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696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学科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百分数

(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一些运用百分数来解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教学活动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这一单元还特别安排了活动课“生活与百分数,”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

1.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进行相关计算。

2.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等活动,提高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进行相关计算。

运用折扣、税率、利率相关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1.认真钻研和深入挖掘数学教材资源,是用好新教材的基础。

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和实验的紧迫感。

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把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报、交流,总结税款、利息的求法,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和处理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加强学生听课习惯的养成训练。

学生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

7.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

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单元各课主要学习内容:

第一课时教材8页例1。

第二课时教材9页例2。

第三课时教材10页例3。

第四课时教材11页例4。

第五课时教材12页例5。

第六课时教材16页例活动1、活动2。

课时分配:

课序

课题

课时

1

折扣

1课时

2

成数

1课时

3

税率

1课时

4

利率

1课时

5

学会购物

1课时

6

生活与百分数

1课时

总课时

6

 

 

课题

折扣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百分数问题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百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

重点

理解现价、原价、折扣三者之间的关系,学会“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

难点

能应用“折扣”这个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核心

问题

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留

汇报

3′

课前预留习题:

(课前练习,课上展示)

1、什么叫折扣?

2、几折用分数怎么表示?

用百分数呢?

3、九折、八五折表示什么?

揭示课题:

同学们对折扣问题看来并不陌生,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研究折扣的相关问题。

(板书课题──折扣)。

 

交流、讨论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为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打下基础,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问题

出示

2′

出示导学问题:

课件出示例题1

(1)

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

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1)指名读题。

(2)分析题意。

(理解“八五折”,找到单位“1”)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学生阅读自学提示。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八五折表示的实际含义,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

 

自主

探究

8′

1.自主探究,找到解决问题方法。

2.教师巡导,参与到学生学习中去。

 

 

在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导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目的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会新知,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交流

完善

10′

学生交流、汇报、订正。

几折表示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

九折=90%八五折=85%

180×85%

=180×0.85

=153(元)

答:

买这辆车用了153元。

总结算法:

折扣=现价÷原价

小结:

求折扣问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相同。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具体事例,使学生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折扣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点拨

深入

5′

课件出示例题1

(2)

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多少钱?

(1)自己读题。

(2)理解“九折”,找到单位“1”。

(3)小组之间交流、汇报、订正。

拓展

反思

2′

这节课我们学了那些知识?

1、所学的应用题和已前学过的哪类应用题相类似?

2、用什么方法来解答?

学生思考、交流。

通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回顾,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完整化,又体现了数学学习要由书本走向生活。

基础

练习

8′

1.教材第13页第1题:

说一说,从图上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1)打完折后,每种面包多少元?

(2)晚8:

00以后,玲玲拿3元钱去买面包,她可以怎样买?

(让学生考虑买面包的多种方案)

2.妈妈买了一件大衣,打八八折,花了264元,这件大衣原价多少钱?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汇报、订正。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从而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要还原到生活中去。

延展

提升

2′

教材第13页第3题:

小明用优惠卡买了一套书,可以打八折,省了9.6元,问:

这套书原价多少钱?

(1)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解决。

可以直接列式,也可以列方程解决。

 

学生尝试解决。

鼓励学生多开动脑筋,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折扣(打折)

几折表示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

九折=90%八五折=85%

180×85%

=180×0.85

=153(元)

答:

买这辆车用了153元。

 

 

课题

折扣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成数的含义。

能熟练地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

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

重点

成数的理解和计算。

教学

难点

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

核心

问题

理解成数的含义。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留

汇报

3′

课前预留习题:

1.课件出示:

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

例如,报纸上写道:

“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像这样的信息?

(学生汇报相关报导)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成数。

 

交流、讨论

 

通过展示一些成数的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成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形成对成数的初步认识,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问题

出示

2′

1、自学教材第9页“成数”相关知识。

2、出示导学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1)指名读题。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

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学生阅读自学提示。

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解决百分数问题的经验,分析数量关系,尤其是明确成数是相对谁而言的,即找准单位“1”。

 

自主

探究

8′

1.自主探究,找到解决问题方法。

2.教师巡导,参与到学生学习中去。

 

 

在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导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目的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会新知,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交流

完善

10′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订正。

方法一:

350×(1-25%)方法二:

350-350×25%

=350×75%=350-350×0.25

=350×0.75=350-87.5

=262.5(万千瓦时)=262.5(万千瓦时)

 

在分析、归纳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和提高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点拨

深入

5′

小结:

“成数”这一现象在生活中太普遍了,因此学习这一知识对于我们非常有必要。

大家回去了解一下,你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些和打折有关的信息,收集起来,我们下节课交流。

通过小结,让学生感受“成数”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拓展

反思

2′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通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回顾,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完整化,又体现了数学学习要由书本走向生活.

基础

练习

8′

基础练习:

1.教材第9页“做一做”。

2.教材练习二第4题。

(2)汇报、交流、订正。

 

独立思考、解答。

汇报、订正。

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将成数知识与出境旅游的情境相结合,使学生看到成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并使学生通过计算,感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延展

提升

2′

3.教材练习二第5题。

利用已有的解决百分数问题的经验,分析数量关系。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成数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几成几就是十分之几点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几。

方法一:

350×(1-25%)方法二:

350-350×25%

=350×75%=350-350×0.25

=350×0.75=350-87.5

=262.5(万千瓦时)=262.5(万千瓦时)

答:

今年用电262.5万千瓦时。

 

 

 

课题

税率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纳税”及“税率”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应纳税额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纳税及储蓄的认识,体会依法纳税的光荣和储蓄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理解储蓄的意义。

教学

重点

理解“纳税”“税率”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并能进行应用。

教学

难点

将“税率”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核心

问题

理解成数的含义。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