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8476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x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x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21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答案】A

【解析】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

它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腈、聚酯、聚酰胺等。

A.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A正确;B.宣纸的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错误;C.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错误;D.棉衬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错误。

答案选A。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蔗糖和葡萄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于同系物

C.苯酚、甲醛通过加聚反应可制得酚醛树脂

D.石油裂解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物理变化

【答案】A

【解析】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A正确;B.蔗糖和葡萄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属于同系物,B错误;C.苯酚、甲醛通过缩聚反应可制得酚醛树脂,C错误;D.石油裂解和煤的气化、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D错误,答案选A。

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结论

A

向油脂皂化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油脂已经完全皂化

B

蔗糖溶液在稀硫酸存在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适量氨水使溶液为碱性,再与银氨溶液混合加热,有光亮的银镜生成

蔗糖溶液已经水解完全

C

向溶液X中滴入NaHCO3溶液,产生无色气体

X中的溶质一定是酸

D

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醋酸铅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水沉淀不消失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A.AB.BC.CD.D

【答案】D

【解析】A.油脂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溶液呈碱性,所以不能根据皂化后溶液酸碱性判断油脂是否完全皂化,A错误;B.再加入银氨溶液之前需要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B错误;C.铝盐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也产生CO2气体,C错误;D.醋酸铅是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发生变性,D正确,答案选D。

点睛:

明确实验原理、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易错选项是B,注意银镜反应和蔗糖水解的条件,为易错点。

4.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氯气与氢气的反应B.氯气与甲烷的反应

C.氧气与甲烷的反应D.次氯酸的分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氯气可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氢,A错误;B、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有机物和氯化氢,B错误;C、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光照条件下不反应,C正确;D、次氯酸不稳定性,在光照条件下发生:

2HClO→2HCl+O2,D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

5.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不出现分层的是

A.三氯甲烷B.乙醇C.苯D.乙酸乙酯

【答案】B

【解析】与水混合后静置,不出现分层说明该液态物质易溶于水,A.三氯甲烷是卤代烃,难溶于水,故A错误;B.乙醇与水互溶,与水混合后静置不分层,故B正确;C.苯难溶于水,故C错误;D.乙酸乙酯是酯类,难溶于水,故D错误;故选B。

6.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

A.CuSO4·5H2OB.无水硫酸铜C.浓硫酸D.金属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CuSO4·5H2O本身是蓝色的,遇水无现象,A项错误;B、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用于检验水的存在,B项正确;C、浓硫酸作吸水剂,C项错误;D、金属钠与乙醇或水都反应生成氢气,不能检验是否含有水,D项错误;答案选B。

考点:

考查水的检验

7.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的是

A.乙烯、乙炔B.1-已烯、甲苯C.乙醇、乙酸D.环已烷、苯

【答案】C

【解析】A、乙烯、乙炔有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都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无法鉴别,故A错误;B、1-已烯有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苯可以被酸性故高锰酸钾氧化,可以使其褪色,故无法鉴别,故B错误;C、乙醇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成乙酸,可以使其褪色,但乙酸无法再被其氧化,无法使其褪色,故可以鉴别,故C正确;D、环己烷只有碳碳单键和碳氢键,无法使其褪色,苯也无法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故选C。

8.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反应产物一定为纯净物的是

A.CH2=CH2+Br2(CC14)→B.CH2=CH-CH2-CH3+HCl

C.C(CH3)4+Cl2

D.nCH3-CH=CH2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CH2=CH2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产物唯一,正确;B.CH2=CH-CH2-CH3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有二种,错误;C.C(CH3)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是一种,但反应还能继续进行,生成多卤代物,产物种类有若干种,错误;D.生成的高分子加聚产物为混合物,错误;答案为A。

考点:

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9.下列各物质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①正丁烷②2-甲基丙烷③丙烷④正丁醇

A.④②①③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①正丁烷②2-甲基丙烷③丙烷均是烷烃,C原子数小于4的烷烃均是气体,而④正丁醇是液体,故沸点④正丁醇最高,对于烷烃,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①正丁烷和②2-甲基丙烷均是4个C的烷烃,故③丙烷的沸点最低,对于相同C原子数的烷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故①正丁烷的沸点高于②2-甲基丙烷,故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④①②③,故选C。

点睛:

该题中关于沸点的比较除了用以上的方法外,还可以结合结构中的知识,如以上四种物质均为分子晶体,正丁醇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故其沸点最高,①正丁烷②2-甲基丙烷③丙烷可以比较比较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①正丁烷②2-甲基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支链越多分子极性越小,范德华力越小,熔沸点越低。

10.下图所示分子,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最多为

A.12个B.10个C.8个D.6个

【答案】A

【解析】苯环是平面六边形结构,所以苯环上的C原子和苯环连接的C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连接的C和H也在同一平面内,最右端的甲基上的C与碳碳三键上的C相连,也在同一平面内,故当苯环的平面和形成的其他平面共平面时,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最多,为12个,故选A。

11.分子式为C8H11N的有机物,分子内含有苯环和氨基(-NH2)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A.12B.13C.14D.15

【答案】C

【解析】分子式为C8H11N的有机物,分子内含有苯环和氨基,可看作氨基取代乙苯(二甲苯)的H,依据乙苯(二甲苯)中的等效H确定取代位置,即可确定同分异构体个数。

乙苯苯环上1个乙基,二甲苯苯环上连有2个甲基,分别又处于邻间对的位置,故烃基结构总共有4种;

乙苯分子中含有5种等效H,故氨基的取代方式有5种;邻二甲苯中有3种等效H,故氨基的取代方式有3种;间二甲苯中有4种等效H,故氨基的取代方式有4种;对二甲苯中有2种等效H,故氨基的取代方式有2种,故总共有:

5+3+4+2=14种,故选C。

12.聚乙炔能够导电,下列关于聚乙炔

和聚合物A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聚合物A和聚乙炔均能使溴水褪色

B.两种聚合物的单体互为同系物

C.聚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聚乙炔的两倍

D.1mol两种聚合物的单体分别与Br2发生反应,最多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答案】A

【解析】A、聚乙炔

和聚合物A

分子中均有碳碳双键,均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都可以使溴水褪色,故A正确;B、聚乙炔的单体为乙炔,聚合物A的单体为1,3-丁二烯,这两种物质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C、这两种聚合物的聚合度n均未知,无法比较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故C错误;D、聚乙炔的单体为乙炔,聚合物A的单体为1,3-丁二烯,1mol乙炔完全加成消耗2molBr2,1mol1,3-丁二烯完全加成消耗2molBr2,故D错误;故选A。

13.BHT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从

出发合成BHT的方法有如下两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绿色化学角度分析方法一优于方法二

B.BHT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

C.两种方法的反应类型都是加成反应

D.BHT与

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反应一通过加成反应生成BHT,原子利用率为100%,而反应二为取代反应,原子利用率不是100%,所以从绿色化学角度分析方法一优于方法二,故A正确;B.BHT中含有的憎水基烃基比苯酚多,所以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故B正确;C.方法一为加成反应,而方法二中酚-OH的邻位H被叔丁基取代,为取代反应,故C错误;D.BHT和

中都会有酚羟基,都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二使酸性KMnO4褪色,故D正确;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绿色化学的判断,注意掌握常见的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明确绿色化学的概念及要求,熟悉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

有机物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的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作加成反应。

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1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而生成不饱和键化合物的反应是消去反应。

14.溴苯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常温下不与酸、碱反应,可用如图装置制取(该反应放出热量)。

制取时观察到锥形瓶中导管口有白雾出现等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备溴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该反应过程中还可能看到烧瓶中有红色蒸汽

C.装置图中长直玻璃导管仅起导气作用

D.溴苯中溶有少量的溴,可用NaOH溶液洗涤除去

【答案】C

【解析】制备溴苯的方程式为:

,A、该反应中Br取代了苯环上的H,是取代反应,故A正确;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液溴易挥发,溴蒸汽是红棕色的,该反应过程中还可能看到烧瓶中有红色蒸汽,故B正确;C、装置图中长直玻璃导管中的气体有:

HBr气体和Br2蒸汽,玻璃导管将气体导出,并要冷凝,用蒸馏水吸收,故长玻璃导管不仅起导气作用还有冷凝还有冷凝作用,故C错误;D、因为溴苯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常温下不与酸、碱反应,溴苯中溶有少量的溴,溴单质可以和碱反应,故可用NaOH溶液洗涤除去,故D正确;故选C。

15.下图装置也可用于检验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反应生成物乙烯的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消去反应B.反应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可用溴水溶液代替酸性KMnO4溶液D.乙烯难溶于水,故此装置②可以省去

【答案】D

【解析】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反应生成乙烯、溴化钠和水,A、该反应溴乙烷脱去了溴和氢,是消去反应,故A正确;B、生成产物中有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C、该实验中要检验是否有乙烯的产生,乙烯可以与溴单质加成,可以使溴水褪色,故可用溴水溶液代替酸性KMnO4溶液,故C正确;D、从①装置导气管出来的气体除了有乙烯还有乙醇气体,而乙醇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②装置要除去乙醇气体,因为乙醇和水任意比例互溶,故D错误;故选D。

16.下列措施中,对增大化学化学反应速率有明显效果的是

A.Na与水反应,增大水的用量

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

C.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将Al片改成Al粉

【答案】D

.....................

17.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①NaOH固体②H2O③NH4Cl固体④CH3COONa固体⑤NaNO3固体⑥KCl溶液

A.②④⑥B.①②C.②③⑤D.②④⑤⑥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Fe与盐酸反应的实质为Fe+2H+═Fe2++H2↑,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则可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但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

①加入NaOH固体,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及浓度均减小,故①错误;②加入H2O,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但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故②正确;③加入NH4Cl固体,氢离子的浓度、氢离子的物质的量稍增大,速率稍加快,故③错误;④加入CH3COONa固体与盐酸反应生成弱酸,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但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故④正确;⑤加入NaNO3固体,氢离子的浓度、氢离子的物质的量都没有变化,故⑤错误;⑥加入KCl溶液,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但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故⑥正确;显然②④⑥正确,故选A。

考点:

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相关知识。

18.已知一定质量的锌粒与1.0L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若将锌粒改为锌粉,.可以加快产生H2的反应速率

B.反应前4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

C.反应前4min内平均速率v(HC1)=0.18mol·L-1·min-1

D.向该反应中加入大量的CuSO4固体,会使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

【答案】D

【解析】A、若将锌粒改成锌粉,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产生H2的速率,故A正确;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前4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较大,故B正确;C、反应前4min内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0.36mol,则消耗的盐酸为0.72mol,反应前4min内平均速率v(HC1)=

=0.18mol·L-1·min-1,故C正确;D、向该反应中加入大量的CuSO4固体,锌会置换出铜附着在锌粒的表面,阻止锌与盐酸的进一步反应,会使生成氢气的速率减小,故D错误;故选D。

19.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实验

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

稀H2SO4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A.AB.BC.CD.D

【答案】D

【解析】反应速率越快,反应首先出现浑浊现象。

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温度的影响大于浓度的影响,因此反应温度在35℃时的反应速率大于温度是25℃时的反应速率,排除选项AB;在温度相同时,物质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由于0.2mol/L>0.1mol/L,所以选项D反应速率最快,最先出现浑浊现象,答案选D。

20.某酸式盐NaHY的水溶液显碱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2Y的电离方程式:

H2Y=2H++Y2-

B.HY-离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HY-+H2O

H2Y+OH-

C.该酸式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c(Na+)>c(HY-)>c(OH-)>c(H+)

D.该酸式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H+)+c(H2Y)=c(OH-)+c(Y2-)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酸式盐显碱性,说明为强碱弱酸盐。

A、H2Y为弱酸,分步电离,错误,选A;B、酸式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正确,不选B;C、溶液显碱性,则有c(OH-)>c(H+),说明HY-水解,所以有c(Na+)>c(HY-),故正确,不选C;D、根据溶液中的物料守恒c(Na+)=c(HY-)+c(Y2-)+c(H2Y),和电荷守恒c(Na+)+c(H+)=c(HY-)+c(OH-)+2c(Y2-)分析,则有c(H+)+c(H2Y)=c(OH-)+c(Y2-),正确,不选D。

考点:

盐类的水解,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

2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首先根据原电池反应判断出厌氧反应为负极侧,有氧反应为正极侧。

A、根据厌氧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葡萄糖分子中碳元素平均为0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所以在负极生成,A正确;B、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

原电池能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故可以说微生物促进了电子的转移,B正确;C、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C正确;D、正极是氧气得到电子结合氢离子生成水,即O2+4e-+4H+=2H2O,D错误,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原电池原理

【名师点晴】该题是高频考点,侧重于电化学原理的应用。

电化学包括原电池和电解池。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组成有正负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活动性强的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活动性弱的电极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与外加电源正极连接的为阳极,与电源负极连接的为阴极。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若阳极是活性电极,则是电极本身失去电子,若电极是惰性电极,则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阴离子发生还原反应。

掌握好阴离子、阳离子的放电顺序、清楚在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是本题的关键。

特别是要注意溶液的酸碱性,有无质子交换膜等。

视频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5个大题,共58分。

22.按要求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CH3-CH2-Br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醛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H3-CH2-Br+NaOH

CH3-CH2-OH+NaBr

(2).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3NH3+2Ag↓+H2O(3).

【解析】①CH3-CH2-Br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为取代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钠,方程式为:

CH3-CH2-Br+NaOH

CH3-CH2-OH+NaBr;

②CH3-CHO具有还原性,能被银氨溶液氧化,先发生CH3CHO+2Ag(NH3)2OH→CH3COOH+H2O+2Ag↓+4NH3再发生CH3COOH+NH3→CH3COONH4

所以总反应为: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3NH3+2Ag↓+H2O,反应实质是CH3CHO被氧化为羧酸,Ag(NH3)2OH被还原为Ag;

分子中有氯原子、酚羟基、酯基,氯原子可以与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酚羟基可以和NaOH中和,酯基可以水解,水解后又得到一个酚羟基,故1mol该分子可以消耗4molNaOH,方程式为:

23.下列是六种环状的烃类物质:

(1)互为同系物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填名称)。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填写名称,可以不填满,也可以再补充)。

(2)立方烷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其一氯取代产物有________种,其二氯取代产物有___________种。

(3)写出两种与苯互为同系物且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的物质的结构简式,并命名:

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环已烷

(2).环辛烷(3).苯(4).棱晶烷(5).环辛四烯(6).立方烷(7).C8H8(8).1(9).3(10).

(11).1,4-二甲苯(12).

(13).1,3,5-三甲苯

【解析】

(1)同系物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因此环己烷与环辛烷互为同系物;同分异构体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因此苯与棱晶烷(分子式均为C6H6),环辛四烯与立方烷(分子式均为C8H8)互为同分异构体;

(2)立方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对称,只有一种氢原子,故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但其二氯代物有3种,分别为

(3)与苯互为同系物且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苯的同系物是苯环含有烷烃基的化合物,一氯代物只有2种,说明该分子中有2种等效氢,如对二甲苯

、间三甲苯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分别是:

1,4-二甲苯和1,3,5-三甲苯。

24.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是2.18g/cm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在实验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

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浓溴水(表面覆盖少量水)。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图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反应过程中发现未加碎瓷片,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瓶a中温度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乙醇的脱水反应,即消去反应,反应温度是170℃,并且该反应要求温度迅速高到170℃,否则容易产生副反应。

请你写出该副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制备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

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学生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出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