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85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第二册教案

识字一

综合课

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挂图、生字卡片、

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出示词语(图片导入法)

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

(随学生的介

绍,随机出示词语)

(二)读词识字

1、出示卡片“我会认”,激发学生自主说认识的字。

谁会认生字条中的哪些字?

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学生复习已学生字,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打开课本,让学生自主学词学字。

(1)拼一拼,读词语,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2)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看清韵母读:

冰、丁、争、鸣(后鼻韵母)

看清声母读:

苏、争(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3、出示词语卡片,领读。

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4、看图,照例句说句子、找词语、读字。

(方法:

一人描述说句,

一人根据意思取词语字条认读。

(1)出示例句:

春天来了,大地好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找词语:

万物复苏

认读生字:

万复苏

(2)照样子说句,找词读字

句:

“春天来了,。

词:

柳绿花红(柳)莺歌燕舞(歌舞)

  冰雪融化(冰)泉水丁冬(泉丁)

  百花齐放(百齐)百鸟争鸣(争鸣)

5、分析字形结构,记字。

偏旁联想识字:

柳冰泉鸣(想想偏旁跟字义有什么关系)

部件组合识字:

歌(哥+欠)百(一+白)

6、指导写字,巩固生字

(1)观察字形,让学生发现字的特点。

(2)老师范写,让学生看清笔画的位置。

“冬”和“齐”的点写在竖中线上,撇笔和捺笔要舒展开。

“丁”的“亅”要写在竖中线上。

“万”字注意笔顺是“一、、丿”;“丿”在竖中线上起笔。

“百”字的横写得长一点。

(三)读词想象

1、用适中的速度朗读词语。

2、读出词语的韵味。

朗读时,每行的两个词语之间可接得紧些,读完末尾的“苏、

舞、冬、鸣”后要稍作停顿,以显示韵脚。

3、看图,听老师读,感受词语描绘的情景。

4、自己读词语,想象词语描绘的情景。

(四)实践活动

出示课后的问题,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说一说:

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

你看见春天的色彩了吗?

画一画:

美丽的春天图

找一找:

春天在哪里呢?

七、作业设计

1、回家跟爸爸妈妈说一说你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去大自然中找找你眼里的春天,画一画或与一写。

(寻找春天,放在春天真正来临时完成,先画一张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春天。

3、写字练习。

八、板书设计

识字1

柳绿花红(柳)莺歌燕舞(歌舞)

冰雪融化(冰)泉水丁冬(泉丁)

百花齐放(百齐)百鸟争鸣(争鸣)

课后反思:

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烂漫、爱玩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总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

传统的教学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习的特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

而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调动每个学生的感性经验。

教师的任务则是设计富有情趣的、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教学问题,组织他们参与活动、参与学习。

《柳树醒了》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课文中的插图,让人感到春天跳动着的生命力。

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奋进的。

在教学这一课前,我先让学生回家观察观察柳树,把观察到的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让爸爸妈妈记录下来,第二天带到学校来。

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柳树的生长过程已经掌握一二,在上课时学生纷纷发表意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让施教老师感觉心头一阵喜悦。

随后在让学生感悟课文大意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是谁让柳树醒了?

学生读文后能够很快地找到是春雷、春雨、春风、春燕让柳树醒了。

接着我跟学生说:

如果你是春雷、春雨、春风或春燕,你打算怎样让柳树醒来?

你喜欢扮演谁呢?

请你先仔细读一读你要扮演的那一段,读完后再请你在老师发下来的纸上画一画。

于是学生兴趣十足地读起课文来了。

不一会儿学生便纷纷举手要上台表现自己了。

表现时学生非常地逼真,比如扮演春雷的他就在柳枝上画了几棵嫩芽,问他原因时,他便说因为春雷唤醒了柳树,柳树刚刚醒来,所以才长出几个嫩芽。

多精彩的表现呀!

寻其主要原因便是教师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高后,生生动起来了,课堂效果相当不错。

通过教学的尝试,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时,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他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尽可能让学生有实践活动,以便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2、春雨的色彩

综合课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挂图、生字卡片、学生课前观察春天的颜色

两课时

第一课时

㈠、创设情境,朗读感悟(情境导入法)

1、自由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教师提问引读第一段:

你们看,春雨像什么?

(学生读句)听,春雨的声音呢?

(学生读句)

3、瞧!

田野里飞来一群小鸟,(出示挂图)这群小鸟在干什么呢?

(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

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齐读第二段。

⑵、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同学争论过问题?

怎么争论的?

(指名回答)

结合日常生活体验:

大家为了一件事情,都说出自己的看法,你一言,我一语,你一句,我一句,都想说服别人,这就叫“争论”。

这群小鸟在争论什么问题?

⑶、小燕子是怎么说的?

(指名用书上的话回答)小燕子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范写“绿”,学生注意观察)小燕子为什么认为春雨是绿色的?

(出示画面:

草地绿了,柳枝绿了。

)引读小燕子说的话。

小结:

春雨沙沙,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到处是绿草如茵。

你们说,春雨美吗?

美美的朗读第三段。

(以各种方式练读)

㈡、小组合作,角色表演

1、回忆学习上一段时老师提的问题,请四人小组合作,一人问,三人回答。

(出示画面三:

桃花、杜鹃花红了)老师范写“红”,学生注意观察。

引读小麻雀说的话,指导读出争论的语气。

2、借鉴学法,各小组合作学习小黄莺说的话。

(出示画面四:

油菜花、蒲公英变黄。

)引读小黄莺说的话。

3、找出描写春雨落下来样子的词语(落、淋、洒、滴),感悟用词之美,指导朗读2—5段。

4、找朋友练习表演。

5、指名上台表演(戴头饰)。

㈢、插入想象,引导探究

1、春雨真美,给大地穿上了彩色的衣服。

在小动物的眼中,春雨还可能是什么颜色的?

为什么?

(师随机板书)学生想象探究。

2、同学们,让我们睁开眼睛去观察春雨吧!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回答后,听录音总结-----春雨姐姐的话:

亲爱的小朋友们,我本身是无色、透明的,但能给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3、感情朗读全文。

㈣、积累练习

从课文或课外读物中搜集描写春天的词语,读读记记。

第二课时

㈠、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2、出示生字卡片“滴”、“欢”、“趟”让学生组词,比比看谁是“组词大王”。

3、读一读书上“读读说说”中的词语。

4、任意选择生字,分小组互相组词。

㈡、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练习表演。

2、男女同学和教师一起分角色表演。

㈢、表演唱歌曲《小雨沙沙》

㈣、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学生观察后,自由说应该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学生示范写,评议。

2、展示学生作品,点评。

㈤、扩展练习

画一幅画,展现春雨的色彩。

七、作业设计

1、找找描写春雨的诗歌,读读背背。

2、写字练习。

八、板书设计

2、春雨的色彩

红、绿、黄

教学反思: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诗意的课文。

讲的是春雨沙沙沙的下,三只小鸟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春雨是绿色的,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

春雨淋到柳树上,柳枝也绿了。

”“春雨的是红色的,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

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

”“春雨是黄色的,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

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

  多么恬美的意境,多么令人遐想联翩呀!

学完这篇课文,孩子们沉浸在那对春天的想象中,从他们的小嘴里迸发出许多优美的词句。

  一个女孩子站起来说:

“胡老师,我想唱《嘀里嘀里》给大家听。

”“是吗?

”我很惊奇,让她唱还是不唱?

下面的同学看着我,几个孩子已毫无顾及地哼唱起来。

看者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样子,我笑了。

她的精彩表演使大家的情绪空前高涨。

而后孩子们一起唱,配上动作,边歌边舞。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天真稚气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讲台上站满了一群手舞足蹈、兴致昂然的孩子,当然还包括我这个老师,多么欢快的时光呀!

  课堂中的这一幕,是我始料未及的。

它当然不在我的教学设计之中。

是孩子们的兴之所至感染激发了我,让我感悟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学情纳入即兴创造的成分,甚至可以超越目标设定的要求。

我想,这样的课堂会使我们的孩子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

 

3、邓小平爷爷植树

综合课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颜”的认识和“绿”字的书写;分角色朗读。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挂图、生字卡片、歌曲磁带、邓小平头像

两课时

第一课时

㈠、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树绿了,桃花红了。

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请了解植树节来历的同学作简单介绍。

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为什么呢?

请自由读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

㈡、自主预习,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注意巡视,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给学困生适当点拨。

2、同桌互查:

生字会认没有,课文是否读通。

3、开火车认读生字。

㈢、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出示讨论题

⑴你知道邓小平爷爷哪些情况?

他为什么要来植树?

⑵读了课文后,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组内交流展示:

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整理出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

3、全班交流反馈:

⑴教师相机出示邓小平画像,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适当作以补充,激发孩子们对邓爷爷的敬仰之情。

⑵教师相机讲述邓小平同志与人民一起植树的场面。

⑶抓住文中的长句子及关键词句进行品读。

如:

A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B邓爷爷挑选了一克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填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及锹土。

C他站到几步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

“不行,不行!

”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㈣、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2、请学生上黑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