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教学设计之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7182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8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教学设计之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教学设计之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教学设计之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教学设计之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教学设计之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教学设计之一.docx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教学设计之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七年级教学设计之一.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教学设计之一.docx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教学设计之一

探索生物的奥秘

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生物和生物科学,以及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知道生物课的内容以及生物课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为什么要学习生物课(即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生物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本课是全书的绪论课,中心内容是要讲清以下三个问题:

为什么要学习生物知识?

初中生物课的内容是什么?

通过初中生物课,学习哪些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学生对于自然界中常见的生物是熟悉的,因此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教科书中的插图讲清生物和生物科学的概念。

前者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后者则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生物科学知识,并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门科学。

不仅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而且注意讲述生物科学与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的关系,生物科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总之,要让学生喜爱上生物课,要让学生了解学习生物科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我国在生物科学研究领域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有些成就在世界上有重大的影响。

通过介绍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的实例,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方法:

谈话法与讲述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

同学们在小学的自然课里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

你们喜欢生物知识吗?

还希望继续学习生物知识吗?

我们这一门课就叫生物课,是专门帮助大家继续学习生物知识的。

初中的生物课所讲的内容比大家在小学里所学到的生物知识,更加丰富,更深入。

提问:

什么是生物?

举例说明。

(回答:

略。

讲述:

我们已经知道,植物、动物和人都是生物。

事实上,自然界中凡是在生命的物体都叫生物。

这就是说,小到眼睛不能直接看到的细菌和病毒,大到高高耸立的参天大树,上至空中的飞鸟,下至水中的游鱼,包括人类在内,统统都是生物。

我们学习它,就要探索它的奥秘。

探索生物的奥秘(板书)

提问:

生物有什么奥秘值得我们去探索?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的周围,总会发现不少引人深思的问题:

1、花草树木的叶为什么大都是绿色的?

2、蜘蛛为什么能够结网捕虫?

3、馒头和橘皮上长霉是怎么回事?

4、有些同学的眼睛怎么会成了近视?

5、子女的相貌为什么会与父母相似?

…………

特别是近些年来,DNA、基因等诱人遐想的名词以及杂交水稻、转基因生物、克隆动物等神奇微妙的事情,一天天地走进我们的生活,让人感到有关生物科学的知识真是日新月异、趣味无穷。

一、什么要学习生物科学知识

自然界里的生物,目前已知的约有200万种,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很早就引起人们研究的兴趣。

人们在研究生物的漫长年代里,积累了大量有关生物的科学知识,逐渐形成了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同物理、化学一样,都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科学。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无论是搞好个人生活,还是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都不能缺少生物科学知识。

1.生物科学知识与个人生活的关系。

举例:

饮食和卫生保健等离不开。

2.生物科学知识与国家建设的关系。

举例:

工农业生产、绿化环境、酿造和仪器加工以及抗癌药物研制等离不开。

3.生物科学知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举例:

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科学的进步和生物科学知识的普及。

总之,由于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和对于人类生产与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国内外许多科学家都认为,21世纪的生物科学将以人们难以想象的方式改变世界。

我国生物科学的研究工作,现已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就。

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作物育种学家袁隆平,培育出了新型的水稻——杂交水稻。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现任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袁隆平于1953年毕业于我国的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偏远的山沟——安江农校担任教员。

袁隆平热爱农业科学,潜心钻研提高水稻产量的措施。

1960年,他在稻田中偶然发现了几株表现出杂种优势的水稻,萌生了利用杂交的办法培育高产水稻的想法。

然而,当时的学术界早有“定论”:

水稻是一种自花授粉的农作物,通过人工进行杂交来培育高产的水稻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袁隆平对这一“定论”表示怀疑。

从此,他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在领导的支持下,袁隆平历尽千辛万苦,在9年时间里,先后在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开展田间试验,每年至少有300天在稻田里开展科学研究。

袁隆平在科学研究工作中也遇到过非议和嘲讽。

有人说,搞杂交水稻简直是天方夜谭。

对此,他付之一笑,继续从事自己的工作。

1973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终于以事实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地培育出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自1976年在我国大面积推广以来,为国家增产的稻谷达1千多亿公斤,增加的经济收入近300亿元。

农民们说,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不仅穗大粒多,用种量少,而且能够抵抗病虫害。

农民们还说袁隆产是“从田野走向世界”的科学家。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说,“杂交水稻的出现和推广是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它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有人计算过,如果目前世界上种植的水稻有一半改种杂交水稻,增产的稻谷足可以养活1亿多人。

  1980年,我国的杂交水稻作为中国专利转让给美国。

现在,许多国家都引种了我国的杂交水稻。

1981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特别发明奖。

1985年,袁隆平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金奖。

1987年,袁隆平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6~1987年度科学奖,成为获得该项奖的第一位中国人。

1988年,袁隆平获得三年一度的国际性朗克大奖。

  袁隆平先后多次应邀出国考察、讲学,他多次谢绝了国外的高薪聘请,并献出自己的奖金作为奖励基金,来奖掖我国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

袁隆平说:

“成就只属于过去,我只考虑如何不断地取得新的突破”。

  现在,袁隆平院士和他的助手们研究和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已经进入试种阶段。

试种结果表明,超级杂交水稻同现有的杂交水稻相比,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每公顷可以增产2250公斤,并且米质良好。

如果按每年推广1300公顷计算,则每年能够增产300亿公斤,增产的这些粮食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

袁隆平院士说,这是对国外一些人所谓“未来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有力回答。

  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我国设立了五大国家科学技术奖,2001年是第一届。

在这五项大奖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人,奖金为500万元。

袁隆平成为首获此殊荣的两位科学家之一。

  袁隆平院士的下一个目标是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手段,选育出带有远缘有利基因的杂交水稻新品系,将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推向更高的层次。

当然,我国在转基因生物、克隆动物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中生物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初中阶段将要学习的生物课,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了生物科学的主要基础知识,如生物体的结构,形形色色的植物,被子植物的生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动物的行为,细菌、真菌、病毒,人体生理卫生以及生物的遗传、进化、生态等。

生物科学知识是通过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等。

1.观察法:

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全面、客观、细致,并如实地

2.调查法:

做好记录,得出合理的结论。

3.实验法:

一般说来,实验法的基本步骤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和得出结论。

这里有两点需要指出:

第一,科学实验的结果具有可重复性;第二,科学实验的结果可能支持假设,也可能不支持假设。

如果结果不支持假设,则需要提出新的假设,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科学实验。

小结:

作业:

动动脑

板书设计:

探索生物的奥秘

一、什么是生物

二、什么要学习生物科学知识

三、中生物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课后小结:

 

第一部分生物体的结构

第一章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一节观察细胞的用具

教学目的:

1、认识研究动植物时使用的观察用具,了解玻片标本的种类;

2、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3、练习使用显微镜;

3、结合“生物实验室规则”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养成规范地做实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1、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同时睁开;

2、第一次实验课的组织教学。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这一节课的重点要放在学习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上。

要把显微镜的主要部分的作用和用法讲清楚,其他部分只要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作用就够了。

可让学生参看课本上的插图,对照实物,自己来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然后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进行归纳、概括。

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显微镜,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独立操作。

教具准备:

显微镜的结构挂图。

实验用具:

显微镜,擦镜纸,纱布,玻片标本。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与讲述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按自己的座位坐好,静候上课。

教师宣讲实验室规则,并提出上本实验课的具体要求。

讲述:

科学研究证明,地球上的生物虽然种类繁多,但是从基本结构上说则大体上是一样的——除了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观察到细胞?

小小的细胞具有哪些结构?

细胞是活的吗?

许许多多个细胞是怎么样构成多细胞生物体的呢?

第一章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和人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并且个体一般都十分微小,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

人们要想观察细胞,必须借助一定的用具。

第一节观察细胞的用具

常用的观察细胞的用具是显微镜。

中学里常用的是普通光学显微镜。

一、显微镜

演示:

出示显微镜的结构挂图并取出显微镜放在讲台上。

实验:

请同学们打开显微镜箱,从镜箱内小心地取出显微镜。

注意,一定要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将显微镜轻轻地放在实验桌上,略偏左,距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

目的是便于用左眼进行观察。

把箱内物品整理好后,将镜箱放在原来的地方。

下面,我们来研究显微镜的结构(教师指导学生对照显微镜和课本中的有关插图,识别显微镜的各部分的名称,并了解各部分的作用,略。

提问:

下面提几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载物台有什么用?

它中间的小圆孔叫做什么?

2、反光镜的两面一样吗?

它的作用是什么?

3、哪里安放镜头?

镜头有几种?

它们各叫做什么?

4、怎么样使镜筒缓缓地上、下升降?

在学生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对以上问题逐一进行提问并小结。

二、玻片标本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直接把一根头发或一棵小草放在显微镜下面,这显然不行。

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这样,光线才能透过。

因此,只有经过加工,将观察用的材料制成玻片标本,才可以进行观察。

我们以后将要用到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

1、切片:

2、涂片:

3、装片:

以上这三种玻片标本,都可以做成永久的和临时的。

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

 

【第二课时】

提问:

显微镜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讲述: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是为了正确地使用它。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清楚地观察到目标。

实验:

那么,怎么样使用显微镜呢?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同时指导学生分步骤地进行操作。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

第一步是取镜与安放。

这一步我们已经完成了。

下面进行一下归纳、小结(教师要指出安装好低倍的目镜和物镜。

第二步是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注意,手指要握住转换器的边缘,不能扳动物镜。

当转换器有轻微的“咔”的声响时,物镜正好对准了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在室内光线不太强的情况下,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左眼向目镜里看,同时右眼要练习睁开,目的是便于以后边观察、边绘图。

用手转动反光镜,使光线反射到镜筒内,从而看到一个明亮的圆盘,这就是视野。

这时光已经对好。

对好光后,不要再随便挪动显微镜。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再想一想,几个同学围着一台显微镜时,视野有时是黑暗的。

这又是为什么?

(回答:

略。

第三步是观察。

今天只学习使用低倍物镜进行观察。

1、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用印有“上”字薄纸片制成的装片)用擦镜

纸轻轻擦拭干净,并且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玻片标本中所要观察的部分一定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地下降,使物镜接近玻片,但不能触及玻片。

注意,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镜头或玻片标本受损。

3、左眼向目镜里看,同时反方向焦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当看到物像后,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细微的调节,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讲述:

如果经过这样的操作之后仍未看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标本没有对准通光孔中央,或是焦距没有调节好(焦点只有对准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标本,才能够看清物像。

如果焦距对准了载玻片的下表面或盖玻片的上表表面,就只能看到玻片上的痕迹)。

提问:

在玻片标本上,你们看到的是什么?

回答:

“上”字。

提问:

在显微镜视野中,你们看到的是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回答:

“”字。

这说明在视野中看到的是倒像。

实验:

很好。

请轻轻地将玻片标本向左再向右地移动,同时看一看视野中的图像如何地移动?

回答:

图像总是朝着反方向移动。

讲述:

这也说明在视野中看到的是倒像。

下面,我们计算一下今天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比实物放大了多少倍?

所用的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放大倍数。

例如,目镜是10×,物镜是8×,放大的物像就是实物的80倍。

提问:

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指明显微镜各部位的名称和作用并且进行操作,全班同学进行观察和评议。

(在同学们评议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

讲述:

每次实验课完毕,同学们都要将实验器具收拾干净、整齐。

下面,我们分步骤完成这项工作。

1、用洁净纱布把显微镜外表擦干净,用擦镜纸擦一下镜头。

2、转动转换器,把两个低倍镜头偏到两旁。

3、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恢复原状。

4、把反光镜竖直放置,这样可以减少灰尘落在上面。

5、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将镜箱放回原处。

6、把桌上其他用品按原样摆放整齐,实验桌要保持整洁、干净。

小结: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生物体的结构

第一章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一节观察细胞的用具

一、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结构: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整理:

二、玻片标本

1、切片:

2、涂片:

3、装片:

课后小结:

 

第二节细胞

教学目的:

1、掌握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的主要结构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识记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概念以及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基本过程;

3、认识到动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活的,细胞之间是相互联系着的;

4、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5、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以及画细胞结构的简图。

教学重点:

1、细胞的结构;

2、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3、动植物细胞的观察。

教学难点:

1、细胞是立体的,细胞是动植物体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2、画好细胞结构的简图。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这一节从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开始入手,了解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同时通过实验,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找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点,进一步理解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特别是体会和理解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去实现的,即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知道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分裂的结果,使得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的结果,使细胞体积增大。

在学习中,掌握必要的观察本领对学习本章知识和生物学知识尤为重要,如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这些都需要在实验中勤动动脑、摸索总结经验,提高观察的效果,学会画生物细胞图,了解玻片标本的种类及类别,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细胞结构的知识,应当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先进行观察,再进行讨论、讲述、归纳)。

这是学生第一次动手制作临时装片,为了便于组织教学,宜采用每讲一个操作步骤,让学生动手做一步的方式。

在观察清楚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讨论。

讨论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从而为学生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

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出显微镜下实际看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并注出各部分的名称。

黑板上的图既有助于学生认清楚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又是学生画细胞结构简图的示范(注意,要求学生画出自己看到的动植物细胞,而不能画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的示范图)。

在讲台上准备两台显微镜,分别演示植物细胞的细胞质流动和胞间边丝,让学生取得感性认识,从而为讲述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打下基础。

教具准备:

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示意挂图,植物细胞结构挂图和模型,动物细胞结构挂图,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植物细胞生长过程示意图。

实验用具:

洋葱鳞片叶,稀碘液,清水,生理盐水,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消毒牙签,纱布,吸管,吸水纸,显微镜。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与讲述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提问: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

(回答:

略。

引言:

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是否相同?

让我们通过实验进行观察。

实验二临时装片的制作和细胞的观察

一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第一步是准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为了观察清楚。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吸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水量要

适宜。

水过多,盖玻片容易在水中漂动;水太少时制成的临时装片里容易产生气泡。

第二步是制片。

1.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的表皮上,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一般相

当于盖玻片的1/4大小)。

2.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薄膜展平。

3.盖好盖玻片。

用镊子夹取盖玻片的一角,让它的一个边先接触载玻

片中水滴的边缘,然后将盖玻片从一侧轻轻地放平。

注意,要尽量不使装片内产生气泡,以免影响观察。

第三步是染色。

为了观察得更清楚。

1.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2.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临时装片制成后,就可以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了。

二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3.把牙签名册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

几下。

注意,在此必须搅拌均匀,使细胞分散开。

这样做,有利于观察和辨认细胞各部分的结构。

4.用镊子夹取洁净的盖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的边缘,然后轻轻地盖在

水滴上,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

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临时装片制成以后,就可以放到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了。

使用显微镜时应选用较小的光圈,以使图像界线比较清晰。

这是因为细胞质的透光度较强,而细胞核的黏稠度大一些,透光度略为弱一些。

利用小的光圈,视野变暗一些,可以使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界线分明,容易分辨。

如果使用大的光圈,视野变得白亮,细胞核和细胞质就不容易分辨。

注意:

要区别气泡和细胞。

气泡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形状往往呈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就会变形或移动。

这些都是区别气泡和细胞的重要标志。

三画细胞结构的简图

依照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将上述观察到的两种细胞,各取一个画全各部分,周围的细胞只勾出轮廓就可以了。

生物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

1.图的大小要适当,在纸上的位置要适中。

一般稍偏左上方,以便在

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的地方。

2.先用削尖的铅笔(一般用3H的),根据观察到的物像,轻轻地画出

轮廓,经过修改,再正式画好。

务必使图形真实。

而且线条要清晰准确,粗细一致,线条连接处要平齐。

要求只各画一个细胞,而不是画多个相似的细胞。

3.图中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密

集。

不能以涂阴影表示暗处)。

4.字尽量注在图的右侧。

用尺引出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

5.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

如果实验课上完不成画图,可先画一个草图,课下再完成。

 

【第二课时】

引言:

我们上节课所观察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由许多近似于长方形的格子组成的。

每个长方形格子实际上是一个长方体,这就是一个植物细胞。

这就是说,洋葱鳞片叶薄膜是由许多植物细胞构成的。

那么,每一个植物细胞包括哪些部分?

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问题。

一、细胞的结构:

(一)植物细胞的结构:

板图:

提问:

植物细胞的最外层叫做什么?

有什么特点?

回答:

细胞壁。

像墙壁一样将细胞包起来。

讲述:

(出示植物细胞的结构挂图和模型。

)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面,是一层透明的薄壁。

我们看到的植物细胞最外的一层,实际上是两个相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相互连结在一起了。

细胞壁的作用是保护和支持细胞。

提问:

从插图和模型上看,细胞壁以内有一层薄膜,叫做什么?

在显微镜下能看到这一层薄膜吗?

回答:

细胞膜。

讲述:

细胞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侧的一层极薄的膜,因此,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它。

细胞膜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各种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膜就像一个认真负责的门卫:

不让细胞内有用的物质随意地流失,也不让细胞外没用的甚至是有害的物质随意地进入细胞。

细胞膜的这一作用,对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细胞膜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提问: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物质叫做什么?

它有什么特点?

回答:

细胞质。

颜色深浅不一。

提问:

细胞质是一团透明粘稠的物质。

那么,洋葱表皮细胞中的细胞质是否在缓缓的流动着?

观察:

这里有两台显微镜,载物台上放着用刚刚采摘下来的南瓜幼茎的表皮制成的临时装片。

请两位同学仔细观察一下,南瓜幼茎表皮细胞内的细胞质是否流动。

回答:

流动,但十分缓慢。

讲述:

这说明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细胞质在缓缓地流动着。

细胞质的流动有助于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质中颜色较浅的部分是一个个的液泡。

液泡里面充满了无色透明的液体——细胞液。

我们吃的苹果为什么又甜又酸?

原来,苹果细胞的细胞液中含有糖分和有机酸。

可见,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

细胞核位于细胞质当中。

但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一样,是整个细胞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

细胞核是由更加粘稠的物质组成的球状物,所以,细胞核的颜色更深一些。

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其奥秘就在细胞核里面。

原来,细胞核里含有遗传物质。

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将在以后学习到。

一个植物体内有数不尽的细胞,相邻的两个植物细胞由双方的细胞壁分开。

那么,细胞壁是否真的像墙壁那样使相邻的两个细胞互不沟通?

不是的,相邻的细胞之间,有许多条由细胞质形成的细丝相互联系着,这样的细丝叫做胞间连丝(彩图五)。

植物体相邻的细胞,就是通过胞间连丝互相交流营养物质的。

(二)动物细胞的结构:

动物细胞一般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个部分。

这三部分的作用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

但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并且细胞质里面没有大液泡。

由此可见,细胞既是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

那么,构成动、植物体的细胞在生活过程中还会发生变化吗?

会的。

变化是多方面的:

有的吸收营养物质逐渐长大;有的会发生分裂;有的停止分裂后,又变化成其他形态的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