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二章质量检查与工程验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3939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第十二章质量检查与工程验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11第十二章质量检查与工程验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11第十二章质量检查与工程验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11第十二章质量检查与工程验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11第十二章质量检查与工程验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第十二章质量检查与工程验收.docx

《11第十二章质量检查与工程验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第十二章质量检查与工程验收.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第十二章质量检查与工程验收.docx

11第十二章质量检查与工程验收

第十二章质量检查与工程验收

第一节查阅设计文件和施工文件

一、查阅设计说明书

1、了解设计依据及有关协议、纪要、公文以及技术设计的审批意见,在设计过程中的执行情况。

2、熟悉了解沿线的地形、地貌特征、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烈度、气象资料(最低气温冻结深度及冻结期限)。

3、熟悉丁解沿线隧道及重点工程分布概况、特点和特殊设计要求。

4、明确隧道设计原则和要求:

①隧道建筑限界、支护类型、建筑材料等;

②重点了解复杂、长大和不良地质的软弱围岩隧道的特殊设计及技术安全措施;

③分析了解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④了解隧道防水和排水设计原则;

⑤了解隧道辅助坑道(平行导坑、横洞、斜井、竖井)设计;

⑥仔细查阅运营通风设计,了解风机类型、风压、风量、风速及允许通风时间。

二、查阅设计图

1、认真复查施工设计图纸内容是否正确无误,没计项目是否齐全,有无遗漏;

2、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及施工方法是否合理;

3、复查施工注意事项,主要关键问题是否阐述明白,设计能否满足施工;

4、隧道设计是否正确,有无优化设计方案及改变设计意见。

三、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1.检查单项工程开工报告

①是否与设计单位办理了交接桩手续,桩的丢失及补桩情况是否清楚;

②检查接桩后的施工复测资料,特别注意在一个曲线内有桥隧相连的建筑物以及在隧道群地段内时,先复核工点相邻的曲线,完全闭合后才能考虑进洞前的控制测量;

③现场检查临时工程(风、水、电及施工运输道路、通信线路)是否接通,临时房屋及隧道施工场地是否修建齐备;

④检查劳力、机具设备、材料等进场及布置情况能否满足开工需要;

⑤了解征地拆迁及临时设施等完成情况。

2.检查实施性施:

工组织设计及内容

①检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是否考虑了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

②检查实施性施工组织没计中的项目目标、全面质量管理具体措施工进度计划;

③施工技术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④检查施工方法、施工场地布置、人员配备、机具设备等是否合理、先进。

四、查阅施工过程记录

施工过程记录包括:

施工日记、调度记录、质量检查记录、测量记录等。

第二节中线、高程及建筑限界检查

一、中线及高程贯通误差

隧道中线及高程的贯通误差限值应符合表12-1的规定。

隧道中线与高程贯通测量误差表12-1

两开挖洞口间长度(km)

<4

4~8

8~10

10~13

13~17

17-20

横向贯通限差(mm)

100

150

200

300

400

500

高程贯通限差(mm)

50

检查有关项目时,注意应以隧道贯通后进行调整闭合的中线、高程为准。

二、建筑限界

隧道、明洞、棚洞及各式衬砌结构与洞门的内轮廓线(隧道净空)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第三节洞口工程质量检查

一、洞门

1、洞门位置

根据实际地形、地质情况检查进出口设计里程是否合适。

2、洞门基础

①洞门基础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土质地基埋人深度应不小于1m。

在冻胀性土壤上设置基础时,基底应置于冻结线以下0.25m。

②基坑断面尺寸应满足墙基要求,基底无虚渣、杂物及积水。

3、洞门结构

洞门结构形式(洞门环框式、柱式、台式、端墙式、翼墙式、斜交式、与桥台相连的洞门)、端墙尺寸及基础埋深的允许偏差及墙身砌石组砌的允许偏差均应符合规定要求。

①洞门拱墙与洞内相邻的拱墙衬砌同时施工,连成整体。

②混凝土要均匀密实,外观整洁且无蜂窝麻面。

砌筑的石料无水锈或风化层,砌体砂浆饱满。

圬工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③伸缩缝、沉降缝的位置、堵塞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洞门端墙、翼墙、挡土墙墙背后回填应密实。

墙身砌筑与回填应从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产生偏压。

⑤洞门端墙顶宜高出仰坡坡脚不小于0.5m。

坡脚至洞门端墙顶帽背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5m。

线路中线沿轨枕底面水平至翼墙(挡土墙)面边线的距离,一边应不小于3.5m(曲线地段系指曲线外侧)。

洞门顶水沟的沟底至衬砌拱顶外缘的高度不小于1m,水沟底如有填土应紧密夯实。

⑥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必要的检查设备和有关标志。

二、洞口边坡和仰坡

隧道洞口的边坡和仰坡并应达到以下质量要求:

1、坡度的允许偏差为±5%,刷坡不宜过高;仰坡坡脚至洞门端墙顶帽背的水平距离一般不小于1.5m,仰坡坡脚应低于洞门端墙顶0.5m;

2、边坡和仰坡坡面要平顺、稳定,坡顶无危石;

3、洞口仰坡及边坡土石有剥落、松软不稳现象时,坡面应进行防护;

4、当山坡局部土、石失稳时,结合洞口的地形地质特点,采取清刷或设置支挡建筑物,不留后患。

三、洞口排水系统

洞口排水工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洞门结构的稳定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1、洞口附近的坑洼、黄土陷穴和岩溶孔洞应用不透水土壤分层回填夯实,严防地表水渗入洞内。

2、根据设计要求洞口设置截水沟和排水沟时,其断面尺寸、形状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和路堑排水系统统一考虑设置。

3、隧道洞口仰坡顶的天沟一般应按下列规定设置:

①天沟应设于边坡和仰坡坡顶以外,距离不小于5m,黄土地区不小于10m。

②天沟坡度应根据地形设置,但应大于3‰,以免淤泥。

当地面自然坡陡于1:

1时,水沟宜做成阶梯式,以减少冲刷。

水沟纵坡在土质地段大于200‰或石质地段大于400‰时,应设置基座,以保证纵向稳定。

③天沟断面尺寸一般底宽和深度均不小于60cm;在干燥少雨地区,深度可减至40cm。

4、填土上的水沟,基底密实,沟槽稳定,出水口无冲刷迹象。

5、水沟铺砌,灰缝要饱满,不铺砌的水沟,缝隙堵塞或抹墁良好,不漏水。

6、检查洞门排水设施:

顺坡单向排水;吊沟排水应做好吊沟铺砌、防止漏水,并在底部设置圬工基础;龙嘴排水,龙嘴应有足够长度,以不使水滴在洞门墙上为妥;翼墙排水;端墙、翼墙顶、挡土墙上的泄水孔。

7、在寒冷或严寒地区,着重检查洞口检查井和出水口的位置及其与洞内保温水沟(或深埋水沟、防寒泄水洞)的暗沟连接形式,纵向坡度、保温材料、检查设备,以及在洞口段电缆槽与保温水沟的检查井的干扰和过渡段的连接。

8、在出洞方向路堑为上坡时,洞外侧沟应做成反向排水,路堑水不宜流人洞内。

第四节洞身开挖质量检查

1、隧道断面开挖直接影响隧道结构的稳定性,超挖越多,浪费越大。

超挖部分如回填不好,支护结构背后留有空隙,将使支护结构与围岩不能紧密结合共同作用,而导致围岩应力重分布,使支护结构受力增加,甚至使支护结构开裂破坏。

大面积的欠挖引起的后果更坏。

因此,隧道施工无论采用哪种衬砌断面开挖,都必须严格控制超、欠挖,确保断面尺寸。

2、用钻爆开挖时,应检查炮眼痕迹保存率,即硬岩80%、中硬岩70%、软岩50%,最小允许炮眼痕迹率不小于规定值的60%。

两茬炮衔接台阶的最大尺寸不得超过15cm。

如果采用大型钻孔台车开挖,则另行规定。

3、在含瓦斯地层开挖隧道,要着重检查机电设备防爆及沼气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等安全措施。

4、开挖断面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为采用锚喷衬砌或复合式衬砌时,在坚硬岩层中局部岩石突出部分侵入断面不大于3cm,侵入的面积每平方米内不大于0.1m2。

设计为采用整体式内衬时,拱墙脚以上1m内断面应无欠挖;其他部位,在岩层完整、抗压强度大于30MPa时,个别突出部分侵入衬砌断面不大于5cm,侵入的面积每平方米内不大于0.1m2。

5、隧道断面允许超挖应符合表12-2的规定。

6、以上均应按设计要求预留变形量或预留沉落量。

隧道断面允许超挖值(cm)表12-2

围岩级别

开挖部位

Ⅱ~Ⅳ

Ⅴ~Ⅵ

拱部

平均10

最大20

平均15

最大25

平均10

最大15

边墙、仰拱、隧底

平均10

平均10

平均10

第五节支护/衬砌质量检查

一、整体式衬砌

1、洞门、洞身衬砌采用的混凝土,其等级不应低于设计规定。

衬砌的抗冻、抗渗、抗侵蚀及耐久性等特殊要求的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隧道衬砌混凝土强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模筑混凝土强度试验:

在混凝土灌筑的同时应制作试块。

其方法是用标准试模制成15cm×15cm×15cm的立方体试块,在温度为(20±3)℃、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条件下养护28d。

试块组数留置应做到:

每工作班不少于1组;每拌制100m3混凝土不少于1组;每组至少3个试块。

②模筑混凝土抗压强度验收:

在一般隧道工程中,强度的检测均以抗压值为标准,只在特殊情况下才在设计中规定做抗拉和抗折强度检测。

③当混凝土试块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可以从衬砌中钻取混凝土试样或用非破损检验法进行检查。

如仍不符合要求,应对已完成的衬砌按实际条件验算结构的安全度,或采取必要的补强措施。

3、边墙基底稳固,无虚渣、杂物及积水。

4、灌筑混凝土捣固密实,外观无蜂窝麻面及露筋,混凝土砌块无缺角破损。

砌石圬工的石料无水锈或风化层。

5、拱墙背后回填密实,并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先拱后墙施工时,拱脚以上1m范围内的超挖,应用与拱圈相同的材料一次填筑,,边墙基底以上1.0m、范围内的超挖,宜用与边墙相同的材料一次施工。

6、拱圈组砌及边墙砌筑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要求。

7、仰拱、铺底、水沟、电缆槽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隧底虚渣、杂物等必须清除干净。

超挖在允许范围内时用同级混凝土回填;超挖大于规定值时,用浆砌片石或片石混凝土回填。

②仰拱与填充连续施工时,填充的混凝土不得侵入仰拱断面。

③铺底或水沟坡面应平顺,使水流畅通。

铺底厚度局部偏差(每平方米内不大于0.3m2)不大于-30mm。

④电缆槽底有高低差时,纵向应顺坡连接。

⑤水沟和电缆槽盖板,边缘要平顺整齐,盖板铺设应平稳。

二、复合式衬砌

(一)初期支护的质量检查

1、喷射混凝土的检验

①锚喷支护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

水泥应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其强度不低于32.5级;砂子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应大于2.5,含水率宜控制在5%~7%;石子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粒径不大于15mm,使用前应筛洗干净,含水率控制在2%左右;减水剂应根据对混凝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选用;速凝剂用量与要求的凝结时间,水泥品种、风化程度和成型温度等有关,应据此确定最佳掺量,一般要求为水泥用量的2%~4%,初凝不大于5min,终凝不大于10min;钢纤维抗拉强度不应低于380MPa,直径为0.3~0.5mm,长度为20~25mm;钢筋网一般采用φ4~12mm的Ⅰ级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水不使用污水、pH值<4的酸性水、硫酸盐(S04)含量大于1%的水、海水等。

②受喷面无松动岩块,墙脚无岩渣堆积,喷射混凝土与围岩(受喷面)粘结紧密。

喷嘴一般应垂直于岩面,但在喷边墙时,宜将喷嘴向下俯10°左右,使混凝土束喷射在较厚的混凝土顶端。

由于混凝土束喷射在呈黏塑性状态的混凝土,可避免料束的粗集料直接与岩面撞击,减少回弹量。

喷射距离原则上以能看清喷射情况、使料束集中、回弹量小为宜,同时也应考虑喷头出口压力大小,一般以0.6~1.2m为宜。

③喷层厚度检查:

喷射时可插入长度比设计厚度大5cm的铁丝,纵、横向1~2m设一根,作施工控制用。

衬砌完成后,单线隧道每20延长米、双线隧道每10延长米至少检查一个断面,从拱顶中线起每隔2m凿孔检查一个点。

每个断面拱、墙分别统计,全部检查孔处的喷射混凝土厚度(精确到1cm)应有60%以上不小于设计厚度,其余不小于设计厚度的1/2,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不应小于6cm。

当发现喷混凝土表面有裂缝、脱落、露筋、渗漏水情况时,应予修补、凿除重喷或进行整治。

2、锚杆的检验

①锚杆的材质、规格、安装位置及胶结材料质量均应符合没计要求。

非预应力、低预应力以及预应力锚杆的杆体,可采用3号钢、20锰硅和5号钢;高强钢丝束一般采用碳素钢丝(YB255—64)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铰线(YB286—64);垫板一般用6~10mm的钢板或铸铁制成,规格为150mm×l50或200mm×200mm。

②锚杆孔质量检查:

a.锚杆孔孔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围岩情况做出标记,偏差不大于20cm。

b.锚杆孔一般应沿隧道周边径向钻制,但钻孔不得平行于岩层层面。

c.锚杆孔深的规定:

砂浆锚杆孔深误差不宜大于±10cm;缝管锚杆孔深不得小于杆体长度;楔缝锚杆孔深不得大于杆体长度,并应保证尾部垫板、螺栓安设紧固。

d.锚杆孔应保持一定的准直度。

e.锚杆杆身必须调直,无缺损,长度一般在1~3m范围内,并大于孔深6~10cm。

每根锚杆加工长度误差不宜超过1cm,同时应除去杆上的油污、铁锈和杂质。

f.锚杆孔孔径的规定:

砂浆锚杆孔径应大于杆体直径15mm;缝管锚杆孔径应根据设计要求并经过试验确定;楔缝锚杆孔径应根据围岩的软硬程度以及楔缝的张开度严格掌握。

g.钻孔后,孔内石粉必须用高压水冲洗干净;钻到设计深度时,若流出的岩粉浆呈黄色或褐色,钎头冲击声异常时,说明遇到较软弱的岩石或破碎夹砂层,应变更锚杆的深度与位置。

③锚杆作为支护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位能否能发挥作用,主要取决于其安装质量。

质量检查可以采用锚杆砂浆灌满程度的专用检测仪器进行。

在不具备该类专用仪器的工程中,也可用锚杆抗拔力的检查方法。

抗拔力检查方法的要求如下:

a.同组锚杆28d抗拔力平均值达到设计要求;

b.每根锚杆抗拔力最低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90%;

c.每安装300根锚杆至少随机抽样3根作为一组,设计变更或材料变更时另做一组。

3、钢筋网的检查

①钢筋网的材质、规格、结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临时增设的钢筋网应符合以下要求:

钢材采用A3钢,直径4~12mm,网格间距一般为15~30cm,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cm。

②钢筋网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喷射混凝土时钢筋网不晃动。

4、塑料防水板的检验

①防水板的材质、性能、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塑料防水板固定点间距:

拱部0.5~0.7m,边墙1.0~1.2m,在凹凸处应适当增加固定点;

③按环向铺设塑料板:

两环塑料板的搭接宽度应大于或等于10cm,焊缝宽度不小于2cm;焊缝无漏焊、假焊、烤焦等现象,焊穿处用塑料片焊贴覆盖。

5、钢架支撑的检查

①钢架材质、规格、强度和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钢架各部接头及纵向拉杆等装配齐全,连接牢固,底板安装稳定,在同一断面上的钢架与锚杆焊接成一体。

(二)内层衬砌的质量检查

1、模筑混凝土内层衬砌的施作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隧道周边位移率(位移量)有明显减缓趋势;

②拱脚附近水平收敛速度小于0.2mm/d,拱顶位移速度小于0.15mm/d;

③作二次衬砌前的收敛量已达总收敛量的80%以上;

④初期支护表面没有再发展的明显裂缝。

2、二次衬砌厚度检查:

在灌筑二次衬砌混凝土之前,在模板分段灌筑的中部和端部两个断面内,对衬砌厚度所需的空间进行检测(精确到1cm),测点间距2m,必要时也可在灌筑混凝土后凿孔进行检查。

在检查中,若采用凿孔法,必须在检查后用水泥砂浆将孔填塞密实。

在内含塑料防水层的复合式衬砌中,不得用凿孔法检查二次衬砌的厚度。

3、模筑混凝土的要求同整体式衬砌的标准。

三、锚喷衬砌

外观检查应符合规定要求。

锚喷衬砌中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三项的质量标准与复合式衬砌中的初期支护的质量标准相同。

四、下锚段衬砌

在电气化隧道内,每隔1500~2000m须将接触线及承力索进行锚固(即下锚),此段称接触网锚段,其结构形式有120m及90m两种。

下锚区段两端交错设置下锚段衬砌断面,下锚段隧道净空高比一般衬砌加高0.5m及以上,其宽度比一般衬砌宽0.7m及以上,纵向长度为3m。

隔离开关衬砌断面比一般衬砌宽1m,纵向长度为4m。

五、铺底、仰拱、水沟、电缆槽

1、隧道基底虚渣、杂物等必须清除干净。

铺底坡面排水畅通。

2、铺底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局部(每平方米内不大于0.3m2)厚度偏差不大于-30mm。

3、基底超挖在允许范围内,用同级混凝土回填。

超挖大于规定时,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回填。

4、仰拱与填充混凝土等级符合设计规定。

填充混凝土不侵入仰拱断面。

5、铺底或水沟坡面应平顺,使水流畅通。

6、电缆槽底有高低差时,纵向应顺坡连接。

7、水沟和电缆槽盖板,要求边缘平顺整齐;盖板铺设时,应修凿垫平。

8、拱座与边墙、水沟、电缆槽相互连接面结合良好。

第六节附属构筑物质量检查

一、避车洞

1、洞内大小避车洞应交错设置在隧道两侧边墙上,大避车洞之间设置小避车洞。

避车洞的间距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

2、隧道长度为300~400m时,可在隧道中间设一个大避车洞;长度小于300m时,可不设大避车洞。

3、洞口接桥或路堑,当桥无避车台、路堑侧沟无平台时,应与隧道一并考虑布置大避车洞。

4、避车洞不得设在衬砌断面变化处或沉降缝处。

工作缝、伸缩缝应避开避车洞。

5、避车洞底面应与道床、人行道或侧沟盖板顶面齐平。

二、电缆槽

1、电缆槽及余长电缆腔(均含盖板)的构造尺寸应符合有关专业的设计要求。

2、通信、信号电缆可设在同一电缆槽内,也可分设,但通信、信号电缆必须和电力电缆分槽敷设。

如分槽敷设有困难,电力电缆可沿隧道墙壁架设,但应有必要的防护措施。

3、通信、信号电缆槽的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1.2m,电力电缆槽的弯曲半径通常为电缆外径的6~30倍。

4、电缆槽的盖板顶面应与避车洞底面或道床顶面齐平,当电缆槽与水沟同侧并行时,应与水沟盖板齐平。

5、隧道长度大于500m时,需在设电缆槽同侧的大避车洞内设置余长电缆腔,间距约500m设一处;隧道长500~1000m时,可只在中间设置一处。

三、附属洞室

无人增音站、洞内变压器、信号继电箱、绝缘梯车等洞室和通信、信号、供电、运营照明等设施,其构造位置、断面尺寸以及有关防腐、防潮、保温等措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四、洞内防排水

隧道防排水应采取“防、截、排、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达到拱部不滴水、边墙不淌水、设备安装孔眼不渗水、隧底不涌水、道床不积水的效果,以保证结构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

1、寒冷或严寒地区,洞内保温水沟、深埋渗水沟或防寒泄水洞,其结构形式与设置范围、位置、纵向坡度以及抗冻性建筑及回填材料,均应符合设计与保温技术要求。

2、洞内水沟应符合设计要求,泄水孔无堵塞现象。

3、水沟盖板、尺寸合格,边缘平顺,铺设平稳。

4、隧道(含与隧道同期施工的明洞、棚洞)衬砌背后设置纵、竖向盲沟、暗沟、泄水横槽及其中配置的集水钻孔、排水孔(槽)和水管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5、盲沟过滤层级配均匀,回填良好。

盲沟、暗沟、排水管槽等,无堵塞现象,水流畅通。

6、衬砌喷涂防水层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喷涂密实,厚度均匀,保护层良好。

7、衬砌施工缝、沉降缝、伸缩缝的特殊防水处理、电气化隧道严格防水部位及衬砌局部铺设防水层范围,其类型和层数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8、采用塑料防水板作防水层时,材质、性能、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宜采用耐老化、耐细菌腐蚀、易操作且焊接无毒气的塑料板。

塑料板的焊接有环向搭接和纵向搭接两种。

搭接焊缝又可分为一字形和十字形两种。

焊接速度应控制在0.1~0.5m/min范围内,焊缝宽度一般为2cm。

塑料板的铺设与锚固同步交叉进行。

铺设时不宜将板绷得太紧,以确保板与喷层表面密贴;锚固时以暗钉为主,明钉为辅,必要时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塑料板检查时可采用目测与破坏性检查以及对焊缝密实性检查等手段。

五、洞外防排水

隧道覆盖层较薄和地层渗透性强的洞顶地表,应作以下处理:

1、洞口附近和浅埋地段洞顶地表应整平,不积水。

2、坑洼、钻孔、探坑等填以不透水土壤,并分层夯实。

3、黄土陷穴和岩溶孔洞等特殊地质的处理要严格符合设计要求。

4、洞顶原有排水沟槽应予整治,确保水流畅通。

5、洞顶设有高压水池时应有防渗措施,对水池溢水应有疏导设施。

6、边坡和仰坡天沟、截水沟,其断面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7、填土上的水沟,基底密实,沟槽稳定,出水口无冲刷迹象。

8、铺砌的水沟灰缝饱满,不铺砌的水沟缝隙填塞或抹墁良好,不漏水。

六、辅助坑道的处理

1、辅助坑道(横洞、平行导坑、斜井、竖井)的结构构造、断面形式及尺寸、平面位置、坡度、高程、支护类型、喷锚、衬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辅助坑道封闭方式、衬砌回填的范围以及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辅助坑道不再利用时,除设计有规定外,宜按下列方法处理:

①横洞、平行导坑、斜井的洞口用M5浆砌片石封闭,无衬砌时封闭长度为3~5m,有衬砌时封闭长度不小于2m。

竖井口用钢筋混凝土盖板封闭。

②与隧道连接处用M5浆砌片石加固,其长度不小于2m。

③凡与隧道连接的通道,在靠近隧道15~20m范围内应进行永久支护或衬砌。

3、辅助坑道内外的防排水系统和防止冲刷设施、检查通道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斜井、竖井内有水时,应将水妥善引入隧道侧沟。

七、运营通风设施

1、风道

①采用洞口风道通风方式时,风道与隧道的夹角、断面形式、衔接方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风道内壁表面应光滑平顺,尽量避免变截面突变,以圆顺逐渐过渡,减少风阻;

③机房位置、结构构造、机座基础承载力及圬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帘幕

①检查帘幕的结构、自动启闭传动机构、锁定装置及联锁的信号设备、控制电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②检查帘幕的严密性与漏风率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

③检查通风值班室与相邻车站直通电话线路是否畅通无阻。

第七节明洞工程质量检查

一、主体工程

明洞、棚洞的结构形式、构造断面、墙柱基础埋置深度、沉降缝、伸缩缝的设置位置和堵塞以及衬砌质量、墙背回填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明洞顶回填

1、拱背回填土石按规定对称、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宜大于0.3m,两侧回填的土面高差不得大于0.5m,回填高度和坡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墙背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若自墙顶起坡开挖,则墙背超挖回填应与边墙圬工同等级,并一次灌筑,超挖较大部位用浆砌片石回填;

②自墙底起坡开挖或在已成路堑增建明洞或偏压及单压式明洞的靠山侧墙背回填,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防排水

明洞铺设外贴式防水层的衬砌面要清洁、平顺,采用的卷材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从下向上敷设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明洞拱背面的黏土隔水层与边、仰坡搭接良好,同时要求明洞、棚洞衬砌内侧表面无渗水。

第八节质量验收程序

隧道的工程质量通过中间验收层次及最终验收单位的确定,实施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和终端把关。

中间验收层次按有关规定把工程分为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验收。

最终验收指工程的竣工预验收和正式验收。

按有关规定由特地的单位和人员组织相关的工程验收。

一、检验批、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的划分

检验批、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项工程——按工种、工序划分,其检验项目分保证项目、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

①保证项目——保证工程安全和使用功能,对工程质量有决定性影响的检验项目。

②基本项目——保证工程安全和使用功能,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的检验项目。

③允许偏差项目——在检测中允许少量检测点在本标准规定的比例范围内超差,仍可满足工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项目。

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多个检验批组成,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进行化分。

2、分部工程——按一个完整部位或主要结构及施工阶段划分。

3、单位工程——按完整工程划分。

①一座隧道为一个单位工程。

②独立施工的明洞可作为一个单位工程,但由同一单位同时施工的隧道口接长明洞则作为该隧道的分部工程。

二、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应划分为合格和优良。

不合格者不予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