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煤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32729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底煤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井底煤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井底煤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井底煤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井底煤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井底煤仓.docx

《井底煤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底煤仓.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井底煤仓.docx

井底煤仓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巷道名称:

本作业规程掘进巷道名称:

井底煤仓。

(暂定)

二、巷道设计目的及用途:

该巷道设计目的是为了满足22#层矸石、煤等运输需要。

三、巷道设计概况:

井底煤仓位于:

22#煤层(上仓口),与25#煤层一采区运输大巷。

巷道断面特征为立式圆形巷道,采用锚网+锚索+混凝土砌碹支护,溜煤眼净直径6m,高度43.144m,掘进总体积为V=909.92m³。

第二节编制依据

井底煤仓及装载硐室平、剖、断面图(编号:

S1228-148-01(02)(03))

附:

井底煤仓平、剖、断面图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井底煤仓与地面相对位置X:

4403334.463Y:

1961284.841

Z上口:

1331.000Z下口:

1289.251(底板),相对高差:

200米。

地面无建筑物。

第二节岩层赋存特征

22#煤层底板:

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及少量的炭质泥岩。

25-1#煤层以直接顶为主,老顶、伪顶不发育。

直接顶:

岩性以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为主,炭质泥岩、泥灰岩、高龄质泥岩次之,分布于井田大部分地段,厚1.78-10.27m,平均厚4.81m,胶结致密,稳定性较好。

底板:

以细砂岩为主,次为砂质泥岩。

25#煤层

以老顶为主,直接顶、伪顶次之。

伪顶岩性为泥岩,稳定性差。

直接顶:

主要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厚2.2m,稳定性较好。

老顶:

为灰色细砂岩,厚2.25-6.93m,平均4.59m。

特征:

细砂岩:

灰白色、灰色,成分以石英为主,含云母和暗色矿物,致密坚硬,多于砂质泥岩互层,层理较发育,层面富集炭质物,胶结类型为钙质基底式胶结。

粉砂岩:

灰色至深灰色,结构致密,微层理发育,层面富集炭质及植物碎片,泥质、钙质胶结。

砂质泥岩、泥岩:

灰色、深灰色为主,灰黑色次之。

结构致密,层理发育,常含有植物叶片化石,其坚硬程度随炭质含量的多少有所差异。

第三节地质构造

区域内为一向斜构造,N40~50E,总体是一个北~北东向的构造。

井田地质构造简单。

第四节水文地质

地表水入渗量小,根据地质资料显示,洪峰高度1-2M,洪峰流量380m³/s。

地下水补给微弱,含水层补给条件较差。

水位标高在井田内为1700m左右。

矿床充水类型为顶板直接充水。

矿井正常涌水量500m³/d,

最大涌水量600m³/d。

井底煤仓位于22#煤层(上仓口)与25#煤层一采区运输大巷(下仓口),从22#煤层底板与25#煤层顶板贯通,根据施工井下巷道时揭露22#煤层到25#煤层,主要有灰色粉细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及泥灰岩组成。

本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储煤仓布置在主斜井井筒,距井筒落平处17.213m,上仓口在22#煤层,下仓口穿过25#煤层。

储煤仓上口标高+1332.500m,储煤仓下口标高+1289.356m,储煤仓垂深:

43.144m,倾角90。

支护结构:

锚杆金属网+砼浇注+铁刚砂支护,锚杆采用¢16L:

1500㎜,金属网采用¢6钢筋焊接,规格:

100×100,打眼用YTP-28型凿岩机,锚索视围岩状况确定。

煤仓特征表:

 

区段

长度

(m)

直径(m)

掘进面积(㎡)

掘进体积(m³)

砼材料

备注

C30

混凝土

铁刚砂混凝土

混凝土材料远大于设计数量

1

1-2

2.00

5

4

12.56

25.12

10.98

2

2-3

2.24

6

5

19.63

43.97

15.82

3

3-4

4.11

6.8

6

26.42

108.59

27.90

5-6

6.8

6

4

4-5

13.89

6.8

6

26.42

366.97

94.29

5

6-7

3.79

7.5

26.42

100.13

40.24

23.50

6

装载硐室

265.14

51.33

合计

26.03

909.92

240.56

23.50

第二节支护设计

上仓口:

名称

型式

直径(㎜)

长度(㎜)

数量(根)

总长(m)

总重(㎏)

间距

备注

外竖筋

2000

¢16

2000

35

70.00

110.00

350

 

C30

 

外环筋

d3860

¢16

12120

7

84.84

134.05

300

内竖筋

2000

¢16

2000

35

70.00

110.00

275

内环筋

d3100

¢16

9734

7

68.14

107.66

300

联系筋

380

¢8

500

60

30.00

11.85

700×

600

小计

473.56

外竖筋

2240

¢16

2240

70

156.8

247.74

350

外环筋

d3860~5860

¢16

15267

8

122.14

192.98

300

内竖筋

2240

¢16

2240

35

78.4

123.87

309

内环筋

d3100~5100

¢16

12880

8

103.04

162.80

300

联系筋

380

¢8

500

140

70

27.65

700×600

小计

755.04

合计

1228.6

 

煤仓中部:

名称

型式

直径(㎜)

长度(㎜)

数量(根)

总长(m)

总重(㎏)

间距

备注

外竖筋

23830

¢16

23830

51

1215

1919.7

350

 

C30

外环筋

d5660

¢16

17781

80

1412.4

2231.59

300

内竖筋

23830

¢16

23830

51

1215

1919.7

314

内环筋

d5100

¢16

16022

80

1281.76

2025.18

300

联系筋

280

¢8

400

1009

404

159.42

700×

600

小计

8255.59

煤仓下口

外竖筋

3200

¢16

3200

52

1664

2629.12

350

铁刚砂混凝土

外环筋

d2974~5660

¢16

13555

11

149.11

235.59

300

内竖筋

3200

¢16

3200

52

1664

2629.12

309

内环筋

d2414~5100

¢16

11797

11

129.77

205.04

300

联系筋

280

¢8

400

103

41.2

16.27

700×600

小计

5715.14

合计

13970.8

 

壁座:

名称

型式

直径(㎜)

长度(㎜)

数量(根)

总长(m)

总重(㎏)

间距

备注

壁座

2579

¢16

2579

70

180.53

285.24

350

 

C30

 

外环筋

d6660

¢16

20922

2

41.84

66.11

300

内竖筋

309

内环筋

d6160

¢16

19352

2

38.7

66.11

300

联系筋

607

¢8

607

70

42.49

16.78

700×

600

小计

429.28

装载硐室

外竖筋

7400

¢16

7400

68

503.2

795.1

350

外环筋

内竖筋

5340

¢16

5340

99

429.66

678.86

309

内环筋

联系筋

380

¢8

500

432

216

85.32

700×600

小计

1559.28

合计

1988.56

 

第三节支护工艺

1、巷道断面

煤仓断面布置为圆形,煤仓全长43.144米。

本煤仓因其垮度大,使用年限长,故采取锚杆+金属网临时支护,待煤仓主体形成后,采用钢筋+砼+铁刚砂浇筑。

巷道断面及材料消耗:

 

序号

 

工程区段

 

岩性

 

长度(m)

 

掘进面积(㎡)

 

掘进体积(㎡)

材料消耗

C30混凝土

铁刚砂混凝土

1

(1)-

(2)

岩石

2.00

12.56

25.12

10.98

——

2

(2)-(3)

岩石

2.24

19.63

43.97

15.82

——

3

(3)-(4)

(5)-(6)

岩石

4.11

26.42

108.59

27.90

——

4

(4)-(5)

岩石

13.89

26.42

366.97

94.29

——

5

(6)-(7)

岩石

3.97

26.42

100.13

40.24

23.50

6

装载峒室

岩石

——

——

265.14

51.33

——

爬梯消耗15米

合计

26.03

909.92

240.56

23.50

附:

煤仓平面布置图;煤仓位置系统图;综合柱状图;

煤仓支护平、断面图;采掘工程平面图

 

第4章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方法

沿煤仓上口中心与下口煤仓漏斗中心方向打一钻孔,然后采用反井钻机钻一直径1000—1200㎜钻孔,在煤仓掘进时利用该钻孔进行扩刷煤壁、通风、溜矸与排水,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最后对煤仓壁进行混凝土浇注,待混凝土凝固后,再施工煤仓上口。

绳捆模板自下而上分模浇灌,模高度1500mm。

搅拌机置于煤仓上口,通过设置溜槽或管道,直接将混凝土入模。

煤仓掘进采用自上而下、全断面分段掘砌壁的方法施工,每次分段段高为3.0米(第一个段高上部1.0米为钢筋混凝土,且预留锁口梁窝)。

在煤仓上口机头硐室装定位线,为煤仓中心线,煤仓仓身掘进段高为3.0m,以反井钻孔为界,周圈外扩2.9米;掘完后对煤仓下部进行混凝土砌壁二次支护。

再施工采区煤仓的溜煤口。

(1)严格按韩家洼煤业公司提供的井底煤仓施工图及现场标定井底煤仓中心线进行施工。

(2)采用炮掘,人工扒装,全断面施工,施工时按照煤仓断面画好轮廓线,炮眼布置图点好眼位,利用风钻打眼,依据爆破说明书进行装药、联线、放炮。

(3)浇灌施工顺序及方法

(1)施工顺序

找平、铺砂100mm→固定模→校正→浇筑砼→拆模

(2)安装模板

安装模板时严格按照煤仓中心线找正、找平模板,并在上下井圈模板外侧分8~10个方向与井帮之间打木撑加固,木撑必须牢靠,以浇灌混凝土冲不掉为原则,随着混凝土浇灌木撑随之拿掉。

(3)砼浇灌

①砼浇灌

地面安设电子搅拌机,按规定将混凝土配制好,利用箕斗把混凝土放到工作面加水搅拌达到要求入模。

浇筑时分层浇筑,并用127V电动振动棒振捣密实。

②井底煤仓漏斗浇筑需加工特制模板,铁刚砂混凝土二次浇筑。

4、井壁的要求

.测量人员定期校煤仓中心线,确保准确。

.煤仓的净宽度中线至井壁任一点距离不超过±30mm。

.支护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局部不小于设计30mm。

.表面光滑,无蜂窝、麻面、狗洞、空帮现象。

.接茬严密,无台阶、缝隙。

.加强材料验收制度,砂、石含泥量不超过规范要求,过期结块、无出厂合格证的水泥不得使用。

.砂、石、水泥按规范要求定期送质检站作实验。

5、主要安全措施

(1)、保证立模质量,以反复检查确认正确无误后才能固定模板,模板支撑一定要牢固,确认固定牢固后才能入模浇灌。

(2)、稳模完成经韩家洼煤业公司、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才可以进行现场拌料浇注。

(3)、在浇灌砼前要有专人检查模板稳立的是否正确,支撑是否牢固,模板拼接是否严密,模板内的浮矸和木屑是否清理干净等,检查合格后才能浇灌砼。

(4)、在开始浇灌砼时,应先铺一层厚度约12-15mm的铺底灰浆,铺底灰浆一般用42.5#普通水泥,配比1:

3的水泥砂浆。

(5)、砼严格按C30配合比进行搅拌。

每次搅拌使用水泥、砂子、石子、水,配合比为:

1:

1.11:

2.72:

0.38。

(原材料必须送检验室检验)

(6)、砼搅拌好后,立即进行浇灌。

存放时间超过1小时的必须再次搅拌才能使用。

砼搅拌后,存放时间超过它的初凝时间(2小时)就不能使用了。

(7)、浇筑时要分层入模,加强振捣,保证不使模板受挤变形,不得出现蜂窝、麻面、狗洞等,封顶要充填密实。

(8)、在浇筑过程中,还要经常检查模板、撑木等是否发生走动或变形,如发现与设计要求不符时,要找出原因立即处理。

(9)、每浇筑高度300㎜左右就必须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一次,要求随浇筑随振捣。

浇筑时必须均匀向模板两边对称浇灌,以免碹胎受力不均发生变形、跑模。

(10)、为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整体性,尽量采取连续浇灌法。

在浇灌中,如果隔2小时以上,必须把上次浇灌砼的表面凿成麻面,并铺设一层稀灰浆,然后再浇灌砼。

(11)、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12)、砌碹厚度不小于设计值。

(13)、基础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14)、砼强度检测:

本工程预留的混凝土试块不少于三组。

第二节凿岩方式

本规程所施工的煤仓均采用光面爆破的方法破岩。

1、打眼机具:

采用YTP-28型气腿式凿岩机、钻杆采用Φ22×1500mm及Φ22×3000mm六角中空成品钎,钻头采用Φ32mm一字钻头打眼。

风源来自地面压风机房。

2、降尘方法

采用湿式打眼,放炮使用水炮泥、装药前、爆破后冲刷岩帮、扒装时洒水降尘、使用放炮喷雾、巷道定期洒水冲尘及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方法。

第三节爆破作业

掏槽方式为楔形掏槽方式。

1、炸药、雷管:

使用煤矿安全许用二级炸药、煤矿安全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

2、装药结构:

正向装药。

3、起爆方式

起爆使用MFB-200型发爆器,串联方式联线。

全断面一次装药一次起爆。

为确保光面爆破,根据围岩及特殊地质条件,应随时调整爆破参数,周边眼采用隔眼装药爆破或用风镐、手镐刷至设计尺寸。

装药前,班长要派专人到通往距放炮地点直巷100m(有掩体)、弯巷75m处设岗警戒,站岗人员要将炮区内与装药无关的所有人员全部撤至警戒线以外,要严格执行好“一炮三检”、“三人连锁制”及“迎送岗”制度,送岗人员回来并说明安全无问题时,当班班长依照出勤人数逐一核对,然后由班长下达放炮命令,放炮员方准放炮,放完炮有专人撤岗,得不到撤岗命令,站岗人员不准撤岗。

附:

爆破警戒图(图)。

第四节装载与运输

(一)支护材料、设备运输:

现场所用材料或设备用标准矿车或平板车,由主斜井至井底车场,运至迎头外料场,卸车后码放整齐,码放高度不超过1.5米。

(二)矸石运输:

井底煤仓所出的矸石,由人工配合耙装机装入矿车,主斜井井筒→绞车箕斗提升→地面翻矸场→装载机→翻斗汽车→地面排矸场或主斜井井筒→沉淀池→清撒煤巷→清撒斜巷→措施巷→25#皮带→主煤仓→主皮带巷→地面。

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在掘进施工煤仓时,巷道所敷设的电缆、风、水管路、风筒等均要按断面图中规定的位置吊挂牢固、整齐。

电缆钩间距不超过1.6m,确保间距均匀,间距误差不超过±100mm,电缆垂度不超过50mm。

固定高压风、水管路距迎头不大于20m,高压风、水管路、排水管均采用无缝钢管,管路要接口严密,不得出现漏风、漏水现象。

风筒要环环吊挂平直,风筒口距迎头岩巷不大于8m。

轨道仍使用主斜井铺设的轨道。

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井底煤仓施工前,备齐所需搅拌机、凿岩机、电缆等施工用具及浇灌材料。

保证煤仓顺利有序完成。

(2)测量放线

在煤仓上口机头硐室中心固定一木橛子,测量人员标定、悬挂煤仓中心线以指导施工。

第五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通风

井底煤仓采用钻孔通风。

新鲜风由主斜井井底煤仓下口至煤仓上口。

乏风通过一采区集中运输大巷→联络巷→25#轨道巷→总回风巷→立井→至地面。

风量计算:

1、风量计算

(1)按煤仓工作面最多人数计算

Q掘=4N=4×25=100m3/min

式中:

N煤仓工作面最多人数

(2)、按煤仓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

Q掘=qcH4/×kcH4=0.59/1﹪×1.3=76.7m3/min

式中:

qcH4煤仓工作面风流中的瓦斯绝对涌出量取0.59m3/min

C煤仓工作面回风流中的允许的瓦斯浓度取1﹪

kcH4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3

(3)、按最低风速计算

Q掘=60×S=60×0.15×26.42=237.8m3/min

式中:

V小煤仓工作面最低风速取0.15

S巷道断面237.8㎡(取煤仓工作面扩刷后最大断面)

(4)、按炸药量计算:

Q掘≥10A

≥10×12.6

≥126m3/min

式中:

A----煤仓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取2-3段辅助眼炸药使用量12.6kg。

(全断面用炸药:

24.6kg)

10----使用1kg炸药的供风量,m3/min

Q掘----掘进工作面的需风量,m3/min

(5)、按风速进行计算

煤仓扩刷最低风量:

Q岩刷≥60×0.15S掘=60×0.15×26.42=237.8m3/min

(6)、根据以上计算,工作面所需最大风量为237.8m3/min。

根据风量及风压,安装两台FBD№6-15×2局扇通风机,采用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风机总风量为100-420m3/min,能够满足煤仓施工通风需要。

第2节压风

压风来自地面压风机房,通过φ108mm压风管,将压风送入工作面。

压风系统:

地面压风机房→斜井→井底车场→一采区集中运输大巷→井底煤仓。

第三节瓦斯防治

严格执行通风、瓦斯检查制度.瓦斯检查员每班至少两次到工作面检查瓦斯,并及时了解工作面有害气体状况,瓦斯检查员要做到“一炮三检”并记录好数据,而且要有当班队长签字,瓦检员利用光学甲烷检测仪检查瓦斯浓度,做到瓦斯超限不作业。

距迎头不大于5.0m的地点,悬挂一台常开的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第4节综合防尘

井底煤仓综合防尘使用¢50㎜防尘管路,供水管路由地面静压水仓供给。

地面静压水仓→主斜井→井筒→井底→煤仓。

井底煤仓掘进时要采用湿式打眼、放炮洒水、冲刷岩帮、装岩洒水、净化风流、放炮使用水泡泥、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

第5节防灭火

井底煤仓采用风钻钻眼,人工装矸,防火的重点是防设备、电缆、爆破、人为火灾。

防火系统:

地面水池→主斜井→主井筒→井底→工作面。

第六节安全监控

井底煤仓工作面配备一组瓦斯探头,一个吊挂在煤仓5米处,一个吊挂在工作面回风流巷帮位置,施工时按规定配备便携式甲烷报警仪。

便携式甲烷报警仪的配备和使用:

1、队长、技术员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对其分管范围内的区域进行不间断的监测,如有报警现象(甲烷报警点为0.8%)必须进行处理。

2、爆破工下井担任爆破工作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在爆破地点每次爆破时要进行“一炮三检”工作,并做好记录。

3、当班班组长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并把常开的报警仪悬挂在掘进工作面5m范围内无风筒一侧,当报警时,停止工作,进行处理。

4、电钳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在检修工作地点20m范围内检查甲烷浓度,有报警现象时,不得通电或检修。

第七节供电

井底煤仓动力电源来自井下25#层KBSGZY-630KVA/110/0.69KV移便,选用MY-3×90㎜+1×35㎜矿用橡胶阻燃电缆450米,引到煤仓口。

KBZ-400馈电总开关,并由该开关引出一路局扇备用电源。

井下煤仓局扇主电源来自22#煤层临时变电所KBSG-315KVA/10/0.69移变。

采用MY3×50㎜+1×25㎜矿用阻燃橡胶电缆500米到煤仓工作面巷口KBZ-200馈电作为风机主用电源。

第8节排水

根据地质说明书的有关资料预测最大涌水量25m3/h,正常涌水量20m3/h。

采用风泵排水,风泵必须完好,一台备用,排水管路采用∮57钢管,将迎头水排到水沟,流至临时水仓内,用水泵排到地面。

排水路线:

工作面→25#清撒巷→主排水管→地面。

第9节运输

井底煤仓在施工期间,矸石运输由工作面、井底、主斜井井筒、地面翻矸、装载机、翻斗汽车拉运到矸石场。

井底煤仓所需设备、材料由地面、主斜井井筒、井底煤仓、工作面。

矸石:

工作面→井底→主斜井井筒→地面翻卸→装载机→汽车拉运→矸石场。

设备、材料:

地面→主斜井井筒→井底→工作面。

第10节照明、通信和信号

照明:

井底煤仓施工期间要专用开关接127V照明灯,电源由工作面电控供出。

通信:

井底煤仓在施工期间要安设专用本安型电话,能够直接和调度室、项目部及各部门负责人联系。

信号:

装岩、卸载设备材料等作业点要安设双向声光信号装置。

规定信号:

一停、二开、三下、四慢上、五慢下、乱点为事故点。

附通风、压风、供水、通讯系统图。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一节劳动组织

井底煤仓施工期间均采用每天“三八”制(一天三班,每班八小时)组织生产。

每班1个循环,每日3个循环,每循环进尺0.8m,每班进0.8m,日进2.4m。

劳动力配备:

实行综合工种,一工多能,特殊工种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每循环在册人数15人,出勤率不低于85%。

第二节循环组织

为保证正规循环作业的完成,井底煤仓工作面施工作业必须根据劳动组织的人员配备,合理安排工序,工序和工序之间尽量做到交叉进行,平行作业,以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时利用,每循环进尺为0.8m,煤仓工作面最大控帮高度,放炮前不大于0.8m,放炮后不大于1.6m,严禁超控帮作业。

附:

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煤仓上口)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掘进工程量

2.00

2

巷道掘进断面

平方米

15.7

3

巷道净断面

平方米

12.56

4

掘进体积

立方米

25.12

5

循环进尺

6

日进尺

7

日出勤

工/日

40

8

工效

米/工

9

每米砼消耗量

立方米/米

10.98

10

锚杆消耗量

根/米

11

锚索消耗量

根/米

12

炸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