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系统各章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6056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管理系统各章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信息管理系统各章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信息管理系统各章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信息管理系统各章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信息管理系统各章作业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管理系统各章作业答案.docx

《信息管理系统各章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理系统各章作业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管理系统各章作业答案.docx

信息管理系统各章作业答案

信息管理系统各章练习题答案

第1章信息时代及国家信息化

本章练习题答案

判断题

1.T

2.T

3.F

4.T

5.T

6.T

7.T

8.F

9.F

10.T

简答题

1.请简述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

答:

信息时代中,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已成为人类社会日益鲜明的发展趋势,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微电子、计算机、软件和通信等技术快速发展;

(2)信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3)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高速增长。

当然,这些特征只是表面的,信息时代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全球信息化”。

2.简述国家推进作息化的主要任务。

答:

抓紧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应用;在统筹规划下实施信息化重大工程;为推进信息化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进电子商务建设。

3.简述我国推进信息化的主要特点。

答:

主要特点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满足各行各业应用需求;为促进两个转变,为四个现代化和社会进步服务;强调信息化体系6个要素及其紧密关系;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放在核心地位;突出建立自主的信息产业;信息化建设与工业化建设并举,发挥后发优势;立足国情,先试点后推广,不搞一刀切。

4.简述说明我国国家信息化体系的6个要素。

答:

我国的国家信息化体系由六个要素组成:

即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5.简要说明企业信息化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题要点:

掌握信息知识;开发信息源;提高信息使用能力;用信息技术武装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及信息管理机构。

 

第2章管理、信息与系统

本章练习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C

5.A

6.D

7.A

8.B

9.C

10.C

填空题

1.管理方法管理手段

2.指挥控制

3.Information

4.信息敏感力信息转化力

5.扩散性

6.滞后性

7.反馈控制

8.能源时间

9.接口标准化原则

10.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

11.职能

12.非结构化

13.目标功能结构

简答题

1.简述系统分解的目的和原则

答:

系统分解的目的:

在研究和描述系统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所面对的系统通常都是庞大而又复杂的,一般无法通过一张图表一下子把系统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这时就需要按一定的原则把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

每个子系统的复杂程度相对总系统而言要小的多,便于人们的分析和理解,这就是系统分解的目的。

系统分解的原则:

系统分解过程事实上是确定子系统边界的过程,每个人根据对系统理解的方式与角度不同,对子系统的划分将出现不同的结果,但通常的原则有三个:

(1)可控制性原则;

(2)功能聚合性原则;(3)接口标准化原则。

2.简要说明什么是信息系统,其典型的数据处理有哪些?

答:

信息系统(IS)是通过输入数据、加工数据、输出信息的过程,实现其目标的系统,简单地讲,信息系统就是处理数据和信息的系统,它的特征主要有:

(1)信息系统的输入输出都是数据和信息,有别于物质系统或能量系统;

(2)它的存在不应是孤立盲目的,而是存在于某个更大的系统之中,并为之服务;(3)信息系统中数据和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

典型的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输入、传输、存储、加工处理和输出。

3.简述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

信息系统通常都具有数据的输入、传输、存储、加工处理和输出等功能,这些功能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由计算机和人工过程承担。

具体包括:

(1)数据收集和输入功能;

(2)数据传输功能;(3)数据存储功能;(4)数据加工处理功能;(5)数据输出功能;(6)查询功能;(7)统计分析功能;(8)预测决策功能;(9)系统管理功能。

4.请说明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式的结构的含义。

答:

根据管理信息系统处理的内容和管理决策的层次来看,我们可以把管理信息系统看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其含义描述如下:

首先,组织的管理是分层次的,一般可分为战略计划层(高层)、管理控制层(中层)和执行控制层(基层)。

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它们提供的信息处理与决策支持也分为三层。

其次,组织的管理在分层的同时,又按管理职能分条,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也就可以分为市场销售子系统、生产子系统、财务子系统、人事管理子系统等。

第三,下层的系统处理处理量大,上层的处理量小,下层系统为上层提供数据,形象地说,下层较“宽”、上层越来越“窄”。

综合上述三点就组成的纵横交织的金字塔式的结构。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本章练习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A

5.C

6.D

7.D

8.A

9.D

10.B

填空题

1.企业资源计划

2.制造资源计划

3.企业系统规划方法

4.系统分解法

5.决策支持系统

6.适用性经济性

7.MRPII

8.企业经营过程重构

9.信息主管

10.数据处理预测

判断题

1.F

2.F

3.T

4.T

5.F

6.F

7.T

8.T

9.T

10.F

简答题

1.简述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答: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维护和使用,以企业战略、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执行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另一种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它能观测企业或组织的各种运动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或组织行为,帮助其实现长远的规划目标。

简言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2.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

管理信息系统除了具备一般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外,还具备特有的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的功能,具体讲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数据处理。

(2)预测功能。

(3)计划功能。

(4)控制功能。

(5)辅助决策功能。

3.简述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关系。

第4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本章练习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1.A

2.D

3.A

4.C

5.B

6.D

7.A

8.D

9.A

10.B

填空题

1.MIS

2.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

3.计算机网络数据库

4.管理科学数学

5.管理/职能

6.基层的生产经营活动

7.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

8.企业战略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提前提供辅助决策功能

判断题

1.F

2.F

3.T

4.T

5.F

6.F

7.F

8.T

9.F

10.T

简答题

1.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主要有几类?

答: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各部件的构成框架。

有5类,即基本结构、功能结构、管理/职能结构、硬件结构和网络计算结构。

2.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由哪些部件组成,请绘制出图形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四大部件,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这些部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3.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它与管理层次的关系是什么。

答:

管理组织从纵向看是分层次的,因此相应的管理活动也可以划分为若干层次,即可分为高、中、基三个层次,分别称它们为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和执行控制层。

不同管理层次对应着不同的决策类型,在决策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也是不同的。

针对管理的这3个层次,可以分别建立战略计划子系统、管理控制子系统和执行控制子,这就构成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纵向结构,即层次结构。

4.简要说明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计算结构的种类。

答:

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计算模式大致可划分为四种,即集中式处理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以及基于Web的网络计算模式或称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

这几种网络计算模式在进行数据处理方面大不相同。

第5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本章练习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1.D

2.D

3.D

4.B

5.B

6.D

7.C

8.A

9.A

10.B

填空题

1.结构化设计

2.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4.系统的生命周期

5.系统分析系统设计

6.分解抽象

7.总体规划系统设计

8.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

9.块内联系大块间联系小

10。

模块结构图

判断题

1.T

2.F

3.F

4.T

5.F

6.F

7.F

8.F

9.F

10.F

简答题

1.请简述系统开发方法的必要性,常用的开发方法有哪些?

答: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就是从问题提出、开发班子组成、总体规划、系统分析与设计、到系统实现和运行维护的全过程。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规模大、复杂程度高的人机系统,因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各种硬、软件环境的支持,需要开发队伍中每个成员以及用户的通力合作。

因此,为了取得开发的成功,必须利用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必须对开发过程作严格的组织和管理,也就是说,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种有效的系统开发方法。

常用的开发方法主要有:

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原型化方法。

 

2.请画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模型,并说明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文档。

答:

(画图略,请参见书中第98页,图5-6)。

从图中可看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分为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等五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文档是(参见书中98页至103页的有关内容)。

3.简述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

答:

总体规划主要是编制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主要包括:

(1)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2)制定一套系统开发的文档规范作为各分系统书写文档的标准;(3)设计系统总体结构;(4)设计系统总体网络结构;(5)初步进行系统所需编码分析;(6)初步完成系统的接口设计;(7)制定系统的安全标准;(8)设计统一规范的系统平台;(9)制定系统运行及维护标准;(10)统一协调系统的开发与实施。

4.为了使开发出来的新系统能满足实际需要,在着手编程之前,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答:

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

 

5.系统分析阶段所提供的系统说明书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

主要有以下三个作用

1.描述了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作为开发人员进行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基础。

2.作为用户和开发人员之间的协议或合同,为双方的交流和监督提供基础。

3.作为新系统验收和评价的依据。

 

6.系统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员有哪些?

答:

系统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员有用户、系统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设计员、硬件网络设计员、程序设计员等。

第6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

本章练习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A

5.A

6.A

7.B

8.C

9.D

10.C

填空题

1.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

2.BSP

3.组织结构图

4.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

5.现行系统的目标和任务新系统的开发条件

6.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子系统的划分

7.开发条件是否具备客观上是否需要开发新系统

简答题

1.请简述总体规划的任务和目的。

答:

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明确“系统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

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目标可概括为三点:

(1)保证信息共享;

(2)协调子系统间的工作(3)使系统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2.总体规划的主要工作步骤是什么?

请用图形表示各步骤间的前后关系。

答:

3.简述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

可行性研究包括可能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

所谓开发的可能性就是指开发的条件是否具备,而必要性是指客观上是否需要。

可能性和必要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具体讲可行性研究一般从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开发环境的可行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技术上的可行性,指根据新系统的目标来考虑系统的硬设备、软件、环境条件和技术力量等是否具备,即技术上实现的可能性;

(2)经济上的可行性,是指通过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投资和效益的投入——产生分析,来说明开发新系统在经济上是否合算;(3)管理上的可行性,主要考虑当前系统的管理体制是否有条件提供新系统所必需的各种数据和企业最高层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对新系统所提供信息需求的迫切性,即研究开发新系统是否是必要的;(4)开发环境的可行性,主要指领导意见是否一致,企业有无资金保证,能否抽出骨干力量参加系统开发等。

4.可行性分析报告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

包括:

引言、现行系统调查与分析、新系统建设方案、可行性论证、其他方案和方案间的比较分析、结论。

 

第7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

本章练习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1.A

2.A

3.C

4.C

5.B

6.C

7.D

8.D

9.D

10.A

11.C

12.D

填空题

1.业务流程数据流程

2.平衡

3.自顶向下

4.现行系统的物理模型

5.现行系统分析

6.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

7.理解表达

8.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9.现有系统的物理模型转换为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

判断题

1.F

2.F

3.F

4.T

5.T

6.T

7.T

8.F

简答题

1.系统分析阶段需要确定的主要内容。

答:

开发者对于现有组织管理状况的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功能的需求;数据和业务流程;管理功能和管理数据指标体系;新系统拟改动和新增的管理模型;提出新系统的各种方案和设想;对所有方案和设想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判断和选择,获得一个最优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编制系统分析报告。

2.简述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

答: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回答“系统应用干什么”的问题,具体可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1)详细调查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

用户需求是指用户要求新系统应具有的全部功能和特性,主要包括功能需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保密要求、开发费用、时间及资源方向的限制等。

(2)确定新系统初步的逻辑模型。

即通过数据流图等工具,说明新系统应用干什么,而不具体涉及“如何干”等物理实现问题。

(3)编制系统说明书。

对采用图表描述的逻辑模型进行适当的文字说明,就组成了系统分析说明书,这是本阶段的主要成果。

3.简要说明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

答案:

系统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把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转化为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因此系统分析人员首先必须理解并描述出已经实际存在的当前系统,然后进行改进,从而创造出基于当前系统,又高于当前目标系统。

具体讲,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4.为什么要进行数据流程分析,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数据流贯穿于企业组织的每一个活动中,可以说没有数据流就没有企业的活动。

通过对数据流程的分析,一方面人们不但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还能分析出各种管理活动的实质和相互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我们正在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对象,因此必须对系统调查中所收集的数据和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分析整理,为今后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以及数据库结构和功能模块设计打下基础。

应用题

1.请根据以下描述画出某库存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

(1)首先,根据计划部门转来的收货通知单,和已存在的物资编码文件,建立物资采购单流水账;

(2)然后,根据技术部门的物资验收报告和物资采购单流水账,更新物资台账文件;(3)最后,对物资台账分类汇总,将结果存储于物资总账文件中。

参考答案:

 

2.请根据以下描述画出系统的数据流图。

该子系统共有三个加工,

(1)首先,根据生产计划、库存台账文件编制采购计划,建立采购计划文件;

(2)其次,根据订货合同、采购计划文件,建立合同台帐文件;(3)最后,根据合同分类文件打印合同分类表。

参考答案:

 

3.已知某系统的一级数据流图(如图1所示),请指出其二级数据流图(如图2所示)的错误,并改正。

答案:

错误1:

二级数据流图的输出流与一级不平衡;

错误2:

“F2:

分类账文件”不应出现在二级流图中;

错误3:

输入流的名称与一级流图不同;

错误4:

外部实体的名称与一级流图不符;

错误5:

P1.2加工没有输出流;

改正后,如下图所示:

 

二级细化图(凭证管理)

4..已知某系统的二级数据流图是正确的(如图2所示),请指出其一级数据流图(如图1所示)的错误,并改正。

 

参考答案

错误1:

外部实体“李四”改为“张三”

错误2:

数据流“原始数据”改为“原始单据”

错误3:

加工P1应该加入一条到外部实体“管理者”的数据流

错误4:

加工P1到文件F1的数据流改为双箭头

第8章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本章练习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B

5.B

6.B

7.B

8.D

9.D

10.A

填空题

1.控制耦合

2.耦合

3.数据耦合

4.变换分析

5.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6.系统分析系统实施

7.直接切换平行切换

8.逻辑模型

9.唯一化标准化

10.模块

11.将高层数据流程图转换成结构图

12.低层数据流程图转换成结构图

判断题

1.F

2.F

3.T

4.T

5.T

6.F

7.F

8.F

简答题

1.简述系统设计的目的.

答:

在保证实现逻辑模型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目标系统的简单性、可变性、一致性、完整性、可靠性、经济性,以及系统的运行资产和安全性,为下一阶段的系统实施制定蓝图;

2.简述系统设计的任务.

答:

系统设计的任务是:

依据系统分析报告和开发者的知识与经验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将分析阶段所获得的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最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提交一个系统配置方案报告和一份系统设计报告。

3.简述系统设计的方法.

答:

主要还是自顶向下的结构化设计方法,但是在局部环节上,或针对某些较小的系统,可采用原型方法、面向对象等方法。

4.简述系统设计的原则

答:

系统设计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既是相互矛盾的又是相辅相成的,主要有

(1)简单性:

在达到预定目标、具备所需要的功能的前提下,系统应尽可能简单;

(2)系统的可变性:

指系统容易被修改和维护;(3)一致性和完整性:

一致性有利于子系统之间、多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而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存在,所以系统的功能应尽量完整;(4)可靠性:

只有可靠的系统才能保证系统的质量并得到用户的信任;(5)经济性:

系统应该给用户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这种效益有时是间接的或不能定量计算的;(6)系统的运行效率:

主要包括处理能力、处理速度、响应时间等几个方面内容;(7)安全性:

指系统的保密和防病毒等功能。

5.简述模块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答:

系统模块结构设计的任务是确定划分后的子系统的模块结构,并画出模块结构图,这个过程中必须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每个子系统如何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如何确定子系统之间、模块之间传送的数据及其调用关系;如何评价并改进模块结构的质量;如何从数据流图导出模块结构图。

6.什么是“耦合小、内聚大”原则,请简要说明。

答:

在系统设计的目的之一是将系统分解成为一些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

耦合和内聚这两个概念就是度量模块独立性、衡量模块划分质量的重要概念。

耦合表示模块之间的联系程度,有数据耦合、控制耦合、非法耦合等方式。

数据耦合是一种较好的耦合方式。

内聚是用来表示模块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联系程度的概念,有巧合内聚、逻辑内聚、过程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等方式,其中巧合内聚的性能最好。

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强,模块间尽可能独立,接口明确、简单,有适当的共用性,即满足“耦合小,内聚大”的原则。

7.简述代码设计的原则

答案:

(1)具备唯一确定性,每个代码都仅代表唯一的实体或属性;

(2)标准化与通用性,凡国家或主管部门对某些信息分类和代码有统一的规定,如国标、部标等,则应采用标准形式,以求通用化;(3)可扩充且易修改,要考虑今后的发展,为增加新代码留有余地,防止类似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再次出现;(4)短小精悍,代码的长度会影响所占据的内存空间、处理速度以及输入时的出错概率,因此在保证可扩充且易修改的前提下,要尽量短小;(5)具有规律性,这样可便于编码和识别,便于用户识别和记忆。

8.详细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答:

包括代码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处理过程设计、数据存储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等几个阶段和内容。

第9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本章练习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D

5.B

6.B

7.D

8.D

9.C

填空题

1.黑盒测试法白盒测试法

2.软件维护数据维护

3.可为计算机“理解”、可执行的代码

4.用户操作手册

5.应用软件系统维护数据维护

6.系统转换

7.用户操作手册

8.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9.新旧系统平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这段时间的运行后,再用新系统替换下旧系统

10.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中间没有过度阶段

判断题

1.F

2.T

3.F

4.F

5.F

6.F

7.F

8.F

简答题

1.简述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答:

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步骤是:

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数据库系统;进行程序设计;输入基础数据,进行系统测试;进行人员培训,系统转换和试运行。

2.简述系统测试阶段的基本原则。

答:

测试的原则是:

(1)测试用例应该由“输入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组成;

(2)不仅要选用合理的输入数据进行测试,还应选用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输入数据;(3)除了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应该做的工作,还应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不该做的事情;(4)应该长期保留所有的测试用例,直至该系统被废弃不用为止。

3.试述如何对系统进行测试.

答:

管理信息系统是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而子系统又是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的。

因此测试过程按照“自底向上”的思想,分为模块测试、分调、总调三个层次,它们分别对应着程序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测试。

(1)模块测试的目的是保证每个模块本身能正常运行,在该步发现的问题大都是程序设计或详细设计中的错误,对于模块测试,一般分成人工走通和上机测试两步进行;

(2)分调。

也称子系统测试,就是把经过测试的模块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子系统来测试,主要是测试各模块之间的协调和通令,即重点测试子系统内各模块的接口,一般有非渐增和渐增式两种策略;(3)总调。

也称系统测试,它是把经过测试的子系统装配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测试,用以发现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中的错误,验证系统的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说明书的要求。

4.什么是系统转换,请简述系统转换的方式,并画出系统转换方式的示意图。

答:

所谓系统转换就是在系统测试完成之后进行的,旧系统停止使用,新系统投入运行的过程。

有三种转换方式,即

(1)直接转换,指在原有系统停止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

(2)平行转换方式,指新系统与旧系统平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试运行后,再用新系统正式替代原旧系统;(3)分段转换方式:

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综合,即分期分批逐步转换。

如图(略,见书第210页图9-3)。

5.什么是可维护性,系统的可维护性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答案:

可维护性是指:

维护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