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各时期的十大名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3330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朝各时期的十大名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唐朝各时期的十大名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唐朝各时期的十大名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唐朝各时期的十大名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唐朝各时期的十大名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朝各时期的十大名将.docx

《唐朝各时期的十大名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朝各时期的十大名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朝各时期的十大名将.docx

唐朝各时期的十大名将

唐朝各时期的十大名将

鉴于大唐名将如星空璀璨,三百年间的诸位实在难以评出十个名额,于是想起唐朝四阶段论,即: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这样或许就不会落入俗套了。

 初唐十大名将(618-689):

卫国公靖(571~649)、英国公世勣(594~669)、邢国公定方(592~667)、闻喜公裴行俭(619~682)、辽西郡公薛仁贵(614~683)、燕国公黑齿常之(630~689)、江夏王道宗(?

~653)、凉国公契苾何力(?

~677)、乐城郡公仁轨(601~685)、郡公王方翼(622~684)。

评说:

靖、世勣、道宗均为唐朝开国名将,前有削平隋末群雄之劳,后有屡灭外族之功;定方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裴行俭孤身万里复西域,又屡破突厥叛乱,堪称儒将典;黑齿常之先有屡克吐蕃之功,后又重创后突厥;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灭高句丽败后突厥;契苾何力为唐初异族将领之佼佼者,效力四十年屡建奇功;仁轨为中日首次大战的唐军总指挥,又平百济挫新罗;王方翼控西域破突厥,独挡一面;初唐诸将中,王方翼为裴行俭门生,裴行俭为定方门生,定方为靖门生,世勣、道宗、契苾何力也曾效力于靖军中;靖年老退隐后,初唐诸将大都随世勣出征过;二之后,裴行俭御下诸将各为大唐顶梁柱。

在初唐十将之上还有一位毋庸置疑的伟大统帅,他就是曾经的天策上将、王,后来的唐太宗世民,纵横天下、文治武功,堪称无人出其右。

初唐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在以上的初唐十将之外,还有薛万彻、高侃、阿史那社尔、孝恭、程务挺、牛进达、谨行、柴绍、侯君集、郭孝恪、王玄策、梁建方、萧嗣业、执失思力、尉迟恭、程知节、屈突通、琼、席君买、王君廓、仁师、段志玄、段德操、程名振、薛万均、士贵、仁泰、仁愿、大亮、高满政、弘基、宝相等名震古今的将领。

 

盛唐十大名将(690-755):

临洮郡公王忠嗣(706~750)、西平郡王哥舒翰(?

-757)、密云郡公高仙芝(?

~756)、郡公守珪(?

~740)、信安王祎(663?

~743)、郡公孝嵩(?

~727)、郡公王晙(653~732)、郡公郭知运(667~721)、国公仁愿(?

~714)、宋国公唐休璟(627~712)。

评说:

王忠嗣几乎将盛唐所有敌人都挫败过,一人佩四将之印,掌控万里边疆;哥舒翰为有唐一代进攻吐蕃最辉煌者;高仙芝是大唐西域守护神,行军千里灭小勃律;守珪连挫后突厥、吐蕃、契丹经营边疆;祎有西破吐蕃夺石堡之功,又东平奚契丹叛乱,不愧为太宗的后人;孝嵩经营西域,连挫突骑施、吐蕃、大食;王晙的文治武功在开元诸将中名列前茅;郭知运先后居北庭、陇右,甚为蕃夷所惮;仁愿独挡一面,扭转了唐朝对后突厥的形势;唐休璟先策划了收复安西四镇,后在洪源屡破吐蕃,为武周朝诸将之首;盛唐诸将和中唐诸将中,哥舒翰、郭子仪、光弼、晟这些千里马皆出自于王忠嗣这位伯乐的培养和提拔。

盛唐仍然是一个将星云集的时代,在以上的盛唐十将之外,还有皇甫惟明、封常清、王孝杰、希逸、盖嘉运、颐贞、薛讷、萧嵩、乌承玼、思礼、王君涣、杜希望、思勖、郭虔瓘、娄师德、牛仙客、臧希液、杜宾客、大慈、王倕、忠亮、郭元振、齐丘、萧炅、章仇兼琼、夫蒙灵察、阿史那献、来曜、何履光、仁献、思忠、审素、多祚、程千里、鲁炅、九节等名噪一时的将领。

 

中唐十大名将(755-826):

汾阳郡王郭子仪(697~781)、临淮郡王光弼(708~764)、西平郡王晟(727~793)、南康郡王韦皋(746~806)、郡王浑瑊(736~800)、扶风郡王马璘(721~777)、大宁郡王仆固怀恩(?

~765)、凉国公愬(773~821)、国公光颜(760~826)、北平郡王马燧(726~795)。

评说:

郭子仪、光弼、仆固怀恩为平定安史之乱的三大首功之将,成再造大唐之伟业,郭子仪后又屡败吐蕃,有单骑退回纥的传奇;晟、浑瑊、马燧为平定二帝四王之乱的功勋,又屡挫异族入侵;韦皋有诸遗风,在唐蕃第二战场重创吐蕃,其功为西南据;光颜、愬为元和中兴的两员顶级名将;马璘有从破安史之功,后又屡挫吐蕃入侵;中唐诸将中,自天宝末至贞元初的,皆受过郭子仪领导;中唐后期的名将都各挡一面,镇一方。

中唐相对于初盛唐,战绩或有缺少,但名将却不亚于盛唐,在中唐十将之外,还有巡、高崇文、宁、曲环、郝玼、抱玉、白元光、嗣业、郭昕、抱真、希朝、段秀实、光晟、王思礼、田缙、史敬奉、严武、济、元忠、杜叔良、光进、路嗣恭、王翃、文悦、野诗良辅、舟、昌、桂仲武、伯仪、皋、严震、王佖、严砺、进诚、来瑱、高仕、阳旻等中兴大唐的将领。

 

晚唐十大名将(827-888):

郡公义潮(799~872)、渤海郡王高骈(?

~887)、郡王仲武(?

~849)、东阳郡王沔(?

~846)、河阳节度使石雄(?

~847?

)、武宁节度使王式(?

~867?

)、郡王载义(?

-837)、归义节度使淮深(831~890)、节度使颜庆复(?

~875?

)、平卢节度使曾元裕(?

~880?

)。

评说:

义潮为晚唐民族英雄,归义大军孤军奋起,六郡山河,宛然而旧,十郡遗黎,悉出汤火,吐蕃自是衰绝;高骈为有唐一代破南诏之首,复安南、镇西川、击黄巢;仲武为晚唐一代名将,破獯鬻之众,帐盈七千;拓鲜卑之疆,地开千里;万狄稽颡,百蛮投诚;数击党项、西羌,大败回鹘乌介,进讨昭义,史赞:

孰称善将?

沔、石雄;王式有才略以文入武,南复交趾,东定江浙;载义镇卢龙,削藩破奚;淮深独挡西北要地,屡抗群蛮;颜庆复统领西南,重创南诏;曾元裕先有破南诏之劳,后有诛王黄乱之功。

晚唐诸将,以河西、西蜀、卢龙、河东、岭南各边地镇将为主,击回鹘、复河西、溃吐蕃、收党项、定交趾、败南诏、御奚契丹,为唐末五代的中原混战提供了边疆安全。

此处评说的晚唐已经在群雄割据的前夕,各地人才日趋归入地方,忠于皇室的将领越来越少,就整个唐朝名誉下的著名将领,在晚唐十将之外,还有可举、复光、卢耽、从谠、鄠、董昌龄、史元、宋威、毕减、仲至、萧鄴、赫连铎、黄景复、思忠、石公绪、康承训、珙、潼、王宰、璘、高仁厚等人(克用、仁恭、行密、王建等进入五代割据的节度使不在其列)。

888年唐昭宗以后的二十年属于诸侯纷纷建国的时期,天下文武都各为其主,故不列入晚唐的名将评说之列。

 

                唐朝一百零八名将录

(按出生年或去世年排序,由唐初列至唐末,唐代皇帝以与五代十国称帝者不在其)

 

[三十六帅]

.卫国公靖(571~649),兵家亚圣、凌烟功臣、武庙十哲

.霍国公柴绍(?

~638),开国驸马、凌烟功臣

.河间王孝恭(591~640),开国宗室、凌烟功臣、武庙名将

.国公侯君集(?

~643),凌烟功臣

.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

~652),贞观名将

.江夏王道宗(?

~653),开国宗室名将

.毕国公阿史那社尔(?

~655),贞观名将

 

.邢国公定方(592~667),药师真传、武庙名将

.英国公世勣(594~669),药师齐名、凌烟功臣、武庙十哲

.凉国公契苾何力(?

~677),初唐名将

.安东都护高侃(?

~678?

),初唐名将

 

.辽西郡公薛仁贵(614~683),大帝名将

.闻喜公裴行俭(619~682),药师二代、武庙名将

.燕国公谨行(?

~682),大帝名将

.郡公王方翼(622~684),药师三代

.平原郡公程务挺(?

~685),药师三代

.宋国公唐休璟(627~712),武周名将

.燕国公黑齿常之(630~689),药师三代

.耿国公王孝杰(632~697),武庙名将

.国公仁愿(?

~714),武庙名将

.郡公孝嵩(?

~727?

),开元名将

.郡公王晙(653~732),武庙名将

.郡公郭知运(667~721),开元名将

.郡公守珪(?

~740),开元名将

.信安王祎(663?

~743),宗室名将

.北庭都护盖嘉运(?

~750?

),玄宗名将

 

.汾阳郡王郭子仪(697~781),再造唐室、武庙十哲

.临洮郡公王忠嗣(706~750),四镇节度、玄宗名将

.密云郡公高仙芝(?

~756),天宝名将

 

.西平郡王哥舒翰(?

~757),天宝名将

.临淮郡王光弼(708~764),再造唐室、武庙名将

.西平郡王晟(727~793),再造唐室、武庙名将

.南康郡王韦皋(746~806),诸遗风、西南名将

.郡王仲武(?

~849),东北名将

 

.郡公义潮(799~872),归义之魂、西北名将

.渤海郡王高骈(?

~887),晚唐名将

 

[七十二将]

 .国公屈突通(557~628),凌烟功臣

 .国公王君廓(?

~627),武德名将

 

 .胡国公琼(?

~638),凌烟功臣

 .鄂国公尉迟恭(585~658),凌烟功臣、武庙名将

 .武阳公大亮(586~644),贞观名将

 .虢国公士贵(586~657),初唐名将

 .卢国公程知节(589~665),凌烟功臣

 .潞国公薛万均(?

~641),贞观名将

 .阳翟郡公郭孝恪(?

~649),贞观名将

 .琅玡郡公牛进达(595~651),贞观名将

 .褒国公段志玄(598~645),凌烟功臣

 .果毅都尉席君买(?

~650?

),传奇小强

 .东平郡公程名振(?

~662),大帝名将

 

 .朝散大夫王玄策(?

~662?

),传奇小强

 .同安郡公仁泰(?

~663),初唐名将

 .安国公执失思力(?

~663),贞观名将

 .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

~669?

),初唐名将

 .黎阳公仁愿(?

~670?

),大帝名将

 .右威卫将军仁师(?

~671?

),大帝名将

 .鸿胪卿萧嗣业(?

~680),大帝名将

 .乐城郡公仁轨(601~685),大帝名将

 .同平章事娄师德(630~699),盛唐名将

 .平阳郡公薛讷(649~720),盛唐名将

 .碛西节度使阿史那献(?

~720?

),盛唐名将  .潞国公郭虔瓘(?

~720?

),盛唐名将

 .代国公郭元振(656~713),武庙名将

 .虢国公思勖(659~740),开元名将

 .河西节度使王君涣(?

~727),开元名将

 .安西副大都护颐贞(?

~735?

),开元名将

 .左监门将军杜宾客(?

~735?

),传奇小强

 .河西节度使希逸(?

~738),开元名将

 .北庭副使思礼(?

~740?

),开元名将

 .陇右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

~747),玄宗名将

 .徐国公萧嵩(668~749),玄宗名将

 .陇右节度使杜希望(?

~750?

),玄宗名将

 .浑崖峰骑将臧希液(?

~750?

),传奇小强

 .凉国公抱玉(704~777),中唐名将

 .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

~756),天宝名将

 .安西副大都护封常清(?

~756),天宝名将

 .昌化郡王乌承玼(?

~762?

),盛唐名将

 .节度副使巡(708~757),传奇小强

 .郡王嗣业(?

~759),传奇小强

 .大宁郡王仆固怀恩(?

~765),再造唐室  .朔方节度使齐丘(?

~766?

),武庙名将

 .冀国公路嗣恭(710~780),中唐名将

 .郡王段秀实(718~783),中唐名将

 .扶风郡王马璘(721~777),中唐名将

 .礼部尚书宁(722~783),西南名将

 .振武节度使光晟(?

~784),中唐名将

 .郡王白元光(?

~786),中唐名将  .许节度使曲环(725~799),中唐名将

 .国公严武(726~765),西南名将

 .北平郡王马燧(726~795),再造唐室

 .礼部尚书王翃(730?

~802),中唐名将

 .昭义节度使抱真(733~794),中唐名将

 .郡王郭昕(?

~800?

),西域名将

 .郡王浑瑊(736~800),再造唐室

 .郡王高崇文(746~809),中唐名将

 .河东节度使希朝(?

~814),中唐名将

 .国公光颜(760~826),中唐名将

 .凉国公愬(773~821),元和名将

 .安南都护舟(?

~820?

),元和名将

 .郡王郝玼(?

~820?

),西北名将

 .灵武军将史敬奉(?

~830?

),西北名将

 .盐州刺史文悦(?

~830?

),西北名将

 .郡王载义(?

~837),东北名将

 .东阳郡王沔(?

~846),晚唐名将

 .河阳节度使石雄(?

~847?

),晚唐名将

 .武宁节度使王式(?

~867?

),晚唐名将

 .节度使颜庆复(?

~875?

),西南名将

 .平卢节度使曾元裕(?

~880?

),晚唐名将

 .归义节度使淮深(831~890),西北名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