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基本原理笔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6304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3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基本原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基本原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基本原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基本原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基本原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基本原理笔记.docx

《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基本原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基本原理笔记.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基本原理笔记.docx

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基本原理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含义

(1)含义:

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可以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它的阶级属性,它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等角度理解。

(2)广狭义:

狭义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广义还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中共的指导思想是广义马克思主义。

(3)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产生

(1)经济社会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经济社会基础。

(2)实践基础: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及其对理论的需求提供阶级和实践基础。

(3)思想渊源:

马恩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发展

(1)列宁主义。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政治立场:

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3)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5)目的和方法:

目的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

方法是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学习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物质世界和实践

哲学基本问题

(1)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体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

恩格斯提出的。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即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哲学派别

(1)第一性:

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前者把世界本原归为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后者把世界本原归为精神,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同一性:

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前者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后者认为世界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

(3)社会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4)世界怎样存在:

辩证法用联系、发展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物质观

(1)三种物质观: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几种实物,过于简单化;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同哲学物质的区别,尤其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③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

(2)物质观:

①“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总和中抽象出来”——恩格斯;②“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③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关系中把握、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根本特点。

(2)理论意义:

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一元论,同唯心一元、二元论划清界限;②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批判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论奠定基础。

意识

(1)起源: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动物的刺激反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意识。

(2)本质:

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不是物质本身。

(3)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并反作用与物质。

物质运动

(1)物质和运动:

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②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无物质的运动时唯心主义。

(2)运动和静止: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②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③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3)时间和空间:

①时间是物质运动的一维的持续性,空间是物质运动三维的广延性;②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③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社会的物质性

(1)产生: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表现:

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组成部分;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的活动;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物质统一

(1)统一性:

①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②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③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2)说明: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都是物质的表现形式和存在方式;②世界上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③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3)理论意义: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

(4)实践意义:

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结论。

实践

(1)含义:

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特征:

①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②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能动性;③是社会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3)形式:

①生产劳动实践。

最基本实践活动;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斗争;③科学实验。

包括艺术和教育互动。

实践与人的存在

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1)实践是人独有的活动;

(2)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自然界和社会

(1)概念:

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类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的客观世界。

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

(2)关系:

两者都具有客观实在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人类社会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

人和自然关系

(1)人事自然界的一部分,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

(2)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面对的永恒的主题。

(3)正确的实践的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本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依据,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2)体现: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二、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

(1)概念:

事物内部各要素以及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

(2)特点:

①具有客观性;②具有普遍性;③具有多样性。

(3)中介:

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

普遍联系方法论

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发展

(1)概念:

事物相互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运动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2)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3)新事物:

新事物强大在于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环境变化;增添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过程

(1)概念: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过程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是过程的集合体。

(2)方法论:

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实质。

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2)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3)斗争性: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4)方法论:

我们分析和解决矛盾,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防止形而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

同一和斗争的作用

(1)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2)同一性作用:

①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②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3)斗争性作用:

①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发生对比,造成事物的量变;②促使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质变。

方法论

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变现为相辅相成。

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和谐不是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的本质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普遍性和特殊性

(1)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承认矛盾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前提。

(2)特殊性:

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分析矛盾特殊性是科学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辩证关系:

普遍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共性和个性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矛盾的个性与共性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也是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

方法论

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质量度

(1)质:

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规定性。

(2)量: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3)度:

质和量的统一。

极限叫关节点。

量变和质变

(1)质量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和次序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2)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3)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

(4)方法论:

①揭示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事物发展过程既有历史的联系,又有不同的历史阶段;②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③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反对因循守旧,又要反对急躁空想。

肯定与否定

(1)肯定:

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2)否定:

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3)否定之否定: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辩证否定观

(1)内容: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方法论:

要对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否定之否定意义

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们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光明前途,又要充分估计各种困难和曲折,经得起考验。

原因和结果

(1)概念:

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2)辩证关系: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确定又不确定。

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复杂多样。

(3)方法论:

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可以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

(1)概念:

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

必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2)辩证关系:

一方面相互区别,另一方面又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

要求我们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善于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

(1)概念:

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可能性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2)辩证关系:

既相互区别又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

立足现实,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现象和本质

(1)概念:

揭示客观事物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

(2)辩证关系:

一方面相互区别,另一方面相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3)方法论:

科学研究的任务在于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内容和形式

(1)概念:

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2)辩证关系:

①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②任何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有一定的内容;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3)方法论:

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形式和过程,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就转化为认识和工作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

(1)归纳与演绎:

①归纳从个别到一般,演绎从一般到个别;②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方向相反,又相互依赖、相互促进;③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归纳的前提。

(2)分析与综合:

①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综合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②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方向相反,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③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

(3)抽象与具体:

①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具体包括感性具体和理性具体;②人对事物的认识经历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理性具体的过程。

(4)逻辑与历史统一:

①逻辑是指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历史包括客观现实或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②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论、系统方法等。

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

要自觉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指导科学研究。

三、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

(1)概念:

事物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的条件和形式,但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人们可以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规律来指导实践。

既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又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1)概念:

前者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后者是社会现象间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2)辩证关系:

联系是都具有客观性。

区别在于自然规律无意识力量在起作用,社会规律通过人的有意识实践实现,具有历史性。

意识能动作用

(1)意识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

(3)一是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机能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1)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总之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

主观能动作用

(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3)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还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

(1)概念:

社会历史趋向指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指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2)辩证关系:

社会历史规律是有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构成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利益和需要)。

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主客体

(1)主体:

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客体:

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中介:

连结主客体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主客体关系

(1)关系:

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2)相互作用环节:

①确立实践目的和方案;②实践方案,把方案变成实践活动;③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

认识和理论

(1)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

①实践受意识支配,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反作用于实践;③正确的认识能达到实践效果,错误认识会导致实践失败。

(2)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①理论是对规律和本质的认识,应走在实践前头;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方向;③科学理论能推动实践创新。

认识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路线

(1)唯物主义认识论:

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反映论立场;

(2)唯心主义认识论:

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先验论。

主观唯心认为是主观自生,客观唯心认为是绝对精神。

反映论

(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消极被动的直观反映论。

离开实践考察认识,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

(2)辩证唯物主义:

引入实践和辩证法,能动的反映论。

感性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

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

(2)理性认识:

对事物内部联系的反映,包括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理论等形式。

(3)辩证关系:

①内容和形式上有质的区别;②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4)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割裂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会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认识飞跃

(1)必要性:

感性认识反映表面的肤浅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内在的深刻的的本质。

(2)必要条件:

①勇于实践,获取丰富、实际的感性材料;②经过理性思考,将丰富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理性和非理性因素

(1)理性因素:

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认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主要是指导、解释和预见。

(2)非理性因素:

人的情感、意志等。

认识活动中起调节作用,主要是动力、诱导和激发。

实践飞跃

(1)必要性:

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

(2)必备条件:

①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②把关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结合,形成正确的实践观念;③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④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认识的反复与无限

(1)反复性:

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经过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无限性:

人类的认识永无止境、无限发展,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

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1)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方法论: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要反对认识落后于实际的右的错误,也要反对认识超越实践的左的错误。

二、真理与价值

真理

(1)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2)真理是客观的:

内容是客观的,检验标准即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绝对与相对

(1)绝对性:

真理的客观性、世界的可知性是绝对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是绝对的。

(2)相对性:

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它只是对客观世界一定范围、程度和阶段的认识,有待深化和发展。

(3)辩证关系:

①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②互相联结、相互包含;③两者辩证转化。

(4)方法论:

承认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既要反对片面扩大真理绝对性的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片面扩大真理相对性的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真理与谬误

(1)真理与谬误:

①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是对立的;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成功与失败:

正确认识往往导致成功。

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有时也导致失败。

实践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实践是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标准的确定与不确定

(1)确定性:

实践是真理唯一标准,能检验一切认识。

(2)不确定性:

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也不是一次就完成的。

(3)方法论:

坚持实践标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

真理和价值尺度

实践活动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1)真理尺度:

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反映实践对象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2)价值尺度:

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价值目标。

价值

(1)概念:

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发生和形成于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的关系中。

(2)特性:

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价值评价

(1)概念:

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认识活动。

(2)特点:

①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②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③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3)功能:

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是拖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是实践互动发展的导向和规范因素。

价值观

(1)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2)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对于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真理和价值

(1)概念:

真理原则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本来面目认识和改造。

价值原则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2)区别:

真理侧重客体性,体现社会活动统一性;价值侧重主体性,体现社会活动多样性。

(3)统一于实践:

实践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

价值以真理为前提,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三、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

(1)从实际出发:

是指从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世界本来面目认识世界。

(2)实事求是:

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找出其固有的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3)解放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实际的陈旧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4)辩证关系:

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②解放思想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强调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③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发挥主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