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昌县水源西大滩土地复垦整理项目规模化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1851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3.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永昌县水源西大滩土地复垦整理项目规模化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甘肃省永昌县水源西大滩土地复垦整理项目规模化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甘肃省永昌县水源西大滩土地复垦整理项目规模化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甘肃省永昌县水源西大滩土地复垦整理项目规模化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甘肃省永昌县水源西大滩土地复垦整理项目规模化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永昌县水源西大滩土地复垦整理项目规模化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甘肃省永昌县水源西大滩土地复垦整理项目规模化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永昌县水源西大滩土地复垦整理项目规模化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永昌县水源西大滩土地复垦整理项目规模化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甘肃省永昌县水源西大滩土地复垦整理项目规模化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

扶持方式:

财政补贴

项目类别:

种养项目

 

甘肃省永昌县水源镇(西大滩)土地复垦整理

——规模化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甘肃省永昌县水源镇(西大滩)土地复垦整理

—规模化养殖项目

1.2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3项目建设单位

1.3.1项目承担单位

金昌市田贸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天山,现年38岁,本科学历,三级项目经理,该同志一直从事农业生产与畜牧养殖工作,具有较强的企业管理与生产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强,无破产、银行欠资等,个人诚信与社会形象良好。

项目单位金昌市田贸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属个人独资企业,是一家集农、林、牧生产于一体的绿色生态科技企业,主要从事农业高新技术开发服务、畜禽养殖、农产品收购等工作。

2007年资产总额78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229万元,非流动资产55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550万元、负债总额180万元,其中流动负债180万元,所有者权益599万元,实收资本400万元,营业收入812万元,利润总额90万元,净利润70万元,总资产报酬率8.47%,净资产收益率9.78%,资产负债率23%。

2008年资产总额880万元。

其中流动资产250万元,非流动资产63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630万元,负债总额205万元,其中流动负债205万元,所有者权益672万元,实收资本400万元,营业收入920万元,利润总额105万元,净利润80万元,总资产报酬率7.34%,净资产收益率10.2%,资产负债率23.3%,具备项目建设基础和自筹资金投入能力。

目前,现有耕地3000亩,林地270亩,林草间作地650亩,生态林木54万株,建有标准化圈舍4栋1800平方米,种畜室1间,配种室2间。

具有年育肥肉羊2000只,肉牛800头的生产能力。

园区现有职工30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专业技术人员8人,饲养员17人。

1.3.2技术支撑单位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如图1-1所示。

图1-1技术支撑单位—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5年1月,占地面积3234亩,其中校园占地634亩,实习农牧场(工厂)2600亩,校舍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1.34亿元;学院现有规模5600多人,教职工350人,其中专任教师240人。

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2人,副教授80人,讲师、工程师、畜牧师、兽医师、实验师等中级职称130人。

有硕士研究生23人,在读博士2人、在读硕士30人。

从高等院校、科研、生产单位聘请客座教授50多名,从企业、畜牧、农机站(所)聘请实训指导教师100多名;先后派出10多名教师出国考察学习,主持完成了40项科研推广项目并全部获奖,其中国家农牧渔业丰收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科研推广先进集体”。

学院始终坚持走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之路,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

围绕教学搞科研,依靠科研求发展,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1.3.3项目协作单位

金昌市永昌县水源镇,永昌县德赛羊业公司,永昌县肉用种羊场。

参加本项目的专业技术人员18人。

主持单位金昌市田贸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4人,技术支撑单位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7人,双方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同负责项目总体实施方案的设计、试验研究、任务落实及技术指导;协作单位各配备1名技术人员,负责本单位肉羊开发的具体工作;牛羊生产区聘请人工授精员1人,畜牧技术员1人,兽医技术员1人,饲料技术员1人,饲养管理员8人,饲料生产工4人;负责牛羊纯繁、引种、杂交、人工授精、育肥生产、兽医防治、饲料种植与加工等岗位工作。

上述人员根据所承担的工作量与主持单位签定项目协作、合作协议,并按工作量和任务完成情况申请相应的项目资金和其它经费。

1.4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区位于永昌县水源镇西大滩,土地总面积6000亩,北、西、南靠国有荒滩,东临金武公路,涉及西沟村1个行政村,项目区为一片,坡度总体上小于1度,属洪积平原地形,海拔1548.2~1520.6米之间。

由于已实施土地复垦整理项目,现已开垦耕地2000亩,打配机井4眼,并安装了滴灌节水系统。

这些条件为农作物及其他饲料作物的种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解决了项目区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落后的现状,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土地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由于永昌县属全省养羊大县,年出栏各种羊100多万只,项目区毗邻的两乡镇每年种植玉米4万亩,啤酒大麦10多万亩,玉米秸秆和大麦秸秆非常丰富。

因此,充分利用项目区复垦整理的荒山荒坡地及周边丰富的饲料资源,大力发展牛羊规模化生态养殖,不但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有利于发展地区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1.5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设计以防风固沙林草基地建设和打井补水为基础,以建设牛羊规模化育肥场为主,要求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复垦土地范围内,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采用滴灌节水系统,栽培固沙防护林,种植饲用玉米、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开发牛羊饲草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

因此,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①5600亩防风固沙林草基地开发②打井补水工程及道路建设③万只肉羊育肥基地建设④千头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建设。

 

1.6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计划在已完成的复垦土地(6000亩)范围内,打配机井8眼,压防渗节水管道60000米,栽植防护林带4万延长米;栽培固沙防护林2000亩,种植饲用玉米、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3600亩,新建占地200亩左右的万只肉羊育肥基地和千头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各1个,新建项目行政管理区占地200亩。

项目区要求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经营形式,大力生产牛羊商品饲料、高档肥羔肉、优质牛肉等产品,最终成为本地区具有鲜明特色的规模化养殖科技生态园区。

1.7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期2年。

一期工程2010年4月~2011年4月,完成防风固沙林草绿地开发,打井10眼;同时完成万只肉羊育肥基地建设;二期工程2011年5月~2012年5月,完成千头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和防风固沙林草绿地开发。

1.8项目投资规模

防风固沙林草绿地开发、打井补水工程及万只肉羊育肥基地建设总投资1142.36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765.8万元(计划企业自筹265.8万元,申请银行贷款200万元,争取政府财政专项资金300万元),流动资金376.56万元(计划企业自筹156.56万元,申请一年期短期银行贷款220万元)。

资金使用为防风固沙林草基地开发214万元,打井补水工程150万元(打井10眼,分二年完成),羊场土建工程200万元,种羊引进繁育70万元,农户种羊补贴20万元,农户羔羊回收40万元,肉羊育肥管理90万元,办公设施修建及设备购置301.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6.56万元,共计1142.36万元。

千头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建设670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150万元(计划企业自筹50万元,争取政府财政专项资金100万元),流动资金520万元(计划企业自筹22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200万元,争取政府财政专项资金100万元)。

资金使用为牛场土建工程100万元,防风固沙林草基地开发40万元,架子牛育肥管理500万元,设施设备购置1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万元,共计670万元。

1.9项目效益分析

1.9.1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以复垦地生态环境恢复为前提,以建设人工饲草料基地和规模化养殖为主要目标,,遵循“水-草-畜”系统平衡协调原理,走“水、草、料、林、牧、加”六配套的牛羊规模化养殖之路,科技水平含量高,示范性、指导性、推广性强。

项目实施将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建立以公司为龙头、牛羊集中育肥为示范、农户牛羊扩繁为一体的“小群体、大规模”牛羊产业发展链,积极推广饲草作物的滴水浇灌栽培和秸秆青贮、氨化等技术,依托千家万户,着力培植一批牛羊繁殖户与育肥户,形成规模化养殖基地。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直接带动2000个农户、近8000人通过引进牛羊良种扩繁直接受益。

按户均出栏羔羊7只、每只收入350元计,户均收入2500元,人均收入625元,项目区农民总收益500万元左右。

项目完成后,可确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牛羊育肥示范工程,促进永昌县牛羊产业的纵深发展,为农牧业增效提供有力的保障。

1.9.2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设期2年,一期工程总投资1142.36万元,达产后,防风固沙林带可达2000亩,牧草绿地面积可达3600亩,每年出栏肥羔1万只;二期工程总投资670万元,每年可出栏1000头优质肉牛。

项目达产后,年新增利润581.89万元,投资利润率为32.08%,,投资回收期3.12年。

1.9.3生态效益分析

本项目是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配套土地复垦生态工程的一个重要建设项目。

首先通过防风固沙林建设和牧草生态绿化基地开发及节水浇灌工程的实施,将会使项目区及其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其次牛羊所需的原料种类多,大量的秸秆、农副产品可作为牛羊饲料的重要来源,通过牛羊饲养,可将秸秆“过腹还田”,减少废弃浪费,避免因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既保护了环境,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另外项目副产品牛羊粪便是一种价廉质优的绿色有机肥料,直接用来种植饲用玉米、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保证了牛羊高效育肥的绿色饲料资源,为生产优质、安全、保健的牛羊肉奠定了基础。

同时牛羊粪便用于复垦地的农田施肥,还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是发展绿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必不可少的肥源。

另外本项目通过生态养殖、节水滴灌、防护林栽植等工程实施,可使土地复垦区农业生态环境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为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起到良好的作用。

1.10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10.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1.10.2《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

1.10.3财政部令第29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

1.10.4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省委发[2008]32号;

1.10.5《标准化养殖小区技术规范》(DB62/T1443—2006)。

1.10.6《甘肃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案管理办法》甘政办发[2007]111号;

1.10.7《甘肃省畜禽养殖小区动物防疫技术规范》;

1.10.8《金昌市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1.10.9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1.10.10有关经济法规、行业规范与参数;

1.10.11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1.11项目综合评价

1.11.1本项目建设对永昌县水源镇及其周边地区荒坡地开发利用、农田节水浇灌、饲草料产业化经营、畜禽规模化养殖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对于探索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从而展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的和谐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种草养畜之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1.2牛羊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草业生产,没有草业的大建设,就不可能实现牛羊业的大发展。

近年来的实践已经证实,传统的靠天养畜已走到尽头。

因此,按照“为养而种,为卖而养”的要求,将优良牧草种植和舍饲育肥有机结合起来,走以农促牧、以牧补农、农牧结合的路子,才能增草、增畜、增收。

1.11.3本项目以公司为龙头、牛羊育肥为示范、农户牛羊扩繁与饲草料生产为基地、扶持带动项目区发展牛羊生产与牧草种植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更是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符合国家调整农业结构战略方针,符合甘肃省委省政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指导思想。

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项目区牛羊生产方面的成熟条件,在当地牛羊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以加快永昌县乃至金昌市牛羊产业发展步伐。

通过经济分析,本项目财务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债务清偿能力均良好,经济效益明显,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发展前景良好。

综合以上分析,本项目符合国家和甘肃省产业政策,资源优势突出,原材料供应有保障,产品市场潜力大,技术方案先进可行,工艺路线合理,辐射带动能力强,项目建设用地符合规划,符合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投资估算合理,预期效益好,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建议尽快组织实施。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项目提出的缘由

永昌县地处石羊河流域中上游核心地区,大陆性气候特点明显,太阳辐射强,降水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悬殊,由于地形复杂,气候资源差异较大。

全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40毫米左右、185毫米、28O-350毫米,年降水量一般春季偏少,夏季、秋季偏多,冬季稀少,降水量最集中的时期为7-9月份。

中部年蒸发量2000.6毫米、为降水量的11倍,东北部蒸发量比中部更大,西南部蒸发量比中部小。

中部年干燥度为2.5,全县绝大多数部分属极干旱,干旱,半干旱地区,属人口较多、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重点区域和省上确定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的10个试点县区之一。

全县总人口24.7万人,69383户,其中农业人口l8.45万人,占总人口74.7%。

非农业人口6.25万人;全县水域属内陆河石羊河水系,水资源由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53740万立方米;全县土地总面积587668.6公顷。

其中耕地8205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96%;牧草地170056.4公顷,占28.94%。

自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为契机,采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搭建日光温室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以发展生态型经济、构建节水型社会为重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战略转型;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要途径,坚持治理与发展并重,以发展促进治理,以治理推动发展,加快日光温室、暖棚养殖等低耗水、高效益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区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石羊河流域讲话精神,加快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进程,切实改善永昌县生态与环境恶化状况,加快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步伐,全面提升草畜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缓解区域农业用水矛盾,控制农业灌溉规模,依据《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发展思路及治理目标中提出的农业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问题,本项目提出以土地复垦整理项目为基础,立草为业,积极发展草食畜牧业。

2.1.2国家产业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7]1号)文件指出“农区有条件的要发展规模养殖和畜禽养殖小区”。

国务院(国发[2007]4号)特别强调“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

继续稳定生猪、家禽生产,突出发展牛羊等节粮型草食家畜”。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应参照国家制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状况,确定重点扶持的优势农产品产业。

通过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关于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中规定要“着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实施规模化养殖计划,在加强生猪、家禽生产的同时,把加快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作为着力点。

5年内草食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进一步发挥畜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支柱作用”。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指出,2009年省政府拿出1.5亿元资金重点扶持肉牛、肉羊出栏大县建设,发展草食畜规模经营,基础母牛保护,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饲草料生产,活畜交易市场建设,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省委、省政府根据全省草食畜牧业发展需要确立的其他扶持重点项目。

本项目就是从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点出发,紧密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牛羊育肥基地,实现项目的辐射推动作用。

2.1.3行业发展规划

甘肃省农牧厅在2009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重点中明确的基本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加快科技进步,推进制度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和特色优势产业,不断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村经营方式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扩大农村内需,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

在重点做好的十方面工作中要求按照省委32号文件的部署,全面落实促农增收“六大行动”,大力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增产增收计划、规模化养殖计划、龙头企业培育计划,不断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

按照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要求和“关井、压田、调结构”的工作思路,实施退耕还草和植被自然恢复,走立草为业、兴草富民、草灌结合和林草一体化的路子。

积极引导农民走“种草——养畜——致富”和“草多——畜多——粮多”的草地生态农业之路。

养殖业与种植业相比节水效益十分明显,每头育肥牛平均日需水50升,一个育肥周期(按5个月计)耗水7.5方,头均纯收入874元,单方水效益117元;每只育肥羊平均日需饮水4升,一个育肥周期(5个月)需耗水0.6方,只均纯收入136.5元,单方水效益228元;每头育肥猪平均日耗水15升(包括排污),一个育肥周期(4个月)耗水近1.8方,头均纯收入413元,单方水效益229元;每只蛋鸡整个饲养周期需饮水0.1方,只均纯收入17.4元,单方水效益174元。

每亩小麦用水460方,亩均纯收入500元,每方水效益1元。

即:

牛、羊、猪、鸡头(只)均水效益约是小麦的117、228、229、174倍,养殖用水效率显著。

在河西走廊,种草要比种粮食节水一半左右,还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通过种草发展畜牧业,从长远看效益要比种粮食高得多,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当然,种草养畜也要采取科学的饲养方法,要全面推行舍饲圈养,着力提高畜牧业的效益,实行严格的禁牧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新世纪我国农业担负着确保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使命。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中,大力发展节粮型养殖业,认真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畜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在保障畜产品供给安全的前提下,改善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客观要求。

2.2.2是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项目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社会经济条件制约和小农经济束缚,养殖业生产方式尚未完全走出粗放经营的模式,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仍占较大比重,加之缺乏规范经营和市场运作,创新机制不健全,社会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畜产品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大,产品质量及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项目将立足于牛羊育肥生产,充分利用当地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开展肉羊育肥基地建设,逐步实现牛羊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通过标准化、品牌化经营管理,实现传统牛羊生产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2.2.3是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粮食等农产品的增长明显快于需求的增长,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过剩,致使粮食销售不畅,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突出。

我国加入WTO,逐步取消了关税壁垒,对我国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的生产和销售已造成冲击,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

但对草产品、畜产品等劳动、技术密集型产品却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养殖业是典型的密集型产业,从长远看,是应对入世的区域优势产业。

因此,它是实施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2.2.4是增强服务社会的需要

近十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疫情严重、相关标准(兽药、饲料和食品)不健全、检测手段和设备落后、监管不严和流通过程中的经济利益驱动等主客观因素,畜产品安全已成为危及人民健康和畜牧业生存的严重问题,也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因此,积极建立畜产品安全生产基地,实施优质安全“放心肉”工程,是保障城乡人民消费安全的需要。

2.2.5项目区资源条件较好

永昌县土地总面积5876.7平方公里,折合587666.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205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96%;园地1214.9公顷,占0.21%;林地45701.2公顷,占7.78%;牧草地170056.4公顷,占28.94%;2008年,全县规模养殖户达到21497户,新增517户;建立整体推进的规模养殖专业村80个,专业社380个,新建人畜分离、集中连片的规模养殖小区(场)44个;

特别是永昌县是全省养羊大县,年出栏各种羊100多万只,另外在项目区范围内,有土地6000亩,项目区毗邻的两乡镇每年种植玉米4万亩,啤酒大麦10多万亩,玉米秸秆和大麦秸秆非常丰富,因此给该项目带来得天独厚的饲草优势和各种优越条件。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建设地点选择

根据《标准化养殖小区技术规范》、《甘肃省畜禽养殖小区动物防疫技术规范》和《甘肃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案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金昌市永昌县万只肉羊育肥基地和千头优质肉牛养殖基地项目选址应本着方便生产、有利防疫的原则,选择地势高燥、平坦、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无污染、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

与铁路、公路、工厂、学校、屠宰场(点)、畜产品加工厂、牲畜交易市场、垃圾与污水处理场、其他动物饲杀场所和水源等场点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主导风向的下风处。

动物饲养场所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1999)。

本项目场址位于金昌市永昌县水源镇西大滩,属集体土地,已取得建设用地使用证[水集建(2001)字第08001号],总占地面积6000亩。

3.1.2自然条件,

3.1.2.1地形地貌

项目区所在地金昌市永昌县总的地势呈南高北低。

西南部祁连山冷龙岭主峰为县境内最高峰,海拔4442米,东部董家堡为县境内最低地,海拔l445米,相对高差为2997米。

境内山峦连绵,河渠纵横,戈壁茫茫,绿洲片片,形成了三种类型的地貌,即南部中、高山地地貌,中部低山丘陵地貌,走廊绿洲平原地貌。

3.1.2.2气候情况

永昌县深居内陆,大陆性气候特点明显,太阳辐射强,降水少而集中,蒸发量大,昼夜温差悬殊,由于地形复杂,气候资源差异较大。

年日照时数为2884.2小时,全县主要农业区年平均气温4.8-7.4℃,各地月平均气温七月最高,东北部,中部,西南部分别为23.1℃、17.5℃、l3.7℃。

均以一月最低,分别为-10.6℃、-10℃、-14.7℃,昼夜温差较大。

全县≥O℃积温分别为3600℃、2649℃、1758℃。

全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40毫米左右、185毫米、28O-350毫米,年降水量一般春季偏少,夏季、秋季偏多,冬季稀少,降水量最集中的时期为7-9月份。

中部年蒸发量2000.6毫米、为降水量的11倍,东北部蒸发量比中部更大,西南部蒸发量比中部小。

中部年干燥度为2.5,全县绝大多数部分属极干旱,干旱,半干旱地区。

3.1.2.3水质资源

全县水域属内陆河石羊河水系,水资源由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资源总量为53740万立方米。

发自祁连山冰凉山北坡的东大河、西大河和18条小河组成全县主要河川,径流资源量50030万立方米。

地下水有河川集水区降雨入渗潜流,山前侧渗等组成地下水补给潜流,资源量3710万立方米。

全县可利用水量79853万立方米。

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引入渠首的地表水45301万立方米;二是泉沟泉河14900万立方米;三是井采地下水4752万立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