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增值税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8680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增值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二章增值税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二章增值税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二章增值税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二章增值税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增值税习题及答案.docx

《第二章增值税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增值税习题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增值税习题及答案.docx

第二章增值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增值税

一、术语解释

一、增值税二、增值额3、法定增值额4、货物五、销项税额

二、填空题

一、增值税的大体税率为_____。

二、我国增值税实行凭_____扣税的办法。

3、凡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_____、_____劳务和入口货物的地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4、增值税是以商品价值中的_____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

五、增值税条例规定,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_____万元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

六、我国增值税起征点幅度规定如下:

销售货物的,为月销售额_____;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_____。

7、我国增值税规定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货物,其销售额为_____。

八、购进免税农产品进行进项税额抵扣时,其抵扣率为_____。

九、我国增值税规定纳税人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刻为_____。

10、入口货物应纳的增值税,应当由纳税人或其代理人向_____海关申报缴纳。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并将错误的更正过来)

一、小规模纳税人的两档征收率是6%和10%。

()

二、纳税人将购买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视同销售征收增值税。

()

3、锅炉生产企业发生的混合销售行为,其非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一并征收增值税。

()

4、增值税条例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销售方式销售货物,在计算销项税额时能够扣除折扣额部份。

()

五、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应视同销售计征增值税。

()

六、增值税是价外税,消费税是价内税。

()

7、居民用煤炭制品按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

()

八、纳税人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其纳税义务发生时刻为货款收到的当天。

()

九、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的,一概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10、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退”计算方式,适用于外贸企业。

()

四、选择题

一、增值税条例规定,纳税人采取托收承付方式销售货物,其纳税义务发生时刻是()。

A.货物发出的当天B.收到销货款的当天

C.发出货物并办好托收手续的当天D.签定合同的当天

二、按照增值税条例规定,企业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计征增值税。

A.购进材料用于在建工程B.自产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

C.自产货物用于集体福利D.委托加工货物对外投资

3、划分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标准主要有()

A.企业规模的大小B.企业应税销售额

C.企业的所有制性质D.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

4、我国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包括()。

A.在中国境内销售货物B.在中国境内提供给税劳务

C.入口货物D.过境货物

五、纳税人视同销售的销售额按下列方式顺序肯定()。

A.当月同类货物的最高销售价钱

B.当月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钱

C.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钱

D.组成计税价钱

六、依照增值税的类型划分,增值税可分为()。

A.生产型B.消费型C.积累型D.收入型

7、增值税按期纳税的,下列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按照纳税人的具体情形别离核定。

日日日日

八、下列项目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A.外购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

B.用于免税项目的进项税额

C.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劳务

D.外购固定资产支付运费所含的税额

九、入口货物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

A.组成计税价钱=到岸价钱+关税

B.组成计税价钱=关税完税价钱+关税

C.组成计税价钱=关税完税价钱+关税+消费税

D.组成计税价钱=关税完税价钱+消费税

10、增值税条例规定,允许抵扣的货物的运费金额包括()。

A.随同运费支付的装卸费

B.运费发票上注明的建设基金

C.运费发票上注明的运费

D.随同运费支付的保险费

五、问答题

一、不同类型的增值税在财政收入效应和投资鼓励效应上有何不同?

二、为何增值税的税率设计应尽可能少些?

3、简述混合销售行为、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及其税法的相关规定。

六、计算题

一、某进出口公司2004年3月入口商品一批,海关核定的关税完税价钱为500万元,当月在国内销售,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400万元。

该商品的关税税率为10%,增值税税率为17%。

要求:

计算该公司2004年3月应纳的入口环节增值税和国内销售环节应纳的增值税。

二、某洗衣机厂2004年2月发生以下经营业务:

(1)批发销售洗衣机一批,取得不含税销售额400万元。

(2)向个体户销售洗衣机一批,价税归并收取销售额80万元。

(3)将零售价2万元的洗衣机作为礼物赠送给客户。

(4)购进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和进项税额别离为240万元、万元,专用发票本月已通过税务机关的认定。

另外支付运费万元,并取得承运单位开具的普通发票。

(5)购进生产设备一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税款别离为120万元、万元

要求:

计算该洗衣机厂2004年2月应纳的增值税。

3、某电器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4年4月发生以下购销业务:

(1)购入空调300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税款别离为96万元、万元。

另外支付运费万元,承运单位开具的普通发票上注明运费1万元,装卸及保险费万元。

(2)批发空调一批,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28万元,采用委托银行收款方式结算,货已发出并办好托收手续,货款尚未收回。

(3)零售空调取得零售总额98万元,货款已收回。

(4)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空调30台,每台零售价万元,另支付顾客每台旧空调收购价万元

要求:

计算该电器商场2004年4月应纳的增值税。

4、某机械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取直接收款结算方式销售货物,购销货物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2004年1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A产品60台,单价7800元,单位本钱6100元,并交给购货方。

(2)大体建设工程领用材料800千克,不含税单价60元。

(3)将30台B产品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单位本钱5000元,无同类产品的销售价钱。

(4)改建职工食堂领用A产品1台;领用材料100千克,不含税单价60元。

(5)丢失材料50千克,不含税单价60元。

(6)购进货物的全数进项税额为66000元,专用发票本月已通过税务机关的认定。

要求:

计算该机械厂2004年1月应纳的增值税。

答案:

一、增值税是对在商品生产与流通进程中或提供劳务服务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二、增值额是指一按时期内劳动者在商品生产进程中新创造的价值额,即全数商品价值额扣除由于生产花费所转移进来的价值额以后的余额。

3、法定增值额指的是各国政府按照本国的国情和政策要求,在增值税制度中人为规定的增值额。

4、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

五、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按如实现的计税销售额和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出来的,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

二、填空题

一、17%二、增值税专用发票3、加工、修理修配

4、增值额五、180六、600元-2000元200元-800元

7、销售货物的价钱八、13%九、货物发出的当天10、报关地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并将错误的更正过来)

一、×正确的是:

小规模纳税人的两档征收率是6%和4%。

二、×正确的是:

纳税人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视同销售征收增值税。

3、√

4、×正确的是:

增值税条例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销售方式销售货物,若是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别离注明,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征增值税。

五、×正确的是:

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应作进项税额转出。

六、√

7、×正确的是:

13%

八、×正确的是:

纳税人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其纳税义务发生时刻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九、×正确的是:

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的,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10、×正确的是:

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退”计算方式,适用于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

四、选择题

一、C二、CD3、BD4、ABC五、BCD

六、ABD7、ABC八、ABD九、BC10、BC

五、问答题

一、答:

在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时,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金,就意味着这种类型增值税的税基包括了外购固定资产的价款,因此存在对固定资产价值重复征税问题。

这种类型的增值税对于资本有机组成高的行业的进展,和加速技术进步有不利的影响;但这种类型的增值税由于法定增值额大于理论增值额,因此有利于扩大财政收入。

在实行收入型增值税时,允许在折旧期内扣除外购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金,就意味着这种类型增值税,法定增值额等于理论增值额,理论上讲它是一种标准的增值税。

但由于外购固定资产价款是以计提折旧的方式分期转入产品价值的,使得凭发票扣税的计算方式在操作上存在必然的困难,进而影响了其普遍应用。

在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时,允许将当期外购固定资产已纳税金一次性全数扣除,具有提前补偿固定资产价值的性质,客观上起到了鼓励投资、加速设备更新的作用。

由于消费型增值税能够完全解决重复征税问题,有利于技术进步,所以它在大部份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取得了采用。

但由于这种类型的增值税法定增值额小于理论增值额,因此从静态上看,对组织财政收入有必然的不利影响。

二、答:

从各国增值税的实践看,在肯定增值税的税率时一般都遵循了尽可能减少税率档次的大体原则,这主要与该税种实行税款抵扣方式和该税种具有中性税收的性质有关。

若是采用多税率档次,会使增值税的计算征收变得相当困难和复杂,尤其是对经营品种繁多的商业企业,采用多税率时碰到的计税困难就更大。

另外,采用多税率也给税务机关的征管及有关部门的审计带来困难。

同时采用多税率,会损害增值税的中性税生效应。

增值税作为中性税种,其主要表现普遍调节、公平税负、保证财政收入的作用,而调节经济的作用并非明显。

正是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许多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往往在发挥增值税普遍调节作用的同时,还辅以征收具有特殊调节职能的其他间接税种,从而构建一个增值税与其他间接税彼此配合的流转税体系。

事实上,正是这种与其他间接税相配合的税制模式,决定了增值税能够没必要承担调节经济的任务,因此也能够尽可能少地设置其税率档次。

3.答:

混合销售行为是指一项销售行为,若是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

其中:

“一项销售行为”是指销售货物与提供非应税劳务,二者同时发生,紧密相联,且从同一受让者取得价款。

税法规定:

从事货物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单位及个体经营者,包括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和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应税劳务的企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征收增值税(征营业税)。

其它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应税劳务,不征收增值税。

其中:

“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和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应税劳务”是指纳税人年货物销售额与非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的合计数中,年货物销售额超过50%,非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不到50%。

混合销售行为属于征收增值税的,其销售额应是货物销售额与非应税劳务营业额的合计数,其中非应税劳务所用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凡符合条例规定的,在计算该混合销售增值税时,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上述“凡符合条例规定的”,是指该混合销售行为涉及的非应税劳务所用购进货物有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

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是指增值税纳税人在从事应税货物销售或提供给税劳务的同时,还从事非应税劳务,且从事的非应税劳务与某一项销售货物或提供给税劳务并无直接的联系和从属关系。

税法规定:

纳税人兼营非应税劳务的,应别离核算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对货物和应税劳务按各自适用的税率征收增值税,非应税劳务的营业额按适用的税率征收营业税。

若是不别离核算或不能准确核算的,其非应税劳务应与货物或应税劳务一并征收增值税。

纳税人兼营的非应税劳务是不是应当一并征收增值税由国家税务总局所属征收机关肯定。

六、计算题

• 答案

(1)入口环节应纳的增值税=500×(1+10%)×17%=(万元)

(2)国内销售应纳的增值税=1400×17%-=(万元)

二、答案

(1)销项税额=400×17%=68(万元)

(2)销项税额=80÷(1+17%)×17%=(万元)

(3)销项税额=2÷(1+17%)×17%=(万元)

(4)进项税额=+×7%=(万元)

(5)不得抵扣进项

该洗衣机厂应纳增值税=68++-=(万元)

3、答案

(1)进项税额=+1×17%=(万元)

(2)销项税额=128×17%=(万元)

(3)销项税额=98÷(1+17%)×17%=(万元)

(4)销项税额=30×÷(1+17%)×17%=(万元)

该电器商场应纳的增值税=++-=(万元)

4、答案

(1)销项税额=60×7800×17%=79560(元)

(2)进项转出=800×60×17%=8160(元)

(3)销项税额=30×5000×(1+10%)×17%=28050(元)

(4)销项税额=7800×17%=1326(元)

进项转出=100×60×17%=1020(元)

(5)进项转出=50×60×17%=510(元)

(6)进项税额=66000元

该机械厂应纳的增值税=(79560+28050+1326)-66000+(8160+1020+510)=52626(元)

课堂教学补充讲解的增值税作业及答案:

1.某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2年10月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购进生产用材料1批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中注明的价款、增值税款别离为160000元、27200元;发生运输费用1500元,其中:

运费及建设基金1300元、装卸费和保险费200元,已取得运输部门开具的运输发票1张;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及运杂费已转账付讫。

(2)购进生产用辅助材料1批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中注明的价款、增值税额别离为40000元、6800元,货款已付,材料已验收入库并部份地投入利用。

(3)购进建筑材料1批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中注明的价款、增值税款别离为20000元、3400元;该批材料已运抵企业,并用于厂房修建工程;货款已转账付讫。

(4)购进生产用设备1台,并取得对方开具的普通发票,发票中注明的金额为585000元;发生运输费用3400元,其中:

运费及建设基金3000元、装卸费和保险费400元,已取得运输部门开具的运输发票;设备已运抵企业,货款及运杂费尚未支付。

(5)向A公司销售自制产品1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额为280000元。

代垫运杂费2340元,其中:

运费及建设基金2100元,装卸费和保险费240元,取得由运输部门开具该企业的运输发票;该企业另开普通发票(金额2340元)向A公司收取该笔代垫运费。

上述款项已办好托收手续,月末尚未收回。

(6)因管理不善,致使库存生产用材料丢失,实际本钱50000元。

该厂在购进该批材料时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进项税额已在购进月份申报抵扣。

其他资料:

该企业上月无留抵税额,本月末无在途材料;各类货物增值税税率均为17%。

要求:

按照税法规定,计算该企业本期应纳的增值税税额。

2.某生产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2年8月份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购进生产用材料一批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为3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51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2)同意某单位投资转入生产用材料一批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为1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3)收回上月委托加工的包装物一批,并部份地投入利用;但月末尚未支付加工费,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据委托加工协议规定,该批包装物的加工费(不含税)为10000元。

(4)将上月购进的生产用材料无偿赠送给某单位,账面实际本钱为20000元。

该批材料已在上月申报抵扣进项税额。

(5)向某公司销售自制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售价为500元,共获销售额500000元。

(6)本月销售货物发生运输费用3200元,其中运费2900元、建设基金100元、装卸费和保险费200元,已取得运输部门开具的运费发票。

(7)经营设备修理、修配业务,取得修理、修配收入(含税)5850元。

已知该企业各类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率均为17%。

要求:

按照税法规定,分析计算该企业本期应纳的增值税税额。

 

3.某服装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2年11月份有关业务情形如下:

(1)购进生产用原料(布匹)一批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税款别离为210000元、35700元;该批货物已运抵企业,货款已付。

(2)购进生产用设备1台,支付款项4680元;支付运费200元(已取得运输部门开具的运费发票);该台设备已投入利用。

(3)以自制服装100套向某纺织厂换取布匹一批,服装厂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额为50000元;取得的纺织厂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价款40000元、税款6800元;其余款以支票结算。

(4)发出各式服装委托某商场代销。

月末收到商场送来的代销清单,代销服装的零售金额81900元;服装厂按零售金额的10%支付给商场代销手续费8190元。

(5)向某百货公司销售服装一批,货已发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额200000元,货款尚未收回。

(6)为某客户加工服装100套。

两边商定,服装面料由服装厂按客户要求选购,每套服装价钱(含税)1170元。

该厂为加工该批服装从某厂购进面料300米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税款别离为30000元、5100元,货款已付。

该批服装已于当月加工完成并送交客户,货款已结清。

(7)赠送某学校运动服100套,实际本钱7000元;该批运动服无同类产品销售价钱。

(8)上月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18500元。

要求:

按照税法规定,分析计算该厂本月应纳的增值税额。

 

4.某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国有生产企业,主要从事货物的生产、出口销售和国内销售业务。

该企业2002年11月份和12月份有关购销业务情形如下:

(1)11月份购销情形:

①报关离境出口货物一批,离岸价100万美元。

②国内销售货物三批,销售额(不含税)共计200万元人民币。

③购进生产用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三批,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1100万元,税款187万元;支付运费及建设基金10万元、装卸费和保险费5万元,取得运输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开具的普通发票;货物均已到库并部份地投入生产利用。

④购进车间厂房维修用建筑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价款、税款别离为16万元、万元,货款已付,材料已运抵企业。

该企业上月末无留抵税额。

(2)12月份购销情形:

①报关离境出口货物二批,离岸价150万美元。

②国内销售货物若干批,销售额(不含税)共计350万元人民币。

③购进生产用原材料一批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税款别离为500万元、85万元;支付运费及建设基金4万元,取得运输部门开具的普通发票;货物均已到库并部份地投入生产利用。

④企业维修衡宇利用上月购进的建筑材料16万元、生产用材料3万元。

假定11、12月份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均为1:

该企业经批准采用“免、抵、退”办法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各类货物增值税率均为17%;出口退税率为15%。

该企业各月均无免税购进原材料。

要求:

按照税法规定,别离计算该企业11月份和12月份的出口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增值税作业参考答案

1.

(1)销项税额=280000×17%+2340÷(1+17%)×17%=47940(元)

(2)进项税额=27200+1300×7%+6800+2100×7%-50000×17%-=25738(元)

(3)应纳税额=47940-25738=22202(元)

2.

(1)当期销项税额=500000×17%+5850÷(1+17%)×17%+20000×(1+10%)×17%=89590(元)

(2)当期进项税额=51000+17000+(2900+100)×7%=68210(元)

(3)当期应纳增值税额=89590-68210=21380(元)

3.

(1)当期销项税额=50000×17%+81900÷(1+17%)×17%

+200000×17%+1170÷(1+17%)×100×17%

+7000×(1+10%)×17%

=72709(元)

(2)当期进项税额=35700+6800+5100+18500=66100(元)

(3)当期应纳增值税额=72709-66100=6609(元)

4.

(1)11月份:

①出口货物免税。

②不得免征或不得抵扣税额=100××(17%-15%)=(万元)

③当期应纳税额=200×17%-(187+10×7%)=(万元)

④当期免抵退税额=100××15%=123(万元)

⑤因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万元大于当期免抵退税额123万元,故当期实际应退税额为123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为0。

结转12月份抵扣的税额==(万元)

(2)12月份:

①出口货物免税。

②不得免征或不得抵扣税额=150××(17%-15%)=(万元)

③当期应纳税额=350×17%-(+85+4×7%-3×17%)=(万元)

④当期免抵退税额=150××15%=(万元)

⑤因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万元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万元,故当期实际应退税额为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