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8600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绪论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绪论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绪论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绪论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绪论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绪论习题.docx

《绪论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论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绪论习题.docx

绪论习题

绪论复习参考题

一、单项选择(在各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科学,更概括地说研究大气的科学应称为(D)。

A、大气物理学B、地球物理学

C、物理气象学D、大气科学

2、大气中各种物理过程发生的能量来源最主要的是___②___。

①宇宙天体来的能量②太阳、地面和大气放射的能量③火山、地.震等地球内部释放的能量④海洋潮汐产生的能量

3、干洁大气主要由__②_。

①O2、O3、CO2和固体微粒组成②N2、02、Ar组成

③O2、CO2、Ar组成④N2、CO2、O3组成

4.大气中臭氧主要集中在_②_。

①散逸层,因该层紫外线辐射强,O与O2易合成O3,

②平流层,因该层紫外线辐射强,易形成O3

③对流层,因该层温度低,O3不易分解

④近地层,因该层温度高,O与O2易合成O3

5.大气中的二氧化碳_③__。

①是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②可作为水汽的凝结核

③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④主要集中在10公里以上的大气中

6.大气中的水汽__②_。

①对地面有降温作用②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

③主要集中在近地气层及以上的大气层中④随海拔高度变化较小

7.对流层中温度、湿度的变化规律是__③_。

①随海拔高度增高,温度降低,湿度增加②随海拔高度增高,温度升高,湿度降低③随海拔高度降低,温度升高,湿度增加④随海拔高度降低,温度升高,湿度降低

8.低纬度的对流层厚度比高纬度大的主要原因是__③__。

①低纬度的气温日变化比高纬度大②低纬度的气温年变化比高纬度小③低纬度空气的垂直运动比高纬度强④低纬度的空气湿度比高纬度大

9.大气结构指大气_③__。

①从地面到大气上界空气的成分变化

②在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气压和风等气象要素的分布特征

③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和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分布的特征

④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组成成分

10.农业气象学研究所遵循的平行观测原则是(B)。

A、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B、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和气象观测

C、同时同地进行的气象观测D、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气象要素和气象灾害观测

11.下列关于大气的正确叙述是(C)。

A、几乎全部的水汽、尘埃、氮、氧都集中在对流层。

B、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和二氧化碳。

C、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大气中。

D、臭氧能吸收波长小于0.175微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12.在大气的所有气体中,对农业作用最大的气体有O2、H2O、CO2和(B)。

A、H2B、N2C、NH3D、CH4

13.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的大气层是(A)。

A、近地气层B、平流层C、电离层D、散逸层

14.CO2是主要的温室效应气体,是因为它(B)。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B、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C、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影响D、对杂草及病虫害繁殖有影响

15.臭氧在(C)km处含量最高。

A、0-10B、12-15C、20-25D、15-25

16.下列关于地球大气成分说法正确的是(B)。

A、干空气是混合气体,在自然条件下可以液化。

B、水汽是大气中唯一可以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相变的气体成分。

C、臭氧主要集中在距地面20~25㎞的气层中,主要吸收红外辐射。

D、气溶胶粒子能够削弱太阳辐射对地面有降温作用。

17.在CO2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C)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A、高于B、低于

C、等于D、不确定

18.大气中臭氧主要集中在(B)。

A、散逸层,因该层紫外线辐射强,O与O2易合成O3

B、平流层,因该层紫外线辐射强,易形成O3

C、对流层,因该层温度低,O3不易分解

D、近地层,因该层温度高,O与O2易合成O3

19大气中的水气(B)。

A、对地面有降温作用B、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C、集中在近地气层及以上的大气层D、随海拔高度变化较小

20.风可调节补充空气中的(B),有利于光合作用。

A、N2B、CO2C、O3D、H2O

21.干洁大气的主成主要包括(B)。

A、O2、O3、CO2和固体微粒B、N2、O2、Ar

C、O2、CO2、ArD、N2、CO2、O3

22.大气结构指大气(C)。

A、从地面到大气上界空气的成分变化。

B、在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气压和风等气象要素的分布特征。

C、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和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分布的特征。

D、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组成成分。

23.对流层中温度、湿度的变化规律是(C)。

A、随海拔高度增高,温度降低,湿度增加。

B、随海拔高度增高,温度升高,湿度降低。

C、随海拔高度降低,温度升高,湿度增加。

D、随海拔高度降低,温度升高,湿度降低。

24.对流层中的平均温度递减率为(B)℃/100m。

A、0.5B、0.65C、0.8D、1.0

25.下列关于地球大气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空气是混合气体,在自然条件下可以液化

B水汽是大气中唯一可以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相变的气体成分

C臭氧主要集中在距地面20~25㎞的气层中,主要吸收红外辐射

D气溶胶粒子能够削弱太阳辐射、降低大气透明系数、缓解地面辐射冷却

26.下列关于天气、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

A天气是指某地段时间的大气物理状况,包括极端态和平均态。

B气候是指某地多你的天气状态,常用各种气象要素的统计量来表达。

C天气是长期的,稳定的。

D气候是短期的,不稳定

二、多项选择(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及以上正确答案)

1.主要农业气象条件是②③⑥(选填3个)。

①气压②气温③湿度和降水④风⑤云⑥光照⑦能见度

2.农业气象研究工作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是_③⑤_⑥⑦__(选填4个)。

①归纳法②演绎法③实验法④气候分析法⑤人工气候实验法⑥地理播种法⑦分期播种法

3.农业气象学研究的对象是___①③④__。

①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的气象条件②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的天气现象③栽培植物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状况④栽培植物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产品数量⑤饲料动物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状况

4.大气上界指___②③_。

①散逸层高度800公里②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1200公里

③地球大气密度接近于星际气体密度的高度④高云族的云顶高度⑤地球大气密度为零的高度

5.固体微粒在大气中的作用___①②④⑤__。

①反射太阳短波辐射,使空气温度降低②阻挡地面长波辐射,减缓地面辐射冷却③能增大地面温度的日变幅④可作为水汽的凝结核,促进大气中水汽的凝结⑤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6.对流层的特点是__①④___。

①空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上分布比较均匀

②空气主要作水平运动③气温日变幅大

④随高度增加风速减小⑤水汽和尘埃含量多

7.贴地气层特点__①②③④⑤___。

①在垂直方向上气流交换很强烈②气温的日变化剧烈③风速大④白天温度随高度急剧下降,夜间和清晨则相反⑤常有低云和雾的形成

8.平流层的特点,__②③④___。

①水汽、尘埃含量较多②存在大量的臭氧,能强烈地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③空气运动以对流、平流并存④空气流动平稳⑤气温随高度变化较小

9.低层大气组分与天气变化的关系__②③④___。

①氮、氧含量变化是引起大气中物理现象的重要因素

②水汽是形成云、雾、雨、雪、露、霜等的原料

③二氧化碳和水汽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④干洁大气的组分比与天气变化有密切关系

⑤氮、氧、杂质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

10.下列要素是农业气象要素的有(A、B、C)。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D、土壤肥力

11.下列气象要素中,属于农业气象要素的有(A、B、D)。

A、温度B、空气湿度C、能见度D、降水量

12.(B、C、D)可以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

A、臭氧B、水汽C、二氧化碳D、固体杂质E、氮和氧

13.固体微粒在大气中的作用包括(B、D)。

A、反射太阳短波辐射,使空气温度降低

B、阻挡地面长波辐射,减缓地面辐射冷却

C、能增大地面温度的日变幅

D、可作为水汽的凝结核,促进大气中水汽的凝结

14.人类活动使大气中的(B、E)含量增多。

A、O3B、CO2C、H2OD、O2E、尘埃

15.对流层(B、C、D)。

A、含有大量的臭氧B、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

C、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D、云、雨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

16.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有(A、B、C)。

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B、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D、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17.在大气的各层中,对流层(A、B、D)。

A、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B、平均气温直减率为0.65℃/100m

C、空气多以水平运动为主D、天气变化最为复杂的层次

18.对流层的特点包括(C、E)。

A、空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上分布比较均匀

B、空气主要作水平运动

C、气温日变辐大

D、随高度增加风速减小

E、水汽和尘埃含量多

19大气上界指(B、C)。

A、散逸层高度800公里B、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1200公里

C、地球大气密度接近于星际气体密度的高度D、高云族的云顶高度

E、地球大气密度为零的高度

三、名词解释

1.气候:

传统的气候定义为一地多年某一时间段内的大气统计状态。

2.天气学:

研究天气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分析历史天气规律、诊断现在天气过程、预测未来天气趋势从而服务于国民生产和人们生活得一门科学。

3.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各种现象的成因和演变规律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4.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把农业生产对象与天气气候联系在一起的科学体系,是农业科学和气象科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也是应用气象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5.大气上界:

以大气密度接近行星际空间的气体密度的高度作为大气上界。

6.干洁大气:

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7.气象要素:

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

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8.天气

9.平行观测法

10.下垫面:

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

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四、简答

1.简要列举大气中发生的主要物理过程。

答:

光、电、声

2.说明气象要素概念,并列出主要的气象要素。

答:

为定性定量地描述大气的状态和现象所采用的特征量称为气象要素。

日照、辐射、温度、湿度、气压、风、云、降水、蒸发、能见度和天气现象等。

3.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

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

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

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

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4.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

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5℃;(3)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4)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而产生的。

5.大气中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气体有哪些?

答:

氧、臭氧、水汽、二氧化碳、云滴、雨滴、微尘等。

6、大气中何种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最大?

答:

臭氧

7.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答: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1)农业生物和生产过程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反应;(2分)

(2)农业生产对象和农业技术措施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

(3分)

8.农业气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

(1)农业气象探测、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1分)

(2)农业小气候利用与调节;(1分)(3)农业气象减灾与生态环境建设;(1分)(4)农业气象信息服务;(1分)(5)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

(1分)

9.为什么干洁大气叫永久气体?

答:

大气中各种气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较稳定,(1分)且含量也变化不大,(1分)它们的沸点都很低,(1分)在地球上可能出现的温度范围内,它们永无液化的可能,(2分)所以干洁大气是永久气体。

10.为什么说对流层对人类环境特别重要?

对流层有哪些特征?

答:

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5℃;(3)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4)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而产生的。

11.CO2对植物和大气环境起什么作用?

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

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五、判断正误。

若误,请更正。

1.虹、晕、雷、电是气象要素。

2.从地面到大气上界的温度变化特征可用气温直减率r=0.65'C/100米表示。

错误:

改为对流层中的温度变化特征可用气温直减率r=0.65'C/100米表示。

3.地球大气的下层(对流层)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较多,而其上层(对流层顶以上)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较多。

错,地球大气的平流层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较多,而其上层(对流层顶以上)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较多。

4.由于高山上紫外线含量比平地多,所以在高山上生长的植物植株比平地矮小。

5.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6.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7.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8.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9.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10.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11.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六、填空

1.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的原因是_对流层的直接热量来源主要是地面,导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___。

2.暖层的特点之一是空气处于___高度电离__状态,所以该层__能够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讯具有重要意义。

3.对流层中气温直减率平均值约为___6.5×10^-5℃/m。

4.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氮、氧、氩和二氧化碳。

5.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6.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长波辐射。

7.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低,夏天比冬天低。

8.水汽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9.根据大气中温度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10.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11.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平流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升高。

12.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1200千米。

13.农业气象学是研究_农业生产与_气象条件_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14.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

15.农业气象学是农业科学与_气象科学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

16.农业气象研究过程中通常要进行农业生物或设施状况和环境气象要素二者的平行观测。

17.水汽是大气中唯一具有_相态变化的气体,可以吸收来自于地表的_长波_辐射。

18.大气由三部分组成:

干洁大气、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气溶胶粒子)

19.世界气象组织依据大气温度和水分垂直分布、电离现象和扰动_程度等现象对大气进行垂直分层。

20.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可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高空对流层)、暖层(电离层)、和散逸层。

21.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是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垂直运动、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_。

22.暖(热)层又称电离层,具有反射_无线电波_的能力。

23.平流_层大气透明度好,适宜于飞机的飞行。

24.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下降,又称高空对流_层。

25.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分布、扰动程度和电离现象,将大气分为五个层次,由下向上依次为: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七、论述

1.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几层?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答: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分布、扰动程度和电离现象,将大气分为五个层次,由下向上依次为: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5℃;(3)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4)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而产生的。

八.复习思考题:

1.臭氧在大气中有什么作用?

它与平流层温度的铅直分布有什么关系?

2.二氧化碳的日年化、年变化和长期变化的特点如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为何气象学中将大气中含量并不太大的水汽看作是一种重要的成分?

4.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5.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可分为哪几层?

其中最低的一层有什么特点?

6.根据气体的状态方程,说明当一块空气的温度比同高度上周围空气温度高或低时,这块空气在铅直方向上的运动情况。

7.根据状态方程,比较同温同压下干、湿空气密度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