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节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0249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第十一节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1第十一节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1第十一节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1第十一节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1第十一节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第十一节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x

《11第十一节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第十一节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第十一节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x

11第十一节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1第十一节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考纲原文

考情分布

考情分析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1.灿烂的中华文化

T32

T30

T33、T34

T31

T32

本节在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查的重点是:

中华文化的两大特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作用,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等。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T34、T35、

T57

T33、T34

T31、T68

T57

T34

考点1 我们的中华文化

1.(2019·31)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至今仍为中华各民族人民通用,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的是(  )

A、汉字 B、史书典籍

C、民族精神 D、古代技术

2.(2019·33)云南丽江古城的建筑历史悠久,交相辉映,既有汉、白、彝、藏各民族的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民族文化史的重要遗产。

这表达了(  )

①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借鉴、吸收 ②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是无法区分的 ③传统建筑是各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各民族文化既有融合,又有各自的特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9·30)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

而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连绵不断。

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文化(  )

①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②因为基因单一,所以长存 ③一直都是强大的,引领世界文化 ④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9·3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关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A、能够彻底同化其他民族文化

B、能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C、能够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D、能够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5.(2019·32)在中国历史上,尽管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王朝统治中国,但汉字的使用一直是主流,且从未终止过。

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④汉字是各民族文化的标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汉字、史书典籍。

①汉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

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为:

(1)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中国的文学艺术和古代科学技术等显示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即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1)含义:

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意义:

①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考点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2019·34)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维护国家尊严,捍卫国家荣誉

B、凝聚民族力量,弘扬革命精神

C、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统一

2.(2019·35)有观众在看完某爱国主义影片后写到:

爱国英雄的共性是他们放弃个人安逸,怀揣家国情怀,为祖国倾注了自己的一切。

他们也有家,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很多不舍,但在民族大义的抉择面前,他们毅然挑起时代赋予的重担和使命。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总是一致的 ③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④爱国主义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9·31)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维护国家尊严和荣誉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C、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D、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

4.(2019·68·多项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和主题,它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图景,必将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

这说明(  )

A、文化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B、实现中国梦只是为了建设文化强国

C、中国梦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D、中国梦表达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5.(2019·3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一名句表达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

A、团结统一 B、自强不息

C、爱国主义 D、爱好和平

6.(2019·34)以下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决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④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9·3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团结统一 B、勤劳勇敢

C、爱国主义 D、集体主义

8.(2019·35)清朝初期,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

这表达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

A、团结统一 B、勤劳勇敢

C、自强不息 D、爱好和平

9.(2019·57)爱国主义贯穿了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以下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

A、新时期爱国主义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为主题

B、爱国主义是抽象的,只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C、爱国主义只在国家面临危难时才表现出来

D、爱国主义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10.(2019·33)〝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故事表达了我国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  )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 D、自强不息

11.(2019·3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B、爱好和平

C、团结统一 D、自强不息

12.(2019·58)中华文化蕴涵的崇尚道德、追求和谐和民族复兴等丰厚的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

这里强调的是(  )

A、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

B、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晶

C、中华民族精神必将发扬光大

D、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要求

1.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1)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影响:

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

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2.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1)核心:

爱国主义。

(2)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主要表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表达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1949年建国~现在)

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它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如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1)意义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表达,它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因为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政治图谋,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2)途径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人们应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才、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

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3)要求: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一】单项选择题Ⅰ

1.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学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学说在中国被确立为至尊地位是在(  )

A、春秋时期       B、秦统一后

C、汉代 D、隋唐时期

2.钱伟长先生曾经这样说过:

〝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

〞这说明(  )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

B、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

C、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D、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3.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

这是基于(  )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优秀的文化典籍是直接的物质力量 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是(  )

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③维新运动的出现 ④洋务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  )

①汉字 ②史书典籍 ③国画 ④京剧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6.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我国文学艺术的特征反映中华文化(  )

A、博大精深 B、求同存异

C、兼收并蓄 D、源远流长

7.〝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之间的关系是(  )

①相互交流 ②相互借鉴、吸收 ③相互独立 ④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特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在秦汉至盛唐期间,我国成为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先进的国家。

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  )

A、创新性 实用性 B、实用性 整体性

C、创新性 整体性 D、超前性 准确性

9.〝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说明了(  )

A、中国各地域文化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国各地域文化互不相融

C、中国各地域文化具有开放性

D、中国各地域文化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特色

10.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侗族大歌、壮族山歌、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藏族舞蹈、朝鲜族舞蹈等都极具特色。

这说明(  )

A、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

B、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中华文化是由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而成

11.中华民族精神是(  )

①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 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无数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矢志奋斗、英勇牺牲。

这表达了中国人民所具有的民族精神是(  )

①奋斗精神 ②团结精神 ③创新精神 ④梦想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  )

A、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C、文化建设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建设

D、只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14.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可见,爱国主义是(  )

①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中华民族精神的物质基础 ④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以下诗词格言不能直接表达中华民族精神中爱国主义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位卑未敢忘忧国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6.中华民族的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这种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成为(  )

A、团结精神 B、奋斗精神

C、梦想精神 D、创造精神

17.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是在(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D、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8.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崇高品格的生动表达,是我们时代的宝贵财富,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

以下选项与劳模精神不吻合的是(  )

A、奋斗精神 B、爱好和平

C、改革创新 D、创造精神

19.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弘扬自己国家和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如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德国人的精确和高效率、美国人的自由开放……我们中国人也在努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这是因为(  )

①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是民族富强的精神动力 ②民族精神具有精神激励和凝聚民族的功能 ③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④民族精神是各国经济建设与综合国力提高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

A、发挥〝主心骨〞作用

B、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C、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D、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二】单项选择题Ⅱ

21.国画,又称〝中国画〞。

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上述材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 ④中华文化博采众长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2.«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

«四库全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36000余册,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表达的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一脉相承 D、相对稳定

23.大型抗日史诗巨作«中国远征军»再现了1941年12月至1945年初中国远征军征战史实,远征军精神感动了很多人,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表达。

远征军精神(  )

①反映和弘扬了时代精神 ②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达 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4.毛泽东同志指出:

〝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

〞这说明(  )

①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没有共同的要求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④判断是否是爱国主义行为没有统一的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是(  )

①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要求 ②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唯一手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三】双项选择题

26.袁隆平常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中国多一点粮食不怕,假设少一点粮食,你试试看〞……这种情怀是激励他孜孜不倦、忘我探索的不竭动力。

这说明(  )

A、中华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

B、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C、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D、爱国主义是鼓舞人民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

27.近日,中国拟公开选拔199人,近期分派到全球各国设立的孔子学院,担任中方院长一职。

近年来中国在世界各地成立孔子学院的做法(  )

A、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

B、是积极进行文化方面国际合作的表现

C、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

D、不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性

28.电影«战狼2»以逼真的特效、精湛的演技、真情的流露,生动地演绎了大国崛起时代背景下中国军人的铁骨铮铮的情怀,弘扬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爱国主旋律,这表达出爱国主义(  )

A、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化

B、是鞭策中华儿女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C、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D、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而不懈奋斗

29.2019年是建党97周年,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以下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

A、它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B、它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C、它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D、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30.〝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雷锋精神至今深入人心。

可见雷锋精神(  )

A、仍有现实意义

B、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C、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

D、是爱国主义的主题

第十一节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考题导练·核心归纳

考点1

1.A 2.B

3.【解析】选B。

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

材料中〝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奔流不息,连绵不断〞说明①④正确。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②错误;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③错误。

4.【解析】选A。

此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彻底同化〞说法绝对化,故A符合题意,B、C、D本身说法均正确。

5.【解析】选A。

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①②③表述正确,④〝各民族〞说法错误。

考点2

1.D 2.B

3.【解析】选B。

此题考查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应选B。

4.【解析】选CD。

此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意义。

〝中国梦〞表达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的表达。

A项夸大了文化的作用,B项本身说法错误,应选CD。

5.【解析】选B。

根据民族精神的内涵可知,只有B符合题意。

6.【解析】选C。

①〝决定〞错误,④〝核心〞错误,②③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7.【解析】选C。

抓住关键词〝核心〞即可。

8.【解析】选A。

少数民族回归祖国,表达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故A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在材料中没有表达。

9.【解析】选A。

B〝抽象〞表述错误,应为〝具体〞,C〝只在〞、D〝不是〞说法错误。

10.【解析】选D。

此题考查民族精神的内涵,材料中的故事表达了自强不息,故D符合题意,A、B、C本身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内涵,但均与题意不符合。

11.【解析】选A。

此题考查民族精神,抓住关键词〝核心〞,只有A符合题意;B、C、D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2.【解析】选B。

此题考查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A、C、D强调的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不合题意。

学业达标·实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Ⅰ

1.【解析】选C。

此题考查中华文化发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是在汉代,故C正确。

2.【解析】选C。

此题考查汉字。

从汉字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C正确;A说法错误,文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B与材料无关;D说法错误,文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3.【解析】选B。

此题考查文化典籍。

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是基于文化典籍的重要性,①③④正确;②中的〝直接的物质力量〞说法错误。

4.【解析】选A。

此题考查中华文化。

依据历史,我们可知,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①②正确;③④不是其原因。

5.【解析】选B。

此题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由教材知识可知①②正确,应选B。

6.【解析】选A。

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这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A正确;B、C不是中华文化的特征;D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

7.【解析】选C。

此题考查区域文化的特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特色,①②④正确;③说法错误。

8.【解析】选B。

此题考查科学技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我国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