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12644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9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0年绥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地理和生物试题

考生注意:

1.地理和生物考试时间共9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

第一部分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现在利用人造卫星精确地测量出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4万千米B.6371千米C.5.1亿千米D.6357千米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球的赤道长度是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极半径是6357千米。

所以根据题意选B。

【点睛】该题考查地球的大小,记住即可。

2.在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赤道D.北极圈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地球仪上,纬线圈的大小不等(与赤道距离相等的两个纬线圈长度相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C对,ABD错。

故选C。

3.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故选A。

4.下列不是地图的“语言”的是()

A.比例尺B.方向C.图例D.形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详解】地图种类多样,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要素,形状不是地图的“语言”。

故选:

D。

5.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

A.大陆漂移说B.板块构造学说C.风成说D.日心说

【答案】A

【解析】

【详解】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大陆,周围北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根据题意。

故选A。

【点睛】该题考查大陆漂移学说,记住即可。

6.下列常用的天气符号中,表示小雨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可知,A表示的是晴,B表示的是小雪,C表示的是阴,D表示的是小雨。

根据题意选D。

【点睛】该题考查常用的天气符号。

记住即可。

7.下列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A.亚洲的东部B.欧洲西部C.北美洲东部D.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分布稀疏。

世界人口分布的四个稀疏地区为:

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和气候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ABC为人口稠密区,故选D。

【点睛】该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记住即可。

8.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A.汉语B.英语

C.法语D.俄语

【答案】B

【解析】

【详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故B符合题意,选B。

9.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中国位于()

A.东亚B.西亚C.南亚D.中亚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们按地理方位,亚洲分为6个地区,即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东南亚。

其中中国位于东亚。

故选A。

【点睛】该题考查亚洲的分区,记住即可。

10.亚洲地势起伏很大,其特点突出表现为()

A.东南高,西北低B.中部高,四周低C.西高东低D.南北纵列分布

【答案】B

【解析】

【详解】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很大,亚洲地形中部多高原山地,四周以平原丘陵

主,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亚洲的地势特点,记住即可。

11.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的国家是()

A.法国B.英国C.加拿大D.印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目前,印度承接了全球软件外包市场2/3的业务,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该国家的计算机软件工业中心是班加罗尔,D对,ABC错。

故选D。

12.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

A.越南B.泰国C.新加坡D.菲律宾

【答案】B

【解析】

【详解】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焦麻等热带作物的最大产地,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泰国。

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东南亚的农业,记住即可。

13.世界上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的是()

A.中东B.东南亚C.拉丁美洲D.北美地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东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其中三洲是指亚洲、非洲、欧洲,五海是指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红海,A对;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被称为“东方十字路口”,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北美地区一般来说指的是美国和加拿大,BCD错。

故选A。

14.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A.塔克拉玛干沙漠B.印度大沙漠

C.维多利亚沙漠D.撒哈拉沙漠

【答案】D

【解析】

【详解】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是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约相当于美国本土的面积,因生存条件极其恶劣,被称为“死亡之海”,故选D。

15.下列国家中,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是()

A.埃及B.澳大利亚C.意大利D.墨西哥

【答案】B

【解析】

【详解】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羊毛的产量和出口量仍占世界第一位,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养羊业仍是本国重要的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及出口贸易中,均占显赫地位,所以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称号。

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澳大利亚的畜牧业,理解记忆即可。

16.巴西人口众多,最显著

人口特征是()

A.混血种人数量多B.黄色人种数量多C.黑色人种数量多D.棕色人种数量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巴西主要的人种是白色人种,其次是混血人种,其混血人种占40%,所以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巴西的人口特征。

记住即可。

17.南极大陆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因此被称为()

A.“风库”B.“白色荒漠”C.“冰雪高原”D.自然资源“大仓库”

【答案】C

【解析】

【详解】南极大陆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地形以高原为主,因此被称为“冰雪高原”。

故选C。

【点睛】该题考查南极地区的环境,理解解答即可。

18.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

A.黑龙江省B.海南省C.广东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中国领土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立地暗沙.,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

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

故根据题意选A。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的疆域四至点的位置。

记住即可。

19.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美国B.日本C.中国D.德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2010年,中国人口总数达13.4亿,居世界第一位。

故根据题意选C。

【点睛】该题考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记住即可。

20.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A.递增B.递减C.先减后增D.分布均匀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夏季风影响的范围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减弱,所以降水应该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记住即可。

21.下列自然灾害中,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台风B.泥石流C.滑坡D.地震

【答案】A

【解析】

自然灾害包括地质灾害与气象灾害,以上四种自然灾害中,台风是由于热带气旋作用形成的,属于气象灾害,而泥石流、滑坡和地震则属于地质灾害,故选A。

22.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铁矿B.煤炭C.阳光D.石油

【答案】C

【解析】

【详解】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阳光、空气、水资源、森林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等。

故选C。

【点睛】该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理解解答。

23.在我国,被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的是()

A.工业B.农业C.制造业D.交通运输业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交通运输业是指使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者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得到转移的业务活动。

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和管道运输服务。

【详解】交通运输业素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被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故选:

D。

24.被称为“中国光谷”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位于()

A.湖北武汉B.广东深圳C.河北雄安D.北京中关村

【答案】A

【解析】

【分析】

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

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属于所确定的高技术领域,而且必须包括高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

根据这一标准,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

【详解】武汉市东南部的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括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医药产业园、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佛祖岭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等园各具特色,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分类聚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能源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机电一体化和高科技农业竞相发展,被称为中国光谷。

北京中关村为中国硅谷,故选:

A。

25.北京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这说明北京的职能是()

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国际交往中心D.交通中心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表明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故选B。

26.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位于()

A.环渤海地区B.黄河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答案】D

【解析】

【分析】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位于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面积22.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详解】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城市有南京、上海、杭州、苏州、无锡等,其中上海是核心城市。

故选:

D。

27.以下不是澳门组成部分的是()

A.澳门半岛B.九龙C.路环岛D.氹仔岛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由澳门半岛、路环岛、氹仔岛组成,九龙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8.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多内流河,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C对,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南地区以外流河为主,ABD错。

故选C。

29.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A.准噶尔盆地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吐鲁番盆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是纬度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故根据题意选B。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的四大盆地。

记住即可。

30.我国台湾省最著名的树种是()

A.樟树B.松树C.杨树D.柳树

【答案】A

【解析】

【分析】

樟树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区域,以江西、浙江、台湾、广东、福建、湖南等南方地区最多,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树种。

【详解】台湾的森林覆盖高,有“森林宝库”和“亚洲天然的植物园”之称,其中最著名的树种是樟树,特有的树种是红桧。

故选:

A。

二、判断对错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

【答案】×

【解析】

【详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点睛】该题考查等高线判读。

32.

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故本题叙述正确。

【点睛】该题考查地势对气温的影响,记住即可。

33.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

【答案】正确

【解析】

【分析】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详解】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在农区或林区,村落通常是固定的,在牧区,定居聚落、季节性聚落和游牧的帐幕聚落兼而有之,在渔业区,还有以舟为居室的船户村,一般说来,乡村聚落具有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道路、水渠、宅旁绿地,以及特定环境和专业化生产条件下的附属设施;一般说来,城市聚落具有大片的住宅、密集的道路,有工厂等生产性设施,以及较多的商店、医院、学校、影剧院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故这种说法正确。

34.一般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相合作称为“南北对话”。

()

【答案】错误

【解析】

【分析】

【详解】一般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上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相合作称为“南南合作”,故一般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相合作称为“南北对话”是错误的。

35.日本文化是东西文化兼容的典型。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日本文化具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且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东方传统文化特色浓郁;近现代,又受到欧美科技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广泛影响,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36.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自然条件多样,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历史文化丰富。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国入境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居世界前列。

故本题叙述正确。

【点睛】该题考查欧洲西部的旅游业。

理解解答。

37.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和东北地区。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我国民族分布不均匀,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故本题叙述错误。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

民族分布。

分析解答。

38.我国农业具有东牧西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南方属水稻集中产区,北方属小麦集中产区,玉米、豆类、薯类的种植则相对分散,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是重要的粮食产区。

在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国家建立了商品粮基地,所以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39.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是南方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我国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所以题目叙述正确。

40.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参与世界各地的维和行动,以及救援队飞赴海地抢险救灾,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在世界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故本题叙述正确。

【点睛】该题考查国际合作。

理解解答。

三、读图填空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41.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根据计算,陆地仅占地球表面_________(填29%或71%)。

(2)北美洲和A_________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3)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B是_________洋。

(4)C大洲与D大洲的分界线①是_________运河。

(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E是_________岛。

【答案】

(1).29%

(2).南美(3).印度(4).苏伊士(5).格陵兰

【解析】

【分析】

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积大小):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积大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详解】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根据计算,陆地仅占地球表面29%,海洋面积占71%。

(2)读图可知,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是北美洲和A南美洲。

(3)读图可知,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B是印度洋。

(4)读图可知,C是亚洲,D是非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5)读图可知,E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

【点睛】该题考查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42.读俄罗斯、美国图,回答下列问题。

(1)A_________山脉是亚洲和欧洲

分界线。

(2)俄罗斯的首都B是_________。

(3)_________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4)位于C_________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5)D_________河是世界第四长河。

【答案】

(1).乌拉尔

(2).莫斯科(3).西伯利亚(4).旧金山(或圣弗朗西斯科或三藩市)(5).密西西比

【解析】

【分析】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跨亚欧两洲的国家。

美国是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人口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读图比较分析解答。

【详解】

(1)读图可知,A是乌拉尔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2)俄罗斯的首都B是莫斯科,是俄罗斯最大的城市,也是政治、经济中心。

(3)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4)读图可知,C是美国的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5)读图可知,D是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长的河流,是世界第四大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

【点睛】该题考查俄罗斯和美国,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43.读中国地形、地势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A_________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常用来形容B_________高原。

(3)有“紫色盆地”之称的C是_________盆地。

(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耕地以_________(填旱地或水田)为主。

(5)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中,属于内海的D是_________海。

(6)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E是_________岛。

【答案】

(1).昆仑

(2).内蒙古(3).四川(4).水田(5).渤(6).台湾

【解析】

【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详解】

(1)读图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A昆仑山脉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2)读图可知,B是我国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内蒙古高原的特点是地势平坦,一望无际,可以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常用来形容。

(3)读图可知,C是我国的四川盆地,因土壤是紫色土,有“紫色盆地”之称。

(4)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位于湿润地区,地势低平,降水丰富,河湖密布,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5)我国海域辽阔,读图可知,我国东部临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属于我国的内海有D渤海。

(6)读图可知,E是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的山脉、地形区和海洋国土。

读图解答即可。

44.读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是我国巨大的“_________”。

(2)黄河是我国第_________长河。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黄河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A_________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4)我国利用南水北调工程的_________线方案,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答案】

(1).水能宝库

(2).二(或2)(3).黄土(4).西

【解析】

【分析】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流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流域支流众多,年径流量9500多亿立方米,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支流:

雅者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经过的地形区主要有: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

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年径流量只有60多亿立方米,约为长江的1/15,而且70%-80%集中在夏秋季,要支流:

洮河、湟水、汾河、渭河。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战略性的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西线将通天河(长江上游)、雅砻江(长江支流)、大渡河用隧道方式调入黄河(西北地区),即从长江上游将水调入黄河,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

【详解】据图分析可知:

(1)长江上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急,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