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专项试题汇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228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专项试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专项试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专项试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专项试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专项试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专项试题汇总.docx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专项试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专项试题汇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专项试题汇总.docx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专项试题汇总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专项试题汇总

2019年11月29日,2020年《哈尔滨市初中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发布,古诗文背诵(含古诗词赏析)篇目由2019年的35篇变更为36篇,较去年多一篇,其中:

删减一篇《送东阳马生序》;新增2篇,《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

36篇背诵古诗文篇目

《论语十二章》《诫子书》《陋室铭》《爱莲说》《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三峡》《小石潭记》《孟子二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木兰诗》《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渡荆门送别》《春望》《使至塞上》《赤壁》《过零丁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山坡羊·潼关怀古》《饮酒(其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关雎》《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江城子·密州出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夜雨寄北》《江南逢李龟年》《黄鹤楼》《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约客》《秋词》《卜算子·咏梅》。

部分篇目试题

(一)《论语》十二章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

可/以/为师矣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   愠:

生气,恼怒

(2)吾日三省吾身省:

自我检查、反省

(3)为人谋而不忠乎忠:

竭尽自己的心力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诚信

(5)四十而不惑惑:

迷惑,疑惑

(6)不逾矩逾:

越过 矩:

法度

(7)学而不思则罔罔: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8)思而不学则殆殆:

疑惑

(9)人不堪其忧堪:

能忍受

(10)逝者如斯夫逝:

往、离去

(11)匹夫不可夺志也夺:

改变

(12)博学而笃志笃:

坚定

(13)切问而近思切:

恳切

(14)富贵于我如浮云于:

介词,对,对于

(15)必有我师焉焉: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4.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

①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

②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

(二)陋室铭(刘禹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有仙则名   名:

出名,有名

(2)有龙则灵灵:

神异

(3)斯是陋室 斯:

(4)惟吾德馨 惟:

(5)谈笑有鸿儒 鸿:

(6)可以调素琴 调:

调弄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说笑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4)孔子云:

何陋之有?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3.文章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

请简要分析。

不矛盾。

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雅,所以陋室不陋。

4.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居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

(三)爱莲说(周敦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     蕃: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独:

只 染:

沾染(污秽)

(3)濯清涟而不妖 濯:

洗 涟:

水波 妖:

艳丽

(4)亭亭净植 亭亭:

耸立的样子 植:

竖立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

亲近而不庄重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菊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爱,应当人很多了。

3.文章题目为《爱莲说》,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

运用衬托的手法,将莲与菊和牡丹对比,突出莲的高洁情操。

4.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作者感慨世上像“我”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慨叹生活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四)三峡(郦道元)

1.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略无阙处   略无:

完全没有

(2)自非亭午夜分自非:

如果不是 亭午:

正午

(3)不见曦月曦:

日光,这里指太阳

(4)至于夏水襄陵襄:

冲上、漫上 陵:

山陵

(5)沿溯阻绝沿:

顺流而下 溯:

逆流而上

(6)不以疾也疾:

(7)则素湍绿潭湍:

急流

(8)清荣峻茂荣:

茂盛

(9)良多趣味良:

甚,很

(10)林寒涧肃肃:

肃杀,凄寒

(11)属引凄异属:

连接 引:

延长凄异:

凄惨悲凉

(12)空谷传响响:

回声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4.文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写出了三峡山的什么特点?

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写出了三峡的山险峻、陡峭的特点。

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做铺垫。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课文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好处?

渲染秋天悲凉、萧瑟的气氛;与第一段相照应,使人进一步感受到三峡地区独特的地貌特征“山高、岭连、狭窄、水长”;从本段看,是对前面写景的补充;从全文看,与前文“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选拔、任用

(2)管夷吾举于士 士:

狱官

(3)百里奚举于市 市:

集市

(4)空乏其身 空乏:

财资缺乏

(5)行拂乱其所为 拂:

违背 乱:

扰乱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

奋起。

这里指有所作为

(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

显露、流露喻:

了解、明白

(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

指在国外敌:

匹敌、相当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过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的才干。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3.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怎样的共鸣?

【示例】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享乐;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六)桃花源记(陶渊明)

1.划分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

(每句标一处)

(1)武陵人/捕鱼为业

(2)忘/路之远近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缘溪行     缘:

沿着,顺着

(2)渔人甚异之异:

对……感到惊异

(3)落英缤纷缤纷:

繁多的样子

(4)欲穷其林穷:

(5)仿佛若有光仿佛: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6)屋舍俨然俨然:

整齐的样子

(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

(8)具答之具:

详细

(9)不复出焉焉:

兼词,相当于“于此”,从这里

(10)遂与外人间隔与:

介词,跟,同间隔:

隔绝、不通音讯

(11)便扶向路扶:

沿着、顺着 向:

先前的

(12)诣太守诣:

拜访

(13)欣然规往规:

打算,计划

(14)寻病终寻:

随即,不久

(15)问今是何世何:

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4)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里人嘱咐他说:

“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4.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听了之后为什么“皆叹惋”?

桃源外的世界依旧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5.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

(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自然环境优美;②社会安定和平;③百姓生活和乐。

6.《桃花源记》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请简要概括。

反映了作者希望没有压迫、剥削和战乱,民风淳朴,人人自由平等,安居乐业的社会理想。

(七)小石潭记(柳宗元)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标一处)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其岸势/犬牙差互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水尤清冽    尤:

格外

(2)日光下澈澈:

穿透

(3)佁然不动佁然:

静止不动的样子

(4)俶尔远逝俶尔:

忽然

(5)往来翕忽翕忽:

轻快迅疾的样子

(6)悄怆幽邃悄怆:

凄凉 邃:

(7)乃记之而去乃:

于是,就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写出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孤独忧伤(痛苦)的心情。

5.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作者情感由“乐”变“凄”,作者遭贬失意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兴,但看到小石潭周围凄清的环境,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情。

(八)北冥有鱼(《庄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怒而飞      怒: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志怪者也志:

记载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

盘旋飞翔 扶摇:

旋风

(4)去以六月息息:

气息,这里指风

(5)亦若是则已矣是:

这样

(6)鹏之徙于南冥也于: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当它用力鼓动翅膀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3.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翅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九)岳阳楼记(范仲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守:

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2)越明年越:

(3)增其旧制制:

规模

(4)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状:

胜景,美景 胜:

美好

(5)横无际涯际涯:

边际

(6)朝晖夕阴晖:

日光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

壮丽景象

(8)南极潇湘极:

至、到达

(9)迁客骚人迁客:

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迁:

贬谪、降职

(10)连月不开开:

指天气放晴

(11)日星隐曜曜:

光芒

(12)樯倾楫摧倾:

倒下 摧:

折断

(13)薄暮冥冥冥冥:

昏暗

(14)至若春和景明景:

日光

(15)沙鸥翔集集:

停息

(16)郁郁青青郁郁:

形容草木茂盛

(17)宠辱偕忘偕:

一起

(18)把酒临风把:

持、执

(19)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

探求

(20)微斯人微:

如果没有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他们)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5)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3.本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境界?

围绕“忧患意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积极进取、胸襟博大、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有远大政治抱负、奋发有为”等任意一方面回答即可。

4.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伟人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

对此,你怎么看?

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而努力,为天下人民的幸福出汗、流血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十)醉翁亭记(欧阳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

茂盛的样子

(2)峰回路转回:

曲折、回环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

居高面下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霏:

弥漫的云气

(5)云归而岩穴暝暝:

昏暗

(6)野芳发而幽香芳:

(7)行者休于树于:

介词,在

(8)伛偻提携伛偻:

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9)泉香而酒洌洌:

(10)杂然而前陈者陈:

陈列,摆开

(11)宴酣之乐酣:

尽兴地喝酒

(12)弈者胜弈:

下棋

(13)觥筹交错觥:

酒杯 筹:

酒筹

(14)苍颜白发苍颜:

苍老的容颜

(15)颓然乎其间者颓然:

倒下的样子

(16)树林阴翳翳:

遮盖

(17)醒能述以文者以:

介词,用

(18)太守谓谁谓:

为,是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3.文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

请简要回答。

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4.文中作者反复描写“乐”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作答。

意在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同时也是为了表现在作者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的社会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