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303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4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学计划

相对于七年级上册而言,学生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地理时要轻松了许多。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学习地理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

另一方面是因为七年级下册地理相对于七年级上册而言,难度要小了许多,内容上也更具体、更直观,便于记忆和理解。

  一、班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习地理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分析、判断和理解的能力。

对地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的知识系统,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兴趣浓厚,也很乐意去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乐意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

  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

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对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详尽的了解。

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认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

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 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

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 走近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习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

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

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

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

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续学习作好铺垫。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五、课时安排

  请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课时计划。

第六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2、通过归纳亚洲、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掌握描述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征的方法

3、运用地图描述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

了解亚洲及欧洲的地理位置

教学内容:

了解亚洲及欧洲名的由来,亚、欧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重点和疑点

三、师生探究、共同理解课文

㈠、“亚细亚”和“欧罗巴”

1、亚洲

⑴、复习提问:

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个大洲?

它与哪一个大洲的大陆部分连成为一体?

亚洲;欧洲。

⑵、学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亚洲和欧洲的名称由来

“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之意”;“欧罗巴”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⑶、引导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提问:

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分别是什么?

让学生在图6——1中找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⑷、教师小结亚洲的地理位置:

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⑸、让学生读图6——1,说出亚洲东、北、南面分别濒临的大洋,找出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⑹、了解亚洲的面积

亚洲面积约440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第一大洲。

2、欧洲

⑴、让学生读图6——1,完成课文3页的活动题

活动①、说出欧洲大陆部分所处的纬度位置,找出欧洲濒临的大洋和相邻的大洲

欧洲大陆部分所处的纬度范围大致是36°N——71°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东面大陆部分与亚洲连为一体,西南面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为邻,西北面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活动②、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

从纬度位置来看,欧洲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纬度,属于北温带;从海陆位置来看,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海洋,各地距海洋较近。

㈡、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引导学生结合6——2“世界时区”了解:

1、地方时——生活中,人们根据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即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当地的12时,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就是地方时。

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也不同。

2、世界时——国际上规定,以经过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标准时间,就是世界时。

3、相邻的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

4、北京时间——我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5、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去一天。

四、总结课文、完成作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2、通过归纳亚洲、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掌握描述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征的方法

3、运用地图描述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

了解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教学内容:

了解亚洲及欧洲的地形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重点和疑点

三、师生探究、共同理解课文

㈠、亚洲的地形

1、复习导入,提问:

陆地地形可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

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

2、引导学生读图6——3,思考:

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⑴、地形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亚洲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全州平均海拔950米,是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⑵、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亚洲有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死海的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

⑶、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什么部位?

中部。

4、亚洲有哪些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

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

5、亚洲大陆边缘有哪些大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

6、你能说说亚洲东侧、东南侧有哪些国家或地区多火山和地震吗?

日本,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

㈡、欧洲的地形

1、引导学生读图6——4,可知:

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欧洲地面起伏不大,相对高差较小。

2、引导学生读图6——5,可知:

欧洲小于200米的陆地面积比重约占75%,可见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

3、引导学生读图6——3,找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可知:

高大山脉位于欧洲的北部和南部,欧洲地势具有南北高,中间低的特点。

4、引导学生阅读课文6页活动中提供的有关欧洲冰川地貌的图文资料,可知:

欧洲最具特色的地形。

5、指导学生完成课文6页的亚、欧两州地形的填表练习。

四、总结课文、完成作业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2、通过归纳亚洲、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掌握描述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征的方法

3、运用地图描述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

了解亚洲的气候特征

教学内容: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重点和疑点

三、师生探究、共同理解课文

㈠、亚洲的气候

1、复习导入:

地球上的五带是怎么划分的?

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地跨那几带?

地球上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亚洲地跨热、温、寒三带。

2、亚洲总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复杂多样。

3、引导学生读图6——9,归纳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

①热带沙漠气候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地中海气候

⑤热带雨林气候

4、引导学生读课文第7页内容,具体了解亚洲气候的特点

⑴、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⑵、亚洲各地气温差别显著。

⑶、亚洲气候的大陆性显著

⑷、亚洲季风气候显著

㈡、欧洲的气候

1、引导学生读图6——9,归纳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地中海气候

2、归纳欧洲气候特征

⑴、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⑵、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

⑶、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3、学生思考:

为什么欧洲没有热带气候?

欧洲纬度高,欧洲最南端大致在36°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4、指导学生课文8——9页活动题

⑴、活动②:

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带,由西向东,1月气温逐渐降低,7月气温大陆东部和内陆地区相差不大,但大陆西部低于大陆东部和内陆地区。

由沿海向内陆,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⑵、活动③利物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加之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1月气温偏高;漠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1月气温低,因而,尽管两地纬度位置相当,但分居亚欧大陆西部和东部的不同位置,导致两地冬季气温相差悬殊。

⑶、活动④甲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乙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⑷、活动⑤对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是:

①②③④⑤

四、总结课文、完成作业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2、通过归纳亚洲、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掌握描述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征的方法

3、运用地图描述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

了解亚洲及欧洲的水系特征;亚欧大陆人口分布及原因

教学内容:

大河众多的亚洲及亚洲的人口和国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重点和疑点

三、师生探究、共同理解课文

㈠、大河众多的亚洲

1、亚洲的大江大河有何特点?

亚洲的大江大河众多。

2、了解中国的长江

长江的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

3、学生在图6——3中找到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是那一条?

它流经那几个国家?

这条河流在中国境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