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北京市县级优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9705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北京市县级优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北京市县级优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北京市县级优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北京市县级优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北京市县级优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北京市县级优课.docx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北京市县级优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北京市县级优课.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北京市县级优课.docx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北京市县级优课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地理

学段:

2016-2017

年级

高一

相关

领域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教材

书名:

必修二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2年7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

1.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优势条件3.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

(二)课标理解和把握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农业区位因素在上一节已经分析过,学生已经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政策、交通、科技、劳动力。

在本节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中学生已经知道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农业地域的区位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原因,农业地域类型特点是农业区位条件的结果,两者有区别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学生情况分析

知识层面:

学生通过对必修一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看图、析图的能力。

但由于本校学生基础比较差,需要教师的引领与回顾。

能力层面:

本学期学生进入高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习。

经过上学期自然地理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但对农业地域的形成头脑中没有整体的格局,并且我们生活在北京,大部分学生并未见过水稻的生长,所以缺少生活带给他们的感性认识,需要老师在传授知识时加以补充;另外对地理术语的运用,语言规范表述和概念的理解还需要加强。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

2.通过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学会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的一般思维方法。

3.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生产特点的分析,提出今后的发展措施。

4.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区位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的分析,理解区位条件和生产特点两者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提出季风水田农业今后的发展措施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

25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启发式讲解)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资源】:

教材、地图册、学案以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环节

教师为主的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导入

农业生产活动关系到我们的衣和食,对我们非常重要,在生活中、媒体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

将以上图片按照标准进行分类,并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季风水田农业

将四种农业地域类型进行分类,说明分类的标准和结果

导入新课。

初步认识四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景观差异,感官认识每种农业地域类型,感受区域差异

环节二新课教学季风水田农业区位条件

新课教学

(一)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承转: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1.读教材图3.3和图3.11探究:

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在哪里?

先出示“世界平均区域水稻产量”图

再出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图”

(1)读图,指出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区

(2)结合图3.3复习: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先读世界图得出世界水稻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

再读亚洲图指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集中在亚洲季风区,即东亚、东南亚、南亚。

(2)回顾旧知识,直接回答:

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政策等。

问题1了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为分析区位条件做铺垫;

由世界水稻主要集中在亚洲,亚洲水稻主要集中在亚洲季风区,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全面性;由地图可知,不是没给地方都产水稻,认识区域分布的意义。

问题2回顾农业区位因素为分析区位条件提供思路

教师提示:

下面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结合图3.11分析: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具有哪些区位优势?

①结合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图分析。

 

②结合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图和亚洲地形图分析

 

③为什么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下,还需要河流的灌溉?

 

(4)结合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图和亚洲人口分布图分析。

2.除了教材上提供的信息外,你还知道哪些条件在影响季风水田农业?

小调查:

你一日三餐的主食一般是什么?

与欧美国家相比有什么明显不同?

 

资料:

近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浙江省龙游县博物馆共同对县内的钱塘江上游进行新时期时代考古。

考古工作者发现长江下游地区迄今最早的稻作遗存,把中国稻作文明的时间表由过去的七千年提前到一万年。

(3)①分析季风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分析水稻的生活习性:

好暖喜湿。

可见:

季风气候特点与水稻生活习性相符。

②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地形和土壤特点:

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

河流中下游地区,灌溉水源丰富

③分析季风气候的缺点:

不稳定性,多水旱灾害。

(4)分析亚洲人口特点: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

 

请几位同学说出自己一日三餐情况。

再结合图片分析,得出结论:

亚洲人爱吃稻米的生活习性,促进了水稻的种植。

文字信息如“一万年”等,说明亚洲人有着长期的水稻种植经验,提高了水稻的单产和总产。

提出探究问题

并引领学生分析洪涝灾害的一般思维,同时锻炼学生读图、析图以及分析文字资料的能力

 

③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锻炼学生辩证看问题以及综合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