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高中语文必修课表达与交流目标解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7631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阶段高中语文必修课表达与交流目标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三阶段高中语文必修课表达与交流目标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三阶段高中语文必修课表达与交流目标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三阶段高中语文必修课表达与交流目标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三阶段高中语文必修课表达与交流目标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阶段高中语文必修课表达与交流目标解读.docx

《第三阶段高中语文必修课表达与交流目标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阶段高中语文必修课表达与交流目标解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阶段高中语文必修课表达与交流目标解读.docx

第三阶段高中语文必修课表达与交流目标解读

高中语文必修课“表达与交流”目标解读

方智范: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这部分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提法不同,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称为写作和口语交际,为什么到高中阶段要改为“表达与交流”?

这一方面是与“阅读与鉴赏”相对应,另一方面,则显示出一种意向,即从更高的层次上,比如说以人为本的高度,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高度,来认识这方面的语文课程内容,克服学科中心和技术主义倾向带来的局限。

因此,目标首先提出表达与交流的总要求。

一、表达与交流的总要求

1.表达与交流的基础条件。

第1条目标指出: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

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提出要求,这是表达与交流得以进行的基础条件。

从客观方面来说,表达与交流的基础源于生活,故必须“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目标强调观察的“多角度”,是因为外部世界本身就是丰富多采的,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观察生活不能只用一副眼光,可以时而宏观,时而微观;时而仰视,时而俯瞰;时而需要走马观花式、浮光掠影式,时而需要庖丁解牛式――对外部世界作多角度的观察,可以发现生活的各个侧面,事物的各种特征,从而提炼出丰富的写作素材。

当然,对生活的理解不会是纯客观的,不是置身其外,而是身在其中,这就要“丰富生活经历”,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生,就是所谓“为有源头活水来”。

从主观方面来说,表达与交流的动因应该来自于学生的内心需

求,故必须“丰富情感体验”,“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观察本身只是手段,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产生独有的感受和思考,并有与人交流的迫切愿望,才是目的。

在具体的做法上,“教学建议”提出: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

内、外条件缺一不可,它们是相互为用的。

作文的生命力来自于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悟。

在这里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机械反映论,二是唯主观论。

机械反映论对外部世界作表面的、平面的、单一的理解,忽视学生作为表达与交流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唯主观论却把表达仅仅看成是自我表现的需要,不承认生活是源头活水。

因为在语文课作文教学中已经暴露出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而造成的学生作文的种种弊病,故提出这样的总要求是必要的。

2.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

第2条目标提出:

“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

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这里十分重要的是负责的态度、真情实感,其本质是科学理性精神。

在义务教育阶段,课标把强调的重点放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由表达,克服写作的神秘感和恐惧心理,比较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高中阶段,对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参与社会日益深入,且已基本具备社会人自觉意识的高中生,光强调兴趣就不够了,应该更重视培养表达与交流的自觉意识,所以高中课标把重点转移到“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上来,这也是高中生心理成熟与否在课程学习中的一个标志。

与此相关,如果我们联系目前由于应试教育而造成的虚假作文的种种表现,“表达真情实感”当然是十分重要的目标要求,具体来说,就是“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

负责态度也好,真情实感也好,归根到底,都是一个人是否具有科学理性精神的反映。

所以从这两条总要求来看,贯串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书面表达与交流

1.书面表达的基本目标和发展性目标。

(1)书面表达的基本目标,或曰写作规范要求,是第3条:

“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这是总结了过去大纲关于作文教学的一些基本要求而作的归纳。

“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是课标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积极导向,体现了语文学习中德育与智育相统一的教育思想,我们认为还是应该坚持的。

没有这一导向,书面表达就失去了灵魂。

如果听凭作文中悲观沉沦、拜金主义、贪图享乐、个人至上等思想情绪任意流露,教师也不作引导,这是放弃教育的责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旗帜鲜明。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

“作文不只是一种写作技巧,而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

要做好文章,首先要在做人上狠下工夫――内心必定要充实,人生必定要有所追求。

”问题是怎样才算做到了“观点明确”?

过去有一种误解,认为就是文章的立意要越高越好,而这个“意”就是政治性、思想性,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原则,最终,观点也好,立意也好,都成为了政治表态,成为了外加的政治标签。

学生迎合作文评价中“立意第一”甚至是“立意惟一”的标准,就会写出口是心非的虚伪之文,其危害在于造成青少年的人格分裂,后果十分严重。

可以说,“观点明确”的前提是“感情真实健康”。

记得冰心曾经说过,人的心灵世界“是个性化、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情趣的,是心灵的笑语和眼泪”。

在这样的意义上,有人说,“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为了自己的人生,写诚信作文”,我们赞同这样的意见。

(2)但要做到这些基本的写作要求,仅仅从技术的角度理解它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些基本要求后面,其实是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视。

第3条目标接着是这样表述的:

“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建议”中则从教学角度表达了大体相同的意思:

“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只有认识到,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尤其是过去一直被语文教学忽视的创造性思维,以上的写作基本要求才能逐步达到。

从发展思维的角度理解书面表达交流能力,可以防止在写作教学中单纯的技术主义倾向。

在当前,我们更应适度提倡作文中的多向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视点、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观察、想像和表达,也应允许学生的逆向思维,从思维的创新走向表达的创新。

须知,在学生反常规的思维中常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2.书面表达的个性化目标。

第4条目标,可以说是书面表达的个性化目标:

“力求有个性、

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前面的基本写作要求具有规范性,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属于集体性的要求;但套用一句古人的话,“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因为写作毕竟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行为,与每个人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联系十分密切,比如特长、兴趣、人格、阅历、情感等因素在写作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这里提出的目标,如有个性,有创意,自主写作,多想多写,有感而发,就不是具体的写作“规矩”,而是属于“巧”的范围。

它既是课程教学的目标,其实更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即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教学中实施的时候应该着力于当前,着眼于将来。

写作提倡个性化,就要尽可能解除一些不必要的束缚,还学生

以写作的主体地位。

所谓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就是“教学建议”中提出的: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我们不妨在这里重温一下鲁迅先生在《这个与那个》中那个意味深长的比方:

“孩子初学步的第一步,在成人看来,的确是幼稚,危险,不成样子,或者简直是可笑的。

但无论怎样的愚妇人,却总以恳切的希望的心,看他跨出这第一步去,决不会因为他的走法幼稚,怕要阻碍阔人的路线而‘逼死’他;也决不至于将他禁在床上,使他躺着研究到能够飞跑时再下地。

因为她知道:

假如这么办,即使长到一百岁也还是不会走路的。

”关于学生的写作,亦可作如是观。

在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个性人格,这已成为不少有识之士共同关注的问题。

写作对每一个学生来说,其本质“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创造性”,并非是文学创作,而是指有没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一句话,在于是否做到了个性化。

在应试教育中,一切为了考试得分,漠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压抑学生个性心理的情况时有发生,作文缺乏个性,千人一面,面目可憎,正像有的同志形容的那样,教师“克隆”了前人的思想,再来“克隆”未来国民的思想,长此以往,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从何而来?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学生应该“站”着作文,而不是“跪”着作文。

3.书面表达的能力要求。

第5条目标,具体提出书面表达的表达能力要求:

“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其中包括三层意思:

首先这一能力要求是与义务教育的写作目标相衔接的,强调的是写作的基本功。

初中阶段要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并分别提出了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日常应用文的具体要求。

在此基础上,高中阶段则要求在各种基本表达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其次,高中阶段把写作能力的重点放在了“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上。

这首先体现了写作能力上的“综合”特征,高中生的作文,应避免表达上的单一性和平面性,以尽力追求思维的深刻性和情感的丰富性;这一要求也多少隐含着这样一层意思,即由表达方式的多样化,来推动文体选择的多元化,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适当淡化文体界限以服从主体的内在表达需要。

而且这一目标突出了写作的实践性,也即是完全从表达的需要出发,重视表达方式在写作过程中的实际掌握和灵活运用,而主要不是从文章学知识和写作理论的角度提出不同种类文体的写作要求。

有这样一种观点:

一篇记叙性的文章,记叙、描写性的文字必须占全文字数的3/2以上,议论、说明性的文字至多3/1;一篇议论文,议论性文字必须占3/2以上,记叙、描写性文字至多1/3,否则,会写出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文章。

这种过于从文章规范出发而不是从表达需要出发而定的条条框框,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导向,极有可能扼杀学生作文的生命力,我们认为是不足取的。

还有就是表达能力最终要落实到语言层面,故要求调动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做到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达到这样的要求,决不仅仅是语言水平问题,它与文章的思想、情感、思路、结构等都有关联,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在当前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话语趋同”、众口一词弊病的状况下,强调这一点尤为必要。

4.重视写作中的修改和合作。

第6条目标:

“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

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

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

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

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这一条补充了作文修改和写作中的合作交流方面的要求,既是过程与方法的维度,也是写作能力的体现,并有情感态度的因素在内。

“结合所学语文知识”,提示了修改过程中既可以凭借自己的语感,同时作为一个高中生,应该在语文知识方面有所积累,有所梳理,可以比较理性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文章,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文章修改。

三、口头表达与交流

1.口头表达交流的总要求。

第7条目标,是口头表达与交流的总要求:

“增强人际交往能

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

”这条目标强调“人际交往能力”这一根本。

它既侧重于情感态度,但同时也视人际交往为学生诸种能力(特别是各种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外现。

把口语交际的立足点放在文明交往上,是鉴于这样的认识: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

”(见“教学建议”)也就是说,口语交际教学需要特别关注言语外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中首要的是要培养高中生作为社会人的自觉意识,或曰身份协调意识,这既是指学生要有向社会人转换的自我定位意识,同时也要有尊重他人、学会与他人共处的意识,当然还包括由此而来的合适的人际沟通方式,恰当的社交技巧等。

于是,“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就被提了出来。

可以说,只有从培养“整体的人”的高度,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提升社会生活质量的长远目标,来理解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性,我们的立足点才是正确的。

2.口头表达交流的基本能力目标。

第8条:

“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

的,恰当地进行表达。

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提出了口头表达交流的能力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见于“教学建议”的如下表述:

“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而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还应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应该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交际现实性是口语的主要特点,它尤为注重过程,注重互动,注重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应对和调适,所以口语表达与交流能力,应该体现于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在教学中选择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以及注意在其他学科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其操作性是很强的,不仅重视语言能力的训练,也应加强语用能力的培养,与书面表达相比,更侧重于表达与思维的尽可能同步一致,交际又特别重视即时性、现场感,因此除了言说风格、语音语调、选词用语的口语化等言语因素外,也要关注表情、手势等非言语因素的自然而然的配合,以缩短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实现情绪交流。

3.口头表达交流的几种具体方式。

第9条目标列举了口头表达与交流的几种具体方式,分别提出了演讲、讨论、辩论、朗诵的目标要求:

“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

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

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关于口语交际的一些最基础的要求和最基本的方式,应该仍然贯串到高中阶段,但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口语交际目标,更要求体现口头表达与交流的综合效果,在口头表达交流的论辩性、灵活性和感染力等方面提高了要求。

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

1.鉴赏目的、态度与鉴赏能力的培养。

文学教育是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文学审美是体现语文学科区别于自然科学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

文学教育应该有其独立的目标、内容,有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法、过程,其核心是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但由于语文教育中长期以技术性训练为主导,师生均面对应试的压力,文学教育的任务并没有很好得到落实,出现了把文学作品也当成实用文体来教的倾向,语文课越上越“偏枯”,这恐怕已经不是个别现象。

面对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晚年痛心疾首地指出:

“目前的语文教材里有比例很不小的文学作品,但并不是用来进行文学教育,而是用来‘读写训练’的,连古典文学作品也不例外。

这样的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实际上是一种互相掣肘,两败俱伤的作法。

”为此,张先生强调“应当向儿童、少年、青年进行文学教育”,并指出文学教育的任务是:

“指导学生阅读丰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得必要的文学知识,培养和提高文学修养,同时寓思想教育于其中,培养远大的理想抱负,高尚的趣味情操,并寓智力开发的目标于其中,培养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以至创造思维的能力。

”因此,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适当强化了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的目标要求,专列了三条进行具体表述。

(1)关于鉴赏目的和态度,第6条目标中说:

“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这是侧重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鉴赏文学作品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主体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跃是根本的要求,不能只有理性的分析而没有审美的体验,而审美活动的目的,是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作家赋于其作品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这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精神领域,滋润他们的心灵世界,在情感熏陶中体验并提升人生境界,从而构建起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

我们过去的语文教育,常常讲思想教育,分析作品,也强调分析思想性,这并不错,但过于狭隘,而且忽视了文学的根本特性。

从作品中理性概括出来的“主题思想”、“中心思想”,不等于主体心灵,不等于作家的精神活动,不等于作家深广的情感世界,更不等于审美情感。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把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个人的人格构成。

文学在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鉴赏能力的重点要求,是感受、品味、领悟、体验、思考: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在能力目标中渗透着过程与方法的维度,要求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情感与思想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审美能力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的。

学生通过感受形象、品味语言,对作品的丰富内涵和艺术表现力就会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有教师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王夫人的“一笑,点头不语”的描写反复品味,使学生对王熙凤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有了深入的领悟,为作者的传神之妙击节叹赏。

有人指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知性分析仍十分流行,“生理解剖”式和“信息处理”式成为主要的文学教学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上述教学案例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就显得更加珍贵。

鉴赏能力目标要求,是由关于文学鉴赏的科学理念支撑的。

标在“教学建议”中有一段相关阐释: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

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因为一方面,从鉴赏主体而言,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既有“共同视域”,也有个人的“期待视野”,对后者特别应该珍惜,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要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非理性特点,尤其是瞬间或偶然迸发出的、“灵光乍现”式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就要尊重学生新鲜的阅读感受,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初始反应,珍爱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甚至允许学生“突发奇想”,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另一方面,从作品文本而言,本是具有很多“不定点”和“意义空白”的召唤结构,开放性、模糊性是其特征,对文学作品意蕴的把握,就应允许有多种视角。

过去我们习惯于运用社会历史视角,其实还可有文化视角、心理视角、人类学视角、形式视角(如叙事视角)等。

视角的转换,往往可以发现作品的新意蕴。

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传统篇目《我的叔叔于勒》时,就巧妙地要求学生为作品重拟标题并陈述理由,于是学生从各种角度拟出了新的题目,如“于勒的变化”、“家里人与于勒叔叔”、“可悲的于勒”、“变色的世界”、“贫穷与宽绰”,在我们看来,一个新拟的标题,就意味着获得了一个新的视角,一种新的解读角度,对作品的某一方面意蕴的发现。

(3)文学鉴赏的更高要求是:

“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

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这里提出的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性的鉴赏,可能带有更多的理性思考的成分。

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文学经典,往往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需要进行超越性的、深层次的解读,加上“努力”二字,体现一种导向,当然也难有达成度。

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作家的情感,不是纯粹个人化的情感,它往往是时代精神的折射,甚至通向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通向全人类的普遍文化心理,所以歌德感叹说:

“优秀作品无论你怎么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

”作品所隐含的作家博大深沉的心灵世界,非常值得引导学生去加以探索。

2.文学知识与鉴赏能力的关系。

第7条目标要求: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

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是对上一条的补充,提出具体的知识要求,体现文学知识(包括文体知识、表现手法和背景材料)与鉴赏能力的关系,指向在“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是理性知识的运用。

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是乱读,不能脱离作品中心,不能“越

界”,不确定性不能理解为任意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观念对于解构作者中心论和意义的专制确有合理性;但是,不管是一千个还是多少个,总还是哈姆雷特,而不会是麦克白斯或李尔王。

很重要的阅读“桥梁”,一是文学体裁的相关知识,二是关于作品的背景材料。

对作品的种种解读,如是诗歌和散文,应该符合意境的完整和谐,符合其情感或事理逻辑;如是小说和戏剧,应该与情节和人物性格的自身逻辑不相背离,这样的解读才会合情合理。

不同的文学体裁,其艺术表现的规律和特点是不一样的,因此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体裁知识还是必要的、有用的。

至于作品背景材料,有时对深入解读作品、消释一些疑惑,甚至体会作品艺术上的精妙,都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如朱自清《背影》,一般的解读都围绕着“父子情深”的主题进行,好像很纯净化,但不免使人感到平面化。

有论者引证了有关传记材料中记载的朱自清与父亲的龃龉和不欢后,指出了这篇回忆性散文中十分复杂的情感内涵,有作者关于家庭、人生的厚重体验,这样的理解就大大深入和丰富了。

由“已知”引向“未知”,这是文本解读的必由之路。

因此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

“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课标中专列一条,即第8条目标,可见对它的重视。

(1)突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中国根的中华民族优秀后代,正是基于此,十六大政治报告在论述当代文化教育问题时指出: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民族文化又以中国历史上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最为精粹,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其根本意义在此。

有人说古诗文是已经死去的东西,应该逐出中小学课堂,这是无知的表现。

但如说学习古诗文仅仅是为了掌握古汉语这种工具,便于阅读古代典籍,如有的同志批评的文言文教学有“言”无“文”,这也是不够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古代优秀作品,当然是古汉语学习的语言材料,但它们首先是文学作品,应该从文学鉴赏的角度提出目标要求。

“腹有诗书气自华”。

通过学习古代作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奠定精神的底子,这才是学习古代作品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

(2)理解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论要求:

历史眼光与现代

观念的统一。

第8条目标接着指出: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阅读古代作品与当代作品之间存在的一个明显差异,是由于时间距离造成的视界差异。

因此理解和评价古代作品的基本前提,应该是读者具有历史的眼光,用一种“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