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化学复习探究题专项易错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9474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中考化学复习探究题专项易错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上海中考化学复习探究题专项易错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上海中考化学复习探究题专项易错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上海中考化学复习探究题专项易错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上海中考化学复习探究题专项易错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中考化学复习探究题专项易错题.docx

《上海中考化学复习探究题专项易错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中考化学复习探究题专项易错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中考化学复习探究题专项易错题.docx

上海中考化学复习探究题专项易错题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

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KI,K2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及步骤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实验I:

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客液注入A中,关闭漏斗活塞。

实验II:

打开KI,观察到B中部分溶液倒吸入A中,待停止倒吸。

实验III:

打开K2,观察到C中溶液分别倒吸入A、B中,轻轻振荡,直到液面稳定。

[思考与交流]

(1)B中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呈红色,说明Ca(OH)2的溶液的pH___7.(填“<”“>"或“=”)

(2)实验I中在A装置的锥形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I和II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3)实验III,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III,C中溶液倒吸入A装置的锥形瓶内,充分反应后溶液星无色。

经分析,瓶中混合物一定含有水、氯化钠和酚酞,可能含有碳酸钙。

为进步确定溶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提出以下猜想:

(已知: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一:

CaCl2:

猜想二:

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请完成猜想二。

②请你帮助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正确(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

【答案】>B装置中的液体倒吸进A装置不能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溶液,产生气泡,则说明含有碳酸钙

【解析】

【分析】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稀盐酸和氢氧化钙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思考与交流] 

(1) B中滴有酚酞的

溶液呈红色,说明

的溶液的pH>7。

(2)实验I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溶液注入A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故在A装置的锥形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是B装置中的液体倒吸进A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故根据实验I和II不能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3)实验III,C中稀盐酸倒吸进B中,发生的反应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钙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4)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故猜想一:

 

猜想二:

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溶液,产生气泡,则说明含有碳酸钙。

【点睛】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2.I下图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部分装置图,据图回答:

(1)写出编号a的仪器名称_______

(2)若用B装置制取O2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若用D(装满水)收集O2,则气体应从____(“b”或“c”)端导人。

Ⅱ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NaOH溶液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于是生好奇心:

这白色固体是什么?

他为此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NaOH在空气中变质不会生成NaHCO3;

②CO2不溶解于饱和NaHCO3溶液中,也不与NaHCO3反应;

③Fe(OH)3呈红褐色,难溶于水;B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

是NaOH猜想二:

是Na2CO3猜想三:

___

(实验探究)小军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

__

猜想二正确

②过滤,在滤液中加入FeCl3溶液

无红褐色沉淀生成

(问题分析)实验操作①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实验操作②还有其他实验方案吗?

如有,请写出一种实验方案(必须指明试剂和现象)_____

为了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小军又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对该白色固体的性质进行进一步探究:

(实验现象)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C中实验现象是______

(实验结论)白色固体是Na2CO3

(分析与反思)小军在与老师进行交流后得知,自己所设计的实验存在一定的缺陷,他对自己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装置B中也能产生CO2。

写出装置B中产生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改进措施:

将浓盐酸换为稀盐酸。

【答案】锥形瓶

cNaOH、Na2CO3产生白色沉淀检验并除去Na2CO3,防止它对NaOH检验产生干扰取滤液少许,滴加两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变浑浊

【解析】

【分析】

【详解】

(1)a为锥形瓶;

(2)B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采用的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因为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纯度低)且不溶于水,所以用D(装满水)收集O2,则气体应从c端导入;

[提出猜想]

猜想一:

是NaOH猜想二:

是Na2CO3猜想三:

是NaOH和Na2CO3;

[实验探究]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白色固体中有碳酸钠;

②过滤,在滤液中加入FeCl3溶液,无红褐色沉淀生成,证明白色固体中没有氢氧化钠;

故猜想二正确。

[问题分析]

实验操作①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

检验并除去Na2CO3,防止它对NaOH检验产生干扰;

实验②还有其他实验方案:

取滤液少许,滴加两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证明白色固体中没有氢氧化钠;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好氯化钡均呈中性,所以加入酚酞不变色证明没有氢氧化钠;

[实验现象]

浓盐酸加入到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证明白色固体中有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由资料可知CO2不溶解于饱和NaHCO3溶液中,也不与NaHCO3反应,所以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与反思]

因为用的是浓盐酸,浓盐酸挥发,会随着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到B中,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3.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下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

KClO3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

实验1

5

-

-

171

实验2

5

MnO2

0.5

49

实验3

5

Fe2O3

0.5

58

实验4

5

KCl

0.5

154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KCl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____(填“有”或“无”)催化作用。

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收集50mL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

(5)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

【答案】对比实验MnO22KClO3

2KCl+3O2↑有生成的KCl加快了反应收集气体的体积

【解析】

【详解】

(1)实验1中没有加入可能作催化剂的物质,设置实验1的目的与其他组作实验对比,故填对比实验。

(2)收集50mLO2所需时间越短说明催化效果越佳,MnO2用时最短,所以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MnO2,故填MnO2。

(3)KClO3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2KClO3

2KCl+3O2↑。

(4)由表中数据可知,加入0.5gKCl,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实验1所用时间短一些,说明KCl有催化作用,故填有;

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收集50mL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是因为氯酸钾分解生成KCl,KCl有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故填生成的KCl加快了反应。

(5)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故填收集气体的体积。

【点睛】

如果一种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探究其中一种因素的影响方式时,其它因素应保持不变。

4.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是溶解在水中?

(查阅资料)

、101KPa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如下:

溶剂

酒精

溶解度

时,在酒精中氢氧化钠易溶、碳酸钠微溶.

通常情况下,稀溶液的体积约等于溶剂的体积.

(实验设计)在

、101KPa时,制取二氧化碳并用于实验甲、实验乙.

(分析与表达)

如果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那么氢氧化钠应______保存.

实验前,两套装置都进行气密性检查,实验甲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_____

实验甲中,同时滴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乙中,将氢氧化钠完全滴入锥形瓶中,注射器会自动向内移动并将酒精推入锥形瓶,活塞的移动速度是______

填答案字母

A.先慢后快

先快后慢

先慢后快,再变慢

实验乙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乙中,120mL酒精______

填“能”或“不能”

换成水,原因是______.

实验乙结束时,注射器中酒精体积为20mL,则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二氧化碳体积至少是______mL.

由以上探究可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氢氧化钠反应,但实验乙的数据还不够准确,造成实验乙误差的原因可能有______

写一条

【答案】2NaOH+CO2=Na2CO3+H2O密封用手紧握左边的试管,只要U型管内液面会出现右高左低的现象,一段时间后回落到原位置,同理检验右侧试管右侧液面升高,左侧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右侧液面缓慢下降,左侧上升,右侧液面仍高于左侧B在锥形瓶中观察到白色浑浊现象不能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酒精中43酒精具有挥发性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所以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2)检验装置气密性可以利用装置内外产生的压强差来验证,所以实验甲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

用手紧握左边的试管,只要U型管内液面会出现右高左低的现象,一段时间后回落到原位置,同理检验右侧试管;

(3)氢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但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压强的变化幅度大,所以实验甲中,同时滴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是:

右侧液面升高,左侧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右侧液面缓慢下降,左侧上升,右侧液面仍高于左侧;

(4)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装置内的压强减少速度快,但是碳酸钠在酒精中是微溶的,所以将氢氧化钠完全滴入锥形瓶中,注射器会自动向内移动并将酒精推入锥形瓶,活塞的移动速度是先快后慢,故选B,实验乙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在锥形瓶中观察到白色浑浊现象;

(5)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酒精中的溶解度,所以实验乙中,120mL酒精不能换成水;

(6)二氧化碳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0.5,所以100mL的酒精中会溶解50mL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7mL会溶解7mL二氧化碳,瓶内剩余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为:

114mL+7mL-100mL-7mL=14mL,所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二氧化碳体积至少是:

114mL-50mL-7mL-14mL=43mL;

(7)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的间隔不同,酒精具有挥发性,所以实验乙的数据还不够准确。

5.兴趣小组获得两包制作“跳跳糖”的添加剂,一包是柠檬酸晶体,另一包是标注为钠盐的白色粉末.将少量柠檬酸和这种白色粉未溶于水,混合后产产生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于是对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碳酸钠;猜想2.碳酸氢钠;猜想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

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实验探究)小月、小妮分别对有关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月

将白色粉末溶于水后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

pH_____7(填“>”、“<”或“=”)

溶液呈碱性,猜想1成立

小妮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试管A中有水珠产生,试管B中液体变浑浊

猜想2成立,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交流反思)大家一致认为小月和小妮的结论不准确:

(1)小月实验结论不准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小妮的实验方案不能排除白色粉末是否含有_______。

(继续探究)小戚称取mg白色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ng,通过计算并分析实验数据确定猜想3正确,则n的取谊范围为_______(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结论分析)探究后他们核查到添加剂的成分是柠檬酸和碳酸氧钠,分析后认为白色粉末中的碳酸钠是由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

(拓展应用)下列物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也会分解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B.氢氧化钠C.碳酸氢铵D.氯化钠

【答案】【实验探究】>;CO2+Ca(OH)2=CaCO3↓+H2O;【交流反思】

(1)碳酸氢钠溶液也呈碱性;

(2)碳酸钠;【继续探究】

~

【拓展应用】C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探究】

溶液呈碱性,则溶液pH>7;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试管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2、【交流反思】

(1)小月实验结论不准确的原因是:

碳酸氢钠溶液也呈碱性;

(2)小妮的实验方案不能排除白色粉末是否含有:

碳酸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加热试管A中有水珠产生,试管B中液体变浑浊;

3、【继续探究】

设小戚称取mg白色粉末全部是碳酸钠

n=

设小戚称取mg白色粉末全部是碳酸氢钠

n=

故n的取谊范围为

~

4、【拓展应用】

常温下碳酸氢铵放置一段时间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浓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都不会分解。

故选C。

6.

(1)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写溶质的化学式)溶液逐滴加入到另一种溶液中。

(2)若用稀硫酸代替

(1)中的稀盐酸,将稀硫酸逐滴加入至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当滴加到一定量并充分反应时,请对烧杯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此时烧杯中的溶液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I:

Na2SO4II:

_____III:

Na2SO4和NaOH

(实验与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上述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溶液

_____

猜想III正确

 

【答案】NaOH+HCl=NaCl+H2ONaOHNa2SO4和H2SO4紫色石蕊溶液从紫色变成蓝色

【解析】

【分析】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详解】

(1)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②稀盐酸是溶液,氢氧化钠是溶质,故实验操作是将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另一种溶液中。

[猜想与假设]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I:

Na2SO4II:

Na2SO4和H2SO4III:

Na2SO4和NaOH

[实验与探究]

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上述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从紫色变成蓝色

猜想III正确

【点睛】

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酸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7.化学实验过程经常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

在一次实验课上,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鉴别,并对废液成分展开探究。

活动一

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完成了右图所示的三组小实验。

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活动二

小雪将六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下图),充分搅拌、静置。

观察到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

由此可以确定:

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一定含有的离子。

小组同学对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OH-、CO32-、Ca2+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②继续滴加稀盐酸

①溶液变红

②产生气泡

①有OH-

②有CO32-、无Ca2+

方案二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指示剂除外)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①有CO32-、无Ca2+

②有OH-

 

(反思与评价)

(1)小明同学对方案一提出质疑,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上层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烧杯内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答案】Ca(OH)2+Na2CO3=CaCO3↓+2NaOH(或CaCl2+Na2CO3=CaCO3↓+2NaCl)H+(或氢离子)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继续滴加CuSO4溶液,(或滴加过量的Ca(NO3)2溶液,静置,继续滴加FeCl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产生蓝色沉淀(或产生红褐色沉淀)溶液中有CO32-(或Na2CO3)也会使酚酞变红,无法判断是否含OH-[或溶液中有CO32-(或Na2CO3)溶液也显碱性,无法判断是否含OH-](合理即可)Na+、Cl-、OH-、CO32-(或钠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稀硫酸(或稀盐酸/酸)

【解析】

活动一、根据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或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解答;活动二、根据烧杯下层的白色沉淀应为碳酸钙,说明盐酸反应完,据此分析解答;【进行实验】根据检验碳酸根可以加入钙离子的溶液或钡离子的溶液;检验氢氧根离子可以加入能够说出碱性沉淀的离子分析解答;【反思与评价】

(1)根据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解答;

(2)根据实验分析解答;(3)根据酸碱中和解答。

活动一、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或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Na2CO3=CaCO3↓+2NaCl);活动二、烧杯下层的白色沉淀应为碳酸钙,说明盐酸反应完,故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H+(或氢离子);【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继续滴加CuSO4溶液(或滴加过量的Ca(NO3)2溶液,静置,继续滴加FeCl3溶液];现象:

①产生白色沉淀;②产生蓝色沉淀(或产生红褐色沉淀);【反思与评价】

(1)溶液中有CO32-(或Na2CO3)也会使酚酞变红,无法判断是否含OH-[或溶液中有CO32-(或Na2CO3)溶液也显碱性,无法判断是否含OH-];

(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上层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Na+、Cl-、OH-、CO32-(或钠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3)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应加稀硫酸(或稀盐酸或酸)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8.小明同学对家中久置的袋装固体食品防腐剂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品名和成分如图所示),于是和同学一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食品防腐剂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甲同学的探究方案如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溶液变红。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和氢氧化钙。

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稀盐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固体中一定含有Fe,Fe一定不含Fe2O3

(3)将步骤

(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_____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交流与反思]

(1)“504双吸剂”中的铁粉可以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

(2)实验操作

(2)的实验现象里“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根据甲同学的整体探究方案推测,无色气体的成分是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_____。

(4)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

【答案】氧化钙CaO+H2O=Ca(OH)2石灰水变浑浊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气氧化钙与水反应后也得到氢氧化钙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后,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解析】

(1)生石灰易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易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根据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溶液变红,那么固体中一定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并生成呈碱性的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

Ca(OH)2;

(2)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那么一定含有铁,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肯定无氧化铁,因为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黄色溶液;(3)将步骤

(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交流与反思]

(1)“504双吸剂”中的铁粉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

(2)实验操作

(2)的实验现象里“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根据甲同学的整体探究方案推测,无色气体的成分是一定含有二氧化碳,可能含有氢气;(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氧化钙与水反应后也得到氢氧化钙;(4)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

氧化钙与水反应后也得到氢氧化钙,氧化铁与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