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帮》化学总复习练习专题23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考题帮化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5316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帮》化学总复习练习专题23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考题帮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帮》化学总复习练习专题23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考题帮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帮》化学总复习练习专题23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考题帮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帮》化学总复习练习专题23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考题帮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帮》化学总复习练习专题23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考题帮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帮》化学总复习练习专题23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考题帮化学.docx

《《高考帮》化学总复习练习专题23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考题帮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帮》化学总复习练习专题23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考题帮化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帮》化学总复习练习专题23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考题帮化学.docx

《高考帮》化学总复习练习专题23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考题帮化学

专题二十三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题组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2017全国卷Ⅰ,8,6分]《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

“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

2.[2016上海,16,3分]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

3.[2016北京理综,7,6分]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箅渣取液

D.灌装保存

4.[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13,6分]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5.[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27,14分]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

纯化工业级氧化锌[含有Fe(Ⅱ)、Mn(Ⅱ)、Ni(Ⅱ)等杂质]的流程如下:

工业ZnO

浸出液

滤液

滤液

滤饼

ZnO

提示:

在本实验条件下,Ni(Ⅱ)不能被氧化;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MnO2。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中除掉的杂质离子是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加高锰酸钾溶液前,若pH较低,对除杂的影响是       。

 

(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   ,过滤得到的滤渣中,除了过量的锌外还有   。

 

(3)反应④形成的沉淀要用水洗,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4)反应④中产物的成分可能是ZnCO3·xZn(OH)2。

取干燥后的滤饼11.2g,煅烧后可得到产品8.1g,则x等于   。

 

题组2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6.[2014广东理综,9,4分]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KNO3的溶解度大

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

B

BaSO4难溶于酸

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

C

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

D

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

可配制2.0mol·L-1的Ca(OH)2溶液

7.[2014重庆理综,4,6分]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

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

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

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

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

8.[2013北京理综,12,6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

乙烯的制备

试剂X

试剂Y

A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H2O

KMnO4酸性溶液

B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H2O

Br2的CCl4溶液

C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NaOH溶液

KMnO4酸性溶液

D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NaOH溶液

Br2的CCl4溶液

(满分68分 

3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1.[2018安徽蒙城一中、淮南一中等五校联考,4]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对应的混合物分离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蒸馏、分液、蒸发、过滤

B.蒸发、过滤、蒸馏、分液

C.蒸馏、过滤、蒸发、分液

D.蒸发、分液、蒸馏、过滤

2.[2018山东、安徽名校大联考,11]一种制取粗碘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中H2O2作还原剂

B.步骤②③中均用到分液漏斗

C.步骤③④互为可逆反应

D.步骤⑤中“操作X”为蒸馏

3.[2018河南南阳第三次联考,11]某黑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硝酸仍有部分黑色固体未溶解。

②另取少量样品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并微热全部溶解。

该黑色粉末可能为(  )

A.FeO、CB.FeO、CuO

C.Ag2O、MnO2D.CuO、Cu2S

4.[2018湖南五市十校教研共同体联考,9]下表中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中并搅拌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仅体现脱水性

B

将稀硫酸逐滴滴入Na2CO3溶液中

开始无气泡产生

二者不反应

C

向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试纸变蓝

原溶液中含有N

D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氯化铵饱和溶液

产生沉淀

沉淀为FeCl3

5.[2018四川德阳三校联合测试,14]在Na+浓度为0.9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

K+、Ag+、Mg2+、Ba2+

阴离子

N、C、Si、S

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Ⅰ.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1.12L气体

Ⅱ.将Ⅰ中反应后的溶液过滤,并将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3.6g

Ⅲ.向Ⅱ中所得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Ⅲ能确定一定不存在S

B.K+一定存在,且c(K+)≤1.3mol·L-1

C.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g+、Mg2+、Ba2+

D.实验Ⅰ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i+2H+

H2SiO3↓

6.[2018江西新余中学第三次考试,8]下列有关物质的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用铂丝蘸取某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待测液中一定含有钾元素,可能含钠元素

B

向某无色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i

C

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某气体后,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D

向NaOH溶液中滴加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的溶解度

7.[2018西安八十三中第三次考试,9]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制备干燥的NH3:

加热浓氨水,将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B.提纯含有少量HCl的CO2: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C.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碘酸钾:

取少量的食盐溶液,加稀硫酸酸化,再滴入淀粉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将盛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烧瓶,先后置于冷水和热水中,观察烧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

8.[2017合肥第三次质检,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预测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预测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

A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立即有气体逸出

C+2H+

B

将浓硫酸滴加到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并将蘸有品红溶液的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C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铝熔化但不会滴落

Al2O3的熔点比铝的高

D

向淀粉的酸性水解液中滴入少量新制

Cu(OH)2悬浊液并加热

有红色沉淀生成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9.[2016河南洛阳高三统一考试,10]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NH3(H2O)

碱石灰

洗气

B

H2O(Br2)

CCl4

萃取分液

C

KCl固体(I2)

KOH溶液

加热

D

MgCl2溶液(FeCl2)

NaOH溶液

过滤

二、非选择题(共14分)

10.[2017武汉5月模拟,27,14分]草酸钴是制作氧化钴和金属钴的原料。

一种利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l2O3、CaO、MgO、碳及有机物等)制取CoC2O4的工艺流程如下:

(1)“550℃焙烧”的目的是 。

 

(2)“浸出液”的主要成分是 。

 

(3)“钴浸出”过程中,Co3+转化为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净化除杂1”过程中,先在40~50℃时加入H2O2,其作用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再升温至80~85℃,加入Na2CO3溶液,调pH至4.5,“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

 

(5)“净化除杂2”可将钙、镁离子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若所得滤液中c(Ca2+)=1.0×10-5mol·L-1,则滤液中c(Mg2+)为      [已知Ksp(MgF2)=7.35×10-11、Ksp(CaF2)=1.05×10-10]。

 

(6)为测定制得产品的纯度,现称取1.00g样品,将其用适当试剂转化,得到草酸铵[(NH4)2C2O4]溶液,再用过量稀硫酸酸化,用0.1000mol·L-1KMnO4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共用去KMnO4溶液26.00mL,则草酸钴样品的纯度为         。

 

(满分95分 

5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合理的是(  )

A.用装置①收集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B.用装有饱和NaHCO3溶液的装置②除去Cl2中混有的HCl

C.用装置③分离Na2CO3溶液与CH3COOCH2CH3

D.用装置④分离CH3CH2OH与CH3COOCH2CH3

2.实验室有一份混有少量碳酸钙杂质的碳酸钡样品。

分离并提纯碳酸钡的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Ba(OH)2和Ca(OH)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图1

图2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步骤Ⅰ所需的主要仪器是酒精喷灯、铁坩埚、泥三角、玻璃棒等

B.步骤Ⅱ中过滤时的温度对实验无影响

C.上述过程中涉及分解、化合、复分解反应

D.步骤Ⅲ中,当观察到红色刚好消失时,即可停止通CO2

3.下列有关气体的检验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某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气体产物通过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该气体一定是H2

B

将某无色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通入该气体,溶液变澄清

该气体一定是NH3

C

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鲜花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Cl2

D

把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水溶液显酸性

该气体一定是NO2

4.下列实验中,对于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目标物质与杂质

检验方法

除杂方法

A

FeCl2(FeCl3)

滴入KSCN溶液

通入过量氯气

B

Cl2(HCl)

通入AgNO3溶液中

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

C

KNO3(NaCl)

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

重结晶

D

NaCl(NH4Cl)

在试管中加热

加热

5.如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两种方案,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可以选用方案1分离碳酸氢钠中含有的氯化铵

B.方案1中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

C.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一定能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方案2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分离出SiO2和Fe2O3混合物中的Fe2O3

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u中少量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及干燥

B

FeCl3废蚀刻液(含FeCl2、FeCl3、CuCl2、HCl)制备FeCl2溶液

废蚀刻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搅拌、过滤

C

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的气态产物中含SO2和CO2

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澄清石灰水和品红溶液

D

分离苯萃取溴水的水层和有机层

先放出水层,然后换一个烧杯再放出有机层

7.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略去),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利用图甲装置可快速制取少量氨气

B.利用图乙装置分离水和溴的苯溶液

C.利用图丙装置蒸发KCl溶液得晶体

D.图丁装置中溶液颜色变浅,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二、非选择题(共53分)

8.[13分]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2H2O是一种氧气吸收剂,为红棕色晶体,易被氧化,不溶于水和乙醚(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盐酸,其制备装置如下(已知Cr3+水溶液颜色为绿色,Cr2+水溶液颜色为蓝色):

       甲       乙  

(1)装置甲中连通管a的作用是         。

 

(2)向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过量锌粒、适量CrCl3溶液:

关闭k2打开k1,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并控制好滴速;当观察到三颈烧瓶中溶液颜色由绿色完全变为蓝色时,其操作为       

  ,当观察到装置乙中        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

 

(3)装置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将装置乙中混合物快速过滤、洗涤和干燥,称量得到mg[Cr(CH3COO)2]2·2H2O。

其中洗涤的目的是除去可溶性杂质和水分,下列洗涤剂正确的使用顺序是       (填标号)。

 

A.乙醚  B.去氧冷的蒸馏水  C.无水乙醇

(5)若实验所取用的CrCl3溶液中含溶质ng,则[Cr(CH3COO)2]2·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76)的产率是           。

 

(6)该实验装置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解决此缺陷的措施为       。

 

9.[12分]磁性材料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某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探究其组成:

请回答:

(1)A的组成元素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为     。

 

(2)溶液C可溶解铜片,列举该反应的一个实际应用:

           。

 

(3)已知化合物A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不溶物和一种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518g·L-1),该气体分子的电子式为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写出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溶液G中的主要微粒(不考虑H2O、H+、K+、I-)              。

 

10.[14分]CuCl晶体呈白色,熔点为430℃,沸点为1490℃,见光分解,露置于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难溶于水、稀盐酸和乙醇,易溶于浓盐酸生成H3Cu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s)+3HCl(aq)

H3CuCl4(aq)。

(1)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uCl,反应原理为2Cu2++SO2+8Cl-+2H2O

2CuC+S+

4H+,CuC(aq)

CuCl(s)+3Cl-(aq)

①装置C的作用是    。

 

②装置B中反应结束后,取出混合物进行以下操作,得到CuCl晶体。

混合物

CuCl晶体

操作ⅱ的目的是    ;操作ⅳ中宜选用的试剂是    。

 

③实验室保存新制CuCl晶体的方法是 。

 

④欲提纯某混有铜粉的CuCl晶体,请简述实验方案          。

 

(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高炉煤气中CO、CO2、N2和O2的百分组成。

已知:

ⅰ.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形成Cu(CO)Cl·H2O。

ⅱ.保险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能吸收O2。

①D、F洗气瓶中宜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     。

 

②写出保险粉和KOH的混合溶液吸收O2的离子方程式:

 。

 

11.[14分]三盐(3PbO·PbSO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990)可用作聚氯乙烯的热稳定剂,不溶于水。

以200.0t铅泥(主要成分为PbO、Pb及PbSO4等)为原料制备三盐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Ksp(PbSO4)=1.82×10-8;Ksp(PbCO3)=1.46×10-13。

回答下列问题:

(1)加Na2CO3溶液转化的目的是        。

 

(2)酸溶时,不直接使用H2SO4溶液的原因可能是       ;铅与硝酸在酸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洗涤操作时,检验过滤2所得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4)当沉淀转化达平衡时,滤液1中c(S)与c(C)的比值为      。

 

(5)50~60℃时合成三盐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得到纯净干燥的三盐99.0t,假设铅泥中的铅元素有80%转化为三盐,则铅泥中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

1.B 阅读文献抓住“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凝结……”等关键词句。

砒烟上飞——固态物质受热变成气态物质;凝结——气态物质凝华变成固态物质。

蒸馏用于分离两种或多种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根据液体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A项不符合题意;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受热直接变成气态物质。

即砒霜样品受热使有效成分三氧化二砷变成蒸气(升华),降温,蒸气凝华成固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砒霜的目的,B项符合题意;干馏是指煤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的过程,砒霜提纯过程中有效成分没有发生变化,C项不符合题意;萃取是指用萃取剂将一种物质从其溶液中提取出来的过程,如用苯或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或碘水中的碘),D项不符合题意。

2.C 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所以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步骤是先将混合物溶于水配成热饱和溶液(操作Ⅰ),然后冷却结晶(操作Ⅱ),析出硝酸钾晶体,再过滤、洗涤(操作Ⅲ),即可得到硝酸钾。

据此可知A、B项错误,C项正确。

操作Ⅰ~Ⅲ只需一次过滤,D项错误。

3.C 过滤是常用的物质分离方法,适用于固液分离,C项符合题意;A项和B项均为浸取,D项为溶液的转移。

4.D 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A错误。

乙酸乙酯与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B错误。

除去硝酸钾中的氯化钠可用重结晶的方法,是由于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故C错误。

乙醚和丁醇互溶,但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D正确。

5.(除标明外,每空2分)

(1)Fe2+和Mn2+ Mn+3Fe2++7H2O

3Fe(OH)3↓+MnO2↓+5H+、2Mn+3Mn2++2H2O

5MnO2↓+4H+ 铁离子和锰离子不能生成沉淀,从而无法除去铁和锰杂质 

(2)置换反应(1分) 镍(1分) (3)取少量水洗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 (4)1

【解析】 第①步酸浸,得到Zn2+、Fe2+、Mn2+、Ni2+;第②步氧化,Mn将Fe2+氧化为Fe3+,Fe3+易于形成Fe(OH)3沉淀,同时Mn与Mn2+发生归中反应,生成MnO2沉淀;第③步加Zn,Zn与滤液中的Ni2+、H+发生置换反应,Ni经过滤而除去;第④步加Na2CO3使Zn2+转化为沉淀;第⑤步煅烧ZnCO3。

(4)11.2gZnCO3·xZn(OH)2煅烧后得到8.1gZnO,可求得x=1。

6.B A中的两个陈述均正确,但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主要是利用二者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的原理。

B中利用了常见难溶性钡盐中只有BaSO4难溶于酸的原理,正确。

C中NH3溶于水呈碱性与NH3可做喷泉实验没有关系,NH3可做喷泉实验是因为NH3极易溶于水。

D中叙述Ⅱ错误,Ca(OH)2是微溶物质,不可能配制出2.0mol·L-1的Ca(OH)2溶液。

7.B 灼烧需要坩埚(①)、泥三角(⑨)和酒精灯(②),A项不符合题意;溶解、稀释时不需要用容量瓶(⑥),B项符合题意;过滤需要烧杯(④)、漏斗(⑤)和玻璃棒(⑦),C项不符合题意;检验Fe3+需用试管(③)、KSCN溶液(⑧)、胶头滴管(⑩),D项不符合题意。

8.B 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乙烯中含有乙醇等杂质气体,乙醇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A项不符合题意;乙醇不与Br2反应,B项符合题意;乙醇与浓硫酸加热至170℃生成乙烯,同时部分浓硫酸被还原,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C项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能与Br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1.A 蒸馏烧瓶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对应的分离操作方法为蒸馏;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或用于分离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混合物,对应的分离操作方法为分液;蒸发皿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液体或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对应的分离操作方法为蒸发;普通漏斗用于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对应的分离操作方法为过滤。

2.B 海带浸取原液在pH=2时加入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加入四氯化碳萃取得到含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萃取,得到有机相和水相;水相中含有碘离子、碘酸根离子和钠离子,加入稀硫酸酸化,碘离子和碘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再加入四氯化碳萃取,蒸馏可得到粗碘。

步骤①中H2O2作氧化剂,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故A错误;步骤②③的操作均为萃取和分液,均用到分液漏斗,故B正确;步骤③④的反应条件不同,不互为可逆反应,故C错误;步骤⑤中“操作X”为萃取和蒸馏,故D错误。

3.A C不溶于稀硝酸,FeO可溶于稀硝酸,Fe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C生成二氧化碳,FeO生成氧化铁,氧化铁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并微热全部溶解,故A正确;FeO、CuO都溶于稀硝酸,故B错误;Ag2O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所以加入足量稀盐酸并微热不能溶解,故C错误;CuO、Cu2S都溶于稀硝酸,故D错误。

4.C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膨胀时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气体,体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A错误;将稀硫酸逐滴滴入Na2CO3溶液中,开始无气泡产生时发生反应:

Na2CO3+H2SO4

NaHCO3+NaHSO4,故B错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反应生成了氨气,原溶液中含有N,故C正确;氢氧化铁胶体遇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沉淀为氢氧化铁,故D错误。

5.B Ⅰ.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1.12L气体,说明含有0.05molC,则一定不含Ag+、Mg2+、Ba2+,故含有Si;Ⅱ.将Ⅰ中反应后的溶液过滤,并将沉淀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