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2844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2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部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分部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分部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分部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分部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部施工方案.docx

《分部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部施工方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部施工方案.docx

分部施工方案

宁绩高速公路

路面工程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施工方案

 

 

安徽省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分部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绪言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安徽省宁国至绩溪高速公路路面工程第一合同段编写的,起讫桩号:

K0+000-K25+948.1,扣除断链长度,路线全长25.911KM。

我项目部通过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技术规范等,经实地考察和分析,根据设计工程量及工期和项目办要求,组织编制了此总体施工组织计划。

采取各种保障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双丰收。

一、编制依据

安徽省公路建设主管部门、当地政府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及以下技术规范及标准: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公路勘测规程》(JTGC10-2007)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3)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D30-200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3)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J34-200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09)

现行与工程有关的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

1.主线主要技术标准

⑴、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⑵、计算行车速度:

100km/h;

⑶、路基宽度:

整体式路基宽度26米,分离式路基宽度13米;沥青上面层标准断面单幅宽度:

11.28m。

2.主要工程数量表

细目名称

单位

数量

3%水稳底基层

m2

544100

5%水稳基层

m2

996904

水泥净浆

m2

952867

玻纤格栅

m2

24480

乳化沥青透封层

m2

935656

乳化沥青粘层

m2

880408

AC-25粗粒式沥青砼

m2

443758

AC-20中粒式沥青砼

m2

478107

AC-13细粒式沥青砼

m2

475414

水泥砼面板

m2

36434

路肩培土

m

44108.2

中分带填土

m3

28442.99

路缘石运输、安装

m

31912

横向排水管

m

5763.8

纵向排水管

m

14444.7

桥梁、隧道铣刨、防水

m2

372319.8

三、质量目标

1.分项工程、分部工程一次检验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5%以上。

2.单位工程一次检验合格率为100%,优良率为100%。

3.力争获得省部级以上优质工程奖。

四、施工总体安排

1.组织机构设置

为保证对宁绩高速公路路面工程01标进行卓有成效的施工组织管理,我公司挑选业务素质较高的成员组建01标项目经理部,其中组织机构图如下:

项目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部主要任职人员一览表

姓名

职务

职称

胡义平

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严焰兵

总工

高级工程师

杨臻

项目副经理

高级工程师

彭进朝

试验室主任

质检工程师

陈伟

工程部部长

工程师

徐磊

安全部部长

安全员

王程

合约部部长

工程师

李严奎

财务部部长

会计师

朱忠明

设备部部长

机械工程师

阮怀志

物资部部长

韩培

综合部部长

胡军

测量工程师

工程师

程振

安全员

安全员

徐琼

安全员

安全员

周守军

安全员

安全员

王猛

道路工程师

工程师

于凡

道路工程师

工程师

第一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我公司通过对《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有关资料的阅读和理解,结合当地公路特点,根据工程有效施工工期有限的具体情况,特制定以下施工方案,以确保在合同期限内以优良的质量完成本标段的施工任务。

1.1施工方案

本项目地处亚热带与温暖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热同期,光、热、水资源丰富,属夏炎热冬冷潮湿气候分区。

路线全长25.911KM,施工中无行车干扰。

正式铺筑前先铺筑200m左右的试验段,我公司拟定本项目的施工方案如下:

3.1.1全面实施机械化作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砼面层都采用拌和场集中厂拌,基层和面层采用自卸车运输、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的作业方法,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3.1.2先施工基层,再施工面层,半幅施工,逐段成型。

3.1.3水稳拌和站、沥青砼拌和站、路面基层施工队、路面面层施工队、附属工程施工队及运输车队实行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平行作业,确保工期。

1.2施工方法

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1.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

1.1.1施工前准备、测量、放样施工工作

施工放样前对试验段内的横向排水工程进行施工,并满足水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的要求,检查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密实,无坑洼松散、无压路机碾压轮迹,不起皮、不开裂。

试验段设置在直线段,测量放样按10m一根桩放出底基层的两侧边桩,复测下承层标高,打好导向控制线支架,取经验松铺系数1.25、1.28、1.30各算出松铺厚度(各100m),首先取1.25松铺系数放样出导向控制线高度,挂好导向控制线。

待50m摊铺碾压完毕后,由测量人员测出该段松铺系数后,予以调整后续施工的导向控制线高度。

钢钎打设在离铺设宽外30cm处。

内外侧控制线钢丝的拉力不小于800N,放样标高误差控制在-2mm~+5mm间。

钢钎埋设牢固,在整个作业期间有专人看管,严禁碰动钢丝,发现异常时立即恢复;中间采用铝合金导梁方式控制。

由测量人员按横向3m间距测出下承层的地面标高,以备试验段松铺系数的确定。

1.1.2拌合和运输

拌和场设置一台WTC600型拌和站,均为带电脑计量装置的水稳拌和机,且配有5个料仓,设计拌和能力为600t/h。

在进行设备安装、检修、调试及标定完成后,提交监理工程师并取得批准后方可进行生产,以保证拌和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拌合质量由试验室和拌合机操作人员共同控制。

拌合站按照中心试验室批复配合比控制冷料斗的给料速度,控制水泥输送泵的送料速度和水泵水流阀门的大小,使混合料的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其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要求。

同时,在充分估计施工富余强度时要从缩小施工偏差入手,不以提高水泥用量方式来保证混合料的强度。

试验室对混合料抽样做级配、水泥剂量和含水量试验,其结果及时反馈给拌和站,以备调整。

随时在线检查配比、含水量是否变化。

每台水稳拌和机输送皮带处安排一名有经验的人员全过程目测混合料的级配和含水量的变异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在拌和过程中,实时监测各个料仓(包括水泥仓和加水)的生产计量,根据试验段当天的天气温度考虑,如果天气炎热,稳定混合料的加水量可略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

拌和楼出料不采取自由跌落式的落地成堆、装载机装料运输的办法。

拌合楼配备带活门漏斗的料仓,成品混合料先装入料仓内,由漏斗自由跌落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前后移动,分前、后、中三次装料,先装车箱的前部位、再装车箱的后部位、最后装车箱的中间部位,避免混合料离析。

运输车型号统一中国重汽集团生产的黄河厢式运输车,均为18t以上,运输车辆统一编号,统一管理,底基层试验段开工前,检查其完好情况,装料前应将车厢清洗干净,尽快将拌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

每辆车配有篷布,在装好料后,用篷布将箱体覆盖严密,避免混合料运输过程中水分散失过快,直到摊铺机前方可打开。

同时,保证后挡板严密,不得沿途漏混合料。

如运输车中途出现故障,在混合料初凝之前排出故障,如车内混合料不能再初凝时间内运到工地,或预计混合料到碾压完成最终的延迟时间超过水泥初凝时间予以废弃。

并将废弃的混合料运输至拌合站集中堆放,集中处理,以备拌合场施工中的使用。

自卸汽车将混合料卸入摊铺机喂料斗时严禁撞击摊铺机。

1.1.3摊铺

在摊铺前对试验路段路基进行复压,以保证试验路段路基的整洁、平整、密实;

本项目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结构层厚为20cm,分一层摊铺施工。

摊铺前应将摊铺机行驶到试验段预定位置,根据现场测设的设计标高垫设不等尺寸方木,以至达到设计标高或松浦厚度要求为止。

摊铺前应将下承层适当洒水湿润。

底基层施工应进行压实度检测合格后,覆盖土工布洒水养生7天。

摊铺前及摊铺过程中应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

调整好传感器臂与导向控制线的关系;严格控制底基层厚度和高程,保证路拱横坡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摊铺机起步前先将振频开关设置为2,振幅设置为300,之后根据摊铺情况再重新设定。

摊铺机宜连续摊铺。

水稳摊铺时两台摊铺机并联单幅全断面摊铺。

双机并联时,两机相距5--10m,,且确保两个施工铺筑面纵向有10cm的重叠,保证速度一致、摊铺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路拱坡度一致、摊铺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等,两机摊铺接缝应平整。

摊铺机前至少应保证有5辆以上料车等候卸料。

摊铺速度应与混合料供给能力相匹配,禁止摊铺机停机待料。

摊铺机的摊铺速度一般宜在1-3m/min,正常行驶速度为1.5m/min,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应有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中。

在摊铺机后应设专人消除混合料离析现象,应铲除局部粗集料过多的摊铺层,并重新用水稳混合料填补。

底基层顶面标高控制采用两边挂钢丝,中间高程架铝合金及支架方法进行控制;双机并联时,前面一台摊铺机靠钢丝一侧伸出纵坡传感器,传感器沿钢丝顶面移动,另一侧则铝合金及支架方法进行控制,传感器沿铝合金顶面移动;后一台摊铺机两侧各伸出一纵坡传感器,一侧以钢丝为纵坡基准线走钢丝,另一侧以新铺层作基准面走滑靴。

特别注意的是水稳施工时应注意时限,由于水泥的活化性会直接影响水稳的最终强度,所以水稳混合料拌和完成后搁置时间不应过长,否则会使水泥丧失活性,从而降低水稳的强度。

从水稳混合料拌和到最终成型,总时间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以内。

1.1.4压实

在混合料摊铺修整后在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压路机紧跟在摊铺机后,水稳底基层全宽内进行压实。

碾压应按稳压(遍数适中,压实度达到90%)→弱振→强振→稳压(收面)的工序进行压实,应遵守“先边后中,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碾压,直至表面无轮迹为止。

压路机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

为确定最佳压实效果,试验段设置两套碾压方案,具体如下:

方案、先钢轮后胶轮(三钢两胶)

初压:

摊铺50米左右时,使用两台振动单钢轮压路机叠轮10~20cm静压一遍,在两台摊铺机接缝处要跨缝碾压,直接碾压到边,碾压速度控制在25~28m/min。

复压:

初压结束后的一台和现场未使用的一台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及两台胶轮压路机立即进行复压(两台钢轮在前两台胶轮在后顺序),复压遍数暂定为4遍(钢轮、胶轮各碾压2遍)。

碾压时振动压路机采用高频低幅叠轮宽1/3-1/2,碾压速度控制在33m/min~42m/min;每压一遍后,试验员立即检测压实度,并做好记录(如压实度不合格及时增加碾压变数)。

终压:

采用一台钢轮一台轮胎压路机重叠1/3-1/2进行碾压(一台钢轮在前一台胶轮在后顺序),直至消除轮迹。

碾压速度控制在33m/min~42m/min。

碾压过程中如出现弹簧、松散、起皮、拥包等现象,在未碾压前及时用人工翻开,重新拌和或进行换填新的混合料,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1.1.5接缝处理

(1)水泥稳定类混合料摊铺时,必须连续作业不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则应设横缝;每天收工之后,第二天开工的接头断面也要设置横缝;每当通过桥涵,特别是明涵、明通,在其两边需要设置横缝,基层的横缝最好与桥头搭板尾端吻合。

要特别注意桥头搭板前水泥碎石的碾压。

(2)横缝应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设置,其设置方法:

①人工将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末端整理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

②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米长,其高度应略高出方木。

③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④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撤除,并将作业面顶面清扫干净。

⑤摊铺机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⑥如摊铺中断超过2h,而又未按上述方法处理横向接缝,则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1.1.6养生及交通管制

施工路段、施工便道、场区出入口应设置标示标牌、减速带、警示灯等,养护路段应封闭交通,采用覆盖土工布洒水养生,并在整个养生期内始终保持潮湿,养生7天。

土工布全断面覆盖和接缝之间的搭接,不能留有间隙,搭接缝隙,采用红砖或石块压实,底基层施工结束7天后,待底基层试验段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即可进行下基层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的施工。

养生期间采取硬性隔离措施封闭交通,禁止一切车辆和施工机械行走。

运输车辆在已成型并保证7d养生期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上通过时,速度要控制20km/h以内,且应均匀分布通过。

 

1.1.7施工工艺框图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测量定线、放线

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

水泥

碎石

材料质量检验,混合料试验所监理审批

设置标高、基准线

路基验收合格

按配合比进行拌和

洒水湿润工作面

自卸汽车运料

拌和质量检验

机械摊铺

碎石

材料质量检验,混合料试验所监理审批

设置标高、基准线

路基验收合格

按配合比进行拌和

洒水湿润工作面

自卸汽车布料

碎石

材料质量检验,混合料试验所监理审批

设置标高、基准线

路基验收合格

按配合比进行拌和

洒水湿润工作面

碎石

材料质量检验,混合料试验所监理审批

设置标高、基准线

路基验收合格

按配合比进行拌和

洒水湿润工作面

碎石

材料质量检验,混合料试验所监理审批

设置标高、基准线

路基验收合格

材料质量检验,混合料试验所监理审批

碎石

合格

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

拌和质量检验

试验段合格

按配合比进行拌和

压实度检测

碾压

自卸汽车布料

机械摊铺

洒水湿润工作面

设置标高、基准线

测量施工准备

路基验收合格

1.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1.2.1施工工艺同水稳底基层(略)

1.2.2施工工艺框图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测量定线、放线

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

水泥

碎石

材料质量检验,混合料试验所监理审批

设置标高、基准线

底基层验收合格

按配合比进行拌和

撒布水泥净浆

自卸汽车运料

拌和质量检验

机械摊铺

碎石

材料质量检验,混合料试验所监理审批

设置标高、基准线

路基验收合格

按配合比进行拌和

洒水湿润工作面

自卸汽车布料

碎石

材料质量检验,混合料试验所监理审批

设置标高、基准线

路基验收合格

按配合比进行拌和

洒水湿润工作面

碎石

材料质量检验,混合料试验所监理审批

设置标高、基准线

路基验收合格

按配合比进行拌和

洒水湿润工作面

碎石

材料质量检验,混合料试验所监理审批

设置标高、基准线

路基验收合格

材料质量检验,混合料试验所监理审批

碎石

合格

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

拌和质量检验

试验段合格

按配合比进行拌和

压实度检测

碾压

自卸汽车布料

机械摊铺

洒水湿润工作面

设置标高、基准线

测量施工准备

路基验收合格

2沥青砼面层施工工艺

2.1透封层施工

透封层作为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重要粘结层,对保证沥青路面结构连续体系,降低结构层的拉应力非常重要。

该项目采用透封层联合施工工艺设计。

选择干燥和较热的季节且在基层碾压成型稍变干但尚未硬化时及时施工透、封层,在即将降雨前、最高气温低于10℃或大风天气,不得喷洒透层油。

2.1.1施工设备

①满足要求的智能型沥青洒布车;

②集料撒布机集料洒布机1台,撒布宽度3m~4m;

③压路机6-8t轻型钢轮或胶轮压路机1台;

④洒水设备4t~6t洒水车l辆;

⑤装载机装载机1辆;

⑥鼓风机森林灭火鼓风机4台。

⑦自动清扫收集车1台

2.1.2检测仪器

①沥青针入度仪;

②沥青延度仪;

③沥青软化点仪;

④标准筛(方筛孔);

⑤沥青粘度仪;

⑥路面渗水仪。

上述检测仪器也适用于粘层。

2.1.3原材料的选择

①沥青材料透层油由业主直供,试验项目:

粘度、筛上剩余量、与粗集料粘附性、蒸发残留物含量、残留物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存贮稳定性等。

⑥集料撒布3-5mm的单粒径碎石,碎石不重叠覆盖沥青面积60%-70%,作为保护层。

封层、粘层乳化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透、封层(PC一2)

粘层PCR

破乳速度试验

慢裂

快裂

粒子电荷

阳离子(+)

筛上剩余量(%)不大于

0.1

0.1

粘度

道路标准粘度C25.3(s)

8-20

8-25

恩格拉粘度Ezs

1-6

1-10

蒸发残留

物性质

含量(%)不小于

50

50

针入度(25~C,100g,5s)(O.1mm)

50-300

40-120

残留延度15"(2(cm)不小于

40

-

残留延度512(cm)不小于

-

20

软化点℃不小于

-

50

溶解度(%)不小于

97.5

97.5

贮存稳定性

5d(%)不大于

5

5

ld(%)不大于

1

1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

2/3

2/3

2.2粘层施工

2.2.1施工设备

①智能型沥青撒布车1辆,喷洒宽度3m~6m;

②清扫设备同透封层施工要求。

③原材料粘层油采用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

④下承层的检查喷洒粘层沥青前,应将下承层表面清扫干净。

如雨后或用水清洗的下承层,水分必须蒸发干净、晒干,严禁在下承层未干透前施工。

2.1.2粘层施工

①粘层由业主直供,其品种和用量,应根据下卧层的类型通过试洒确定,宜为0.3~0.6L/m2。

②应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喷洒改性乳化沥青,洒布车应有良好的计量设施,确保均匀地按规定数量实施喷洒。

③为防止粘层沥青发生粘轮现象,沥青面层上的粘层沥青在面层施工1~2d前洒布,确保改性乳化沥青破乳完成后再行施工。

期间做好交通管制,禁止任何车辆行驶。

④粘层沥青施工每天上午、下午各检测一次洒布量,并随时外观检查洒布的均匀性。

2.3沥青面层施工

沥青面层分为上面层、中面层和下面层。

标准断面路面结构形式为5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上面层+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中面层+7cm粗粒式沥青混合料下面层,三层独立施工,从拌和、运输、摊铺到碾压均采用机械化施工。

沥青混凝土用的材料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矿料,二是沥青。

2.3.1矿料

a)粗集料

用于沥青面层的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

厂家应有专门的除尘设备,严格控制针片状颗粒含量、粉尘的含量,采用反击式破碎机进行破碎,加工成最后的产品应具有良好较正方的颗粒形状。

反对鄂式机反复破碎,以防集料产生内伤,影响路面质量。

其规格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有关规定。

上面层碎石采用位于黄山市歙县北岸镇程村降乡伏川采石场的辉绿岩碎石,中、下面层可采用宁国霞西乡竹峰采石场、宁国市海峰采石场、绩溪上马石(祥坞)采石场的石灰岩碎石。

2.3.2施工准备

(1)为了保证集料清洁,集料场地按规范要求进行硬化,并根据进场材料计划表进材料储存.

(2)对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方可进场,进场集料按品种隔离堆放。

(3)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配比,并根据集料的粘附性试验状况,添加抗剥离剂,并在开工前将试配的混合料组成设计和设备中所生产的混合料的试样和它的组成材料及详细说明一起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

沥青面层施工前,对基层进行一次认真检查,重点检查:

标高是否符合要求(高出的部分必须用洗刨机刨除);表面有无松散(局部小面积松散挖除,喷洒透层油,当摊铺机驶近时,采用人工回填沥青混合料夯实,出现大面积松散要彻底返工处理);平整度必需满足要求,不达标段落要进行处理,以上检验要有检验报告单及处理措施和最终质量报告单。

在已验收的下承层上用全站仪进行中线恢复,准确放出控制点位,设立架线桩,摊铺下面层时,在架线桩夹线臂上设置5mm钢丝绳,钢丝绳用紧线器拉紧,拉力不小于800N,每侧保证设有2条250m长的钢丝绳,用两台精密水准仪测量钢丝绳的控制高程,以便摊铺机连续作业;同时对下承层进行扫除、清洗。

 

2.3.4.拌和设备及其在施工中注意事项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是沥青面层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拌和站的材料、机械设备的质量都直接影响能否实现生产配合比确定、矿料级配组成、沥青用量和沥青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以及面层的质量。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的产量应该与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厚度、宽度相匹配。

a.能力匹配:

我公司配备一套生产能力为普通沥青砼320t/h、改性沥青280t/h的拌和设备,能满足施工要求。

b.状况匹配:

状况匹配其实仍是指机械完好率的充分保证,同时对特别关键机械设备,一是考虑备用,二是考虑完善养护维修体系。

注意拌和站高速振动筛孔,要能使每层筛网余存石料大致相等,避免溢料和待料影响产量。

2.3.5.运输车辆及其在施工中注意事项

a、采用干净有金属板的载重重不小于25t的自卸翻斗车辆运送混合料,车槽内不得粘附有机物质,为了防止尘土污染和热量过分损失,运输车辆备有覆盖设备,车槽四角密封坚固。

b、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较拌和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有料车处于待卸料状态,保证前场连续摊铺。

2.3.6.摊铺及压实设备及其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a、用二台最大摊铺宽度为12米的沥青摊铺机进行半幅摊铺作业,摊铺前对下承层进行清洗和打扫,按要求进行透封层,粘层的洒布,我单位摊铺机具有自动找平功能,具有振捣夯击功能(并可调整),且精度高,能够铺出高质量的沥青层。

摊铺前熨平板加热且加热温度不低于100ºC,以减少拉料现象。

能按照规定的典型断面和图纸所示的厚度在车道内摊铺。

b、摊铺混合料时,摊铺机前进速度与供料速度相等,摊铺过程中不随便停滞。

c、摊铺机配备自控装置且双侧有传感器,可通过基准线、基准点控制标高和平整度,使摊铺机能筑出理想的纵横坡度,传感器能让熨平板保持理想的坡度和松铺厚度,精度在±0.1%范围内。

d、沥青混合料压实设备配有胶轮压路机4台、双钢轮压路机3台,小型压路机1台,按合理的压实工艺进行组合压实。

e、下面层摊铺用“走钢丝”参考线的的方式控制标高,中、上面层摊铺机采用非接触式超声波自动找平基准梁的方式控制厚度和平整度。

2.3.7.试验室和仪器设备

在拌和站建立试验室,试验室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能够进行拌和站和铺筑现场的日常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

试验室应该配备的主要仪器设备:

配套的方孔筛或圆孔筛,感量小于称量2kg的电子天平,称量5kg~10kg的电子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