、说明及施工要求,及地质勘察报告书,以掌握施工区域各层土质的物理力学性质,桩持力层的岩土特征及埋深、地下水位及分布情况。

2.4熟悉现场情况、设计图纸,编制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2.5按施工方案要求备齐挖孔机具、气体检测仪、模板、通风机、水泵、照明及动力电器等,并检验各种机具的安全使用性能,确保施工使用安全。

2.6现场已经进行测量放样,对工班长及作业人员进行交桩。

2.7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技术要求

3.1施工前按设计提拱的配合比进行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3.2护壁混凝土采用现场机械拌合,桩身混凝土采用混凝土集中拌合站生产。

3.3挖孔和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应做好挖孔和混凝土灌注记录。

3.4领工员、安全员、技术人员应跟班作业。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场地平整→测量放样→开挖井口、施作锁口→架设井架、提升设备等→挖土→提升、弃土→检查孔型、孔径、垂直度→支模浇灌混凝土(C20)护壁→依次循环,挖至设计要求的岩层→检验孔桩直径、深度、持力层地质情况→排除孔底积水和清理虚土→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4.2施工工艺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人工挖孔

5.1.1场地平整

平整场地、清除杂物、夯打密实。

桩位处地面应高出原地面50cm左右,场地四周开挖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孔内。

5.1.2测量放样

领工员及工班长配合测量人员按设计图纸定出孔位,经复核无误后,开挖井口段,施作锁口(采用30cm厚1.0m高的C20钢筋混凝土),并将十字护桩埋设在锁口上,以便施工过程中检查。

5.1.3模板制作

护壁混凝土的模筑,采用钢模板。

钢模板面板的厚度不小于1.5mm,浇注混凝土时拆上节,支下节,自上而下周转使用。

模板间用U形卡连接,上下设两道6~8号槽钢圈顶紧;钢圈由两半圆圈组成,用螺栓连接,不另设支撑,以便浇注混凝土和下节挖土操作。

5.1.4开挖、护壁

桩基开挖时,需根据施工情况绘制施工挖孔柱状图,并核查设计钻孔柱状图资料。

如有不符应及时反馈设计单位进行处理。

1)同一墩台各桩开挖顺序,可视地质条件、桩位布置及其间距而定。

桩间距较大、地层紧密不需爆破时,可对角开挖,反之宜单孔开挖。

桩孔为梅花式布置时,应先挖中孔,再开挖其他各孔。

2)根据桩的中点,首先开挖第一节,预留中心桩,并施作锁口。

从桩位引出十字线,用铁钉钉在孔位锁口上,然后开挖土方,开挖直径以桩的外径为准。

3)模板拼装后经自检,经现场技术人员同意,方可进行护壁混凝土施工。

护壁混凝土强度采用C20,浇捣时应用振动棒或插钎充分振捣,确保护壁密实不漏水。

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地面以上30cm,地面以下1米)径向厚度为30cm,高出地面30cm,使其成为孔口锁口,以阻挡井上土石及其它物体滚入井下伤人,并且便于挡水和定位;锁口部分加设双层Φ8圆钢环向箍筋,箍筋间距20cm,环向箍筋间距为10cm,保护层厚度为10cm。

4)护壁混凝土浇捣后经养护24小时方可折模,进行下一皮施工。

护壁混凝土在初凝以前必须保持孔内地下水位低于护壁混凝土底部防止护壁混凝土水泥浆被地下水冲走。

5)掘进到一定深度,用电动绞车,绞车或三角架配备适当的吊斗从孔内提土和运送护壁混凝土下到孔内浇捣。

6)重复上述步骤,开挖到孔底。

挖孔和施作护壁必须交替作业,不能中途停顿,以防止坍孔。

每次开挖一皮,上、下皮护壁混凝土的搭接高度大于5.0cm。

每天按照实际开挖深度填写《人工挖孔桩施工原始记录》,并留取岩样同设计地质情况进行对比。

当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时,应立即上报,待监理、设计单位会同处理。

5.2爆破开挖

桩孔开挖至较坚硬土层或全风化、强风化及中风化岩层时,用风镐开挖,当遇中风化、弱风化岩层风镐挖掘难于作业时,采用爆破的方法进行开挖。

孔口爆破时,现场其它孔内作业人员必须撤离,孔口应加盖。

爆破后,必须用抽气、送风或淋水等方法进行孔内排烟降尘后,方可继续下孔作业。

钻孔方法:

采用机械钻孔,钻孔设备采用手持式风动凿岩机。

爆破方法:

了解岩层性状、节理、走向和地下水情况,确定所需钻孔参数、钻孔分布和爆破程序。

钻孔参数的确定:

根据岩层特性,确定孔径、孔深和孔距,一般对中、硬质岩破碎采用:

孔径:

40~65mm,孔距:

400~600mm,孔深:

800mm左右。

炮孔布置及爆破程序:

沿护壁四周400~600打一圈垂直炮孔,再由孔桩中心向护壁方向打斜孔,炮眼布置如下图。

平面剖面

图7-2-4炮眼布置图

5.3成孔检测

5.3.1挖孔至设计高程后,孔底应清除积水,进行孔底处理,做到平整、无松渣、沉淀或扰动过的软层。

5.3.2成孔后,由施工、监理、设计进行验孔,验孔内容包括孔深、孔径、孔型、垂直度及地质情况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3.3对于地质钻孔深度未达到对应的桩基础桩底以下8米的,在该桩施工至设计桩底标高后应进行超前钻探,并确保桩底有6米厚安全底板厚度,方可进行桩身钢筋笼安设和混凝土灌注。

5.3.4成孔检验合格后,立即安装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人工挖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孔位中心

50mm

全站仪、

吊线测量

2

倾斜度

0.5%

5.4钢筋的制作与安装

5.4.1桩基钢筋笼制作,根据运输及吊装能力,采用钢筋加工厂整体或分节制作,运至现场后利用汽车吊吊装入孔。

5.4.2钢筋笼制作,主筋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闪光对焊为主或冷挤压套管连接;在桩孔口两节钢筋笼间连接时,采用双面焊或单面搭接焊,同一截面范围内接头数量不超过主筋总数的50%。

双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不小于10d(d为主筋直径)。

加强箍筋与主筋必须焊接牢固。

钢筋笼制作在专用台架上进行,至少采用三个固定架(这三道加强箍筋要在环的内测,明确标识出每根主筋的准确位置)进行固定,禁止人工手扶固定间距,保证主筋和箍筋的轴线、平顺度和间距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焊制时用直角尺进行控制,确保加强箍筋与主筋垂直,首先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强箍筋,再转动钢筋笼照此方法逐步焊好其他主筋;然后套入螺旋筋,按照设计间距点焊、绑扎固定。

为保证骨架在吊装、运输过程中不变形,按照一定间隔距离,在加强箍筋内部焊接临时三角支撑,在吊装入孔过程中逐段去掉。

5.4.3吊装入孔

钢筋笼骨架安装采用两点吊:

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部三分点之间。

起吊时先提第一吊点,使骨架稍稍提起,再与第二吊点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止起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

随着第二吊点不断提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

骨架入孔时应慢慢下放,严禁摆动碰撞孔壁,防止孔口坍塌。

下至最后一根加强筋截面时,将骨架用钢管临时支撑于护筒口,再起吊第二节骨架,使上下两节骨架位于同直线上进行焊接(单面搭接焊),待全部接头焊后,并经现场监理确认质量合格后,方下沉入孔。

调整钢筋笼的中心位置,并采取措施进行固定,避免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浮笼现象。

5.4.4桩身保护层:

在桩身主筋范围内每2米设置一道混凝土垫块,确保钢筋笼与孔壁的保护层厚度。

5.4.5声测管安装

当桩身直径≧2.0m或桩长≥40m时,应埋设声测管。

声测管采用φ50mm壁厚3mm的无缝钢管,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置;管口高出设计桩顶20cm,每个声测管高度保持一致。

为确保混凝土灌注时管内不进污物,管底采用钢板,管口采用木塞进行封闭。

挖孔桩钢筋骨架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

±100

尺量检查

2

钢筋骨架直径

±20

3

主钢筋间距

±0.5d

尺量检查

不少于5处

4

加强筋间距

±20

5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

±20

6

钢筋骨架垂直度

1%

吊线尺量检查

5.5灌注混凝土

5.5.1孔桩成孔后、混凝土灌注前,应对孔径、孔深、孔形进行检查,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灌注混凝土。

5.5.2灌注支架采用移动式的支架,事先应拼装好,用时移至孔口,以悬挂串筒、漏斗。

5.5.3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自动计量,罐车运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不低于+5℃,也不高于+30℃。

5.5.4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通过串筒、溜管或震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设置减速装置。

5.5.5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30~45cm。

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器的振动深度一般不超过棒长度2/3~3/4倍,振动时要快插慢拔,不断上下移动振动棒,以便振捣均匀,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

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10cm,移动间距不超过40cm,对每一个振动部位,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混凝土不再冒出气泡。

5.5.6无水灌注的挖孔桩,其标高高于设计桩顶0.3~0.5米即可。

5.5.7当渗水量较大时,采用导管法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

6.材料要求

混凝土施工所使用的水泥、粉煤灰、粗细集料必须满足耐久性混凝土的相关要求,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原材料进场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劳动组织

1)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主要劳动力需要量表(每孔)

序号

工种名称

人数

备注

1

工班长

1

2

挖孔

3

每孔三班倒

3

爆破工

1

4

普工

2

8.机具设备配置

人工挖孔机具设备配置(每孔)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气体检测仪

1

2

通风机

1

3

水泵

1

4

照明设施

1

5

提升架

1

6

卷扬机

1

7

手推车或翻斗车

1

8

镐、锹、手铲、钎

1

9

安全活动盖板

1

10

安全爬梯

1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人工挖孔桩的质量检验执行现行的施工技术指南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9.2孔位控制:

桩位放样后,必须经过换手测量,缺桩位准确;

9.3孔径、孔形、倾斜度控制:

每次支护壁模板后,通过吊线(护壁锁口护桩),用尺量对孔径、孔形、倾斜度进行检查,出现超出验收标准的偏差,及时进行修正。

9.4地质核对:

桩基开挖时,需根据施工情况绘制施工挖孔柱状图,并核查设计钻孔柱状图资料。

如有不符及时反馈设计单位进行处理。

9.5桩底沉渣控制:

孔桩开挖至设计地层后,必须将孔底凿平、虚渣清理干净。

9.6混凝土质量控制:

若为干孔,采用人工振捣时需控制浇筑层厚度;若渗水量过大,则采取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艺;浇筑完毕后对桩顶部混凝土进行养护。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0.1.1多孔同时开挖时,应采取间隔开挖的方法。

相邻的桩不能同时挖孔,必须待相邻桩孔浇灌完混凝土之后才能开挖,以保证土壁稳定。

10.1.2桩孔下挖过程中,必须按照挖一节土做一节护壁或安放一次工具式钢筋防护笼。

桩孔垂直度和直径尺寸应每挖一节检查一次,发现偏差及时纠正,以免误差积累过大,造成倾斜或塌方。

10.1.3挖孔桩孔口,应设水平活动安全盖板。

当吊桶提升到离地面高1.8m左右(超过人高)时推活动盖板关闭孔口,手推车推至盖板上,卸土后再开盖板下吊桶吊土,以防土块和工具掉入孔内伤人。

最上一节混凝土护壁在井口处高出地面25-30cm(厚度与护壁相同),以防地面水流入井孔内或脚踢杂物入孔内。

孔井口边1m范围内不得有任何杂物,堆土应在孔井口边1.5m以外。

10.1.4挖孔桩施工一般不得在孔内爆破,若遇特殊情况,必须爆破时,需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报主管部门审批,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10.1.5挖孔、成桩必须严格按图施工,若发现问题需要变更,应及时与设计负责人联系,孔桩护壁后在无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条件下,严禁破石修孔。

挖孔、扩孔完成后,应及时组织验收并浇筑混凝土,特别是孔壁为砂土、松散填土、软土等不良土壤时不得隔夜浇筑混凝土,以免塌孔。

护壁混凝土拆模,须经现场技术负责人批准。

10.1.6正在开挖的井孔,每天上班前应随时注意检查卷扬机、支腿、钢丝绳、挂钩(保险钩)、提桶超高限位装置等,应对井壁、混凝土护壁的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10.1.7挖孔人员上下孔井,必须使用安全爬梯;井下需要工具,应该用提升设备递送,禁止向井内抛掷。

井孔上、下应有可靠的通话联络,如对讲机等。

10.1.8挖孔桩作业人员下班休息时,必须盖好孔口,或用高于80cm的护身栏将井口封闭围挡。

10.1.9夜间禁止挖孔作业,如遇特殊情况需夜间挖孔作业时,须经现场负责人同意,并有安全员在场。

10.1.10井下操作人员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超过4h,应及时轮换。

10.1.11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安全带,安全带接绳由孔上人员负责随作业而加长,井下有人操作时,井上配合作业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10.1.12孔底如需抽水时,必须在全部井下作业人员上地面后才能进行。

10.1.13井孔内一律采用12V安全电压和防水带罩灯照明,井上现场可用24V低压照明。

现场用电均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10.1.14孔内应经常检查有害气体浓度,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3%,其他有害气体超过允许浓度或孔深超过10m时,均应设置通风设备。

10.1.15正在浇筑混凝土的桩孔周围10m半径内,其他桩内不能有人作业。

10.2环保要求

10.2.1加强现场文明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的堆码整齐,保持场地清洁。

10.2.2加强现场废料的及时收集和处理。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能培训讲义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桥梁工程钻孔桩基础施工。

2作业准备

1)进行场地踏勘,对既有架空电线、地下电缆、给排水管道等设施妨碍施工或对安全操作有影响,应采取清除、移位、保护等措施妥善处理。

对影响施工的既有道路进行改移,并作必要的防护,避免扰民。

2)平整场地,以便钻机安装和就位。

位于浅水中的墩台采用土围堰或草袋围堰,深水墩台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场地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

3)场地布置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泥浆池、沉淀池的位置,沉淀池的容积应满足2个孔以上排渣量的需要。

4)准确放样桩位中心,埋设护筒,测量护筒顶高程,确定钻孔深度。

5)根据我标段的地质条件,确定采用冲击钻成孔。

6)组织钢材、水泥、砂石料等材料进场、检验,取得各种原材料检验报告,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7)编制施工方案、操作规程及技术交底书,进行技术培训。

3技术要求

1)对地质专业提出需要补充钻探的桩基础,待征地拆迁完成后再行地勘工作,根据新的地质资料重新修改设计,完成后方可按新的基础设计进行施工。

2)施工过程中应填写质量验收记录:

钻孔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钢筋(原材料及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钢筋(连接及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混凝土(强度、桩身处理及承载力试验)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钻孔桩施工前应进行工艺性试桩。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

场地平整→桩位放样→护筒埋设→钻机就位→泥浆制备→钻进→清孔→钢筋笼制作和安装→水下混凝土灌注→护筒拔出→成桩检测。

4.2工艺流程

 

4.3报验程序

4.3.1桩基放样:

桩基放样自检合格后,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孔钻进。

4.3.2成孔检查:

钻孔桩成孔后,对孔径、孔形、孔深及地质条件进行自检,合格后报请专业监理工程进行检验,合格后进行清孔。

4.3.2钢筋、水泥、外加剂、粉煤灰、砂石料进场检验:

原材料进场后进行自检,并报请试验监理工程师进行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制。

4.3.3钢筋笼成型检验:

钢筋笼经自检后,报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允许进入下道工序。

4.3.4清孔质量检查:

清孔至泥浆比重、桩底沉渣厚度满足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将钢筋笼吊装入孔。

4.3.5水下混凝土灌注:

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需监理工程旁站。

5施工要求

5.1场地平整

钻孔场地应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

场地位于浅水、陡坡、淤泥中时,采用筑岛、或用枕木或型钢等搭设工作平台。

5.2桩位放样

用全站仪准确放样各桩位中心,用十字桩固定位置;埋设护筒,测量护筒高程,确定钻孔深度;放样的桩位必须进行复核,误差控制在标准允许范围内。

5.3护筒制作及埋设

钻孔前应设置坚固、不漏水的孔口护筒。

冲击钻机护筒内径应比钻头大约40cm,护筒顶面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还应满足孔内泥浆面的高度要求,在旱地或筑岛时应高出施工地面0.5m。

5.4泥浆制备

选择和备足良好的造浆粘土或膨润土,造浆量为2倍桩身混凝土体积,泥浆比重可根据钻进不同地层及时进行调整。

泥浆性能指标如下:

泥浆比重:

岩石不大于1.2,砂黏土不大于1.3,坚硬大漂石、卵石夹粗砂不宜大于1.4。

粘度:

一般地层16~22s,松散易坍地层19~28s。

含砂率:

新制泥浆不大于4%。

胶体率:

不小于95%。

PH值:

大于6.5。

5.5钻机就位

钻孔平台搭设好后,将钻机移至桩位,安装钻机时要求底部应垫平,保持稳定,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顶端用缆风绳对称拉紧,钻头在护筒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保证钻架竖直,钻头、桩径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以保证孔位正确、钻孔顺直。

钻机摆放位置要结合平台受力情况合理布置,开钻顺序要统一安排,避免干扰。

当同一墩台内桩长不一时,应先施工长桩,后施工短桩。

斜坡上桥墩、台桩基应严格按照先下后上的顺序施工,下坡方向的桥墩基础施工完成后,才能开始上坡方向桥墩基础的施工。

要求采用整套冲击钻机设备。

为防止冲击振动导致邻孔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已浇筑混凝土强度,应侍邻孔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开钻。

5.6钻进

冲击钻开孔过程中,应按照“小冲程、勤松绳”原则进行。

初始应低锤密击,当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后,方可进行正常的冲击钻孔。

钻进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情况、钻头形式及重量等确定松绳量,均匀松放钢丝绳。

每次松绳长度宜控制在3~8cm内,严禁打空锤和松绳过多。

钻进过程中应勤抽渣,使钻头经常冲击新鲜地层。

在倾斜的岩层钻进时,应采用小冲程低速钻进,必要时应回填片石、卵石或混凝土冲平后再进行钻进。

发生卡钻时,不宜强提,应查明原因和钻头位置,采取晃大绳及其他措施,使钻头松动后再提起。

5.7成孔检验

成孔后应进行成孔检查,检查内容应包括:

孔位中心、孔径、孔深、倾斜度等。

孔深检查合格后,进行清孔工作,否则重新进行扫孔。

成孔孔位中心位置检测应恢复孔位中心点,采用尺量测定沿线路方向和垂直线路方向位置偏差。

成孔孔径检测可采用笼式检孔器或井径仪检测,前者以检孔器顺利通过为准,后者可根据直接测得数据进行验收。

成孔倾斜度检测可采用笼式检孔器检测法或电子测斜法。

成孔深度检测宜采用测绳直接量测,应沿孔周进行量测。

笼式探孔器检测:

其外径等于钻孔桩的设计孔径,长度等于孔径4~6倍。

检测时,将检孔器吊起,孔的中心与起吊钢丝绳保持一致,慢慢放入孔内,上下通畅表明孔径符合设计要求。

说明:

1、图中尺寸均以“m”计;2、D为桩径。

5.8清孔

成孔检查确认钻孔合格后,应立即进行清孔。

清孔应根据成孔工艺、机械设备、工程地质情况确定,清孔可选用吸泥法、换浆法、掏渣法、高压射风(水)辅助法等不同的清孔方法。

严禁采用加大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清孔使用的泥浆应经泥浆净化器处理符合要求。

清孔过程中应及时向孔内加注清水或新鲜泥浆,保持孔内水位或泥浆标高。

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必须再次检查孔底沉渣厚度。

当检查指标未达到要求时应进行二次清孔。

5.9钢筋笼制作

5.9.1桩基钢筋笼的制作,根据运输及吊装能力,采用钢筋加工厂整体或分节制作,运至现场后利用汽车吊吊装入孔。

5.9.2钢筋笼主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在桩孔口两节钢筋笼间连接时,可采用单面搭接焊,同一截面范围内接头数量不超过主筋总数的50%。

单面搭接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d(d为主筋直径)。

加强箍筋与主筋必须焊接牢固。

主筋与箍筋联结处宜点焊,若主筋较多,可交错点焊及绑扎。

钢筋笼的制作在专用台架上进行,至少采用三个固定架(这三道加强箍筋要在环的内测,明确标识出每根主筋的准确位置)进行固定,禁止人工手扶固定间距,保证主筋和箍筋的轴线、平顺度和间距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焊制时用直角尺进行控制,确保加强箍筋与主筋垂直,首先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强箍筋,再转动钢筋笼照此方法逐步焊好其他主筋;然后套入螺旋筋,按照设计间距点焊、绑扎固定。

为保证骨架在吊装、运输过程中不变形,按照一定间隔距离,在加强箍筋内部焊接临时三角支撑,在吊装入孔过程中逐段去掉。

5.9.3吊装入孔

钢筋笼骨架吊装时采用两点吊:

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部三分点之间。

起吊时先提第一吊点,使骨架稍稍提起,再与第二吊点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止起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

随着第二吊点不断提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

骨架入孔时应慢慢下放,严禁摆动碰撞孔壁,防止孔口坍塌。

下至最后一根加强筋截面时,将骨架用钢管临时支撑于护筒口,再起吊第二节骨架,使上下两节骨架位于同直线上进行焊接(单面搭接焊),待全部接头焊后,并经现场监理确认质量合格后,方下沉入孔。

调整钢筋笼的中心位置,并采取措施进行固定,避免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浮笼现象。

5.9.4桩身保护层:

桩侧绑扎混凝土垫块定位钢筋笼及设定保护层厚度。

垫块绑扎在桩身周四周,顺桩方向每2米设置一个。

5.9.5声测管安装

当桩身直径≧2.0m或桩长≥40m时,应埋设声测管。

声测管采用φ50mm壁厚3mm的钢管,采用φ60mm壁厚4.5mm的钢外套管联结,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置;下端距离桩底5cm,管口高出设计桩顶20cm,且各声测管高度保持一致。

为确保混凝土灌注时管内不进污物,声测管接头及底部应密封好,顶部用木塞封闭。

连接处应光滑过过渡。

 

钻孔桩钢筋骨架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

±100

尺量检查

2

钢筋骨架直径

±20

3

主钢筋间距

±120

尺量检查

不少于5处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