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495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2.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2.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五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

既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也有语言平实的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

2、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鼓励学生拓宽视野,阅读相关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四、课时安排:

《古诗两首》2课时

《雷雨》  2课时

《最大的“书”》    2课时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课时

《语文园地五》3课时

 

17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图片、古筝曲、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习《望庐山瀑布》

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

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2、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

三、读《望庐山瀑布》

  把下面的字音读准:

  庐lú紫zǐ川chuān

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

1、知诗人。

提问:

这首唐诗是谁写的?

  

2、解诗题。

“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

查字典“望”当什么讲?

“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

“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

3、明诗意。

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

指导看看图。

4、悟诗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习《绝句》

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三、读《绝句》

把下面的字音读准:

鸣míng行háng泊bó

三、出示第二首古诗《绝句》,理解诗意

1、提问:

这首唐诗是谁写的?

2、《绝句》是什么意思?

因作者兴到笔随,未事先拟题,于是以“绝句”标题,解释“绝句”。

 3、读一读古诗,悟懂诗句的意思。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四、观察插图,加强对诗意的理解。

1、看插图。

图上画的是景物;景物是否都是诗句的内容?

这描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色?

(生动优美)

2、体会作者用词准确。

说说诗人用了哪些词语来表现景色的优美,语言的生动?

五、学习诗人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讨论诗人观察景物的顺序。

2、诗人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述的、表达思想感情的?

诗人抓住了自然景色来描述,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鹭”上下结构,要写匀称。

“含”上部今不要加点。

六、小结:

作者写这首诗,先写树上,再写天上“黄、翠、白、青”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图景,令人赏心悦目;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板书设计】17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绝句

热爱祖国山川黄、翠、白、青

【作业设计】1、书写生字。

2、背诵、默写古诗。

18雷雨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重点难点】

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

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flash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听音乐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播放:

刮风下雨闪电雷声的旋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雷雨》。

(板书课题)

二、自读自悟,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自主识记,扩词。

 3、小组读课文,推荐一位组员来展示朗读,并说说为什么要推荐他来读。

 4、被推荐到的学生逐段读课文,正音。

 5、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教师板书: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6、找出相关的段落,初步介绍“段”的知识,让学生把课文划分成3段。

三、书写生字。

(生归类分析字行,说发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朗读感悟课文。

(一)研读“雷雨前”

1、默读课文,划出雷雨前又哪些景色,你认为这些景色写得怎样?

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

3、有感情地朗读。

(二)研读“雷雨中”

1、默读课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大家?

2、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互动,教师相机点拨。

3、有感情的朗读。

自由读——女生读——指名读

(三)研读“雷雨后”

1、小组合作读一读,画一画文中的景色。

2、展示自己的画。

3、美读这一段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叶不动 枝乱摆

     雷雨前(图):

乌云 压下来--刮大风--电闪雷鸣

           蝉不叫 蜘蛛逃

15、雷雨 雷雨中(图):

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小了

           天亮了 空气清新

     雷雨后(图):

雨停了 彩虹 蝉 蜘蛛 青蛙

【作业设计】

1、雨越下越大。

__越__越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 )了,( )也( )了。

19最大的“书”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学习生字词。

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

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课文插图、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教师手拿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书)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

(学生说)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板书;最大的书。

(故意漏写双引号)

学生纠错:

书没加双引号。

师顺势问:

为什么加引号?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

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2、学生汇报思考结果。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

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说一说。

(3)巩固生字。

指名读,开火车读

4、送生字宝宝回家:

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5、检查读书情况。

一人读一自然段。

三、理解词语。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师生释疑。

四、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课题。

1、复习生字

2、质疑课题师:

培根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你想从这本"最大的书"获得哪些知识呢?

二、细读课文,激发探究意识。

(一)、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

俗话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知识。

2、学生在班里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随机进行讲解:

(1)、岩石"书":

  A、(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指名学生读。

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

指导读第一句话:

"岩石就是'书'啊:

"应读出叔叔自豪、高兴的语气。

  B、"书"中的字:

(课件出示第六段内容)

  说说"书"中有哪些字,并读一读。

  C、"书"中的画(出示第八自然段内容)

  "书"中有什么画?

(树叶、贝壳、小鱼)。

 D、化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内容)。

  让学生说自己明白了什么。

 

(2)岩石的作用。

(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内容)

说说:

A、岩石的作用。

  B、叔叔还能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

从而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3、听了叔叔的介绍,川川会是什么心情、怎么说呢?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凄出高兴的语气。

三、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小结:

"最大的'书'"不仅满足了川川的好奇心,而且从中找到自己的梦想。

相信同学们在这本书中获得了自己所需的营养,使自己终身受益。

【板书设计】  19最大的“书”

         字 雨痕 波痕 矿石

   岩石画             找宝

         画 树叶 贝壳 小鱼

【作业设计】1、朗读课文2、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相关链接】

构成地球表层成层的岩石,叫做地层。

地层本来是一层一层地沉积而成的,一般来说,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所以下层地层的年代比上层的古老。

但是,由于地球表面不断运动,地层也会随着上升、下降、扭曲等,使地层顺序发生某些变化。

地层一层层地重叠,像书页一样,保存着地球上生命世界的历史记录,化石就像这巨大历史书中的文字。

人们根据地层中的岩石,可以分析出地层形成的年代,而其中的化石,就是推断当时生命世界的根据。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难点:

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

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编写诗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

1、如果你迷路了,会怎样想?

(板书:

慌张,理解词语的意思。

2、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学了之后,就是迷了路你也不会害怕?

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二、自学。

1、学生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3、展示朗读。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

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指南针?

用横线划出。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3、说话练习。

(用句式:

课文介绍了天然的指南针有……练习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四、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

导、盏、慌。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学习名言,自信地夸夸自己。

2、师:

这自信的声音比任何语言都来得美,相信同学们在课堂上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3、这天然的指南针分别是什么?

随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二、自读自悟。

1、师:

它们是怎样准确地指明方向的?

请同学们翻开本轻声读课文2-5自然段,你在文中发现了什么?

用“”划一划。

2、学生自读自悟。

三、感悟体会

1、师:

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自己的发现。

随学生的回答教师点拨相关段落。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说说自己的发现。

3、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4、小结:

刚才我们在很多游戏当中,明白了天然指南针是

怎样准确给我们指点方向的,老师出了道题向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自由练,同桌互说,指名说,齐读。

5、朗读比赛。

四、拓展升华:

课文的最后一段告诉我们还有很多天然指南针,你还知道哪些?

【板书设计】1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南面     北边

   中午:

  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