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华东师大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2901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华东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华东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华东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华东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华东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华东师大版.docx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华东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华东师大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华东师大版.docx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华东师大版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以下各数没有平方根的是(  )

A.64B.(﹣2)2C.0D.﹣22

2.下列根式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B.C.D.

3.的平方根是(  )

A.4B.±4C.2D.±2

4.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长是12,斜边长是15,则另一直角边是(  )

A.8B.9C.10D.11

5.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10﹣9米,已知某种花粉的直径为3500纳米,那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种花粉的直径为(  )

A.3.5×103米B.3.5×10﹣5米C.3.5×10﹣9米D.3.5×10﹣6米

6.分解因式:

x3﹣x,结果为(  )

A.x(x2﹣1)B.x(x﹣1)2C.x(x+1)2D.x(x+1)(x﹣1)

7.若m=2n+1,则m2﹣4mn+4n2的值是(  )

A.1B.﹣1C.4D.﹣4

8.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1|+=(  )

A.﹣1B.2a﹣3C.3﹣2aD.1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9.方程=2﹣无解,则x=      .

10.当x      时,有意义.

11.5﹣的整数部分是      .

12.(a﹣2)﹣3•(bc﹣1)3=      .

13.如图所示,由Rt△ABC的三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若最大正方形P的边长为4cm,则正方形M与正方形N的面积之和为      .

14.在日常生活中如取款、上网等都需要密码.有一种用“因式分解”法产生的密码,方便记忆.原理是:

如对于多项式x4﹣y4,因式分解的结果是(x﹣y)(x+y)(x2+y2),若取x=9,y=9时,则各个因式的值是:

(x﹣y)=0,(x+y)=18,(x2+y2)=162,于是就可以把“018162”作为一个六位数的密码.对于多项式4x3﹣xy2,取x=10,y=10时,用上述方法产生的密码是:

      (写出一个即可).

 

三、计算题:

(共20分)

15.计算:

16.计算:

•(﹣)÷3.

17.计算:

()﹣2÷|﹣|+(1﹣)0+(﹣0.25)2007•42008.

18.计算:

,并选一个合适的x代入求值.

 

四、解方程(每题6分,共12分)

19.分式方程:

(1)=0

(2)=1.

 

五、解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21.已知a+3与2a﹣15是m的两个平方根,求m的值.

22.已知x+y=3,xy=1,计算x2+y2的值.

 

六、解答题(每题7分,共14分)

23.关于x的方程+=有增根,求k的值.

24.进入防汛期后,某地对河堤进行了加固.该地驻军在河堤加固的工程中出色完成了任务.这是记者与驻军工程指挥官的一段对话:

通过这段对话,请你求出该地驻军原来每天加固的米数.

 

七、解答题(25题8分,26题12分,共20分)

25.在Rt△ABC中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求

(1)AB的长;

(2)CD的长.

26.如图,A市气象站测得台风中心在A市正东方向300千米的B处,以10千米/时的速度向北偏西60°的BF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千米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区域.

(1)A市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写出你的结论并给予说明;

(2)如果A市受这次台风影响,那么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有多长?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以下各数没有平方根的是(  )

A.64B.(﹣2)2C.0D.﹣22

【考点】平方根.

【分析】由于负数没有平方根,找出其中哪个数是负数的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

A、64>0,有两个平方根,故选项A错误;

B、(﹣2)2=4>0,有两个平方根,故选项B错误;

C、0的平方根是它本身,故选项C错误;

D、﹣22=﹣4<0,没有平方根,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2.下列根式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B.C.D.

【考点】最简二次根式.

【分析】判定一个二次根式是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就是逐个检查定义中的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满足,同时满足的就是最简二次根式,否则就不是.

【解答】解:

C、∵==;

∴它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故选:

C.

 

3.的平方根是(  )

A.4B.±4C.2D.±2

【考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分析】先化简=4,然后求4的平方根.

【解答】解:

=4,

4的平方根是±2.

故选:

D.

 

4.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长是12,斜边长是15,则另一直角边是(  )

A.8B.9C.10D.11

【考点】勾股定理.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直接代入即可求得结果.

【解答】解:

∵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是15,一条直角边长为12,

∴另一条直角边的长是=9.

故选B.

 

5.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10﹣9米,已知某种花粉的直径为3500纳米,那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种花粉的直径为(  )

A.3.5×103米B.3.5×10﹣5米C.3.5×10﹣9米D.3.5×10﹣6米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分析】先把3500纳米换算成3500×10﹣9米,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5×10﹣6.

绝对值<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解答】解:

3500纳米=3500×10﹣9米=3.5×10﹣6.

故选D.

 

6.分解因式:

x3﹣x,结果为(  )

A.x(x2﹣1)B.x(x﹣1)2C.x(x+1)2D.x(x+1)(x﹣1)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先提取公因式x,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解答】解:

x3﹣x,

=x(x2﹣1),

=x(x+1)(x﹣1).

故选D.

 

7.若m=2n+1,则m2﹣4mn+4n2的值是(  )

A.1B.﹣1C.4D.﹣4

【考点】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所求式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将已知等式变形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

∵m=2n+1,

∴m﹣2n=1,

∴m2﹣4mn+4n2=(m﹣2n)2=1.

故选:

A.

 

8.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1|+=(  )

A.﹣1B.2a﹣3C.3﹣2aD.1

【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绝对值;实数与数轴.

【分析】根据数轴上a的位置,判断出a的取值范围,然后代入所求的式子中进行化简.

【解答】解:

由图知:

1<a<2;

∴a﹣1>0,a﹣2<0;

∴|a﹣1|+=a﹣1﹣(a﹣2)=a﹣1﹣a+2=1.

故选D.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9.方程=2﹣无解,则x= 3 .

【考点】分式方程的解.

【分析】分式方程无解,即化成整式方程时无解,或者求得的x能令最简公分母为0,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

方程的最简公分母为x﹣3,

∴当x=3时分母为0,方程无解,

x=3时方程无解.

故答案为3.

 

10.当x ≤ 时,有意义.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

由题意得,3﹣2x≥0,

解得x≤.

故答案为:

≤.

 

11.5﹣的整数部分是 3 .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分析】先估算出的取值范围,再求出3<5﹣<4,即可求出5﹣的整数部分.

【解答】解:

解:

∵1<<2,

∴﹣1>﹣>﹣2,

∴5﹣1>5﹣>5﹣2,

3<5﹣<4,

∴5﹣的整数部分是3.

故答案为:

3.

 

12.(a﹣2)﹣3•(bc﹣1)3=  .

【考点】负整数指数幂.

【分析】根据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积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可得负整数指数幂,根据负整数指数幂与正整数指数幂互为倒数,可得答案.

【解答】解:

原式=a6b3c﹣3=,

故答案为:

 

13.如图所示,由Rt△ABC的三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若最大正方形P的边长为4cm,则正方形M与正方形N的面积之和为 16cm2 .

【考点】勾股定理.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解:

∵SM=AB2,SN=AC2,

又∵AC2+AB2=BC2=42=16,

∴M与正方形N的面积之和为16cm2.

故答案为:

16cm2

 

14.在日常生活中如取款、上网等都需要密码.有一种用“因式分解”法产生的密码,方便记忆.原理是:

如对于多项式x4﹣y4,因式分解的结果是(x﹣y)(x+y)(x2+y2),若取x=9,y=9时,则各个因式的值是:

(x﹣y)=0,(x+y)=18,(x2+y2)=162,于是就可以把“018162”作为一个六位数的密码.对于多项式4x3﹣xy2,取x=10,y=10时,用上述方法产生的密码是:

 101030或103010或301010 (写出一个即可).

【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

【分析】把所求的代数式分解因式后整理成条件中所给出的代数式的形式,然后整体代入即可.

【解答】解:

4x3﹣xy2=x(4x2﹣y2)=x(2x+y)(2x﹣y),

当x=10,y=10时,x=10;2x+y=30;2x﹣y=10,

用上述方法产生的密码是:

101030或103010或301010.

故答案为:

101030或103010或301010.

 

三、计算题:

(共20分)

15.计算: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

【分析】原式变形后,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

原式=+===a﹣b.

 

16.计算:

•(﹣)÷3.

【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乘除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

【解答】解:

•(﹣)÷3

=×(﹣)×

=﹣

=﹣a2b.

 

17.计算:

()﹣2÷|﹣|+(1﹣)0+(﹣0.25)2007•42008.

【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

【分析】原式利用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法则,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以及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

原式=25×3+1+(﹣0.25×4)2007×4=75﹣4=71.

 

18.计算:

,并选一个合适的x代入求值.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选取合适的x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

原式=﹣•

=﹣

=,

当x=0时,原式=﹣2.

 

四、解方程(每题6分,共12分)

19.分式方程:

(1)=0

(2)=1.

【考点】解分式方程.

【分析】两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解答】解:

(1)去分母得:

2x﹣x+3=0,

解得:

x=﹣3,

经检验x=﹣3是分式方程的解;

(2)去分母得:

x2+2x+1﹣4=x2﹣1,

解得:

x=1,

经检验x=1是增根,分式方程无解.

 

五、解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21.已知a+3与2a﹣15是m的两个平方根,求m的值.

【考点】平方根.

【分析】根据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求出a的值,再求出m的值.

【解答】解:

由题意得:

a+3+(2a﹣15)=0,

解得:

a=4.

所以m=(a+3)2=72=49.

 

22.已知x+y=3,xy=1,计算x2+y2的值.

【考点】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将x+y=3两边平方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将xy=1代入即可求出所求式子的值.

【解答】解:

将x+y=3两边平方得:

(x+y)2=x2+2xy+y2=9,

把xy=1代入得:

x2+2+y2=9,

则x2+y2=7.

 

六、解答题(每题7分,共14分)

23.关于x的方程+=有增根,求k的值.

【考点】分式方程的增根.

【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由最简公分母为0求出x的值,代入整式方程计算即可求出k的值即可.

【解答】解:

去分母得:

x+2+k(x﹣2)=3,

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到(x+2)(x﹣2)=0,即x=2或x=﹣2,

把x=2代入整式方程得:

4=3,不成立;

把x=﹣2代入整式方程得:

﹣4k=3,即k=﹣0.75.

 

24.进入防汛期后,某地对河堤进行了加固.该地驻军在河堤加固的工程中出色完成了任务.这是记者与驻军工程指挥官的一段对话:

通过这段对话,请你求出该地驻军原来每天加固的米数.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析】这是工程问题.

工作效率:

设原来每天加固x米,则提高效率后每天加固2x米;

工作量:

分别是600米,米;

工作时间表示为:

,共用9天完成.即:

加固600米用的时间+加固米用的时间=9,建立方程.

【解答】解:

设原来每天加固x米.

根据题意得:

去分母得:

1200+4200=18x.(或18x=5400)

解得:

x=300.

检验:

当x=300时,2x≠0(或分母不等于0).

∴x=300是原方程的解.

答:

该地驻军原来每天加固300米.

 

七、解答题(25题8分,26题12分,共20分)

25.在Rt△ABC中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求

(1)AB的长;

(2)CD的长.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

(1)在直角三角形中,知道两直角边,可直接应用勾股定理求得斜边的长度;

(2)可设CD=x,则BD=8﹣x,由AD为折痕,可得相等的线段,得到BE=AB﹣6,在直角三角形BED中应用勾股定理可求得CD的长.

【解答】解:

(1)Rt△ABC中,AC=6cm,BC=8cm,

∴AB===10(cm);

(2)设CD=x,则BD=8﹣x,

∵AD折痕,

∴DE=CD=x,AE=AC,

∴BE=AB﹣AE=10﹣6=4,

Rt△BDE中,

BD2=BE2+DE2,

∴(8﹣x)2=x2+42

解得x=3.

 

26.如图,A市气象站测得台风中心在A市正东方向300千米的B处,以10千米/时的速度向北偏西60°的BF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千米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区域.

(1)A市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写出你的结论并给予说明;

(2)如果A市受这次台风影响,那么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有多长?

【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分析】

(1)是否会受到影响,需要求得点A到台风所走路线的最短距离,根据垂线段最短,即作AC⊥BF于C,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比较;

(2)需要计算出受影响的总路程,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进行计算.

【解答】解:

(1)过A作AC⊥BF于C,则AC=AB=150<200,

∴A市会受到台风影响;

(2)过A作AD=AE=200km,交BF于点D,E,

∴DC==50Km,

∵DC=CE,A市气象站测得台风中心在A市正东方向300千米的B处,以10千米/时的速度向北偏西60°的BF方向移动,

∴该市受台风影响的时间为:

=10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