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环境094芳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05046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环境094芳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有机化学环境094芳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有机化学环境094芳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有机化学环境094芳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有机化学环境094芳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环境094芳烃.docx

《有机化学环境094芳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环境094芳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机化学环境094芳烃.docx

有机化学环境094芳烃

山东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本次授课内容芳烃教学日期10-10-12

授课教师姓名刘嘉丽职称副教授授课对象环境09级授课时数6

教材名称及版本有机化学简明教程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

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苯分子的结构,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法的定性解释。

2.掌握单环芳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法。

3.掌握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4.掌握苯环取代定位规则,给电子基团、吸电子基团及其理论解释和应用。

5.通过卤化、硝化、磺化、傅-克烷基化和酰基化反应理解芳香亲电取代反应历程。

6.了解萘的性质及二取代定位规律。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命名。

1学时

2.苯的结构,了解Huckel规则和芳香性概念。

0.5学时

3.苯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历程及取代定位规律),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

2.5学时

4.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规律及其应用。

2学时

5.稠环芳烃,萘、蒽、菲及致癌芳烃。

1.5学时

6.非苯芳烃及芳香性概念。

0.5学时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重点:

1.苯分子的结构及芳香性概念;

2.苯的化学性质,亲电取代反应历程;

3.两类定位基,苯的定位规则及应用;

4.萘的化学性质。

难点:

1.亲电取代反应历程;

2.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律。

主要外语词汇

AromaticHydrocarbons

Benzen,Phenyl,Benzyl(PhenylMethyl)Aryl,

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

采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和板书相结合的课堂讲授方法。

复习思考题

作业:

P963,4,5,6,8,9,11,12,14

参考教材(资料)

《基础有机化学》 邢其毅

 

第四章 芳 烃(AromaticHydrocarbons)

芳烃(Arenes)是指具有芳香性的碳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习惯上一般是指分子中含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

芳香二字的来由最初是指从天然树脂(香精油)中提取而得、具有芳香气的物质。

现代芳烃的概念是指具有芳香性的碳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它们不一定具有香味,也不一定含有苯环结构。

历史原因使得芳烃的名字保留下来。

Huckel规则:

一个具有同平面的环状闭合共轭体系的单环多烯化合物,只有当它的π电子数为4n+2时,才可能有芳香族的稳定性。

芳香性(aromaticity)的三个特征:

①π电子数符合4n+2规则(Huckel规则);

②结构上有共轭环存在(共平面、P轨道、键长趋于平均化、体系内能降低);③性质上易取代反应,难加成和氧化。

分类:

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稠环芳烃

 

单环芳烃是重点。

介绍化工原料“三苯一萘”。

芳烃的来源:

煤、石油、环烷烃脱氢、直链烷烃芳构化。

本章对于石油化工、煤化工、染料、高分子材料、粘合剂、表面活性剂、香精香料等精细化工专业的课题研究有重大意义。

 

第1节 单环芳烃

§1 芳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nomenclatureofaromatic)

1.基的概念

芳烃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所剩下的基团称为芳基(Aryl)用Ar表示。

重要的芳基有:

 

2.以苯环为母体的命名:

3.以官能团为母体的命名:

4.芳烃衍生物的命名(补充):

参考P93

有两种以上取代基时,优先次序:

-NO2,-X,-OR,-R,-Ph,-NH2,-OH,-C=O,-CHO,-CN,-CONH2,-COX,-COOR,-SO3H,-COOH等。

①以苯为标准,前面的当做取代基,后面的是官能团;

②以官能团为母体,编号从官能团开始;

③有两个以上的官能团时,排在后面的为母体,所在的碳原子为1号。

举例:

 

§2苯的结构(structuralofbenzene)

1、凯库勒结构式(KekuleStructures)

早在1825年,法拉第从煤焦油中发现了苯,由元素分析得知其分子式C6H6,四十年后,1865年,才由德国化学家Kekule提出了苯的结构,建立了有机化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使一系列芳烃的结构问题迎刃而解,推动了包括染料、医药、农药、橡胶、塑料、合成纤维、香料、合成洗涤剂等工业的飞速发展。

(加化学史的讲解:

究竟是谁先提出了苯的结构?

KeKule结构式有解释不了的问题:

没有烯烃的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正六边形,键长都相等;邻位取代物只有一种等。

2、近代价键理论

现代物理方法(射线法、光谱法、偶极距的测定)表明,苯分子是一个平面正六边形构型,键角都是120°,碳碳键长都是0.1397nm。

解释为:

杂化轨道理论:

每个C原子采取SP2杂化,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都垂直与碳环平面,肩关肩交盖,形成一个封闭的共轭体系,由于共轭效应使π电子高度离域,形成一个大π键,叫芳香大π键。

电子云完全平均化,故无单双键之分。

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中六个P轨道线形组合成六个π分子轨道,其中三个成键轨道,三个反键轨道。

苯分子的大π键是三个成键轨道叠加的结果,由于π电子都是离域的,所以碳碳键长完全相同。

共振论:

共振论是鲍林(PaulingL)在1933年左右提出来的。

写出的共振结构式越多,分子越稳定。

苯真正的结构就是这些共振结构的杂化体(能写出二十多个共振式),共振能150KJ/mol。

弥补了Kekule结构的缺陷。

§3 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physicalproperties)

一般为无色有芳香味的液体,不溶于水,相对密度在0.86-0.93,是良好的溶剂。

注意:

苯有一定的毒性,可破坏人的造血器官,降低白血球数量,影响神经系统。

§4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chemicalproperties)

单环芳烃性质稳定,大量用作溶剂。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是所有的有机化学反应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

4.1亲电取代反应(ElectrophilicAromaticSubstitutionReaction)

1.卤化(halogenation)

 

①活性:

F2>Cl2>Br2>I2。

通常指氯化和溴化,氟苯和碘苯不能用直接卤代的方法制备;

②苯环上的第一个取代基对要上去的第二个基团有定位作用,邻位和对位活泼;

③甲苯反应比苯容易,由于烷的供电作用;

④如果反应条件变了,产物不同(是自由基历程):

2.硝化(nitration)

①苯环上的硝基对要上去的第二个基团有定位作用,间位活泼;

②二取代反应条件苛刻;

③甲苯反应比苯容易,可得TNT――2,4,6-三硝基甲苯。

 

3.磺化(sulfonation)

①甲苯的磺化反应存在邻位效应,温度升高,对位产物增加;

②磺化反应是个可逆反应,水解可去掉磺酸基,在合成上起占位作用。

 

4.烷基化(alkylation)

除了卤代烃,醇和烯烃也可做烷基化剂。

工业上称卤代烃、醇、烯烃为烷基化剂。

5.酰基化(acylation)

除了酰卤,酸酐和羧酸也可做酰基化剂。

工业上称酰卤、酸酐、羧酸为酰基化剂。

注:

4,5两个反应又叫付-克反应(Friedel-Crafts)

①付-克反应使用的催化剂都是Lewis酸,有空的P轨道可以接受电子;

②当苯环上有吸电基(硝基、磺基、酰基、腈基)时,不发生付-克反应!

③烷基化反应可逆,伴随歧化反应,利用此反应,有甲苯制备苯和二甲苯;

④当烷基化试剂是三个C以上的直链时,取代时发生异构化(重排)反应;

问题:

得到正丙苯的办法:

⑤酰基化反应无歧化和异构化(得排),但反应时用催化剂量大,因为生成的产物与催化剂生成络合物,最后一步需要加酸析出(实验操作时要注意)。

6.氯甲基化(chloromethylation)

反应应用很广泛,-CH2Cl可转化为一系列其他化合物,在合成上很有用。

4.2亲电取代反应历程(MachanismofElectrophilicAr.Subs.)

――――加成-消去机理或芳烃阳离子机理(见课件)

实验证明,硝化、磺化和氯代是只形成σ络合物的历程,溴化是先形成π络合物,再转变为σ络合物的历程。

举例:

卤代:

磺化:

 

烷基化(正碳离子的重排):

 

总结:

反应机理:

是离子型机理,分二步进行;

反应活性:

苯环上电子云密度高;亲电试剂能力强,对反应有利。

4.3加成反应

问题:

六六六农药,联系构象异构。

说明优势构象。

4.4氧化反应

1.苯环的氧化――生成顺丁烯二酸酐:

2.脱氢反应---生成联苯

3.侧链的氧化

强烈氧化――生成羧酸

4.催化氧化――

参考P76,异丙苯氧化法是生产苯酚的主要方法,同时联产丙酮。

4.5聚合反应

苯――聚苯,热稳定性高,可在300度高温下长期使用,耐辐射性好,它的复合材料用于火箭发动机部件、原子能反应堆部件、高速轴承、耐辐射耐氧化结构件。

苯乙烯――聚苯乙烯,良好的透光性和绝缘性,用于光学仪器、绝缘材料及日用品等。

§5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5.1两类定位基

苯环上原有取代基对后面上来的取代基所起的定位作用,叫做定位效应。

1.第一类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

-O-,-NH2,-OH,OR,-NHCOR,-OCOR,-CH3,-C(CH3)3

      强活化基       中活化基         弱活化基

-C6H5,-C=C,-CH2Cl,-Cl,-Br,-I,

                 弱钝化基

特点:

①与苯相连的基团有特征:

带负电荷、有孤对电子、饱和单键;

②有供电性质,是活化苯环的,越活化,定位能力越强,反应速度越快;

③卤素特殊,属于第一类定位基,但使苯环钝化。

2.第二类定位基(间位定位基)

-NR3+,-NO2,-CCl3,-CN,-SO3H,-CHO,-COR,COOH,

          强钝化基        中钝化基

-COOR,-CONH2,-NH3+ 

特点:

①与苯相连的基团有特征:

带正电荷、不饱和键或同时与电负性强的基团相连;

②有吸电性质,是钝化苯环的,越钝化,定位能力越强,反应速度越慢;

③C=C特殊,是不饱和的,但属于第一类定位基。

5.2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

1.电子效应

主要以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来解释:

由于苯环上π电子的高度离域,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是完全平均分布的,但苯环上有一个取代基后,由于取代基的影响,环上的电子云分布就发生了变化,出现电子云密度较大与较小的交替现象,于是,进行亲电取代反应的难易程度就不同,进入的位置也不同。

硝基苯的电子效应分析:

(略)

甲苯的电子效应分析:

(略)

2.空间效应

原有基团体积大小和引入基团的体积大小都对产物的分布有影响,当原有基团和引入基团都很大时,大部分得对位产物。

参考P84表4-3和4-4。

5.3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律

1.定位能力一致时,亲电试剂进入两个取代共同定位的位置:

2.定位能力不一致时,

1同一类定位基,由定位能力强的定位;

②不同类定位基,由第一类定位基来定位;

③定位能力相近,得混合产物。

三取代、四取代···依此类推。

5.4定位规律的应用

1.解释反应现象;

2.预测化学反应;

3.选择合成路线。

举例:

1.苯→邻(对)硝基氯苯,间硝基氯苯

 

2.甲苯→2,4-二硝基苯甲酸

 

3.甲苯→2,6-二溴苯甲酸

 

 

4.苯→3-硝基-4-氯苯磺酸

5.苯→1,2-二溴苯

6.甲苯→2-硝基-4-溴苯甲酸

7.苯→对叔丁基苯丙酮

总结:

合成原则先上去的基团要有利于后上的基团(定位规律);先上去的基团应习题使苯环活化(反应活性);-SO3H可逆性,起占位作用。

问题1:

由苯和甲苯制备

问题2:

不能解决的合成?

如间硝基甲苯,间氯苯酚,1,3,5-三溴苯

重点总结:

1.苯的结构特点;

2.芳烃衍生物的命名;

3.单环芳烃的性质,亲电取代类型及反应机理;

4.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5.合成应用。

作业:

P963,4,5,6,7,8,9,11,12,14

 

第2节稠环芳烃(fuedorcondensedrinaromatichydrocarbons)

§1萘

无色片状结晶,有特殊气味,易升华,做防虫剂。

1.1结构特点

编号是一定的,1,4,5,8叫α-位;2,3,6,7叫β-位。

①C原子SP2杂化,所有的原子共平面;

②P轨道交盖,形成闭合的共轭体系;

③键长趋于平均化

④有芳香性,但离域能小,比苯易取代,易加成,氧化

⑤α-位活泼。

2.化学性质

(1)亲电取代反应

(2)加成反应

(3)氧化反应

缓和氧化:

强烈氧化:

1.3定位规律

1.当α,β位有第一类定位基时,发生同环取代;

2.当α,β位有第二类定位基时,发生异环取代;

§2其他稠环芳烃

2.1蒽(anthrance)

1.结构特征

蒽分子(C4H10)中含有三个稠合的苯环,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包含14个碳原子的π分子轨道。

菲是蒽的同分异构体,三个苯环不在一条直线上。

 

有四个α位、四个β位和两个γ位,因此一元取代产物有三种异构体。

青色荧光,做染料的原料。

①C原子SP2杂化,所有的原子共平面;

②P轨道交盖,形成闭合的共轭体系;

③有芳香性(n=3)

④γ-位活泼,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9,10位上。

2.化学性质

蒽虽然是是一个芳烃,但它的不饱和性比萘更加明显,性质也更加活泼,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γ位上。

氧化反应:

9,10-蒽醌

加成反应:

 2.2菲(phenanthene)

1.结构特征:

2.化学性质

菲的化学性质和蒽相似,也发生在9,10位,但总的来说不如蒽活泼。

2.3致癌烃

很久以前就注意到,如在动物体上长期涂抹煤焦油,可以引起皮肤癌,经长期的实验,发现合成的1,2,5,6-二苯并蒽具有致癌的性质,后来又从煤焦油中分离出一个致癌的物质,3,4-苯并芘。

现在已知的致癌物质中以6-甲基-1,2-苯并-5,10-次乙基蒽的效力最强。

   

§3富勒烯(fullerene)

参考P90,结合2010年的诺贝尔化学、物理奖,查阅资料并讨论。

第3节非苯芳烃

1931年,休克尔(E.Huckel)用简单的分子轨道计算了单环多烯烃的π电子能级,从而提出了一个判断芳香性体系的规则,称为休克尔规则。

休克尔提出,单环多烯烃要有芳香性,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成环原子共平面或接近于平面,平面扭转不大于0.1nm;

(2)环状闭合共轭体系;

(3)环上π电子数为4n+2(n=0、1、2、3……);

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环状化合物,就有芳香性,这就是休克尔规则。

例如:

 

其他不含苯环,π电子数为4n+2的环状多烯烃,具有芳香性,称为非苯芳烃。

3.1大环化合物(轮烯)

具有交替的单双键的多烯烃,通称为轮烯。

轮烯的分子式为(CH)X,χ≥10,命名是将碳原子数放在方括号中,称为某轮烯。

例如:

χ=10的叫[10]轮烯。

轮烯有否芳性,决定于下列条件:

a.π电子数符合4n+2规则。

b.碳环共平面(平面扭转不大于0.1nm。

c.轮内氢原子间没有或很少有空间排斥作用。

1.[10]轮烯

 

2.[14]轮烯

3.[18]轮烯

 

[18]轮烯受热至230℃仍然稳定,可发生溴代,硝化等反应,足可见其芳香性。

3.2稠环化合物

薁有明显的极性,其中五元环是负性的,七元环是正性的,可表示如下:

薁有明显的芳香性,表现在能起亲电取代反应上。

例如,薁能起酰基化反应,取代基进入1,3-位:

薁的衍生物如1,4-二甲基-7-异丙基薁存在于香精中,若含有万分之一时,就显蓝色,它又叫愈创蓝油烃,是治疗烧伤、烫伤和冻疮的药物。

3.3环烯离子化合物

1.环戊二烯负离子

环戊二烯的酸性比其他烯烃强,能生成碱金属的盐。

 

环戊二烯负离子中有6个π电子,正好填满三个成键轨道,因此它有芳香性,5个氢原子是等同的,负电荷分布在5个碳原子组成的共轭体系中。

2.环庚三烯正离子

环庚三烯正离子中有6个π电子,正好填满C7H7的3个成键轨道。

 

3.4杂环化合物

 

上述杂环化合物都符合休克尔规则,故都有芳性。

总结:

作业:

P963,4,5,6,7,8,9,11,12,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