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国际关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9248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现代国际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近现代国际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近现代国际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近现代国际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近现代国际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现代国际关系.docx

《近现代国际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现代国际关系.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现代国际关系.docx

近现代国际关系

世界历史专题复习三:

近现代国际关系

 

命题趋向:

  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是国与国之间关系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之后,资本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上多数国家联结成一个关系紧密、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这就为世界性国际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际关系在各国发展历史进程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高考对国际关系的考查也有加强的趋势。

从考查的题型来看,既有选择题,又有材料题和问答题,与地理学科、政治学科综合较紧密。

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是考查重点,另外二战后的国际关系与时事热点联系最紧密,易与现实相结合来考查。

考纲要求:

 1、掌握近现代国际关系各个时期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史实。

 2、准确把握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和国际关系中心舞台的转移过程及原因。

 3、深刻分析国际关系各个时期存在的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

 4、掌握主要大国之间双边或多边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

 5、掌握近现代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事件与重要史实,如列强之间的争霸战争、世界大战、重要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国际条约等。

 6、认识近现代国际关系的主要角色及其关系概况。

考点阐释:

一、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依据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大的时期:

1、第一时期:

17世纪下半期――一战

  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是:

欧洲资本主义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在欧洲。

欧洲列强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和斗争并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1)17世纪下半期――19世纪中期

  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确立的时期,也是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向外扩张,抢占殖民地,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形成了西、荷、英、法等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这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内容。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开始树立海上霸权。

17世纪英国在三次英荷战争中取胜,荷兰失去海上强国地位。

18世纪,英国又在同法国进行的争霸战争中取胜,不仅掌握了欧洲霸权,而且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英国对欧洲大陆推行均势政策,多次组织反法同盟。

1815年打败拿破仑之后,英国和欧洲的封建君主们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建立了近代史上第一个国际关系格局――维也纳体系,重新划分了欧洲的势力范围,奠定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

这个体系中,英国的霸主地位得到巩固,法国受到削弱,俄国实力增强。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为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争夺海外商品市场,欧洲列强们极力向外扩张,冲突不断,1853年至1856年,英法同俄国发生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

1870年至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德国崛起,欧洲大陆崛起新的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2)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各国实力普遍增强。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各国加紧了对外侵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由于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围绕着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并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有国际关系格局被彻底打破。

2、第二时期:

一战后至二战间

  一战后,欧洲主要国家如英法因为战争收到不同程度的削弱,但综合实力仍很强大,美国虽然成为经济霸主但在国际事务中还无法与欧洲传统强国抗衡,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还在欧洲,但开始向欧洲两侧转移,国际关系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

(1)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继续进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但是由于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争霸主要在英法美日意之间展开。

美国和日本的崛起也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

首先,在全球,英美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在欧洲,德国被摧毁后法国同英美对立;在远东,日本和美国的矛盾更激烈。

争霸的方式从战场转移到谈判桌上,于是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形成了战后重新安排世界的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上形成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从而完成了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帝国主义与苏俄之间的关系是构成战后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了经济封锁和长达三年的武装干涉,但最终失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转为共处、竞争。

(3)到了30年代,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受到经济危机的刺激,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两种国家:

一部分是以英美法为代表的民主国家,一部分是以德意日为代表的法西斯极权政治国家。

法西斯疯狂向外扩张侵略,英法美采取绥靖政策。

苏联从自己的安全出发,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的条约。

不久二战爆发,一战后建立起来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被打破。

3、第三时期:

二战后至今

  这一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

(1)随着二战的结束,由于国家利益的不同和意识形态的差别,美苏由战时的同盟关系演变为战后对抗。

最终形成了两大阵营的对抗和冷战,两极格局形成。

从50年代后起,美苏争霸全球,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

(2)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第三世界崛起为并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3)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崛起,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4)社会主义阵营内,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社会主义阵营在60年代也不复存在。

(5)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二战后的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关系格局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国际政治局势也由于力量均衡被打破,表现出紧张与缓和、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二、世界主要矛盾的演变

历史阶段

主要矛盾

总体特征

主要史实

结果与影响

16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

从英西、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

西葡荷英法争夺殖民霸权

“无敌舰队”之战

三次英荷战争

英法七年战争

英国打败西荷法,确立了海上与殖民霸权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

从英法矛盾到英俄矛盾

列强争夺海上霸权和欧洲霸权

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

克里米亚战争

拿破仑帝国覆亡,维也纳体系建立

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农奴制改革进行

19世纪晚期到1918年

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普法战争

协约国同盟国集团形成

一战爆发

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德意志统一完成德国崛起

同盟国战败凡尔赛体系建立

1919年-1945年

从英美矛盾到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从战后初期的激烈动荡转为和平发展,继而30年代的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

 

英美围绕国联、制海权等的争夺

大西洋宪章

联合国家宣言

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四次国际会议

美国没有加入国联但取得与英国相等制海权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联合国成立

美苏两极格局

二战后至今

从美苏矛盾到南北矛盾

从两个阵营到三个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的趋势发展

美国推行霸权政策

北约与华约两集团对抗

美苏争霸

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归纳与认识:

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大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决定的.而欧洲大国之间在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的激烈角逐和斗争中,欧洲大陆霸权几经转移:

法国(拿破仑战争)—俄国(神圣同盟)—法国(克里米亚战争)—德国(普法战争)—法国(一战)

三、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其特点。

所谓国际关系格局是指由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国家或国家集团)经过不断消长和分化组合,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总体框架。

从19世纪初到当代,国际关系格局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等阶段。

应该看到,在近现代史上的国际格局或体系中,由于各国谋求自身的国家利益,其冲突和摩擦也就不可避免。

因此,任何格局或体系从它们形成之日起便孕育着变动的因素。

因而任何一种格局或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很不稳定的、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

因此,我们在把握各个阶段国际关系格局的形式、特点的同时,尤其应该把握各个阶段国际关系格局内部的矛盾。

 

维也纳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多极化趋势

背景

1814-1815欧洲各国分赃,企图恢复法大革命前的欧洲秩序

一战后美国日本崛起,英法削弱但仍有重大影响;德国、奥匈被摧毁。

各国均有争夺地区或世界的利益要去。

主要战胜国对战后世界的安排形成一些共识。

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摧毁;西欧国家被普遍削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解体。

各种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俄、美、日、欧盟、中国各自成为重要一极

标志

维也纳会议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雅尔塔会议

89年东欧巨变,

91年苏联解体

 

内容

 

削弱战败国;重建欧洲和中东政治割据;一定程度上承认民族自决权

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划分势力范围;建立联合国。

和平与发展是主题;和平与动荡,紧张与缓和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经济全球化,集团化。

工具

神圣同盟

四国同盟

国际联盟

联合国

 

调整

演变

 

(1)对法赔款:

道威斯计划,—德国经济恢复发展。

(2)欧洲安全问题:

洛迦诺公约—欧洲进入相对稳定。

德国政治地位提高。

(1)47年,美苏对峙—冷战兴起,两大阵营对峙。

(2)50年代~90年代美苏争霸。

 

瓦解

 

欧洲:

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

1936年德国开进莱茵河非军事区。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凡尔赛体系崩溃。

亚洲:

九一八事变。

1941年太平洋战争,华盛顿体系崩溃

西欧、日本崛起,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社会主义阵营分裂。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结束

 

内部矛盾

 

战争国与战败国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美苏矛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归纳与认识:

17世纪下半期至一战:

欧洲是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一战后至二战:

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侧转移;二战后:

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到80年代未90年代初:

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归纳与认识:

17世纪下半期至一战:

欧洲是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一战后至二战:

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侧转移;二战后:

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到80年代未90年代初:

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注:

由雅尔塔体系到多极格局趋势的出现,新旧格局的转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这次世界格局的转变不同于强两次格局的变动:

前两次格局的变动是通过战争的胜负来决定的。

这次转变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这就决定了新旧格局交替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

(2)从两极格局终结到形成新的多极格局将是一个比较长的过渡时期。

(3)在这次新旧格局转换的过程中,斗争的焦点是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谁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中领先或取得胜利,谁就能够成为多极中的一极。

四、主要大国间的关系

1、英法关系:

(1)基础史实

 ①18世纪,英法既在欧洲争霸,又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

(七年战争)

 ②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最后打败了法国。

(第一次反法同盟)

 ③19世纪中期,英法联合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俄国。

 ④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⑤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缔结协约,共同对德。

一战中在西线联合对德作战。

 ⑥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

英法操纵国联排斥美国插手欧洲事务。

 ⑦30年代,英、法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都采取了绥靖政策。

 ⑧二战中,英、法联合对德作战,并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⑨二战战后,英、法都加入北约组织。

 ⑩当代都是欧洲联盟成员。

(2)英法关系的特点:

双方关系时而争夺,时而联合。

在以欧洲为中心的时代,英法矛盾曾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它们争夺殖民霸权、海上霸权和欧洲霸权的斗争十分激烈。

尤其是工业革命前,敌对关系居于主导。

工业革命后联合居于主导,联合主要在于对俄、侵华、对付共同敌人德国共同主宰国联,推行绥靖政策。

2、法德关系:

(1)基础史实

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普、奥积极组织反法同盟。

②1870年爆发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被迫向德国割地赔款,德国成为欧洲大陆最强国。

③19世纪晚期,法德矛盾十分尖锐。

双方加入不同军事集团对抗。

④一战爆发后,法德在西线对抗,进行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⑤巴黎和会上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凡尔赛和约》部分实现了法国意图,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索取战争赔款。

巴黎和会后,法国严格限制德国,成为凡尔赛和约的维护国。

⑥30年代,法国纵容了德国的侵略。

⑦二战初期,德国进攻,法国沦亡。

法国的抵抗力量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抵抗德国侵略。

⑧二战结束时,法国同美英分区占领西部德国。

⑨西德成立后,法德同为北约与欧共体成员国,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2)法德关系特点:

法国和德国是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老对手,双方长期处于尖锐对立的状态。

在长期的对立和争霸斗争中双方互有胜负。

由于实力相当和受到国际关系的制约,实际上双方都没有达到最终目的。

3、英德关系:

(1)基础史实

①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帝国时期,英国始终联合普奥反法。

②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英德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0世纪初,英国同德国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

并分别加入两大军事集团互相对峙。

③一战爆发后,英法在西线联合对德作战。

④巴黎和会上,英国联合法国惩罚德国但又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⑤30年代,英国对法西斯德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⑥二战爆发后,英军在非、欧同德国作战,成为抵抗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

⑦二战结束时,同美国法国分区占领德国西部。

并加入北约组织。

⑧当代同为欧洲联盟的成员国。

(2)英德关系特点:

应为英国一直奉行欧洲大陆均衡政策,为了防止法国称霸欧洲大陆,德国在很多时候成为英国牵制法国的武器。

当德国崛起并有能力向英国挑战的时候,英德矛盾就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4、英美关系:

(1)基础史实

①1783年,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

②一战后期,美国参战,加强了协约国的力量,企图同英、法等国争夺战利品。

③一战后,英美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英国操纵国联,美国拒绝参加;在亚太英美展开军备竞赛,美国取得与英国同等制海权,并拆散日英同盟。

④一战后,在许多问题上,英美又采取相近态度或者共同行动,如武装干涉苏俄、德国赔款问题等。

⑤二战期间英美联合反法西斯侵略,进行四次会议。

⑥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权,英国接受美国援助,参加北约,成为美国进行冷战的战略伙伴.

(2)英美关系特点:

美国从英国殖民地独立而来。

19世纪英国的势力优于美国,美国在对外扩张方面追随英国,在拉美展开一定争夺。

一战后,美国地位上升,英国地位下降,英美因争夺世界霸权存在较多矛盾冲突,但又有合作,英国在欧洲居优势,美国在亚太居优势。

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权,英国奉行追随美国的政策。

5、美日关系:

(1)基础史实

 ①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大门。

 ②20世纪初日本乘日俄战争获胜之机,在美国扶植并支持下把朝鲜变成实际上的殖民地。

 ③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美日矛盾尖锐。

 ④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⑤30年代初日本大举侵华,美国纵容日本侵华。

 ⑥30年代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严重损害了美国在华利益,美国援华抗日。

 ⑦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按照自己意图改造日本。

 ⑧二战后美国为把日本变为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据点,大力扶植日本经济。

 ⑨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崛起,开始奉行相对独立自主政策,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2)美日关系特点:

在美日关系上美国居主导。

美日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对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的争夺。

美国对日政策基本经历了:

侵略—支持—争夺—战争—占领—扶植的过程.

6、美苏关系:

(1)基础史实

 ①十月革命后,美国武装干涉苏俄。

 ②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表示援助苏联,美苏走上战时合作的道路。

 ③二战后期,苏、美首脑讨论协同打败法西斯和战后合作问题。

 ④战后初期,由于意识形态的矛盾与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同盟破裂,美国推行“冷战”政策。

 ⑤5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美苏争霸。

(2)美苏关系特点:

美苏关系主要集中表现在二战前后,双方既有合作又有对抗。

从二战后至90年代初,由于两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决定双方敌对关系占主流,而这一时期整个关系关系也是围绕着美苏关系张开的,美苏争霸是战后美苏关系的核心内容。

7、二战后美国与西欧(欧共体-欧盟)的关系

(1)基础史实

 ①二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经济援助西欧,帮助西欧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恢复经济。

 ②二战后美国在欧洲采取“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参加国包括英法等西欧国家。

 ③五六十年代,西欧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力上升,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美国与西欧国家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益尖锐。

70年代以来欧洲共同体不愿像过去一样受美国控制,开始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并在经济领域内和美国、日本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④90年代以来,欧洲联盟成立,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在国际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力量。

(2)美国与西欧的关系特点:

二战后美国在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使得西欧在政治上受到美国控制。

随着西欧经济的发展,美国与西欧的关系表现为控制和反控制,西欧开始冲击美国的霸权地位,影响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五、美国的对外扩张历史

1、美国独立后至19世纪中期内战前

19世纪上半期,美国领土扩张以北美大陆扩张为主。

美国独立后,通过赎买、武装颠覆或发动战争等手段,大力进行领土扩张。

到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已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在拉丁美洲地区采取排斥欧洲列强的政策,反映出美国要统治整个美洲的野心。

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迅猛增长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其对外扩张的野心随之膨胀。

发动对西班牙的战争,使古巴沦为自己的保护国,在亚洲抢走了西班牙的菲律宾。

在中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与列强共同支配中国。

此时美国的扩张还是以拉美为主。

3、一战后至二战

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对外推行“金元外交”,妄图支配世界各国。

对于拉美地区主要是巩固霸权。

在亚洲同日本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并成功限制了日本。

在欧洲试图通过国际联盟插手欧洲事务,但受到英法的排挤。

进入30年代因为受到经济危机打击,为保住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外宣布“中立”。

二战中,加入反法西斯同盟作战,为反法西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4、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经济上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控制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市场,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北约组织控制西欧,在亚洲发动了赤裸裸的侵略战争。

50年代后起和苏联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斗争,双方互有得失。

七八十年代以来对于日本和西欧的控制在逐渐减弱。

90年代以后,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美国暂时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虽然从近期看“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但从长远看国际关系朝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六、近现代重要的战争(不包括列强入侵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战争)

1、拿破仑战争 2、美国独立战争 3、克里米亚战争

4、德国统一战争:

普、奥联合对丹麦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

5、意大利统一战争 6、日俄战争 7、第一次世界大战 8、日本侵华

9、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0、第二次世界大战 11、朝鲜战争 12、越南战争

七、重要的国际组织和国家之间的联盟

1、反法同盟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3、国际联盟 4、法西斯同盟

5、反法西斯同盟 6、联合国 7、北约组织 8、华约组织 9、欧共体和欧洲联盟

10、欧佩克 11、北美自由贸易区 1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3、WTO

八、重要的国际会议和国际条约或宣言

1、国际会议:

(1)巴黎和会

(2)华盛顿会议(3)慕尼黑会议

(4)开罗会议(5)德黑兰会议(6)雅尔塔会议(7)波茨坦会议

(8)日内瓦会议(9)亚非会议(10)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2、国际条约或宣言(不包括近代史上中国与列强的条约)

(1)1876年日本侵略朝鲜签订《江华条约》打开朝鲜大门

(2)1905年日本打败俄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

(3)1910年日本迫使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

(4)1918年苏俄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

(5)1919年《凡尔赛和约》

(6)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四国公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

(7)1936年德国和日本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加入,三国轴心形成。

(8)1938年慕尼黑协定

(9)1939年8月苏联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0)1941年《大西洋宪章》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

(11)1943年《开罗宣言》1945年雅尔塔协定、波茨坦公告

(12)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签署“明斯克协定”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苏联解体。

(13)1996年联合国《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14)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世界历史专题复习三:

国际关系专项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到达过亚洲的西方航海家有①迪亚士②哥伦布③达·伽马④麦哲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对整个人类来说,新航路的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

 B.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的海外殖民掠夺

 C.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3.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走在最前面的是

 A.西班牙和荷兰  B.西班牙和葡萄牙  C.英国和法国  D.葡萄牙和法国

4.以下不属于16世纪英国商人海外活动主要内容的是

 A.海盗式的抢劫 B.一般商业活动 C.买卖黑奴 D.建立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5.17世纪早期在北美地区建立了殖民地的国家有①葡萄牙②西班牙③荷兰④法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俄国进行克里米亚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A.通过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困境   B.扩展领土,使自已的势力扩张到地中海

 C.同英法争夺在奥斯曼帝国的市场  D.帮助奥斯曼帝国摆脱英法的控制

7.直接导致朝鲜变为日本的保护国的事件是

 A.《江华条约》的签订  B.甲午中日战争  C.日俄战争  D.日韩合并条约

8.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这标志着

 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B.非洲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

 C.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D.拉美各国成为英美的附庸

9.导致新航路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