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常见易错成语1500例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155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11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常见易错成语1500例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高考语文常见易错成语1500例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高考语文常见易错成语1500例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高考语文常见易错成语1500例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高考语文常见易错成语1500例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常见易错成语1500例推荐.docx

《高考语文常见易错成语1500例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常见易错成语1500例推荐.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常见易错成语1500例推荐.docx

高考语文常见易错成语1500例推荐

高中常用成语1500例

A

1.哀兵必胜:

对抗的两军力量相当,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

指受压抑而奋起反抗的军队,必然能打胜仗。

2.哀而不伤:

哀,悲哀;伤,妨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3哀鸿遍野:

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悲惨景象。

(哀鸿,哀鸣的大雁)。

4.爱莫能助:

心里愿意帮助,但是力量做不到。

5.爱屋及乌:

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6.安步当(dàng)车:

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

7.安分守己:

规矩老实,不做超出本分的事。

8.安贫乐道:

安于贫穷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

9.安如磐(pán)石:

安如泰山。

10.安如泰山:

形容安稳牢固,不可动摇。

也说安如磐石、稳如泰山。

11.安身立命:

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12.安时处顺:

安于常分,顺其自然。

形容满足于现状。

13.安土重(zhòng)迁:

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14.安危相易:

易:

变易,转变。

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15.安之若素:

(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16.按部就班:

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17.按图索骥(jì):

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18.暗度陈仓:

借指暗中进行某种活动。

19.黯然销魂:

黯然:

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

灵魂离开肉体。

心怀沮丧得好像丢了魂似的。

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20.嗷嗷(áo)待哺(bǔ):

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21.按下葫芦浮起瓢:

比喻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无法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22.安堵如故:

堵:

墙壁,居所。

故:

原来的。

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安堵:

安定地生活:

~如常。

23.爱不释手:

喜爱得舍不得放下。

B

1.白驹过隙(xì):

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2.白沙在涅(niè),与之俱黑:

涅:

黑土。

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3.白山黑水:

长白山和黑龙江,指我国东北地区。

4.白头如新:

白头:

头发白了;新:

新交。

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

跟刚认识一样。

5.白衣苍狗:

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也说白云苍狗。

6.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比喻学问、成绩等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以后仍继续努力。

7.百里挑一:

一百个里挑选出一个,形容十分出众。

8.百年树人:

树:

种植,栽培。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9.百身何赎:

百身:

自身死一百次;赎:

抵。

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

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10.百无聊赖:

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

11.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原指马陆这种虫子死后仍不倒下。

现用来比喻势力大的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余威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12.稗(bài)官野史:

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文字为稗官野史。

13.班荆道故:

班:

铺开;道:

叙说。

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

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14.班门弄斧:

在鲁班(古代有名的木匠)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15.坂(bǎn)上走丸:

像在斜坡上滚弹丸。

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坂:

<书>山坡;斜坡。

阪上走丸:

阪:

斜坡;丸:

弹丸。

象在斜坡上滚弹丸。

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阪:

<书>同“坂”。

16.抱残守缺:

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17.抱薪救火:

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

18.鲍鱼之肆:

鲍:

咸鱼;肆:

店铺。

卖咸鱼的店。

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19.暴虎冯(píng)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暴虎:

空手打虎;冯河:

徒步渡河)。

20.暴戾(lì)恣(zì)睢(suī):

残暴凶狠,任意胡为。

21.暴殄(tiǎn)天物:

任意糟蹋东西。

(殄:

灭绝;天物:

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

22.杯弓蛇影:

有人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客人以为酒杯里有蛇,回去疑心中了蛇毒,就生病了。

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23.杯水车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24.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25.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亦以形容急于求成。

26.闭门造车:

关上门造车,比喻只凭主观办事,不管客观实际。

27.敝(bì)帚(zhǒu)自珍:

破扫帚,自己当宝贝爱惜,比喻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

也说敝帚千金。

28.筚(bì)路蓝缕(lǚ):

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

柴车;蓝缕:

破衣服)。

形容创业的艰苦。

也作荜(bì)路蓝缕。

29.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其:

他的;锐气:

勇猛的气势;惰:

松懈。

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30.鞭辟入里:

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里:

里头)。

也说鞭辟近里。

31.便(biàn)宜行事:

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就斟酌处理。

也说便宜从事。

32.表里山河:

表里:

即内外。

外有大河,内有高山。

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33.别出机杼(zhù):

别:

另外;机杼:

织布机,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

34.别开生面:

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

35.别无长(cháng)物:

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困或俭朴(长,旧读zhàng)。

36.别无二致:

没有两样;没有区别。

37.冰山一角:

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来的一小部分。

38.博闻强识(zhì):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也说博闻强记。

39.步步为营:

军队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形容行动谨慎,防备严密。

40.步人后尘:

跟在别人的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别人。

41.不卑不亢:

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

也说不亢不卑。

42.不逞(chěng)之徒:

因失意而胡作非为的人。

不逞:

不能实现意愿;不得志。

43.不耻下问: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44.不揣(chuǎi)冒昧:

不考虑自己的莽撞,言语、行动是否相宜。

(谦辞)45.不法常可:

法:

当做模式、法则;常可:

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

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

46.不分青红皂白:

皂:

黑色。

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47.不分轩轾(zhì);不分高下、轻重。

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车前高后低为叫轩,车前低后高叫轾,借指高低优劣。

48.不孚(fú)众望:

孚:

信服。

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49.不负众望:

负:

辜负;众:

众人;望:

期望。

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50.不敢旁骛(wù):

形容全力做一件事,不敢分心到别的事里面去。

51.不即不离:

既不亲近也不疏远。

52.不教(jiào)而诛:

平时不进行教育,犯了错误就予以惩罚(诛:

谴责;处罚)。

53.不经之谈:

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经:

正常)。

54.不胫(jìng)而走:

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胫:

小腿)。

55.不拘一格: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56.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7.不刊之论:

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刊:

古代指削除错字,不刊指不可更改)。

58.不可救药:

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59.不可开交:

无法摆脱或结束(只作“得”后面的补语)。

60.不可理喻:

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61.不可名状:

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

说出)。

62.不可胜(shèng)数(shǔ):

不能数完,形容数量非常多(胜:

尽)。

63.不可收拾:

原指事物无法归类整顿,后借指事情坏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64.不可思议: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65.不可向迩(ěr):

不能接近。

66.不可终日:

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67.不郎不秀:

不像郎也不像秀,形容不成材或没出息(元明时代官僚、贵族的子弟称“秀”,平民的子弟称“郎”)。

68.不稂(láng)不莠(yǒu):

稂:

狼尾草;莠:

狗尾草。

本指禾苗中中无野草。

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

69.不落窠(kē)臼(jiù):

指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

70.不蔓(màn)不枝:

原指莲茎不分枝杈,现形容文章等简洁。

71.不毛之地:

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72.不名一文:

一个钱也没有(名:

占有)。

也说一文不名、不名一钱。

73.不谋而合:

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与“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有区别,“不约而同”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74.不能自已:

已:

停止。

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75.不平则鸣:

原指人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会发泄不满,后泛指对不公平的事情表示愤慨。

76.不期而遇:

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77.不期然而然:

没有料想到如此而竟然如此。

也说不期而然。

78.不情之请:

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79.不忍卒(zú)读:

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80.不容置喙(huì):

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81.不塞(sè)不流,不止不行:

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

现比喻不破除旧的、坏的东西,新的、好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

82.不速之客:

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速:

邀请)。

83.不同凡响:

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

84.不为(wéi)已(yǐ)甚:

不做太过分的事,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85.不温不火:

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

86.不瘟(wēn)不火:

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87.不肖(xiào)子孙:

指品德差,没出息,不能继承先辈事业的子孙或晚辈。

不肖:

品行不好(多用于子弟)。

88.不修边幅:

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89.不学无术:

没有学问,没有能力。

90.不一而足:

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91.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92.不以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93.不亦乐乎:

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

”(见于《论语•学而》)现常用作

补语,表示达到极点。

94.不易之论:

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95.不翼而飞:

①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②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

96.不虞之事:

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不虞:

出乎意料。

97.不约而同:

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98.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99.不知所云:

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100.不着(zhuó)边际:

形容言论空泛,不切实际;离题太远。

101.不足挂齿:

不值得一提。

102.不足为训:

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101.斑驳陆离:

形容色彩繁杂。

102.半斤八两:

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多含贬义)。

103.悲天悯人:

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动悲愤和不平。

104.背道而驰:

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

105.鞭长莫及:

《左传·宣公十五年》: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原来是说虽然鞭子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

106.别无长(cháng)物:

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07.别具一格:

另有一种风格。

108.不寒而栗:

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109.不吝赐教:

吝:

吝惜;赐:

赏予;教:

教导,教诲。

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

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110.不可磨灭:

磨灭:

消失。

永远消失不了。

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11.不厌其烦:

厌:

嫌。

不嫌麻烦。

112.不胜其烦:

胜:

禁得起;烦:

烦琐。

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113.不破不立:

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

114.不足齿数:

足:

值得。

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115.不甚了了(liǎoliǎo):

不太了解;不怎么清楚。

116.不虞之誉:

虞:

料想;誉:

称赞。

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117.不期而至:

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118.不堪设想:

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

119.不登大雅之堂:

大雅:

高贵典雅。

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120.不假思索:

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

凭借;依靠)。

121.不加思索:

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122.步履维艰:

行走艰难。

123.不苟言笑:

形容人态度庄重。

124.不齿于人:

齿:

象牙齿一样排列。

不能列于人类。

指被人看不起。

不齿:

<书>不与同列;不看作同类(表示鄙视):

人所~。

125.不可或缺:

不能有一点点缺失(或:

稍微;略微)。

对大学生来说,了解国情是的~一课。

126.奔走呼告:

一边奔跑,一边喊叫,形容为办成某事而到处宣传,以争取同情和支持。

127.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128.变幻莫测:

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129.标新立异:

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130.冰清玉洁:

形容高尚纯洁。

也说玉洁冰清。

131.捕风捉影:

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

132.不堪入耳:

堪:

可,能;入耳:

听。

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133.不落言筌(quán):

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通俗的说就是没有刻意地用华丽词藻和修辞手法修饰文章,却给人很好、出彩舒服清新的感觉。

褒义词。

言筌:

就是解释说明。

筌:

捕鱼的竹器。

134.不为人知:

不被人所知道了解。

知:

知道,了解。

135.不屑一顾:

不屑:

不值得,不愿意;顾:

看。

认为不值得一看。

形容极端轻视。

136.步履蹒跚:

蹒跚:

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

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子。

137.半壁江山:

指保存下来的或丧失掉的部分国土。

138.波澜壮阔:

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

139.比肩而立:

比肩:

并肩。

肩并肩地站立。

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140.不忘沟壑:

沟壑:

山沟。

念念不忘为正义而死,弃尸山沟。

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

也比喻人发迹之后不忘过去贫贱的日子。

141.半青半黄:

农作物还没有长好,青黄相接。

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142.八字没见一撇:

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也说“八字没一撇”。

143.白璧无瑕:

洁白的玉上面没有一点儿小斑点儿,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144.伯仲之间:

伯仲:

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

中间。

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145.博大精深:

(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

146.半瓶醋:

比喻对某种知识或某种技术只略知一二的人。

也说半瓶子醋。

147.百口莫辩:

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解不清,形容事情无法说清楚(多用于受冤屈、被怀疑等情况)。

148.不哼不哈:

不言语(多指该说而不说)。

149.不蔓(màn)不枝:

原指莲茎不分枝杈,现形容文章等简洁。

150.八面玲珑:

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

151.变徵(zhǐ)之声:

徵:

古代五声之一。

乐声中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52.剥丝抽茧:

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

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153.兵不血(xuè)刃:

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未经交锋而取得胜利。

154.并行不悖:

同时实行,互不冲突。

C

1.蚕食鲸吞:

象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象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

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

2.惨淡经营:

惨淡:

苦费心思;经营:

筹划。

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

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3.沧海横流:

沧海:

指大海;横流:

水往四处奔流。

海水四处奔流。

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

4.沧海桑田:

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也说桑田沧海。

5.沧海一粟(sù):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6.沧海遗珠:

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

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7.草菅jiān人命:

把人命看得和野草一样,指任意残杀人民。

8.侧目而视:

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9.参差不齐:

参差:

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10.曾(céng)几何时:

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11.曾(céng)经沧海:

唐代元稹(zhěn)《离思》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后来用“曾经沧海”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12.差(chā)强(qiáng)人意: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

稍微)。

13.差(chā)之毫厘,谬(miù)以千里:

开始相差得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强调不能有一点儿差错。

也说差以毫厘,失之千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4.插科打诨(hùn):

指戏曲演员在演出中穿插些滑稽的谈话和动作来引人发笑。

15.察察为明:

形容专在细枝末节上显示精明。

16.察言观色:

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

17.缠绵悱恻:

①形容内心悲苦难以排遣。

②形容诗文、音乐等婉转凄切。

18.蟾宫折桂:

科举时代称考取进士。

蟾宫:

指月亮;折桂:

科举时代指考取进士,现多借指竞赛或考试获第一名。

19.长此以往:

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而言)。

20.长歌当(dàng)哭:

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

21.长篇大论:

滔滔不绝的言论或篇幅冗长的文章。

22.长治久安:

指社会秩序长期安定太平。

23.尝鼎一脔(luán):

尝尝鼎里的一片肉,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比喻根据部分推知全体。

24.车水马龙:

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25.车载(zài)斗(dǒu)量(liáng):

形容数量很多,多用来表示不足为奇。

26.陈陈相因:

《史记·平准书》: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国都粮仓里的米谷,一年接一年地堆积起来。

后用来指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

27.陈词滥调:

陈旧而不切合实际的话。

28.晨钟暮鼓:

佛寺、道观早晚仪式。

早上敲钟,晚上打鼓。

现多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也说暮鼓晨钟。

29.瞠(chēng)乎其后:

在后面干瞪眼,赶不上。

30.瞠(chēng)目结(jié)舌: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31.诚惶诚恐:

惶恐不安。

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城门着了火,大家都用护城河的水救火,水用尽了,鱼也就干死了。

比喻因牵连而受祸害或损失。

33.城下之盟:

因无力抵抗到了城下的敌军而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

34.乘(chéng)风破浪:

《宋书·宗悫(què)传》: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现比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也形容事业迅猛地向前发展。

35.乘(chéng)人之危:

趁着人家危急的时候去侵害人家。

36.程门立雪:

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旁站立等待。

程颐醒来,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见于《宋史·杨时传》)。

后来用“程门立雪”形容尊师重道,恭敬求教。

37.惩(chéng)前毖(bì)后:

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毖:

谨慎;小心)。

38.惩一儆(jǐng)百:

惩罚少数人以警戒多数人。

也作惩一警百。

也说惩一戒百。

39.魑(chī)魅(mèi)魍(wǎng)魉(liǎng):

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魑魅:

传说中指山林里能害人的妖怪;魍魉:

传说中的怪物。

40.池鱼之殃:

指因牵连而受到的灾祸。

也说池鱼之祸。

41.持之有故:

见解或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42.尺短寸长:

《楚辞·卜居》: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由于应用的地方不同,一尺也有显着短的时候,一寸也有显着长的时候。

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

43.尺幅千里:

一尺长的图画,把千里的景象都画进去,比喻事物的外形虽小,但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

44.叱(chì)咤(zhà)风云:

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45.充耳不闻:

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46.重蹈覆辙:

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47.重整旗鼓:

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

也说重振旗鼓。

48.重(chóng)足而立:

两脚并拢站着,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

49.宠辱不惊:

受宠或受辱都不为所动,形容对得失不在乎。

50.抽肥补瘦:

比喻抽取有余的补给不足的,使相互平均或平衡。

51.抽薪止沸:

薪:

柴草;沸:

沸腾。

抽掉锅底下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同“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扬汤止沸:

把锅里烧的沸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想叫它不沸腾,比喻办法不

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2.稠人广众:

指人多的场合。

也说稠人广坐。

53.愁云惨雾:

形容使人感到愁闷凄惨的景象或气氛。

54.踌(chóu)躇(chú)满志:

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55.出类拔萃:

形容超出同类。

也说出类拔群、出群拔萃。

56.出其不意:

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

57.出奇制胜:

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泛指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

58.出人头地:

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等。

59.出神入化:

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60.出头露(lòu)面:

①在公众的场合出现②出面(做事)。

61.出水芙蓉:

芙蓉:

荷花。

刚开放的荷花。

比喻诗文清新不俗。

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62.初生之犊:

刚生出来的小牛。

俗语说:

“初生之犊不畏虎。

”后用“初生之犊”比喻勇敢大胆、敢作敢为的青年人。

62.初生牛犊不怕虎:

犊:

小牛。

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63.处心积虑:

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64.础润知雨:

础:

屋柱下的基石。

看到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兆。

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础润而雨:

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

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65.触目惊心:

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

也作怵目惊心。

66.穿靴戴帽:

比喻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说教,因多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

也说穿鞋戴帽。

67.穿云裂石:

(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

68.穿针引线:

比喻从中撮合、联系,使双方接通关系。

69.疮(chuāng)痍(yí)满目:

眼睛看到的都是创伤,形容遭受战乱、灾祸严重破坏后的景象。

也说满目疮痍。

70.窗明几(jī)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