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份合集湖南省常德市学年中考化学达标测试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5009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5份合集湖南省常德市学年中考化学达标测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精选5份合集湖南省常德市学年中考化学达标测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精选5份合集湖南省常德市学年中考化学达标测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精选5份合集湖南省常德市学年中考化学达标测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精选5份合集湖南省常德市学年中考化学达标测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5份合集湖南省常德市学年中考化学达标测试试题.docx

《精选5份合集湖南省常德市学年中考化学达标测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5份合集湖南省常德市学年中考化学达标测试试题.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5份合集湖南省常德市学年中考化学达标测试试题.docx

精选5份合集湖南省常德市学年中考化学达标测试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0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Mg2+、CO32-B.H+、Cu2+、NO3-

C.NH4+、Fe3+、SO42-D.K+、Ba2+、Cl-

2.向集有湿润的C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用湿度传感器测定容器内相对湿度的变化如下(已知一定体积的密闭气体,其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下述错误的是()

A.容器内发生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B.起始阶段曲线上升是因为反应有水生成

C.最后曲线回升是因为温度下降D.容器中的温度变化是因为发生化学变化

3.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在现代有继承和发展。

下列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玉石雕刻B.烧制陶瓷

C.葡萄酿酒D.火药爆破

4.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有三种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

5.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pH=2.1B.苹果pH=3.0

C.菠萝pH=5.1D.柿子pH=8.5

6.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变化关系的是

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B等质量的镁、铝、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C将过量的铁粉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

D将氢氧化钡固体加入到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

A.AB.BC.CD.D

7.某同学将一小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B.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D.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8.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学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铸迹斑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

B.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

C.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9.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用盐酸除铁锈:

B.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

C.食盐溶于硝酸钾溶液:

D.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

10.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分别将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30℃时,向80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70g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分别将3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甲析出固体质量比乙多

11.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布盖灭

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12.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B.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镁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则银也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解过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时,34g氯化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____g.相同条件下,碘难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有关;碘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有关;此外,你认为固体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_____条件有关.在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你会感到试管外壁_____;用X固体代替氢氧化钠重复上述实验,若试管外壁变冷,则加入的X固体可能是_____.

14.某班同学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手工馆中,同学们剪出漂亮的剪纸,剪纸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物理”或“化学”)变化。

陶艺馆中,陶艺作品上彩釉中含有锆元素,如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已知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22,则x=_____,Z=_____。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

如图2实验中2试管得到的气体是_____,保持该气体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填名称)。

某同学对弦歌湖的水样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①弦歌湖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可以采用_____来测定湖水的酸喊度(填字母);

A石蕊试液BpH试纸

③为了检验湖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水样中加入_____,拨拌,观察现象。

15.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沉淀、过滤可除去水中的________杂质:

加入_______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常用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__.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6.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图中x的值是_______。

(2)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对纯碱(Na2CO3)和小苏打(NaHCO3)两种固体进行实验探究.

写出甲、丙两种仪器的名称:

甲_____,乙_____.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丙仪器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丙仪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实验探究利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填“控制变量法”、“对比观察法”或“定量分析法”),实验目的是_____.

18.课堂上某老师按下图所示实验探究酸碱中和反应,请你对此进行分析:

(1)胶头滴管伸入细口瓶①中吸取稀盐酸时,应_____(填“先”或“后”)挤压橡胶胶帽。

(2)操作I:

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同时测定pH值,若测得pH逐渐变小,且_____时,则可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玻璃棒在烧杯②中不断搅拌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操作Ⅲ完成后,玻璃片⑤上的固体物质组成情况有_____种。

(4)下列实验能证明烧杯②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A取烧杯②中溶液少许,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无色

B取烧杯②中溶液少许,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紫色

C取烧杯②中溶液少许,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取烧杯②中溶液少许,加入少许CuO粉末,固体不溶解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2.0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5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63.2g(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

求:

(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pH=10的溶液中大量共存氢氧根离子,离子结合生成生成沉淀、气体、水时不共存;

A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B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C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氨气;

DK+、Ba2+、Cl-和氢离子间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共存;故选D

2.D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B、起始阶段曲线上升是因为反应有水生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C、最后曲线回升是因为温度下降,相对湿度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D、容器中温度升高,是因为氢氧化钠溶于水导致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A

【解析】

【详解】

A、玉石雕刻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B、烧制陶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C、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D、火药爆破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A。

【点睛】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4.C

【解析】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正确;B.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同,而原子种类相同,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反应前后的微粒比较,可知反应有两种生成物,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有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是剩余的反应的分子。

D.参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所以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选C

5.A

【解析】

【详解】

A、柠檬pH=2.1,小于7,呈酸性;

B、苹果pH=3.0,小于7,呈酸性;

C、菠萝pH=5.1,小于7,呈酸性;

C、柿子pH=8.5,大于7,呈碱性;呈酸性的物质中,柠檬的pH最小,故酸性最强,故选A。

6.D

【解析】

【详解】

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稀盐酸有过量,故图像正确;

B、等质量的镁、铝、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大小关系可以用来表示,故铝生成的氢气最多,锌生成的氢气最少,镁、铝、锌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故镁反应的线最陡,锌反应的线最平缓,故正确;

C、铁、铜、银的活泼性依次减弱,故将铁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后,铁先与硝酸银反应,当硝酸银反应完全后才与硝酸铜反应,铁与硝酸银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质量减小,故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增加,铁与硝酸铜反应的过程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至0,故正确;

D、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0,之后氢氧化钡过量,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但不会一直增大,故错误。

故选D。

7.B

【解析】

【分析】

将一小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先和锌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铜后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铜,说明锌已经完全反应。

【详解】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锌,可能含有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硝酸银过量),该选项说法正确;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不一定有硝酸银(硝酸银不足或恰好完全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滤渣中一定有银,一定没有锌,可能有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8.C

【解析】A、金银铜铁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正确;B、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银排在铜、铁的后面,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正确;C、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