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学期全套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5426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4.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上学期全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全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全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全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全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上学期全套教案.docx

《初二物理上学期全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上学期全套教案.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物理上学期全套教案.docx

初二物理上学期全套教案

第1讲:

机械运动1…………………………………………………………………………………………5

第2讲:

机械运动2………………………………………………………………………………………9

第3讲:

声现象……………………………………………………………………………………………11

第4讲:

物态变化1………………………………………………………………………………………21

第5讲:

物态变化2………………………………………………………………………………………26

第6讲:

光现象1…………………………………………………………………………………………33

第7讲:

光现象2…………………………………………………………………………………………39

第8讲:

透镜及生活中的透镜…………………………………………………………………………45

第9讲:

凸透镜成像规律…………………………………………………………………………………51

第10讲:

眼睛和眼镜及显微镜和望远镜……………………………………………………………56

第11讲:

质量和密度……………………………………………………………………………………61

第12讲:

密度的测量及应用……………………………………………………………………………64

 

 

第1讲机械运动1

一、【教学要求、目标】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参考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三、【课堂精讲】

知识点1:

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

刻度尺

2、长度单位:

国际---米用字母m表示

常用: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

换算:

省略

3、

一般常识:

 

4、刻度尺读数

使用刻度尺前要“三观察”:

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选、放、看、读、记”五点方法:

①选择适当量程的刻度尺;

②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a零刻度线与被测物边缘对齐b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c对于厚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③观察示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④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课堂练习

1.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你选用单位填在横线上

(1)一位同学的身高175

(2)一本物理书长2.67

(3)一元硬币的直径18.0(4)万里长城全长约6700

(5)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约16__________。

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3.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1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对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进行了测量,结果是8844.43m.数据表明,这次测量所用仪器的精度(最小分度值)是(  )

A.1mB.1dmC.1cmD.1mm

5.要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正确的是()

知识点2:

时间的测量

1、实验室常用测量工具:

停表(秒表)

2.时间单位:

国际:

秒符号:

s

常用:

小时符号:

h

分符号:

min

1 h=60 min1 min=60 s 

(2)实验室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停表(或秒表)。

  停表小刻度盘显示的是分钟(min),大刻度盘显示的是秒(s) 左图时间为1min40s(分针在1.5~2间故算为1min,秒针为40) 注意:

小盘的分度值是大盘的量程。

课堂练习

1、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l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 的长度是    m.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 示,他所用的时间是    s.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    ,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    m/s. 

 

2、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秒65次          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70℃  

 C.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5.0mm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3、对下列物理量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正常人的体温是32℃             B.你的脉搏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min

C.正在考试用的一张物理答题卡的质量约100 g     D.一张书桌的高度约0.8m

知识点3:

测量的误差

1、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与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就叫做误差; 

2、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尽量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3、误差不是错误。

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等造成的,是不应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课堂练习

1、有6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他们的数据记录如下:

L1=18.81cm,

L2=18.61cm,L3=18.82cm,L4=18.80cm,L5=18.805cm,L6=18.80cm。

 那么   

(1) 错误的数据是:

                 ; 

(2)不合理的数据是:

                   (3)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4)该物体的长度应该是:

                 。

 

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如果测量方法都是正确的,那么不论是哪个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都应得到相同的结果

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出的数值不同,其中一定有一人的测量方法不正确 

C.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一定的,只要测量方法正确一定不会有误差 

D.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一定的,即使测量方法正确也会产生误差

四、【课后作业】

1、

如图12-3-1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能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就用科学计数法) 

(1)1m=      mm;  

(2)30μm=      n(3)1600mm=    dm; 

(4)0.0025dm=        km;    (5)2×10-3km=      cm;    

 (6)1μm=       m. (7)63000m=km;

3、某人测得一本字典正文400页厚度为18.0mm,则该字典正文每张纸厚度为______mm。

4、

用右下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_mm,所测铅笔的长度为5.25______________(填单位)。

 

5、有三把刻度尺,规格不同。

钢板尺:

量程25 cm,分度值是mm;钢卷尺:

量程2 m,分度值是mm;皮卷尺:

量程20 m,分度值是cm。

请把完成下列测量需要选用的测量工具填在横线上的空白处:

 

(1)测量课桌的长度用__________; 

(2)测量三级跳远的成绩用__________; (3)测量小笔记本的长度用__________。

家长建议及评价:

 

家长签名:

第2讲机械运动2

一、【教学要求、目标】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3、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路程,并求出平均速度;

知道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频闪摄影”研究

物体运动的方法。

2、使学生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三、【课堂精讲】

知识点1:

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

1.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

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

问题:

静止的山和地面是绝对不动的吗?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3、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在运动还是在静止,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做为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注意:

a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不能以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b没有特殊指明时以地面或地面固连体为参照物 

c一旦被选为参照物,就假定他为静止的,速度为0  

4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而言的,即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相对静止条件:

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课堂练习

1.电影《闪闪的红星》中一句歌词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歌词中第一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第二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

2、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枯叶飘落 D.骏马奔腾

3.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上的房屋是静止的B.巍峨的喜马拉雅山是静止的

C.恒星是静止的D.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

4.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照物就是静止不动的物体B.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C.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照物D.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5、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静止的物体是(  )

 

A.飞奔的猎豹B.放在桌面上的书 C.慢慢爬行的蜗牛D.站在上升扶梯的人

6、《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_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_的.他不懂得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知识.

知识点2:

运动的快慢(速度)

1、速度:

是表示物理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

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

v=s/t

单位:

m/s、km/h;

关系:

1m/s=1×

=3.6km/h1km/h=

m/s=

m/s

2、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

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

特点:

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

v=s/t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3、平均速度的测量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课堂练习

1、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速度之比是3∶2,运动的时间之比是5∶3,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

2、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   ) 

A.v与s成正比   B v与t成反比   C  s与t成正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一辆长30 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 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 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20 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   ) 

A.140 m        B.170 m       C.200 m        D.230 m

4、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

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8所示,图9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

 

6、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四、【课后作业】

1、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两电动小车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根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1)观察图可知,甲车通过0.6 m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s. 

(2)观察图可知,乙车运动1min通过的路程     m. 

 

(3)比较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 

C.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D. 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3、某同学从甲地到乙地,前200m以4m/s的速度步行,后1000m以10m/s的速度乘车,则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  

A、7m/s  B、5m/s C、8m/s D、9m/s 

4、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

5、A.1.5m/s B.2m/s C.1m/s D.2.5m/s

6、一位同学以3 m/s的速度跑完全程的一半后,立即又用5 m/s的速度跑完另一半路程. 问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7、某汽车以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 h后通过全程的一半,要想在40 min内到达目的地,它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多少m/s?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家长建议及评价:

 

家长签名:

第3讲声现象

一、【教学要求、目标】

1.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及传播途径

2.了解声音的特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声音的传播和特性的应用

三、【课堂精讲】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

1、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的传播速度

(1)声音在固体(金属)中传播最快,在气体(空气)中传播最慢。

(2)v声=340m/s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受温度的影响。

(4)利用声速计算

公式:

v=

(5)回声: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人耳只能区分时间间隔0.1s以上的两个声音。

如果回声与原声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小于0.1s,那么人耳就不能区分回声与原声,这时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如果回声和原声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小于0.1s,人耳就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别开来,从而听到回声

课堂练习

1、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B、声源一定在振动

C、振动快的能发声,振动慢的不能发声;D、不振动的物体不发声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3、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及描述中能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的是(  )

 

4、夏天,我们通常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这种声音是由于(  )   

A. 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 B. 蚊子细嘴尖叫发出的  

C. 蚊子小腿抖动发出的 D. 蚊子腹部鼓动发出的 

B.5、人对着远处的高山大喊一声可以听到美妙的回声,一个人对着距离自己1360m远的高山大喊一声,他要听到自己的回声需()

A、1360s     B、680s    C、8s    D、2s

知识点2:

声音的特性(三要素)

1、音调:

主要指声音的高低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频率频率:

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

单位:

赫兹(简称:

赫—Hz)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频率的高低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响度:

就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强弱)

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振幅。

振幅:

发声体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响度越大。

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还与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人耳听到的声音越小。

人的理想声音环境是15~4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应不超过50dB;为保证正常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3、

音色:

声音的特色

 

4、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

(1)发声体振动,发出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响度足够的声音;

(2)具有能传播声音的介质;

(3)人耳具有正常的听觉.

具体过程如下:

发声体振动引起周围的介质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以发声体为中心由近及远向外传播,形成声波.声波传播到人耳处,引起人耳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形成听觉,这样人就能听到声音了.

人耳的构成:

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双耳效应: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课堂练习

1、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和“低”是指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

2、野外喊话时,把双手做成喇叭状围在口边,为了减少声音的______从而增大________。

人们能听出暖水瓶是否灌满是根据______不同,能听出不同乐器声是根据______不同。

3、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4、请填出下列描述中所指的声音的特征:

震耳欲聋:

     ;低声细语:

     ;

超声波:

      ;闻声辨人:

     。

5、现在很多牙医都在使用一种安全、卫生的洁齿技术“超声洁牙”,超声波之所以能够清洁牙齿,其主要原因是()

A.超声波中含有洗洁净B.超声波能够传递去污的指令

C.超声波能使液体振动,使污垢落下 D.超声波能发生反射

6、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验钞机B.微波炉C.电视摇控器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7、声音的传入耳朵的途径和顺序是: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链→内耳

8、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有三个:

一要有,二要有,三要有正常的人耳,并且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在Hz

9、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响度相同的是 _______。

 

10、

下列各图关于声现象的实验探究中,用来探究声音特性的是(  )

 

11、如图所示,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放在真空罩里手机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只能通过空气传播 

C.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快和慢会使声音的音调不同   

D. 周围的击掌声会惊动鱼缸中的金鱼,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

知识点3:

声音的利用和危害

1、噪声

(1)物理学角度的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和噪声是有一定区别的.乐音即好听、悦耳的声音,是由发声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即嘈杂、刺耳的声音,是由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环境保护角度的噪声: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所有声音都有可能成为噪声

(3)噪声的来源及危害

工厂里,发动机的运转声,材料的锯割、冲压、切削声;公路上,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振动和排气声,以及车身的振动声;建筑工地上各种机器和设备发出的噪声,安静图书馆里说话声等都是噪声.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轻则会妨碍工作、休息、影响工作效率,重则会引起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甚至会使听觉器官失去听力.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4)控制噪声的措施

①在声源处减弱:

改造声源结构;减小噪声响度;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内燃机排气管处加消声器。

②在传播过程中隔声、吸声:

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把噪声声源与外界隔离开;

③在接收处(人耳处)减弱:

戴防噪声耳塞,用手指塞住耳朵等.

2、声音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2)回声定位原理及其应用

回声定位:

超声波碰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声呐:

向水中发射各种形式的声信号,碰到需要定位的目标是产生反射波,接收反射波进行信号分析;处理,除掉干扰,从而显示出目标所在的方位和距离。

(3)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4)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5)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另一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声)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一定会致人伤害B.在家中,音响播放音乐一定不是噪声

C.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D.从环保角度来看,不符合环保的声音都是噪声

2、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A.噪声的产生B.噪声的传播C.噪声的接收D.以上三种均是

3、控制噪声的途径:

、、。

4、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5、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C.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可以判断悬崖的距离

D.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四、【课后作业】

1、如图是一种凹下道路设计,它能减小行驶汽车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这种设计的优点是()

A. 防止噪声产生

 B. 阻断噪声传播   

C. 防止噪声入耳 

D. 减小声音的传播速度

2、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 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 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 ⑤婚庆时的爆竹声; 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①④⑤ D. ①④⑤⑥

3、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

A长笛B小提琴C手风琴D二胡

4、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